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財經 : 財會 : 證券 > 貨幣政策
目錄
No. 1
  國傢金融管理部門為控製和調節貨幣供應量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由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和外匯政策構成。一般通過中央銀行運用再貼現率、法定準備金比率和公開市場業務等手段來實現。其目標是穩定幣值,促進經濟增長。
貨幣政策概述
  狹義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給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
  廣義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采取的影響金融變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體製改革,也就是規則的改變等)
  兩者的不同主要在於後者的政策製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關部門,他們往往影響金融體製中的外生變量,改變遊戲規則,如硬性限製信貸規模,信貸方向,開放和開發金融市場。前者則是中央銀行在穩定的體製中利用貼現率,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達到改變利率和貨幣供給量的目標。 目前中國實行的是:雙穩健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通過政府對國傢的貨幣、信貸及銀行體製的管理來實施的。貨幣政策的性質(中央銀行控製貨幣供應,以及貨幣、産出和通貨膨脹三者之間聯繫的方式)是宏觀經濟學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爭議的領域之一。一國政府擁有多種政策工具可用來實現其宏觀經濟目標。其中主要包括:
  (1)由政府支出和稅收所組成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過影響國民儲蓄以及對工作和儲蓄的激勵,從而影響長期經濟增長。
  (2)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
運用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
  運用貨幣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個方面:
  第一,控製貨幣發行。
  第二,控製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
  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
  第四,改變存款準備金率。。
  第五,調整再貼現率。
  第六,選擇性信用管製。
  第七,直接信用管製。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指中央銀行組織和調節貨幣流通的出發點和歸宿,它反映了社會經濟對貨幣政策的客觀要求。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一般有四個: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和平衡國際收支等。
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4.1常用的中介目標
  可以作為中介目標的金融指標主要有:長期利率、貨幣供應量和貸款量。
  (一)長期利率
  西方傳統的貨幣政策均以利率為中介目標。利率能夠作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是因為:(1)利率不但能夠反映貨幣與信用的供給狀態,而且能夠表現供給與需求的相對變化。利率水平趨高被認為是銀根緊縮,利率水平趨低則被認為是銀根鬆弛。(2)利率屬於中央銀行影響可及的範圍,中央銀行能夠運用政策工具設法提高或降低利率。(3)利率資料易於獲得並能夠經常匯集。
  (二)貨幣供應量
  以弗裏德曼為代表的現代貨幣數量論者認為宜以貨幣供應量或其變動率為主要中介目標。他們的主要理由是:(1)貨幣供應量的變動能直接影響經濟活動。(2)貨幣供應量及其增減變動能夠為中央銀行所直接控製。(3)與貨幣政策聯繫最為直接。貨幣供應量增加,表示貨幣政策鬆弛,反之則表示貨幣政策緊縮。(4)貨幣供應量作為指標不易將政策性效果與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因而具有準確性的優點。
  但以貨幣供應量為指標也有幾個問題需要考慮,一是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量的控製能力。貨幣供應量的變動主要取决於基礎貨幣的改變,但還要受其它種種非政策性因素的影響,如現金漏損率、商業銀行超額準備比率、定期存款比率等,非中央銀行所能完全控製。二是貨幣供應量傳導的時滯問題。中央銀行通過變動準備金以期達到一定的貨幣量變動率,但此間卻存在着較長的時滯。三是貨幣供應量與最終目標的關係。對此有些學者尚持懷疑態度。但從衡量的結果來看,貨幣供應量仍不失為一個性能較為良好的指標。
  (三)貸款量
  以貸款量作為中間目標,其優點是:
  (1)與最終目標有密切相關性。流通中現金與存款貨幣均由貸款引起,中央銀行控製了貸款規模,也就控製了貨幣供應量。
  (2)準確性較強,作為內生變數,貸款規模與需求有正值相關;作為政策變數,貸款規模與需求也是正值相關。
  (3)數據容易獲得,因而也具有可測性。
  以貸款量作為中間目標在具體實施中各國情況也有差異。政府對貸款控製較嚴的國傢,通過頒布一係列關於商業銀行貸款的政策及種種限製,自然便於中央銀行控製貸款規模。反之則不然。以貸款量的指標,各國采用的計量口徑也不一致,有的用貸款餘額,有的則用貸款增量。
  4.2常見的操作目標
  各國中央銀行通常采用的操作目標主要有:短期利率、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基礎貨幣等。
  (一)短期利率
  短期利率通常指市場利率,即能夠反映市場資金供求狀況、變動靈活的利率。它是影響社會的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銀行信貸總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中央銀行用以控製貨幣供應量、調節市場貨幣供求、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一個重要的政策性指標,如西方國傢中央銀行的貼現率、倫敦同業拆放利率等。作為操作目標,中央銀行通常衹能選用其中一種利率。過去美國聯儲主要采用國庫券利率,近年來轉為采用聯邦基金利率。日本采用的是銀行同業拆藉利率,英國的情況較特殊,英格蘭銀行的長、短期利率均以一組利率為標準,其用作操作目標的短期利率有:隔夜拆藉利率,三個月期的銀行拆藉利率,三個月期的國庫券利率;用作中間目標的長期利率有:五年公債利率、十年公債利率、二十年公債利率。
  (二)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
  中央銀行以準備金作為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其主要原因是,無論中央銀行運用何種政策工具,都會先行改變商業銀行的準備金,然後對中間目標和最終目標産生影響。因此可以說變動準備金是貨幣政策傳導的必經之路,由於商業銀行準備金越多,銀行貸款與投資的能力就越大,從而派生存款和貨幣供應量也就越多。因此,銀行準備金增加被認為是貨幣市場銀根放鬆,準備金減少則意味着市場銀根緊縮。
  但準備金在準確性方面的缺點有如利率。作為內生變量,準備金與需求負值相關。藉貸需求上升,銀行體係便減少準備金以擴張信貸;反之則增加準備金而縮減信貸。作為政策變量,準備金與需求正值相關。中央銀行要抑製需求,一定會設法減少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因而準備金作為金融指標也有誤導中央銀行的缺點。
  (三)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經常使用的一個操作指標,也常被稱為“強力貨幣”或“高能貨幣”。從基礎貨幣的計量範圍來看,它是商業銀行準備金和流通中通貨的總和,包括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銀行庫存現金、嚮中央銀行藉款、社會公衆持有的現金等。通貨與準備金之間的轉換不改變基礎貨幣總量,基礎貨幣的變化來自那些提高或降低基礎貨幣的因素。
  中央銀行有時還運用“已調整基礎貨幣”這一指標,或者稱為擴張的基礎貨幣,它是針對法定準備的變化調整後的基礎貨幣。單憑基礎貨幣總量的變化還無法說明和衡量貨幣政策,必須對基礎貨幣的內部構成加以考慮。因為:(1)在基礎貨幣總量不變的條件下,如果法定準備率下降,銀行法定準備減少而超額準備增加,這時的貨幣政策仍呈擴張性;(2)若存款從準備比率高的存款機構轉到準備比率較低的存款機構,即使中央銀行沒有降低準備比率,但平均準備比率也會有某種程度的降低,這就必須對基礎貨幣進行調整。具體做法是,假定法定準備比率已下降,放出1 億元的法定準備金,這1 億元就要加到基礎貨幣上,從而得到已調整的基礎貨幣。
  多數學者公認基礎貨幣是較理想的操作目標。因為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的負債,中央銀行對已發行的現金和它持有的存款準備金都掌握着相當及時的信息,因此中央銀行對基礎貨幣是能夠直接控製的。基礎貨幣比銀行準備金更為有利,因為它考慮到社會公衆的通貨持有量,而準備金卻忽略了這一重要因素。
我國的貨幣政策工具
  (1)公開市場業務
  (2)存款準備金政策
  (3)中央銀行貸款
  (4)利率政策
  (5)匯率政策
我國的從緊貨幣政策
  200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要實的是“從緊的貨幣政策”。
  (1)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核心是什麽?
