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 > 贝母
目录
《贝母 caladium》
诗人: 张载 Zhang Zai

  贝母阶前蔓百寻,双桐盘绕叶森森。
  刚强顾我蹉跎甚,时欲低柔惊寸心。
多年生草本植物 Perennial herb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形,似韭,花黄绿色,下垂像钟。鳞茎入药有止咳祛痰等作用。《诗·鄘风·载驰》:“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毛 传:“蝱,贝母也。” 宋 张载 《贝母》诗:“贝母阶前梦百寻,双桐盘遶叶森森。” 阿英 《许穆夫人》:“上山岗采贝母为的是治病。”
No. 3
  贝母
  汉语拼音:bèimǔ
  英文:fritillary
  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产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
  详细介绍
  常用的化痰止咳药。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和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母主产于中国的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浙贝母主产于中国的浙江 、江苏 、安徽等地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浙贝母味苦,性寒 。归肺 、心经。功效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贝母有镇咳、降压、升高血糖等作用。
  新疆贝母,是一种与川贝.浙贝齐名的贵重中药材。其中包括:伊犁贝母.费尔干贝母.滩贝母等几个品种,统称为新疆贝母。除滩贝喜生于沙滩涯地外,其它三种贝母多生于草原山地及灌木丛下。伊贝主产于伊宁.霍城;费尔干贝母新疆许多地方都有分布;轮叶贝母主产于塔城地区;滩贝母生产于霍城.察布查尔。
  早在清代,新疆贝母便已开发利用。当时以北疆地区的昌吉.齐台县为集散市场,通过古丝绸之路的北线,用骆驼运.马驮,远销天津等口岸,通称“古贝”。由于数量极少,价格昂贵。
  过去,新疆贝母多为野生。为了适应国内医疗保健事业和出口外销的需要,医药科研部门再五十年代末期即开始人工栽培实验,并取得成功。今后贝母将继续不断地稳步增产。
  常用的化痰止咳药。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和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母主产于中国的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浙贝母主产于中国的浙江浙江 、江苏 、安徽等地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浙贝母味苦,性寒 。归肺 、心经。功效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贝母有镇咳、降压、升高血糖等作用。
贝母的简介
  汉语拼音:bèimǔ
  英文:fritillary
  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秦巴山区,甘肃等地。
详细分为四大类介绍
  一、贝母为名贵药材,堪称药中之宝。
  二、贝母家族分为四大类:
  贝母“家族”按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
  1、川贝母
  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花贝母、卷叶贝母、罗氏贝母、甘肃贝母、棱砂贝母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但在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川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临床常与沙参、麦冬、天冬、桑叶、菊花等配伍用于热痰、燥痰、肺虚劳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等病症的治疗。但属寒痰、湿痰者则应禁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贝母含有川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川贝母碱有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川贝母植物形态来源有几种,分别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及梭砂贝母
  川贝母:为多年生草本,鳞茎圆锥形,茎直立,高15-40cm。叶2-3对,常对生,少数在中部间有散生或轮生,披针形至线形,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无柄。花单生茎顶,钟状,下垂,每 花具狭长形叶状苞片3枚,先端多少弯曲成钩状。花被片6,通常紫色,较少绿黄色,具紫色斑点或小方格,蜜腺窝在北面明显凸出;蒴果具6纵翅。花5期-7月,果期8-10月。
  暗紫贝母的叶仅下面的1-2对为对生外,均为互生或近于对生,先端不卷曲,叶状苞片1。花被深紫色,略有黄色小方格,蜜腺窝不明显。果棱上的翅很狭。花期6月,果期8月。
  性味归经: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本品味苦,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又兼甘味,故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此外,川贝母与乌贼骨、甘草为散剂,即乌贝散,治疗胃溃疡有效。
  使用方法:内服:3-10g;研细粉冲服,每次1-1.5g反乌头。寒湿咳嗽不宜使用。
