生物學 : 冶金 > 軟脂酸
目錄
基本資料
  識別
  CAS號:57-10-3
  PubChem:985
  SMILES:CCCCCCCCCCCCCCCC(=O)O
  性質
  分子式:CH3( CH2 )14COOH
  分子量:256.43
  化學式:C16H32O2
  摩爾質量:256.42 g mol−1
  外觀:白色晶體
  密度:0.853 g/cm3, 62 °C
  熔點:63-64 °C
  沸點:351-352 °C 215 °C,15 mmHg
  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可溶
食物來源
  軟脂酸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的油脂中都含有數量不等的軟脂酸組分。中國産的烏桕種子的烏桕油中,軟脂酸的含量可高達60%以上,棕櫚油中含量大約為40%,菜油中的含量則不足2%。軟脂酸的還原會産生鯨蠟醇,它以甘油酯的形式廣泛存在於各種油脂中,如魚油、乳脂、動物脂肪等
生産
  軟脂酸是第一種從脂肪生成中産生的脂肪酸,亦可以由它産生更長的脂肪酸。軟脂酸????對乙醘輔酶A羧化酶有負面反應,乙醘輔酶A羧化酶是在發展的醘鏈中負責將乙醘攜帶者蛋白轉為丙二醘攜帶者蛋白,因而可以阻止軟脂酸????的生成。
應用
  軟脂酸的鈉????或鉀????可作乳液聚合時的乳化劑,軟脂酸的鈉????是肥皂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鋁????和鋅????等用於潤滑劑、塗料、油墨和增塑劑中。工業上軟脂酸由牛油、豬油、棕櫚油等動植物油脂經皂化、中和製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軟脂酸的衍生物曾被用作製造為凝固汽油彈。
對比硬脂酸
  硬脂酸(IUPAC係統命名法:十八酸)是一種飽和脂肪酸。它是一種難溶於水的蠟狀固體,化學式C18H36O2,可溶於乙醇和丙酮,易溶於乙醚、氯仿、四氯化碳、苯和二硫化碳等溶劑中。硬脂酸存在於許多植物性油脂和動物性油脂中。
研究發現
  大腦關閉警報閥門
  2009年9月,美國得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在奶製品、漢堡以及奶昔中所含的飽和脂肪在食用後可以直接作用於大腦,讓大腦關閉提醒人們已經吃飽的“警報”機製。
  本來大腦中有兩種調控胃口的激素——胰島素和瘦素(也稱肥胖荷爾蒙),它們可以給予大腦是否已經吃飽的信號,但是飽和脂肪會令大腦發出忽視這些警告的信息。這一研究顯示,如果人們吃了飽和脂肪的食品,大腦就會被脂肪酸“擊中”,對胰島素和瘦素産生抗拒。由於大腦並未指示人們不要再吃,所以很容易吃到撐。
  研究者還發現,飽和脂肪酸對大腦的“綁架”可以持續三天。而在飽和脂肪酸中,一種被稱為軟脂酸(又叫棕櫚酸)的脂肪尤其擅長“蒙騙”大腦。人體攝入的脂肪包括兩大類脂肪酸——飽和和不飽和,飽和脂肪是指形成脂肪的碳鏈上帶滿氫原子,這種脂肪可以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被認為是不健康的脂肪酸,是對心髒的一個重要威脅因素。肉類和奶製品是飽和脂肪的最主要來源。
  這一研究是在老鼠身上進行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臨床調查月刊》上。
英文解釋
  1. n.:  palmitic acid
包含詞
酮軟脂酸軟脂酸脂羊毛軟脂酸
軟脂酸甘油酯軟脂酸氯黴素三軟脂酸甘油酯
甘油三軟脂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