  回籠貨幣,減少貨幣供給。現在講流動性過剩,有兩個層次:一個是流通中的現金較多,一個是銀行的超額準備金太多。超額準備金,是指商業銀行及存款性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存款賬戶上的實際準備金超過法定準備金的部分。超額準備金太多,表示銀行手裏的錢太多。
   (2)從緊的貨幣政策,有什麽影響?
  從緊的貨幣政策,間接影響到企業未來的贏利空間,因為企業的信貸成本上升。利率提高了,房地産商從銀行貸款的成本上升了一點,但如果房價一直在猛漲的話,那一點增加的成本根本看不出來,一下子就抵消了。對股市直接的影響談不上,都是間接的,要有一個過程。
  貨幣政策從緊後,在控製物價上漲方面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比較復雜。物價上漲,從cpi指數看,主要是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波動較大。
  根據通脹的兩個根源,一個是需求拉動型,一個是供給推動型。現在從需求的角度看,貨幣的供給較多,需求的因素有:從供給的方面看,主要是豬肉和其他農産品價格的上漲。但豬肉價格上漲,跟飼料價格上升相關,而飼料價格的上漲,又是因為糧食價格的上漲造成的。因此,要降低糧價,要增加糧食供給,進口農産品。但進口會對農民造成衝擊,農民就沒錢了。
  從緊的貨幣政策將會對商業銀行帶來大的影響。如果不出意料,央行再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是必然選擇,這將對商業銀行內部流動性造成大的影響。在今年九次提高準備金率以後,一些商業銀行包括四大國有銀行內部流動性已經有緊缺跡象,繼續提高準備金率必將使得商業銀行流動性更加緊張。商業銀行首要任務是保證流動性,保證支付,這必將對經營造成嚴重影響。
  現在倡導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要協調搭配,財政政策要繼續保持穩健。從緊的貨幣政策的實施必須兼顧擴大就業的要求。從緊的貨幣政策如果掌控不好,將會減少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這是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必須認真處理好的問題。
貨幣政策概述
  狹義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給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
  廣義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采取的影響金融變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體製改革,也就是規則的改變等)
  兩者的不同主要在於後者的政策製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關部門,他們往往影響金融體製中的外生變量,改變遊戲規則,如硬性限製信貸規模,信貸方向,開放和開發金融市場。前者則是中央銀行在穩定的體製中利用貼現率,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達到改變利率和貨幣供給量的目標。 目前中國實行的是: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是通過政府對國傢的貨幣、信貸及銀行體製的管理來實施的。貨幣政策的性質(中央銀行控製貨幣供應,以及貨幣、産出和通貨膨脹三者之間聯繫的方式)是宏觀經濟學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爭議的領域之一。一國政府擁有多種政策工具可用來實現其宏觀經濟目標。其中主要包括:
  (1)由政府支出和稅收所組成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過影響國民儲蓄以及對工作和儲蓄的激勵,從而影響長期經濟增長。
  (2)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
  通過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係列措施。貨幣政策分為擴張性的和緊縮性的兩種。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是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産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最合適。
  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是通過削減貨幣供應的增長率來降低總需求水平,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較為睏難,利息率也隨之提高。因此,在通貨膨脹較嚴重時,采用緊縮性的貨幣政策較合適。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註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為調控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貨幣政策是涉及經濟全局的宏觀政策,與財政政策、投資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資政策等關係十分密切,必須實施綜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幣值穩定。
  根據央行定義,貨幣政策工具庫主要包括公開市場業務、存款準備金、再貸款或貼現以及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等。從學術角度,它大體可以分為數量工具和價格工具。價格工具集中體現在利率或匯率水平的調整上。數量工具則更加豐富,如公開市場業務的央行票據、準備金率調整等,它聚焦於貨幣供應量的調整。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指中央銀行組織和調節貨幣流通的出發點和歸宿,它反映了社會經濟對貨幣政策的客觀要求。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一般有四個: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和平衡國際收支等。
  穩定物價
  穩定物價目標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而物價穩定的實質是幣值的穩定。所謂幣值,原指單位貨幣的含金量,在現代信用貨幣流通條件下,衡量幣值穩定與否,已經不再是根據單位貨幣的含金量;而是根據單位貨幣的購買力,即在一定條件下單位貨幣購買商品的能力。它通常以一攬子商品的物價指數,或綜合物價指數來表示。目前各國政府和經濟學家通常采用綜合物價指數來衡量幣值是否穩定。物價指數上升,表示貨幣貶值;物價指數下降,則表示貨幣升值。穩定物價是一個相對概念,就是要控製通貨膨脹,使一般物價水平在短期內不發生急劇的波動。衡量物價穩定與否,從各國的情況看,通常使用的指標有三個:一是GNP(國民生産總值)平均指數,它以構成國民生産總值的最終産品和勞務為對象,反映最終産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二是消費物價指數,它以消費者日常生活支出為對象,能較準確地反映消費物價水平的變化情況。三是批發物價指數,它以批發交易為對象,能較準確地反映大宗批發交易的物價變動情況。需要註意的是,除了通貨膨脹以外,還有一些屬於正常範圍內的因素,如季節性因素、消費者嗜好的改變、經濟與工業結構的改變等等,也會引起物價的變化。總之,在動態的經濟社會裏,要將物價凍結在一個絶對的水平上是不可能的,問題在於能否把物價控製在經濟增長所允許的限度內。這個限度的確定,各個國傢不盡相同,主要取决於各國經濟發展情況。另外,傳統習慣也有很大的影響。有人認為,物價水平最好是不增不減,或者衹能允許在1%的幅度內波動,這就是物價穩定;也有人認為,物價水平不增不減是不可能的,衹要我們能把物價的上漲幅度控製在1—2%就算穩定了;還有人認為,物價每年上漲在3%左右就可以稱之為物價穩定。
  充分就業
  所謂充分就業目標,就是要保持一個較高的、穩定的水平。在充分就業的情況下,凡是有能力並自願參加工作者,都能在較合理的條件下隨時找到適當的工作。
  充分就業,是針對所有可利用資源的利用程度而言的。但要測定各種經濟資源的利用程度是非常睏難的,一般以勞動力的就業程度為基準,即以失業率指標來衡量勞動力的就業程度。所謂失業率,指社會的失業人數與願意就業的勞動力之比,失業率的大小,也就代表了社會的充分就業程度。失業,理論上講,表示了生産資源的一種浪費,失業率越高,對社會經濟增長越是不利,因此,各國都力圖把失業率降到最低的水平,以實現其經濟增長的目標。造成失業的原因主要有:
  1.總需求不足。由於社會總供給大於總需求,使經濟社會的各種經濟資源(包括勞動力資源)無法得到正常與充分的利用。主要表現為:一是周期性的失業。這是在經濟周期中的經濟危機與蕭條階段,由於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業。二是持續的普遍性的失業。這是真正的失業,它是由一個長期的經濟周期或一係列的周期所導致的勞動力需求長期不足的失業。
  2.摩擦性失業。。當一個國傢某個地區的某一類職業的工人找不到工作,而在另外一些地區卻又缺乏這種類型的工人時,就産生了摩擦性失業。
  3.季節性的失業。有些行業的工作季節性很強,而各種季節性工作所需要的技術工作又不能相互替代,季節性失業可以設法減少,但無法完全避免。
  4.結構性失業。在動態的經濟社會中,平時總有一些人要變換他們的工作,或者換一個職業,或者換一個雇主,有的可能調到其它地區工作,當某項合同到期時也會出現勞動力多餘。這些情況中,未找到另一個工作之前,常常會有短暫的失業。
  西方經濟學認為,除需求不足造成的失業外,其它種種原因造成的失業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從經濟效率的角度看,保持一定的失業水平是適當的,充分就業目標不意味着失業率等於零,美國多數學者認為4%的失業率即為充分就業,而一些婪為保守的學者則認為應將失業率壓低到2—3%以下。
  經濟增長
  所謂經濟增長就是指國民生産總值的增長必須保持合理的、較高的速度。目前各國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一般采用人均實際國民生産總值的年增長率,即用人均名義國民生産總值年增長率剔除物價上漲率後的人均實際國民生産總值年增長率來衡量。政府一般對計劃期的實際GNP 增長幅度定出指標,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銀行即以此作為貨幣政策的目標。
