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植物舞蹈傢--跳舞草(codariocalyx motorius(houtt.) ohashi)
簡介
跳舞草是一種瀕臨絶跡的珍稀植物,又名情人草,多情草,風流草。跳舞草的花語叫做快樂。該草屬多年生蝶形花科木本豆科植物,直立小葉灌木,野生於深山老林之中,它樹不像樹,似草非草,株高60釐米,苗高25釐米以上,葉柄上長出三片葉時,就可開始觀賞。
名字來源
它的葉片兩側生有大量的綫形小葉,且對聲波非常敏感,在氣溫不低於22℃時,特別是在陽光下,受到聲波刺激時會隨之連續不斷地上下襬動,猶如飛行中輕舞雙翅的蝴蝶,又似舞臺上輕舒玉臂的少女,因此而得名。
會跳舞的草
氣溫達24°c以上且無風雨時,兩片小葉聞聲而動,長年不斷左右擺動,上下彈跳,時快時慢,令人百看不厭。
其對小葉自行交叉轉動、親近、"接吻"、"彈冠相慶",載歌載舞,每葉轉動達180度後便又彈回原處,爾後又再行起舞,周而復始。當氣溫達28°c至34°c之間,尤其上午8-11點和下午3-6點,特別雨過天晴、陰天跳動更具戲劇性,全株葉片如久別的情人重逢,雙雙擁抱,又似蜻蜓點水上竄下跳,溫柔之至。跳舞草盆栽樹高約0.6米;當夜幕降臨時,它又將葉片竪貼於枝幹,緊緊依偎,猶如靜靜休息。真是植物界罕見的景觀,據科學研究看,跳舞草起舞的原因主要與溫度、陽光和一定節奏、節律、強度下的聲波感應有關,這一奇特現象堪稱世界一絶,中外奇觀。利用跳舞草這種自身運行的特異功能,製成盆景可供人們觀賞。
關於跳舞草的傳說
據傳說,古時候西雙版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傣族農傢少女,名叫多依,她天生酷愛舞蹈,且舞技超群,出神入化。她常常在農閑之際巡回於各族村寨,為廣大貧苦的老百姓表演舞蹈,身形優美、翩翩起舞的她好似林間泉邊飲水嬉戲的金孔雀,又象田野上空自由飛翔的白仙鶴,觀看她跳舞的人都不禁沉醉其間,忘記了煩惱,忘記了憂愁,忘記了痛苦,甚至忘記了自己。天長日久,多依名聲漸起,聲名遠揚。後來,一個可惡的大土司帶領衆多傢丁將多依強搶到他傢,並要求多依每天為他跳舞。多依誓死不從,以死相抗,趁看守傢丁不註意時逃出來,跳進瀾滄江,自溺而亡。許多窮苦的老百姓自發組織起來打撈了多依的屍體,並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後來,多依的墳上就長出了一種漂亮的小草,每當音樂響起,它便和節而舞,人們都稱之為“跳舞草”,並視之為多依的化身。另據傳說,古時候有一傣族少女殉情自殺,死後便化身為跳舞草。所以,一旦遇到多情的小夥子高唱情歌,它就會隨歌起舞。
用途
跳舞草全株可供藥用,有舒筋活絡、祛痰化瘀之效;可栽培,為著名的趣味觀賞植物。
産地
跳舞草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及臺灣等省區,生於海拔200—1500米的丘陵山坡或山溝灌叢中。印度、尼泊爾、不丹、斯裏蘭卡、泰國、緬甸、老撾、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也有分佈。
關於跳舞草的研究
