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武術名傢趙劍英老拳師,現年82歲高齡,為首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武當武術代表性傳承人、武當山嫡傳太乙五行拳正宗傳人,現任武當山劍英國術館館長、武當山道教武術總教練、中國武當拳法研究會理事、湖北省體育武術科學研究會委員、十堰市武術協會顧問、原十堰市武協副主席。
趙劍英老拳師投入畢生心血致力於武當拳法和武當養生功法的修煉和專研,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創辦武當山劍英國術館,加拿大、德國、匈牙利、波蘭、新加坡、中國香港等衆多武術愛好者慕名而來,拜師學藝,門徒遍布全球。
劍英傳奇經歷
1926年出生,1932年隨名師習武,自幼學習小洪拳、大洪拳、燕青拳、十二路彈腿等許多武術套路,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基礎。
1941年,趙劍英自願報名應徵到總部設在老河口的第五戰區政工隊,參加抗日救亡的宣傳工作,並被受聘為第五戰區的武術教官,那年,她還不到16歲。
1942年,趙劍英奔赴前綫。在炮火連天的抗日戰場上,她用愛心搶救傷員、護理病號,用滿腔的熱情唱出抗日救亡歌麯。同時,她還義務為抗戰將士悉心傳授徒手格鬥、擒拿、搏擊等自衛防禦方法。
抗戰勝利後,趙劍英隨丈夫覃輝(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縱隊桂西指揮部十支隊參謀長,)回到廣西,把自己的全部熱情投身於欣欣嚮榮的社會主義武術事業建設中。
1957年6月,趙劍英代表廣西自治區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武術評奬觀摩大會”。參加這次盛會的有來自27各省市自治區的 183名男女武術健將,趙劍英以她精湛的武功取得了劍術表演的優異成績,並得到了武術界的廣泛好評。
1958年,廣西南寧市體委成立了《健身武術社》,誠聘趙劍英任副社長兼武術總教練,並舉辦了數期青少年武術培訓班。同年廣西省在桂林舉辦武術評比選拔賽,趙劍英榮獲全省第二名。
1960年9月,在鄭州市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趙劍英表演的刀、槍、劍、棍等自選武術器械套路獲大會優秀奬,受到業內人士的高度評價,並隨後應邀參加了廣西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專題體育新聞紀錄片。
在動蕩的二十年的沉寂後,80年代,趙劍英重新回到闊別已久的競技舞臺,引起了海內外武術界的廣泛關註。
1980年,趙劍英遇到了她武術生涯的又一位貴人金子弢,終於在跋涉五十年後邁入武當殿堂。
1980年趙劍英復出後,旋即應邀參加湖北省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作為主力隊員於同年7月代表湖北隊赴山西太原出席全國武術觀摩交流運動會,趙劍英在強手如林的賽場上技壓群雄,榮獲大會優秀奬。同時,趙劍英更大的收穫是在太原全國武術交流會上有幸結識衆多武林前輩。一是結識了代表浙江隊參加比賽的金子弢老先生(金子弢,這位傳奇人物正是隱姓埋名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武當山嫡傳太乙五行拳正宗傳人愛新覺羅·普寰),並得金老親自傳授武當真功《武當太乙五行拳》,使劍英成為武當山嫡傳武當太乙五行拳正宗傳人;二是結識形意八卦太極大師沙國政,並被傳授武當《太極劍》,《八仙劍》,《八卦掌》,《形意拳》等,這使趙劍英在武術境界上又上了一層樓。
1982年趙劍英代表武當武術赴中南海參加全國武術工作會議,受到後來國傢體委主任張山同志的親切接見。
1985年春,陝西省西安市武術界名師劉會峙(原籍均縣)傳授趙劍英武當“趙堡三合一太極拳”, 劉會峙作為武當傳統太極拳第14代傳人(13代傳人是侯春秀),承認趙劍英為趙堡三合一太極拳第15代傳人。同年5月趙劍英赴武漢參加 “國際太極拳、劍邀請賽”,榮獲銀質奬。
1987年趙劍英應邀參與組織策劃中國武當武術擂臺賽,並出任武當山道教協會領隊和武術總教練,訓練道人表演武當武術。
1989年應邀赴成都參加全國武術論文報告會,代表武當武術界專題研討武當太乙五行拳;