  當然,經濟的合理增長需要多種因素的配合,最重要的是要增加各種經濟資源,如人力、財力、物力,並且要求各種經濟資源實現最佳配置。中央銀行作為國民經濟中的貨幣主管部門,直接影響到其中的財力部分,對資本的供給與配置産生巨大作用。因此,中央銀行以經濟增長為目標,指的是中央銀行在接受既定目標的前提下,通過其所能操縱的工具對資源的運用加以組合和協調。一般地說,中央銀行可以用增加貨幣供給或降低實際利率水平的辦法來促進投資增加;或者通過控製通貨膨脹率,以消除其所産生的不確定性和頁期效應對投資的影響。
  雖然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傢的中央銀行普遍將經濟增長列為貨幣政策目標之一,但由於它在各國貨幣政策目標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重要程度不盡相同,就一國而言,在各個歷史時期也並不一樣。從美國來看,高度重視經濟增長是在30—50 年代,因為當時美國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生産嚴重下降,以及隨後出現的50 年代初的經濟衰退。而自70 年代以來,尤其是1981年裏根擔任總統之後,貨幣政策目標則以反通貨膨脹為重點。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也同樣提出了發展經濟的目標,但那是基於戰後的生産極度衰退而言,實際上,在經濟增長與穩定物價這兩個目標的重點選擇上,日本始終以穩定物價為主。聯邦德國由於吸取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爆發惡性通貨膨脹的慘痛教訓,因而雖把經濟增長也列入政策目標之一,但在實際執行中寧願以犧牲經濟增長來換取馬剋的穩定。不過也有例外,如韓國的貨幣政策目標曾一度是經濟增長為主,穩定物價被置於次要位置。
  平衡國際收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國際收支是某一時期一國對外經濟往來的統計表,它表明:
  (1)某一經濟體同世界其他地方之間在商品、勞務和收入方面的交易;
  (2)該經濟體的貨幣性黃金、特別提款權以及對世界其他地方的債權、債務的所有權等的變化;
  (3)從會計意義上講,為平衡不能相互抵消的上述交易和變化的任何賬目所需的無償轉讓和對應項目。
  就國際收支平衡表上經濟交易的性質而言,主要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自主性交易,或叫事前交易,它是出於經濟上的目的、政治上的考慮以及道義上的動機而自動進行的經濟交易,如貿易、援助、贈予、匯兌等。另一種是調節性交易,或叫事後交易,它是為彌補自主性交易的差額而進行的,如獲得國際金融機構的短期資金融通、動用本國黃金儲備、外匯儲備以彌補差額等。若一國國際收支中的自主性交易收支自動相等,說明該國國際收支平衡;若自主性交易收入大於支出,稱之為順差;若自主性交易支出大於收入,則稱之為逆差。
  判斷一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與否,就是看自主性交易平衡與否,是否需要調節性交易來彌補。如果不需要調節性交易來彌補,則稱之為國際收支平衡;反之,如果需要調節性交易來彌補,則稱之為國際收支失衡。
  所謂平衡國際收支目標,簡言之,就是采取各種措施糾正國際收支差額,使其趨於平衡。因為一國國際收支出現失衡,無論是順差或逆差,都會對本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長時期的巨額逆差會使本國外匯儲備急劇下降,並承受沉重的債務和利息負擔;而長時期的巨額順差,又會造成本國資源使用上的浪費,使一部分外匯閑置,特別是如果因大量購進外匯而增發本國貨幣,則可能引起或加劇國內通貨膨脹。當然,相比之下,逆差的危害尤甚,因此各國調節國際收支失衡一般着力於減少以致消除逆差。
  從各國平衡國際收支目標的建立來看,一般都與該國國際收支出現問題有關。美國開始並未將平衡國際收支列入政策目標,直到60 年代初,美國國際收支出現長期逆差。從1969—1971 年三年期間,國際收支逆差纍计達到400 億美元,黃金儲備大量流失,這時平衡國際收支纔成為貨幣政策的第四個目標。日本的情況與美國類似。50 年代以後,日本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經常出現逆差,嚴重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因此纔將平衡國際收支列為政策目標。1965 年以前,日本銀行在國際收支方面主要解决逆差問題,此後日本國際收支呈現出完全順差的趨勢。當時日本因致力於國內物價穩定而忽視了對順差的關註,結果導致順差的進一步擴大,並由此引起了1971 年12 月的日元升值,之後,日本銀行轉而解决國際收支順差長期化問題。英國的情況有所不同,因其國內資源比較缺乏,對外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有較大的比重,所以國際收支狀況對國內經濟發展影響很大,特別是國際收支失衡會使國內經濟和貨幣流通産生較大的波動,因此戰後英國一直把國際收支平衡列為貨幣政策的重要目標。
貨幣政策目標間的關係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一般有四個,但要同時實現,則是非常睏難的事。在具體實施中,以某項貨幣政策工具來實現某一貨幣政策目標,經常會幹擾其他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或者說,為了實現某一貨幣政策目標而采用的措施很可能與實現另一貨幣政策目標所應采取的措施相矛盾。因此,除了研究貨幣政策目標的一致性以外,還必須研究貨幣政策目標之間的矛盾性及其緩解矛盾的措施。
  (一)穩定物價與充分就業
  事實證明,穩定物價與充分就業兩個目標之間經常發生衝突。若要降低失業率,增加就業人數,就必須增加貨幣工資。若貨幣工資增加過少,對充分就業目標就無明顯促進作用;若貨幣工資增加過多,致使其上漲率超過勞動生産率的增長,這種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必然造成物價與就業兩項目標的衝突。如西方國傢在70 年代以前推行的擴張政策,不僅無助於實現充分就業和刺激經濟增長,反而造成“滯脹”局面。
  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之間的矛盾關係可用菲利普斯麯綫來說明。1958 年,英國經濟學家菲利普斯(A.w.phillips)根據英國1861—1957年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的經驗統計資料,勾劃出一條用以表示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交替關係的麯綫。這條麯綫表明,當失業率較低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高;反之,當失業率較高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低。由於貨幣工資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的聯繫,這條麯綫又被西方經濟學家用來表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此消彼長、相互交替的關係。
  這條麯綫表明,失業率與物價變動率之間存在着一種非此即彼的相互替換關係。也就是說,多一點失業,物價上漲率就低;相反,少一點失業,物價上漲率就高。因此,失業率和物價上漲率之間衹可能有以下幾種選擇:
  圖1 菲利普斯麯綫
  (1)失業率較高的物價穩定;
  (2)通貨膨脹率較高的充分就業;
  (3)在物價上漲率和失業率的兩極之間實行組合,即所謂的相機抉擇,根據具體的社會經濟條件作出正確的組合。
  (二)穩定物價與經濟增長
  穩定物價與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是否存在着矛盾,理論界對此看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物價穩定才能維持經濟增長。這種觀點認為,衹有物價穩定,才能維持經濟的長期增長勢頭。一般而言,勞動力增加,資本形成並增加,加上技術進步等因素促進生産的發展和産量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是貨幣總支出的增加。由於生産率是隨時間的進程而不斷發展的,貨幣工資和實際工資也是隨生産率而增加的。衹要物價穩定,整個經濟就能正常運轉,維持其長期增長的勢頭。這實際上層供給决定論的古典學派經濟思想在現代經濟中的反映。
  2.輕微物價上漲刺激經濟增長。這種觀點認為,衹有輕微的物價上漲,才能維持經濟的長期穩定與發展。因為,通貨膨脹是經濟的刺激劑。這是凱恩斯學派的觀點,凱恩斯學派認為,在充分就業沒有達到之前增加貨幣供應,增加社會總需求主要是促進生産發展和經濟增長,而物價上漲比較緩慢。並認定資本主義經濟衹能在非充分就業的均衡中運行,因此輕微的物價上漲會促進整個經濟的發展。美國的凱恩斯學者也認為:價格的上漲,通常可以帶來高度的就業,在輕微的通貨膨脹之中,工業之輪開始得到良好的潤滑油,産量接近於最高水平,私人投資活躍,就業機會增多。
  3.經濟增長能使物價穩定。這種觀點則認為,隨着經濟的增長,價格應趨於下降,或趨於穩定。因為,經濟的增長主要取决於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和新生産要素的投入,在勞動生産率提高的前提下,生産的增長,一方面意味着産品的增加,另一方面則意味着單位産品生産成本的降低。所以,穩定物價目標與經濟增長目標並不矛盾。這種觀點實際上是馬剋思在100 多年以前,分析金本位制度下資本主義經濟的情況時所論述的觀點。
  實際上,就現代社會而言,經濟的增長總是伴隨着物價的上漲。這在上述分析物價上漲的原因時,曾予以說明,近100 年的經濟史也說明了這一點。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分析,即把世界上許多國傢近100 年中經濟增長時期的物價資料進行了分析,發現除經濟危機和衰退外,凡是經濟正常增長時期,物價水平都呈上升趨勢,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情況更是如此。沒有哪一個國傢在經濟增長時期,物價水平不是呈上漲趨勢的。就我國而言,幾十年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現實也說明了這一點。70 年代資本主義經濟進入滯脹階段以後,有的國傢甚至在經濟衰退或停滯階段,物價水平也呈現上漲的趨勢。