跳舞草何以起舞,植物學家普遍認為與陽光有關,有光則舞,無光則息,就像嚮日葵衝着太陽轉動頭莖一樣。具體深入研究,還有各種分歧。有的認為是植物體內微弱電流的強度與方向的變化引起的;有的認為,是植物細胞的生長速度變化所致;也有人認為是生物的一種適應性,它跳舞時,可躲避一些愚蠢的昆蟲的侵害,再就是生長在熱帶,兩枚小葉一轉,可躲避酷熱,以珍惜體內水分。風流草究竟為何晝轉夜停,仍存在着很多疑問,要解開這個謎還需植物學家們繼續深入探索。
跳舞草種植技術
跳舞草的生長與自然環境中的各項因素有密切關係,在溫度、光照、水分、培養介質等因素中,由於各地氣候相差懸殊,當您在自然條件下播種時,請您根據跳舞草的習性,在認真研究當地四季的氣候狀況後,確定播種時機。若您的室內使用空調或暖氣來調節氣溫,種植將不受季節影響,有關種植技術簡介如下:
1. 種子處理: 跳舞草種子堅硬,外表有光亮的蠟質,在自然條件下需數月纔出苗。因此,為了達到快速出苗的目的,播前需用曬熱或炒熱的幹細沙輕輕搓磨種子外表的蠟質,使種皮微磨破,隨後用38度的溫水泡種24h以上(期間可換水數次),再將種子用粗布包裹放在溫暖保濕的地方,待種植發脹,略曬幹,即可播種(凡未泡脹的種子應選出來,再磨擦處理泡脹)。
2.種植時:跳舞草播種適宜溫度20-28攝氏度,若各種生長條件不適宜,請勿打開種子的外包裝,等待恰當時間播種。跳舞草在理論溫度5-10攝氏度可保存2年,但建議如條件適當因盡早使用。
3、種植:種植時,特別註意,在花種的表面最多衹能覆蓋一層薄薄的培養介質,厚度約為花種直徑的1-3倍,盡量準確,若種子埋入太深,會是種子萌芽變得睏難, 將噴水壺調至噴霧狀,對其噴灑適量水,用玻璃般或塑料紙蓋於花罐口上,以減少水分蒸發 將花罐放在陰處不見光,記住每天要打開15-20分鐘透氣 ,花種一般在8-10天左右發芽。等待發芽要有耐心,有時氣溫變化等因素,會使種子發芽時間有影響,請耐心等待。
4、出芽:種子發芽後等到芽上的第一對葉子呈隊稱展開時,請立即拿開覆蓋物(玻璃板、塑料紙),並放置於嚮陽處,避免陽光直射,註意溫度變化,不要過量澆水。 當地一對子葉已充分展開,並呈現緑色時,需要逐步增加直射陽光下的光照時間。 當地一對真葉長出時,應把其置於全天直射的陽光下,並關註培養介質的乾燥情況,適當給水;當長出第二對真葉時,就表明已經度過種植的最難關啦,衹要掌握好溫度、水分、跳舞草會茁壯成長.
5、光照:植株缺少光照,常會發生徒長的現象,使得植株細長、瘦弱易倒狀,應該增加光照時間。盡可能經常轉動花盆,以便使植株枝葉各個角度接受陽光,並得到充分生長
6、養護:待苗長到近一寸時,保留健壯的植株,其餘的要移盆,移盆時,要小心翼翼,不要傷到須根,將苗移出時,在花盆的中央,挖一個適當寬度、深度的坑,讓其根係充分展開,覆蓋培養介質,輕壓,而後再澆適量水。
7、澆水:在出芽期間,需要保持培養介質濕潤。出芽後又以保持偏幹一些,以表面培養介質乾燥,內部仍濕潤唯宜; 澆水時間盡量在早上,避開陽光, 水最好先放置4-6分鐘,散去自來水中的氯氣,澆水時最好使用細眼壺,,從遠離植株的地方,逐漸嚮植株靠攏,四周多澆一些,植株附近少一些,並盡量不要濺在葉、莖上。
8、施肥: 植株生長到以一個多月時,要進行第一次施肥,提供兩包肥料,進行第一次施肥, 植株開花期:即植株生長到二--三個月時,進行第二次施肥。
9、造成種植失敗的常見因素:(自我檢測)
(1)、 環境因素: 溫度的變化是否大大偏離植株發芽、生長的適宜溫度
(2)、 播種因素: 種子是否埋的太深種子和培養介質沒有充分接觸,播種、發芽期間培養介質偏幹
(3)、 栽培管理因素:忘記使用玻璃板或塑料罩,剛出芽,就在陽光下暴曬,澆水太少或過多,發芽一個星期後,未得到充足陽光忘記施肥.