  2、浙贝母
  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故简称浙贝。因其原产于浙江象山,故又称为象贝母,简称象贝。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简称大贝。目前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产。浙贝味苦而性寒,入心肺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临床常与元参、牡蛎、蒲公英、天花粉、连翘、薏苡仁、鱼腥草、鲜芦根、夏枯草、海藻、昆布、莪术等配伍用于痰热郁肺的咳嗽及痈毒肿痛、瘰疬未溃等病症的治疗;与乌贼骨、煅瓦楞子、白及、黄连、吴茱萸、竹茹、清半夏等药配伍可治胃痛、反酸、烧心。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浙贝母含有浙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浙贝母碱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支气管黏膜分泌、扩大瞳孔、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3、土贝母
  是葫芦科多年生攀援植物假贝母的块茎。主产于河北、陕西、山西等地。土贝母性凉而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痈排脓,临床常与牡蛎、天花粉、薏苡仁、鱼腥草、皂角刺、穿山甲、夏枯草、海藻、昆布等配伍,用于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等病症的治疗。
  【禁忌】:上述三类贝母常用量均为6~12克,因其反乌头,故不能与乌头及其“兄弟” 天雄、附子同用。
  四、新疆贝母的情况
  伊贝母
  拼音名:Yibeimu
  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PALLIDIFLORAE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109
  新疆贝母,是一种与川贝.浙贝齐名的贵重中药材。其中包括:伊犁贝母.费尔干贝母.滩贝母等几个品种,统称为新疆贝母。除滩贝喜生于沙滩涯地外,其它三种贝母多生于草原山地及灌木丛下。伊贝主产于伊宁.霍城;费尔干贝母新疆许多地方都有分布;轮叶贝母主产于塔城地区;滩贝母生产于霍城.察布查尔。
  早在清代,新疆贝母便已开发利用。当时以北疆地区的昌吉.齐台县为集散市场,通过古丝绸之路的北线,用骆驼运.马驮,远销天津等口岸,通称“古贝”。由于数量极少,价格昂贵。
  过去,新疆贝母多为野生。为了适应国内医疗保健事业和出口外销的需要,医药科研部门再五十年代末期即开始人工栽培实验,并取得成功。今后贝母将继续不断地稳步增产。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Fritillaria walujewii Regel 或伊犁贝母Fritill 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 的干燥鳞茎。5 ~7 月间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再去须根及外皮。
  【性状】 新疆贝母 呈扁球形,高0.5~1.5cm。表面类白色,光滑。外层鳞叶2
  瓣,月牙形,肥厚,大小相近而紧靠。顶端平展而开裂,基部圆钝,内有较大的鳞片及
  残茎、心芽各 1枚。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伊犁贝母 呈圆锥形,较大。表面稍粗糙,淡黄白色。外层鳞叶心脏形,肥大,一
  片较大或近等大,抱合。顶端稍尖,少有开裂,基部微凹陷。
  【鉴别】 (1) 本品粉末类白色,以淀粉粒为主体。
  新疆贝母 淀粉粒单粒广卵形、卵形或贝壳形、直径5 ~54μm ,脐点点状、人字
  状或短缝状,层纹明显;复粒少,由 2分粒组成。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微波状弯
  曲,细胞内含细小草酸钙方晶。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6。螺纹及环纹导管直径9 ~
  56μm。
  伊犁贝母 淀粉粒单粒广卵形、三角状卵形、贝壳形或不规则圆形,直径约至60μm,
  脐点点状、人字状或十字状。导管直径约50μm。
  (2) 取本品粉末5g,加浓氨试液 2ml与氯仿20ml,振摇,放置过夜,滤过,滤液蒸
  干,残渣加氯仿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伊贝母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
  照药材溶液。再取西贝母碱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 1ml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
  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4μl,分别点于同一用
  2%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8:8:3:2)10℃
  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
  钠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
  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棕色斑点。
  【性味与归经】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
  痰带血。
  【用法与用量】 3~9g。
  【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贝母的鉴别