  從西方貨幣政策實踐的結果來看,要使穩定物價與經濟增長齊頭並進並不容易。主要原因在於,政府往往較多地考慮經濟發展,刻意追求經濟增長的高速度。譬如采用擴張信用和增加投資的辦法,其結果必然造成貨幣發行量增加和物價上漲。使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之間出現矛盾。
  (三)穩定物價與平衡國際收支
  在一個開放型的經濟中,國傢為了促進本國經濟發展,會遇到兩個問題:
  1.經濟增長引起進口增加,隨着國內經濟的增長,國民收入增加及支付能力的增加,通常會增加對進口商品的需要。如果該國的出口貿易不能隨進口貿易的增加而相應增加,必然會使得貿易收支狀況變壞。
  2.引進外資可能形成資本項目逆差。要促進國內經濟增長,就要增加投資,提高投資率。在國內儲蓄不足的情況下,必須藉助於外資,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以此促進本國經濟。這種外資的流入,必然帶來國際收支中資本項目的差額。儘管這種外資的流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貿易逆差而造成的國際收支失衡,但並不一定就能確保經濟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的齊頭並進。其原因在於:
  (1)任何一個國傢,在特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中,能夠引進技術、設備、管理方法等,一方面决定於一國的吸收、掌握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還决定於國産商品的出口競爭能力和外匯還款能力。所以,在一定條件下,一國所能引進和利用的外資是有限的。如果把外資的引進完全置於平衡貿易收支上,那麽外資對經濟的增長就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此外,如果衹是追求利用外資促進經濟增長,而忽視國內資金的配置能力和外匯還款能力,那麽必然會導致國際收支狀況的嚴重惡化,最終會使經濟失衡,不可能維持長久的經濟增長。
  (2)在其他因素引起的國際收支失衡或國內經濟衰退的條件下,用於矯正這種失衡經濟形態的貨幣政策,通常是在平衡國際收支和促進經濟增長兩個目標之間做合理的選擇。國際收支出現逆差,通常要壓縮國內的總需求,隨着總需求的下降,國際收支逆差可能被消除,但同時會帶來經濟的衰退。而國內經濟衰退,通常采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隨着貨幣供之量的增加,社會總需求增加,可能刺激經濟的增長,但也可能由於輸入的增加及通貨膨脹而尋緻國際收支失衡。
  (四)充分就業與經濟增長
  一般而言,經濟增長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但在某些情況下兩者也會出現不一致,例如,以內涵型擴大再生産所實現的高經濟增長,不可能實現高就業。再如,片面強調高就業,硬性分配勞動力到企業單位就業,造成人浮於事,效益下降,産出減少,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等等。
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5.1、選擇目標的標準
  中央銀行在實施貨幣政策中所運用的政策工具無法直接作用於最終目標,此間需要有一些中間環節來完成政策傳導的任務。因此,中央銀行在其工具和最終目標之間,插進了兩組金融變量,一組叫做中間目標,一組叫做操作目標。
  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和操作目標又稱營運目標。它們是一些較短期的、數量化的金融指標,作為政策工具與最終目標之間的中介或橋梁,在貨幣政策的傳導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使中央銀行對宏觀經濟的調控更具彈性,操作目標是接近中央銀行政策工具的金融變量,它直接受政策工具的影響,其特點是中央銀行容易對它進行控製,但它與最終目標的因果關係不大穩定。中間目標是距離政策工具較遠但接近於最終目標的金融變量,其特點是中央銀行不容易對它進行掠製,但它與最終目標的因果關係比較穩定。建立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和操作目標,總的來說,是為了及時測定和控製貨幣政策的實施程度,使之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以保證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實現。
  貨幣政策中介目標是連接貨幣政策最終目標與政策工具操作的中介環節,也是實施貨幣政策的關鍵步驟。中介目標必須具備三個特點。
  1.可測性。指中央銀行能夠迅速獲得中介目標相關指標變化狀況和準確的數據資料,並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和作出相應判斷。顯然,如果沒有中介目標,中央銀行直接去收集和判斷最終目標數據如價格上漲率和經濟增長率是十分睏難的,短期內如一周或一旬是不可能有這些數據的。
  2.可控性。指中央銀行通過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能對中介目標變量進行有效地控製,能在較短時間內(如1—3 個月)控製中介目標變量的變動狀況及其變動趨勢。
  3.相關性。指中央銀行所選擇的中介目標,必須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有密切的相關性,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對中介目標進行調控,能夠促使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實現。
  5.2 、常用的中介目標
  可以作為中介目標的金融指標主要有:長期利率、貨幣供應量和貸款量。
  (一)長期利率
  西方傳統的貨幣政策均以利率為中介目標。利率能夠作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是因為:(1)利率不但能夠反映貨幣與信用的供給狀態,而且能夠表現供給與需求的相對變化。利率水平趨高被認為是銀根緊縮,利率水平趨低則被認為是銀根鬆弛。(2)利率屬於中央銀行影響可及的範圍,中央銀行能夠運用政策工具設法提高或降低利率。(3)利率資料易於獲得並能夠經常匯集。
  (二)貨幣供應量
  以弗裏德曼為代表的現代貨幣數量論者認為宜以貨幣供應量或其變動率為主要中介目標。他們的主要理由是:(1)貨幣供應量的變動能直接影響經濟活動。(2)貨幣供應量及其增減變動能夠為中央銀行所直接控製。(3)與貨幣政策聯繫最為直接。貨幣供應量增加,表示貨幣政策鬆弛,反之則表示貨幣政策緊縮。(4)貨幣供應量作為指標不易將政策性效果與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因而具有準確性的優點。
  但以貨幣供應量為指標也有幾個問題需要考慮,一是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量的控製能力。貨幣供應量的變動主要取决於基礎貨幣的改變,但還要受其它種種非政策性因素的影響,如現金漏損率、商業銀行超額準備比率、定期存款比率等,非中央銀行所能完全控製。二是貨幣供應量傳導的時滯問題。中央銀行通過變動準備金以期達到一定的貨幣量變動率,但此間卻存在着較長的時滯。三是貨幣供應量與最終目標的關係。對此有些學者尚持懷疑態度。但從衡量的結果來看,貨幣供應量仍不失為一個性能較為良好的指標。
  (三)貸款量
  以貸款量作為中間目標,其優點是:
  (1)與最終目標有密切相關性。流通中現金與存款貨幣均由貸款引起,中央銀行控製了貸款規模,也就控製了貨幣供應量。
  (2)準確性較強,作為內生變數,貸款規模與需求有正值相關;作為政策變數,貸款規模與需求也是正值相關。
  (3)數據容易獲得,因而也具有可測性。
  以貸款量作為中間目標在具體實施中各國情況也有差異。政府對貸款控製較嚴的國傢,通過頒布一係列關於商業銀行貸款的政策及種種限製,自然便於中央銀行控製貸款規模。反之則不然。以貸款量的指標,各國采用的計量口徑也不一致,有的用貸款餘額,有的則用貸款增量。
  5.3常見的操作目標
  各國中央銀行通常采用的操作目標主要有:短期利率、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基礎貨幣等。
  (一)短期利率
  短期利率通常指市場利率,即能夠反映市場資金供求狀況、變動靈活的利率。它是影響社會的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銀行信貸總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中央銀行用以控製貨幣供應量、調節市場貨幣供求、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一個重要的政策性指標,如西方國傢中央銀行的貼現率、倫敦同業拆放利率等。作為操作目標,中央銀行通常衹能選用其中一種利率。過去美國聯儲主要采用國庫券利率,近年來轉為采用聯邦基金利率。日本采用的是銀行同業拆藉利率,英國的情況較特殊,英格蘭銀行的長、短期利率均以一組利率為標準,其用作操作目標的短期利率有:隔夜拆藉利率,三個月期的銀行拆藉利率,三個月期的國庫券利率;用作中間目標的長期利率有:五年公債利率、十年公債利率、二十年公債利率。
  (二)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
  中央銀行以準備金作為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其主要原因是,無論中央銀行運用何種政策工具,都會先行改變商業銀行的準備金,然後對中間目標和最終目標産生影響。因此可以說變動準備金是貨幣政策傳導的必經之路,由於商業銀行準備金越多,銀行貸款與投資的能力就越大,從而派生存款和貨幣供應量也就越多。因此,銀行準備金增加被認為是貨幣市場銀根放鬆,準備金減少則意味着市場銀根緊縮。
  但準備金在準確性方面的缺點有如利率。作為內生變量,準備金與需求負值相關。藉貸需求上升,銀行體係便減少準備金以擴張信貸;反之則增加準備金而縮減信貸。作為政策變量,準備金與需求正值相關。中央銀行要抑製需求,一定會設法減少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因而準備金作為金融指標也有誤導中央銀行的缺點。