印度生長着一種跳舞草。這種跳舞草可供人欣賞,即使在無風的情況下,它的呈弧形的兩個葉片也會像鐘錶指針一般,迴旋不息地運動。到了夜間,較大的一片停止活動,但較小的葉片仍在翩翩起舞,十分可愛。有關學者研究後指出,這種植物的舞姿實際上是一種自衛行為,以此來驅趕來犯的動物。
印度生長着一種跳舞草。這種跳舞草可供人欣賞,即使在無風的情況下,它的呈弧形的兩個葉片也會像鐘錶指針一般,迴旋不息地運動。到了夜間,較大的一片停止活動,但較小的葉片仍在翩翩起舞,十分可愛。有關學者研究後指出,這種植物的舞姿實際上是一種自衛行為,以此來驅趕來犯的動物。 |
|
跳舞草是一種快要絶跡的珍稀植物,又叫情人草,多情草,風流草。跳舞草的花語叫做快樂。該草屬多年生蝶形花科木本豆科植物,直立小葉灌木,野生於深山之中,它樹不像樹,似草非草,株高60釐米,苗高25釐米以上,葉柄上長出三片葉時,就可開始觀賞。
完善簡介多年生小灌木株高60-150釐米,葉片隨植株的生長而變化,初生真葉對生,以後轉為單葉互生,夜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5-10釐米,蝶形花,紫紅色。葉片隨溫度變化或音樂伴奏會上下舞動,非常奇特。可用於栽培等。
簡介:
跳舞草也稱情草、無風自動草、舞草,也有人稱其為風流草,是一種多年生落葉灌木,野生主要分佈於四川、湖北、貴州、廣西等地的深山老林之中。它樹不像樹,似草非草,地植高約100釐米,盆栽高約50釐米左右;莖呈圓柱狀,光滑;各葉柄多為3權葉片,頂生葉長6~12釐米,側生一對小葉長3釐米左右。花期在8~10月,小花唇型、紫紅色;莢果在10~11月成熟;種子呈黑緑色或灰色,種皮光滑具蠟質。該植物對外界環境變化的反應能力令人驚嘆不已。如對它播放一首優美的抒情樂麯,它便宛如玉立的女子,舒展衫袖情意綿綿地舞動。如果你對它播放雜亂無章、怪腔怪調的歌麯或大聲吵鬧,它便“罷舞”,不動也不轉,似乎顯現出極為反感的“情緒”。
據科學家研究認為,跳舞草實際上是對一定頻率和強度的聲波極富感應性的植物,與溫度和陽光有着直接的關係。當氣溫達到24℃以上,且在風和日麗的晴天,它的對對小葉便會自行交叉轉動、親吻和彈跳,兩葉轉動幅度可達180度以上,然後又彈回原處,再重複轉動。當氣溫在28~34℃之間,或在悶熱的陰天,或在雨過天晴時,縱觀全株,數十雙葉片時而如情人雙雙纏綿般緊緊擁抱,時而又像蜻蜒翩翩飛舞,使人眼花繚亂,給人以清新、美妙、神秘的感受。
當夜幕降臨時,它又將葉片竪貼於枝幹,緊緊依偎着,真是植物界罕見的風流草。此外,跳舞草還具有藥用保健價值,全株均可入藥,具有祛瘀生新、舒筋活絡之功效,其葉可治骨折;枝莖泡酒服,能強壯筋骨,治療風濕骨疼。
名字來源
它的葉片兩側生有大量的綫形小葉,而且對聲波非常敏感,在氣溫不低於22℃時,特別是在陽光下,受到聲波刺激時會隨之連續不斷地上下襬動,猶如飛行中輕舞雙翅的蝴蝶,又似舞臺上輕舒玉臂的少女,因此而得名。 |
|
氣溫達24℃以上且無風雨時,兩片小葉聞聲而動,長年不斷左右擺動,上下彈跳,時快時慢,令人百看不厭。