1991年接受邀請出席第一屆中國武當文化武術節,正式擔任武當山道教武術總教練;
1992年起出任十堰市武術協會副主席;
1993年出席第二屆中國武當拳功理功法研討會;
1993年9月,接受邀請出席第三屆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
1995年11月,代表湖北省參加第五屆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2007年出任中央電視臺cctv—5《武林大會》之“武當太乙五行拳”全球海選擂臺賽監督委員會副主任,隨後應大會組委會邀請赴央視擔任專傢評審,其親授弟子鬍立清榮獲大賽季軍。
2007年5月,鑒於其對武當武術的突出貢獻,趙劍英被文化部辦公廳任命為國傢級武當武術代表性傳承人,列入首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名錄,領銜武當武術。
據不完全統計,在歷次大賽和交流演出中,趙劍英及其關門弟子帶隊共獲得金牌166枚、銀牌211枚、銅牌78枚,並多次獲得優秀奬,受到國傢、省、市各級領導的親切接見。
武當太乙傳劍英
太乙五行拳是武當派拳術之一。金子弢老先生曾經於1929年秋上武當山,隱居紫霄宮七月有餘,從師李會林道長學習此拳。據李道長介紹,此拳是明弘治年間由本宮竜門派第八代宗師張守信根據武當丹士張三豐太乙十三式並上溯漢末名醫華佗五禽戲及道門流派中以吐納、導引、技擊等熔煉而成。金老先生研習此拳五十餘年,從未間斷。
比賽之前適應場地的時候,趙劍英和金老先生偶然相遇。得知趙劍英來自武當山,金老先生非常激動,不斷嚮劍英詢問武當山的情況。趙劍英對武術的癡迷熱愛以及刻苦鑽研一絲不苟的精神打動了金老先生,他决定把自己苦苦研習五十餘年的太乙五行拳教給她,也算把這套拳還給武當以了心願。
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裏,趙劍英每天跟金老先生學拳。有紮實的外傢拳功底,再加上與生俱來的武術靈氣,短短一個多禮拜,趙劍英就掌握了太乙五行拳的主要動作。
“金子弢老先生當時已經七十多歲了,老人身體硬朗,煙不離嘴,無論練拳教全,老是叼着一根煙。他練的拳架子很小。我因為一直練外傢拳,所以自然而然地把架子放大了,發現倒是更舒展,更好看了,於是也就一直延續了自己的這個風格。
金老先生很滿意這個學生,不僅把太乙五行拳的有關資料交給了趙劍英,還收下趙劍英作為武當太乙五行拳的正宗傳人。趙劍英也立刻把這一情況嚮湖北省武術管理部門作了詳細匯報。從此,武當內傢拳這一在武林中沉默了數十年的拳宗,又赫然出現在中國武壇上,令世人瞠目。
武當太乙五行拳(原名武當太乙五行擒撲23式),以五行相生相剋之理為依據,以養氣健身、製敵自衛為旨歸,講究尚意不尚力,貴化勁而不硬抗。它像太極一樣圓滑,希望在和別人抗爭的時候首先保護自己而不是打擊別人。太乙五行拳動靜自如,心息相依,辨位於分寸毫釐,製敵於擒撲封閉。
“我雖然生在武當山下,從小就聽人說武當有拳,但卻一直沒有親眼見過。我雖然從小練拳,但是見過的也大都是太極、形意、八卦之類,從不知道真正的武當拳是什麽樣子。沒想到這麽多年後我終於有機會詮釋武當內傢武術風格。小時候常聽人說拳打臥牛之地,直到練了這套拳我纔徹底瞭解其中的含義。”趙劍英在提起自己最初習練太乙武當拳的感觸時,依然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
“外傢拳講究手腳並用,對習練者的身體素質、爆發力、彈跳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雖然它姿勢瀟灑好看,但是長期習練起來就會無法避免地給人的身體帶來一些傷病。我身上現在就有不少早年習練外傢拳積纍下來的老傷。相比之下,武當拳就更適合中老年人練習,可以強身健體。”
從80年代以後,趙劍英把全副精力集中在太乙五行拳和武當內傢拳的鑽研上,深切感受到了武當武術的深厚內涵。趙劍英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有機會瞭解武當武術,於是開辦武館、廣收門徒,加拿大、德國、匈牙利、波蘭、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國內衆多武術愛好者慕名而來,嚮趙老師拜師學藝,門徒遍布全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