   (三)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經常使用的一個操作指標,也常被稱為“強力貨幣”或“高能貨幣”。從基礎貨幣的計量範圍來看,它是商業銀行準備金和流通中通貨的總和,包括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銀行庫存現金、嚮中央銀行藉款、社會公衆持有的現金等。通貨與準備金之間的轉換不改變基礎貨幣總量,基礎貨幣的變化來自那些提高或降低基礎貨幣的因素。
  中央銀行有時還運用“已調整基礎貨幣”這一指標,或者稱為擴張的基礎貨幣,它是針對法定準備的變化調整後的基礎貨幣。單憑基礎貨幣總量的變化還無法說明和衡量貨幣政策,必須對基礎貨幣的內部構成加以考慮。因為:(1)在基礎貨幣總量不變的條件下,如果法定準備率下降,銀行法定準備減少而超額準備增加,這時的貨幣政策仍呈擴張性;(2)若存款從準備比率高的存款機構轉到準備比率較低的存款機構,即使中央銀行沒有降低準備比率,但平均準備比率也會有某種程度的降低,這就必須對基礎貨幣進行調整。具體做法是,假定法定準備比率已下降,放出1 億元的法定準備金,這1 億元就要加到基礎貨幣上,從而得到已調整的基礎貨幣。
  多數學者公認基礎貨幣是較理想的操作目標。因為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的負債,中央銀行對已發行的現金和它持有的存款準備金都掌握着相當及時的信息,因此中央銀行對基礎貨幣是能夠直接控製的。基礎貨幣比銀行準備金更為有利,因為它考慮到社會公衆的通貨持有量,而準備金卻忽略了這一重要因素。
貨幣政策工具
  貨幣政策的運用分為緊縮性貨幣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總的來說,緊縮性貨幣政策就是通過減少貨幣供應量達到緊縮經濟的作用,擴張性貨幣政策是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達到擴張經濟的作用。
  貨幣政策工具,指中央銀行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運用的策略手段。中央銀行的政策工具有主要的一般性的工具、選擇性的工具和補充性工具等。
  (一)一般性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政策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指存款貨幣銀行按法律規定存放在中央銀行的存款與其吸收存款的比率。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的真實效用體現在它對存款貨幣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對貨幣乘數的調節。由於存款貨幣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與中央銀行投放的基礎貨幣存在乘數關係,而乘數的大小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銀行采取緊縮政策,中央銀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則限製了存款貨幣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降低了貨幣乘數,最終起到收縮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但是,法定存款準備紀律政策存在三個缺陷:一是當中央銀行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時,存款貨幣銀行可以變動其在中央銀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從反方向抵消法定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的作用;二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對貨幣乘數的影響很大,作用力度很強,往往被當作一劑“猛藥”;三是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的影響要通過存款貨幣銀行的輾轉存、貸,逐級遞推而實現,成效較慢、時滯較長。因此,法定存款準備金政策往往是作為貨幣政策的一種自動穩定機製,而不將其當作適時調整的經常性政策工具來使用。
  2、再貼現政策
  再貼現是指存款貨幣銀行持客戶貼現的商業票據嚮中央銀行請求貼現,以取得中央銀行的信用支持。就廣義而言,再貼現政策並不單純指中央銀行的再貼現業務,也包括中央銀行嚮存款貨幣銀行提供的其他放款業務。
  再貼現政策的基本內容是中央銀行根據政策需要調整再貼現率(包括中央銀行掌握的其他基準利率,如其對存款貨幣銀行的貸款利率等),當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時,存款貨幣銀行藉入資金的成本上升,基礎貨幣得到收縮,反之亦然。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工具相比,再貼現工具的彈性相對要大一些、作用力度相對要緩和一些。但是,再貼現政策的主動權卻操縱在存款貨幣銀行手中,因為嚮中央銀行請求貼現票據以取得信用支持,僅是存款貨幣銀行融通資金的途徑之一,存款貨幣銀行還有其他的諸如出售證捲、發行存單等融資方式。因此,中央銀行的再貼現政策是否能夠獲得預期效果,還取决於存款貨幣銀行是否采取主動配合的態度。
  3、公開市場業務
  中央銀行公開買賣債捲等的業務活動即為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開展證捲交易活動,其目的在於調控基礎貨幣,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和市場利率。
  公開市場業務是比較靈活的金融調控工具。與法定存款準備金政策相比較,公開市場操作政策更具有彈性,更具有優越性:一是中央銀行能夠運用公開市場業務,影響存款貨幣銀行的準備金,從而直接影響貨幣供應量;二是公開市場業務使中央銀行能夠隨時根據金融市場的變化,進行經常性、連續性操作;三是通過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可以主動出擊;四是由於公開市場業務的規模和方向性可以靈活安排,中央銀行有可能用其對貨幣供應量進行微調。但是,它的局限性也比較明顯:一是金融市場不僅必須具備全國性,而且具有相當的獨立性,可用以操作的證捲種類必須齊全並達到必需的規模;二是必須其他貨幣政策工具配合。例如,如果沒有法定準備金制度配合,這一工具就無法發揮作用。
  (二)選擇性和補充性工具
  傳統的三大貨幣政策都屬於對貨幣總量的調節,以影響整個宏觀經濟。在這些一般性政策工具以外,還可以有選擇的對某些特殊領域的信用加以調節和影響。其中包括消費者信用控製、證券市場信用控製、優惠利率、預繳進口保證金等。
  消費者信用控製是指中央銀行對不動産以外的各種耐用消費品的銷售融資予以控製。主要內容包括規定分期付款購買耐用消費品的首付最低金額、還款最長期限、使用的耐用消費品種類等。
  證券市場信用控製是中央銀行對有關證捲交易的各種貸款進行限製,目的在於限製過度投機。比如可以規定一定比例的證券保證金,並隨時根據證券市場狀況進行調整。
  (三)直接信用控製
   直接信用控製是指中央銀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從質和量兩個方面,直接對金融機構尤其是存款貨幣銀行的信用活動進行控製。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額、流動比率和直接幹預等。其中,規定存貸款最高和最低利率限製,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製工具,如1980年以前美國的Q條例。
  (四)間接信用指導
  間接信用指導是指中央銀行通過道義勸告、窗口指導等辦法間接影響存款貨幣銀行的信用創造。
  道義勸告是指中央銀行利用其聲望和地位,對存款貨幣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經常發出通告或指示,或與各金融機構負責人面談,勸告其遵守政府政策並自動采取貫徹政策的相應措施。
  窗口指導是指中央銀行根據産業行情、物價趨勢和金融市場動嚮等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對存款貨幣銀行提出信貸的增減建議。若存款貨幣銀行不接受,中央銀行將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可以減少其貸款的額度,甚至采取停止提供信用等製裁措施。窗口指導雖然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影響力往往比較大。
  間接信用指導的優點是較為靈活,但是要起作用,必須是中央銀行在金融體係中有較高的地位,並擁有控製信用的足夠的法律權利和手段。
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
  (1)公開市場業務
  在多數發達國傢,公開市場操作是中央銀行吞吐基礎貨幣,調節市場流動性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通過中央銀行與指定交易商進行有價證券和外匯交易,實現貨幣政策調控目標。中國公開市場操作包括人民幣操作和外匯操作兩部分。外匯公開市場操作1994年3月啓動,人民幣公開市場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復交易,規模逐步擴大。1999年以來,公開市場操作已成為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對於調控貨幣供應量、調節商業銀行流動性水平、引導貨幣市場利率走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從1998年開始建立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制度,選擇了一批能夠承擔大額債券交易的商業銀行作為公開市場業務的交易對象,目前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共包括40傢商業銀行。這些交易商可以運用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等作為交易工具與中國人民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業務。