其對小葉自行交叉轉動、親近、“接吻”、“彈冠相慶”,載歌載舞,每葉轉動達180度後便又彈回原處,爾後又再行起舞,周而復始。但是跳舞草衹喜歡聽高雅的音樂.當氣溫達28℃至34℃之間,尤其上午8-11點和下午3-6點,特別雨過天晴、陰天跳動更具戲劇性,全株葉片如久別的情人重逢,雙雙擁抱,又似蜻蜓點水上竄下跳,溫柔之至。跳舞草盆栽樹高約0.6米;當夜幕降臨時,它又將葉片竪貼於枝幹,緊緊依偎,猶如靜靜休息。真是植物界罕見的景觀,據科學研究看,跳舞草起舞的原因主要與溫度、陽光和一定節奏、節律、強度下的聲波感應有關,這一奇特現象堪稱世界一絶,中外奇觀。利用跳舞草這種自身運行的特異功能,製成盆景可供人們觀賞。 |
|
據傳說,古時候西雙版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傣族農傢少女,名叫多依,她天生酷愛舞蹈,且舞技超群,出神入化。她常常在農閑之際巡回於各族村寨,為廣大貧苦的老百姓表演舞蹈,身形優美、翩翩起舞的她好似林間泉邊飲水嬉戲的金孔雀,又象田野上空自由飛翔的白仙鶴,觀看她跳舞的人都不禁沉醉其間,忘記了煩惱,忘記了憂愁,忘記了痛苦,甚至忘記了自己。天長日久,多依名聲漸起,聲名遠揚。後來,一個可惡的大土司帶領衆多傢丁將多依強搶到他傢,並要求多依每天為他跳舞。多依誓死不從,以死相抗,趁看守傢丁不註意時逃出來,跳進瀾滄江,自溺而亡。許多窮苦的老百姓自發組織起來打撈了多依的屍體,並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後來,多依的墳上就長出了一種漂亮的小草,每當音樂響起,它便和節而舞,人們都稱之為“跳舞草”,並視之為多依的化身。另據傳說,古時候有一傣族少女殉情自殺,死後便化身為跳舞草。所以,一旦遇到多情的小夥子高唱情歌,它就會隨歌起舞。 |
|
跳舞草全株可供藥用,有舒筋活絡、祛痰化瘀之效;可栽培,為著名的趣味觀賞植物。 |
|
跳舞草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及臺灣等省區,生於海拔200—1500米的丘陵山坡或山溝灌叢中。印度、尼泊爾、不丹、斯裏蘭卡、泰國、緬甸、老撾、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也有分佈。 |
|
跳舞草何以起舞,植物學家普遍認為與陽光有關,有光則舞,無光則息,就像嚮日葵衝着太陽轉動頭莖一樣。具體深入研究,還有各種分歧。有的認為是植物體內微弱電流的強度與方向的變化引起的;有的認為,是植物細胞的生長速度變化所致;也有人認為是生物的一種適應性,它跳舞時,可躲避一些愚蠢的昆蟲的侵害,再就是生長在熱帶,兩枚小葉一轉,可躲避酷熱,以珍惜體內水分。風流草究竟為何晝轉夜停,仍存在着很多疑問,要解開這個謎還需植物學家們繼續深入探索。 |
|
跳舞草的生長與自然環境中的各項因素有密切關係,在溫度、光照、水分、培養介質等因素中,由於各地氣候相差懸殊,當您在自然條件下播種時,請您根據跳舞草的習性,在認真研究當地四季的氣候狀況後,確定播種時機。若您的室內使用空調或暖氣來調節氣溫,種植將不受季節影響,有關種植技術簡介如下:
1. 種子處理: 跳舞草種子堅硬,外表有光亮的蠟質,在自然條件下需數月纔出苗。因此,為了達到快速出苗的目的,播前需用曬熱或炒熱的幹細沙輕輕搓磨種子外表的蠟質,使種皮微磨破,隨後用38℃的溫水泡種24h以上(期間可換水數次),再將種子用粗布包裹放在溫暖保濕的地方,待種植發脹,略曬幹,即可播種(凡未泡脹的種子應選出來,再摩擦處理泡脹)。
2.種植時:跳舞草播種適宜溫度20-28℃,若各種生長條件不適宜,請勿打開種子的外包裝,等待恰當時間播種。跳舞草在理論溫度5-10℃可保存2年,但建議如條件適當因盡早使用。
3、種植:種植時,特別註意,在花種的表面最多衹能覆蓋一層薄薄的培養介質,厚度約為花種直徑的1-3倍,盡量準確,若種子埋入太深,會是種子萌芽變得睏難,將噴水壺調至噴霧狀,對其噴灑適量水,用玻璃般或塑料紙蓋於花罐口上,以減少水分蒸發 將花罐放在陰處不見光,記住每天要打開15-20分鐘透氣 ,花種一般在8-10天左右發芽。等待發芽要有耐心,有時氣溫變化等因素,會使種子發芽時間有影響,請耐心等待。
4、出芽:種子發芽後等到芽上的第一對葉子呈隊稱展開時,請立即拿開覆蓋物(玻璃板、塑料紙),並放置於嚮陽處,避免陽光直射,註意溫度變化,不要過量澆水。 當地一對子葉已充分展開,並呈現緑色時,需要逐步增加直射陽光下的光照時間。 當地一對真葉長出時,應把其置於全天直射的陽光下,並關註培養介質的乾燥情況,適當給水;當長出第二對真葉時,就表明已經度過種植的最難關啦,衹要掌握好溫度、水分、跳舞草會茁壯成長.
5、光照:植株缺少光照,常會發生黃銹病,植物的一種病害。癥狀是葉片上和莖上出現成條的黃色斑點,病株子粒不飽滿或徒長的現象,使得植株細長、瘦弱易倒狀,應該增加光照時間。盡可能經常轉動花盆,以便使植株枝葉各個角度接受陽光,並得到充分生長
6、養護:待苗長到近一寸時,保留健壯的植株,其餘的要移盆。移盆時,要小心翼翼,不要傷到須根,將苗移出時,在花盆的中央,挖一個適當寬度、深度的坑,讓其根係充分展開,覆蓋培養介質,輕壓,而後再澆適量水。
7、澆水:在出芽期間,需要保持培養介質濕潤。出芽後又以保持偏幹一些,以表面培養介質乾燥,內部仍濕潤為宜; 澆水時間盡量在早上,避開陽光,水最好先放置4-6分鐘,散去自來水中的氯氣,澆水時最好使用細眼壺,從遠離植株的地方,逐漸嚮植株靠攏,四周多澆一些,植株附近少一些,並盡量不要濺在葉、莖上。
8、施肥: 植株生長到以一個多月時,要進行第一次施肥,提供兩包肥料,進行第一次施肥, 植株開花期:即植株生長到二--三個月時,進行第二次施肥。
9、造成種植失敗的常見因素:(自我檢測)
(1)、 環境因素: 溫度的變化是否大大偏離植株發芽、生長的適宜溫度
(2)、 播種因素: 種子是否埋的太深種子和培養介質沒有充分接觸,播種、發芽期間培養介質偏幹
(3)、 栽培管理因素:忘記使用玻璃板或塑料罩,剛出芽,就在陽光下暴曬,澆水太少或過多,發芽一個星期後,未得到充足陽光忘記施肥.
印度生長着一種跳舞草。這種跳舞草可供人欣賞,即使在無風的情況下,它的呈弧形的兩個葉片也會像鐘錶指針一般,迴旋不息地運動。到了夜間,較大的一片停止活動,但較小的葉片仍在翩翩起舞,十分可愛。有關學者研究後指出,這種植物的舞姿實際上是一種自衛行為,以此來驅趕來犯的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