  1、川贝(Chuanbei)
  [来源] 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或川贝母F.cirrhosa D.Don、梭砂贝母F.delavayi Fr.、甘肃贝母F.przewalskii Maxim.ex.Batalin的干燥鳞茎。
  [性状] 松贝 类圆锥形或心脏形,高3-10mm,直径3-10mm,表面类白色。顶端较尖,少数钝圆,基部平,中间微凹入,光滑。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1-2枚小鳞叶。质硬而脆,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苦。
  青贝 类扁球形或圆锥形、卵圆形,高4-14mm。直径4-16mm,表面淡黄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合抱,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2-3枚小鳞叶。气无,味微苦。
  炉贝 长圆锥形或卵状圆锥形、长卵圆形,高7-25mm,直径5-25m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的有黄棕或棕色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或略尖,基部稍尖或圆钝。气微,味苦。
  以上均以质坚实,粉性足,色白者为佳。
  2、 贝母习用品(1)——湖北贝母(Hubeibeimu)
  [来源] 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的干燥鳞茎。
  [性状] 扁球形或圆锥状,高8-23mm,直径7-35mm,表面类白至淡黄白色。顶端钝圆至平或尖,基部平,中间微凹入,有根痕,光滑。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或近似,大瓣似心脏形,互相紧抱,顶部多数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1-3枚。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苦。
  以上均以个均匀,饱满,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3、 贝母习用品(2)——一轮贝母(Yilunbeimu)
  [来源] 百合科(Liliaceae)植物轮叶贝母Fritillaria maximowiczii Freyn 的干燥鳞茎。
  [性状] 圆锥形或卵圆形,高4-12mm,直径4-8mm,表面淡黄或淡黄棕色。顶端钝尖,基部有众多鳞芽,一般有纵皱沟,自基部伸向顶端。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胶质。气微,味微苦。
  以个均匀,饱满,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四、参考价格
  川贝母贝母中的珍品,其价格中贝母中最高,一般大概在每千克1000—1600元。浙贝母大约每千克30元。土贝母大约每千克10元左右。(据2008年)
医疗价值
  贝母是常用的化痰止咳药。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和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母主产于中国的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浙贝母主产于中国的浙江 、江苏 、安徽等地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浙贝母味苦,性寒 。归肺 、心经。功效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贝母有镇咳、降压、升高血糖等作用。
  中成药:秋梨膏、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牛黄清肺散、铁笛丸、至宝锭、蛇胆川贝胶囊、贝母瓜萎散。
  药膳:川贝冰糖汤、川贝酿梨。
花木百科
  贝母介绍
  贝母 (Fritillaria thnbergi)
  科属:
  百合科 贝母
  别名:
  浙贝母、象贝
  形态特征:
  形态株高30-90cm,地下具肥厚鳞茎,由2-3个鳞片组成。茎单生,不分枝,茎上有紫色晕。叶互生,长披形至线形,先端卷须状。花单一或少数组成总状花序,花种形,侧垂,淡黄至浅绿,里面具有紫色方格斑纹,基部有腺体,花期4-5月。蒴果。
  分布与习性:
  原产地与分布原产我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地。习性性较耐寒,喜湿润气候
  繁殖与栽培:
  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及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应用:
  用途可植于疏林坡地,也可植地花境及草坪之中,还可作芭花和盆栽观赏。
  图片:
百科辞典
    beimu
    贝母
    fritillary
    各种百合科Fritillaria属植物的干燥鳞茎的总称。
    
佛教百科
  【贝母】 (譬喻)诸惑随逐一邪见,譬如众鱼众贝随从鱼王贝母也。止观五曰:“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以有见故,三假苦集烦恼随从,鱼王具母,众使具足。”
英文解释
  1. :  fritillaria,  bulb of fritillary
  2. n.:  caladium,  fritillary,  the bulb of the fritillary (Fritillaria thunbergii)
法文解释
  1. n.  bulbus Fritillariae (地名)
相关词
甘肃甘南夏河秦羌
包含词
贝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