從交易品種看,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購交易、現券交易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其中回購交易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兩種,正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嚮一級交易商賣出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買回有價證券的交易行為,正回購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正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嚮市場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嚮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嚮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現券交易分為現券買斷和現券賣斷兩種,前者為央行直接從二級市場買入債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礎貨幣;後者為央行直接賣出持有債券,一次性地回籠基礎貨幣。中央銀行票據即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券,央行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可以回籠基礎貨幣,央行票據到期則體現為投放基礎貨幣。
  (2)存款準備金政策
  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資金,金融機構按規定嚮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制度是在中央銀行體製下建立起來的,世界上美國最早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嚮中央銀行繳存存款準備金。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證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後纔逐漸演變成為貨幣政策工具,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供應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
  1998年存款準備金制度改革
  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决定,從1998年3月21日起,對存款準備金制度進行改革,主要內容有以下七項:
  (一)將原各金融機構在人民銀行的“準備金存款”和“備付金存款”兩個帳戶合併,稱為“準備金存款”帳戶。
  (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13%下調到8%。準備金存款帳戶超額部分的總量及分佈由各金融機構自行確定。
  (三)對各金融機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按法人統一考核。法定準備金的交存分以下情況:
  1.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投資銀行、中國民生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由各總行統一存入人民銀行總行。
  2. 交通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招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福建興業銀行、海南發展銀行、煙臺住房儲蓄銀行、蚌埠住房儲蓄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由各總行統一存入其總行所在地的人民銀行分行。
  3. 各城市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由其總行統一存入當地人民銀行分行。
  4. 城市信用社(含縣聯社)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由法人存入當地人民銀行分、支行。農村信用社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按現行體製存入當地人民銀行分、支行。
  5. 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由法人統一存入其總部所在地的人民銀行總行(或分行)。
  6. 經批準,已辦理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等外資金融機構,其人民幣法定存款準備金,由其法人(或其一傢分行)統一存入所在地人民銀行分行。
  (四)對各金融機構法定存款準備金按旬考核。
  1. 各商業銀行(不含城市商業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當旬第五日至下旬第四日每日營業終了時,各行按統一法人存入的準備金存款餘額,與上旬末該行全行一般存款餘額之比,不低於8%。
  2. 城市商業銀行和城鄉信用社、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法人暫按月考核,當月8日至下月7日每日營業終了時,各金融機構按統一法人存入的準備金存款餘額,與上月末該機構全係統一般存款餘額之比,不低於8%。
  從1998年10月起,上述金融機構統一實行按旬考核。
  3. 各商業銀行(不含城市商業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法人按旬(旬後5日內)將匯總的全行旬末一般存款餘額表,報送人民銀行。
  4. 現在執行按月考核存款準備金的城市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暫按月(月後8日內)將匯總的全係統旬末一般存款餘額表,報送人民銀行。自10月份起統一執行按旬(旬後5日內)報送一般存款餘額表的制度。
  5. 各金融機構按月將匯總的全係統月末日計表,報送人民銀行。人民銀行定期對金融機構上報的有關數據進行稽核。
  6. 從2001年1月1日起,各金融機構法人每日應將匯總的全係統一般存款餘額表和日計表,報送人民銀行。
  (五)金融機構按法人統一存入人民銀行的準備金存款低於上旬末一般存款餘額的8%,人民銀行對其不足部分按每日萬分之六的利率處以罰息。金融機構分支機構在人民銀行準備金存款帳戶出現透支,人民銀行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金融機構不按時報送旬末一般存款餘額表和按月報送月末日計表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七十八條予以處罰。上述處罰可以並處。
  (六)金融機構準備金存款利率由繳來一般存款利率7.56%和備付金存款利率7.02%(加權平均7.35%)統一下調到5.22%。
  (七)調整金融機構一般存款範圍。將金融機構代理人民銀行財政性存款中的機關團體存款、財政預算外存款,劃為金融機構的一般存款。金融機構按規定比例將一般存款的一部分作為法定存款準備金存入人民銀行。
  (3)中央銀行貸款
  一、中央銀行貸款
  中央銀行貸款(習慣上稱作再貸款),是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是中央銀行調控基礎貨幣的重要渠道和進行金融調控的傳統政策工具。一般來講,中央銀行貸款增加,是“銀根”將有所放鬆的信號之一;反之,是“銀根”將可能緊縮的信號之一。到2000年底,在中國人民銀行資産業務總量中,中央銀行貸款占45%。
  目前,按貸款期限劃分,我國中央銀行貸款有二十天、三個月、六個月和一年期四個檔次,現行貸款利率水平分別為3.24%、3.51%、3.69%和3.78%。
  二、中央銀行貸款的對象
  中央銀行貸款的對象是經中央銀行批準,持有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並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賬戶的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嚮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貸款,不得嚮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貸款,但國務院决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嚮特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除外。”
  中央銀行以金融機構為貸款對象是由中央銀行特殊的職能和地位决定的。與以企業和居民為主要貸款對象的金融機構不同的是,金融機構是社會信用中介,而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國傢的銀行、發行的銀行,是社會信用的“總閘門”和最終貸款者,具有及時調節金融機構流動性、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特殊使命。因此,在貸款對象上,中央銀行貸款與金融機構貸款是有本質區別的。但是,中央銀行貸款與金融機構貸款的共同點是,藉款人都需要按規定的時限和利率及時歸還貸款本息。
  中央銀行貸款的增加或減少,會引起基礎貨幣的增加或減少。中央銀行貸款是基礎貨幣的重要投放渠道之一,是中央銀行調控基礎貨幣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亦稱高能貨幣,是指具有使貨幣總量成倍擴張或收縮能力的貨幣。在現代貨幣統計制度中,又將其定義為儲備貨幣。在我國現階段,它主要由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現金發行(流通中現金+金融機構庫存現金)和非金融機構存款(郵政儲蓄在中央銀行的轉存款)等三部分構成。
  基礎貨幣是貨幣供應量賴以擴張或收縮的基礎。這種擴張或收縮的程度,在數量上常用貨幣乘數這個概念來表示。在理論上,貨幣供應量是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的乘積,可用公式表述為:
  M=m·B
  M代表貨幣供應量,m代表貨幣乘數,B代表基礎貨幣。在一般情況下,貨幣乘數是相對穩定的,因而中央銀行主要是通過調控基礎貨幣來調控貨幣供應量。但隨着經濟金融結構和管理體製的變化,貨幣乘數也會相應發生一些變化。
  貨幣乘數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方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基礎貨幣供應增加時,貨幣乘數以一定倍數放大基礎貨幣的擴張效果;第二,在基礎貨幣不變時,貨幣乘數自身的變動,同樣會引起貨幣供應量的變動。
  四、中央銀行資産負債表
  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的負債,但中央銀行創造基礎貨幣是通過其資産業務進行的。對中央銀行來講,是先有資産業務,然後纔有負債業務,即資産創造負債。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央銀行依法壟斷了貨幣發行權。與之相反,一般金融機構是由負債業務决定資産運用
  主要包括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的貸款,同時還包括再貸款,再貼現以及相關票據業務.是貨幣政策工具的其中之一.
  根據2003年12月27日修正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執行貨幣政策的需要,可以决定對商業銀行貸款的數額、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貸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
  (4)利率政策
  利率,是一定時期內利息額與藉貸資金的比率,通常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根據資金藉貸關係中諸如藉貸雙方的性質、藉貸期限的長短等,可把利率劃分為不同的種類——法定利率和市場利率、短期利率和中長期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
  利率政策是我國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貨幣政策實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國人民銀行根據貨幣政策實施的需要,適時的運用利率工具,對利率水平和利率結構進行調整,進而影響社會資金供求狀況,實現貨幣政策的既定目標。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調整中央銀行基準利率,包括:再貸款利率,指中國人民銀行嚮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貼現利率,指金融機構將所持有的已貼現票據嚮中國人民銀行辦理再貼現所采用的利率;存款準備金利率,指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交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支付的利率;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交存的準備金中超過法定存款準備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調整金融機構法定存貸款利率。3、製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浮動範圍。4、製定相關政策對各類利率結構和檔次進行調整等。
  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對利率工具的運用。利率調整逐年頻繁,利率調控方式更為靈活,調控機製日趨完善。隨着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作為貨幣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將逐步從對利率的直接調控嚮間接調控轉化。利率作為重要的經濟杠桿,在國傢宏觀調控體係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對利率手段的運用,通過調整利率水平與結構,改革利率管理體製,使利率逐漸成為一個重要杠桿。1993年5月和7月,中國人民銀行針對當時經濟過熱、市場物價上漲幅度持續攀高,兩次提高了存、貸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兩次提高了貸款利率,這些調整有效控製了通貨膨脹和固定資産投資規模。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針對我國宏觀經濟調控已取得顯著成效,市場物價明顯回落的情況,央行又適時四次下調存、貸款利率,在保護存款人利益的基礎上,對減輕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利息負擔,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産生了積極影響。
  (5)匯率政策
  匯率政策:是指一個國傢(或地區)政府為達到一定的目的,通過金融法令的頒布、政策的規定或措施的推行,把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比價確定或控製在適度的水平而采取的政策手段。匯率政策主要包括匯率政策目標和匯率政策工具。
  匯率政策的目標有:(1)保持出口競爭力,實現國際收支平衡與經濟增長的目標;(2)穩定物價;(3)防止匯率的過度波動,從而保證金融體係的穩定。
  匯率政策工具主要有匯率制度的選擇、匯率水平的確定以及匯率水平的變動和調整。
  匯率政策中最主要的是匯率制度的選擇,匯率制度是指一個國傢政府對本國貨幣匯率水平的確定、匯率的變動方式等問題所作的一係列安排和規定。匯率制度傳統上分為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兩大類。
  釘住匯率政策的基本觀點:通過貨幣匯率釘住來引入錨貨幣國傢的反通貨膨脹政策信譽,同時公衆通過調整預期通貨膨脹率使得通貨膨脹率與錨貨幣國傢的通貨膨脹率相一致。如果本國的通貨膨脹率要高於錨貨幣國傢的通貨膨脹率,那麽會引起本國的貨幣實際匯率升值,本國商品的價格相對來講比錨貨幣國傢商品的價格要高,本國商品的需求就相應地減少,經濟活動相應就下降,隨後會使本國的通貨膨脹率和錨貨幣國傢的長期通貨膨脹率相一致。
貨幣政策傳導機製
  貨幣政策傳導機製是指中央銀行根據貨幣政策目標,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通過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和金融市場傳導至企業和居民,對其生産、投資和消費等行為産生影響的過程。一般情況下,貨幣政策的傳導是通過信貸、利率、匯率、資産價格等渠道進行的。
  從我國的實踐看,中央銀行製定貨幣政策是形成貨幣政策傳導機製的起始點,其政策調整主要集中在對基礎貨幣、利率和信貸政策導嚮等方面。面對中央銀行的政策調整,商業銀行按照“四自”(自主决策、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三性”(盈利性、安全性、流動性)的經營原則,對企業和居民的貸款總量、投嚮及其利率浮動幅度作出調整,以期影響企業和居民的生産、投資和消費行為,最終對宏觀經濟産生影響。
  由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初步建立,貨幣政策在傳導過程中會受到商業銀行運行體製和企業經營機製的影響,這使貨幣政策傳導效應有所削弱,甚至出現阻滯。為此,要進一步完善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製。主要體現在:一是商業銀行應按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逐步完善商業銀行運行機製,使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信號能夠通過商業銀行機製有效地運行而逐級順暢傳導;二是要加快企業制度改革,完善經營機製,強化信用觀念,使企業和居民對存貸款利率信號的反應更加靈敏有效;三是要完善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和貨幣市場操作機製,疏通對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的實施效率。
貨幣政策反經濟周期調節[1]
  貨幣政策反經濟周期調節,是指貨幣政策“逆經濟風嚮行事”。當經濟增長過快、通脹壓力加大時,就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提高利率或者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緊縮貨幣供給與信貸,給過熱的經濟降溫,抑製過高的通脹率;反之,當經濟增長率下滑,或者有衰退風險的時候,貨幣政策則要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應量和信貸總量,保障流動性供給,刺激投資和消費。在經濟下行階段,尤其是在金融危機衝擊下,金融機構或企業等面臨短期資金供給不足時,中央銀行要為金融機構提供融資便利,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平穩增長,改善融資環境,維護投資者的信心,為經濟增長提供相對寬鬆的金融環境。貨幣政策反經濟周期調節的應用,旨在調節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股票證券
  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指政府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所製定的關於貨幣供應和貨幣流通組織管理的基本方針和基本準則。
百科辭典
  huobi zhengce
  貨幣政策
  monetary policy
  國傢為了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總路綫和總任務而製定的貨幣流通方面的行動準則。國傢經濟政策的構成部分,在國民經濟宏觀决策中處於重要地位。
  西方國傢貨幣政策 西方國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貨幣政策所追求的是四大目標:穩定幣值、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平衡國際收支。其中最重要的是穩定幣值與充分就業。由於充分就業與經濟增長是一致的,也可以說,當前西方國傢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是:穩定幣值、經濟增長。在資本主義自發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些貨幣政策目標之間有一致性,也有矛盾,往往難以兼顧。
  在西方國傢,實現貨幣政策主要運用以下的手段:①調整法定準備率,商業銀行必須按照規定的比率嚮中央銀行繳存一定的存款準備金。中央銀行可以根據經濟發展狀況和貨幣政策的需要,隨時調整這個比率。當中央銀行提高存款準備金比率,商業銀行所吸收的存款中用作存款準備的部分就會擴大,從而可用於貸款的部分就會相應縮小,其他條件不變,貨幣供應量就會相應減少。反之,當中央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比率,貨幣供應量就會相應增加。②貼現政策。即中央銀行在對商業銀行提供貸款時所規定的期限、條件和利息率水平。當中央銀行從嚴掌握貸款條件和提高嚮商業銀行票據再貼現或貸款利息率,就會使商業銀行以較高的費用從中央銀行獲得藉貸資本,從而迫使商業銀行縮減對客戶的貸款,其他條件不變,貨幣供應就會緊縮。反之,如果中央銀行從寬掌握貸款條件和降低嚮商業銀行票據再貼現或貸款利息率,就會使商業銀行擴大對客戶的貸款,從而增加貨幣供應。③公開市場業務。這種業務的主要內容是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國傢公債、企業債券、股票等)和銀行承兌的票據。公開市場業務既是中央銀行的一種投資方式(如買進公債),又是調節金融市場的一種手段。如中央銀行拋售有價證券,就會使金融市場上貨幣資本減少,其他條件不變,則貨幣供應量減少。反之,中央銀行收購有價證券,則貨幣供應量增加。④有選擇的信貸管製。即對某種存款或貸款,在數量上或其他方面加以限製。前面三種手段是調節貨幣和信貸供應總量,第四種則是調節藉貸資本分配結構和貨幣的投嚮。
  社會主義國傢貨幣政策 社會主義國傢製定貨幣政策,首先要依據客觀經濟規律,特別是貨幣流通規律的要求。同時,貨幣政策還要服從一定時期國傢的政治經濟任務。
  在中國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革命人民進行的一切工作,都要為革命戰爭的勝利服務,這時經濟政策的基本原則,是進行一切可能和必須的經濟建設,集中力量供給戰爭,以保證革命戰爭的勝利。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需服從當時的政治任務,增發一定數量的貨幣以滿足財政需要。當時,革命根據地人民民主政權實行的是保持幣值基本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支援革命戰爭的貨幣政策
  當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後,經濟建設是國傢的中心任務。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國傢實行穩定幣值、發展經濟的貨幣政策,這是社會主義國傢貨幣政策的兩個目標。發展經濟是穩定幣值的基礎,幣值穩定是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綜合反映,也是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
  社會主義國傢不應該實行通貨膨脹政策,這是因為:①通貨膨脹會使一部分人實際收入下降。這違背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和按勞分配規律的要求,不利於調動人民群衆的社會主義積極性。②在紙幣發行過多、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的條件下,會助長物質資料的盲目分配,延長建設周期,降低經濟效益。③社會主義國傢流通中的商品,有的是國傢規定價格,有
英文解釋
  1. :  monetary policy
相關詞
金融銀行經濟資金百科大全研究實驗模型
百科辭典貨幣指標政策更多結果...
包含詞
貨幣政策態勢廉價貨幣政策
中國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時滯
國傢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工具
緊縮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目標
貨幣政策規則貨幣政策效應
中性貨幣政策放寬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會議低息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概述寬鬆貨幣政策
實行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方案
穩健的貨幣政策政府的貨幣政策
美國的貨幣政策反周期貨幣政策
印度的貨幣政策韓國的貨幣政策
調節性貨幣政策德國的貨幣政策
日本的貨幣政策安定貨幣政策說
埃及的貨幣政策均衡性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可信度數量型貨幣政策
緊縮型貨幣政策擴張型貨幣政策
均衡型貨幣政策擴張性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的運作前瞻性貨幣政策
緊縮性貨幣政策從緊的貨幣政策
寬鬆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理事會
新西蘭的貨幣政策中央銀行貨幣政策
加拿大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中間目標
非調節性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操作目標
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定量寬鬆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傳導機製貨幣政策中介指標
貨幣政策外部時滯貨幣政策內部時滯
新加坡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標的含義
貨幣政策宏觀控製財政貨幣政策組合
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貨幣政策的决策與傳導中國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
中國貨幣政策傳導研究中國貨幣政策目標研究
股票市場與貨幣政策中國貨幣政策工具研究
美國貨幣政策和金融市場貨幣政策分配性效果
馬來西亞的貨幣政策澳大利亞的貨幣政策
2004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製財政—貨幣政策組合
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印度尼西亞的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貨幣政策標的選擇及其原則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
適度從緊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製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我國的從緊貨幣政策
我國的貨幣政策工具3.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6.我國的從緊貨幣政策5.我國的貨幣政策工具
4.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1.貨幣政策概述
貨幣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觀調控體係貨幣聯盟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協調
通貨膨脹動態機製與貨幣政策現實選擇理性非註意、粘性信息和最優貨幣政策
基於貨幣政策時間不一致性的利率規則研究中國轉軌經濟中的信貸配給與貨幣政策的信用傳導
不完全信息下的資産價格衝擊與貨幣政策選擇利率規製在我國貨幣政策調控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製理論與實踐研究股票價格:經濟功能與貨幣政策反應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持續貿易順差背景下的中國貨幣政策選擇
匯率制度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運行貨幣政策可信度理論研究與實踐求證
資産價格波動與貨幣政策反應統計數據修正與貨幣政策研究
電子貨幣與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中國貨幣政策傳導係統有效性的實證研究
常規性貨幣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凱恩斯貨幣政策傳導機製理論
貨幣學派貨幣政策傳導機製理論央行公佈:中國2005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大事記
中國經濟轉型時期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中國貨幣政策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2007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國貨幣政策調控模式與運行機製研究
美國不明確公佈名義目標的貨幣政策框架美英德三國現行貨幣政策框架比較
全球金融一體化對貨幣政策的影響貨幣政策框架的選擇是由各國特定的政治經濟狀況和歷史條件决定的
2000年以來的我國貨幣政策措施我國近幾年的貨幣政策及其實施效果
理性非註意粘性信息和最優貨幣政策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運用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2.運用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