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 豹文鼠
目录
即鼮鼠 That 鼮 rat
  即鼮鼠。因身有豹文,故名。《尔雅·释兽》:“豹文,鼮鼠。” 郭璞 注:“鼠文采如豹者。 汉武帝 时得此鼠,孝廉郎 终军 知之,赐绢百匹。” 宋 王楙 《野客丛书·豹文鼮鼠》:“考 前汉 诸书,不闻 终军 有此事。读 后汉 《竇攸家传》:‘ 光武 宴百僚於 云臺 ,得豹文之鼠,问羣臣,莫知之。惟 竇攸 曰:“此鼮鼠也。”詔问所出,曰:“见《尔雅》。”验之果然。赐绢百匹,詔公卿子弟就 攸 学《尔雅》。’是以 徐陵 《谢启》曰:‘虽 贾逵 之颂神爵, 竇攸 之对鼮鼠……方其宠锡,独有光前。’得非即此事而误以为 终军 乎?”按,当以《窦攸家传》所载为是。 唐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惊疑豹文鼠,贪窃虎皮羊。”参阅 清 臧琳 《经义杂记·窦攸辨豹文鼠》。
No. 2
  概述 豹文鼠,即鼮鼠。因身有豹文,故名。
  相关文献 《尔雅·释兽》:“豹文,鼮鼠。” 郭璞 注:“鼠文采如豹者。 汉武帝 时得此鼠,孝廉郎 终军 知之,赐绢百匹。”
  宋 王楙 《野客丛书·豹文鼮鼠》:“考前汉诸书,不闻终军有此事。读 后汉 《窦攸家传》:‘ 光武 宴百僚于云台 ,得豹文之鼠,问羣臣,莫知之。惟窦攸曰:“此鼮鼠也。”诏问所出,曰:“见《尔雅》。”验之果然。赐绢百匹,诏公卿子弟就 攸 学《尔雅》。’是以 徐陵 《谢启》曰:‘虽 贾逵 之颂神爵,窦攸之对鼮鼠……方其宠锡,独有光前。’得非即此事而误以为 终军 乎?”按,当以《窦攸家传》所载为是。
  唐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惊疑豹文鼠,贪窃虎皮羊。”参阅 清 臧琳 《经义杂记·窦攸辨豹文鼠》。
  《尔雅》云:“豹文,鼮(音廷)鼠。”说的是一种鼮鼠身上有像豹一样的花纹,即上述郭璞所说的豹鼠。郭璞也在注文中述说了其中的原委:“鼠文彩如豹者,汉武帝时得此鼠,孝廉郎(官名)终军(人名)知之,赐绢百匹。”是说,汉武帝时捕得豹文鼠,无人能认识,只有孝廉郎终军知道这是鼮鼠,于是汉武帝因此赏了他一百匹绢。终军因熟读《尔雅》,能知鼮鼠,遂受此重赏,无怪乎雅学因此而兴盛了。郭璞《鼮鼠赞》云:“有鼠豹采,厥号(它的名称)为鼮。汉朝莫知,郎中(指终军)能名。赏以束帛,雅业(雅学)遂盛。”由此可见,老鼠确实为《尔雅》的大功臣。然而考之史传,可以发现郭璞之注有自相矛盾之处。郭璞称终军为孝廉,孝廉为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所设。据《汉书·武帝纪》称:“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据《汉书·终军传》载:“(终)军死时年二十余。”终军的卒年为公元前112年。即使以终军卒时29岁计算,汉武帝设孝廉时,终军最大不超过7岁,岂有7岁的孝廉乎?这又说明了,辨认鼮鼠一事恐非汉武帝时终军所为。那么,又会是谁呢?
  原来,这辨认鼮鼠之事乃汉光武帝时窦攸所为,晋人郭璞实属张冠李戴,误算在终军的账上了。据《窦攸家传》记载:窦攸专攻《尔雅》之学,举孝廉,为郎。汉光武帝大会百官于灵台时,有人逮住了一只老鼠,身上有豹文,荧荧有光辉。光武帝很奇怪,就问群臣这是什么东西,但没有人能够回答得出来。只有窦攸答道:“名叫鼮鼠。”光武帝问他有何根据,凭什么这么说。窦攸说:“见于《尔雅》。”光武帝遂命人查阅《尔雅》,果然如窦攸所言,于是赐绢百匹,并下诏书命诸侯子弟跟随窦攸学习《尔雅》。
  看来这《尔雅》之学确实是因为鼮鼠而风行天下的。窦攸因为能识鼮鼠,不但受到重赏,而且得为诸侯子弟之师。皇帝如此重视《尔雅》,雅学岂有不兴盛之理?那诏书一下,雅学就在五湖四海流行开来。宋王杼《野客丛书》也认为认识鼮鼠的人不是终军,乃窦攸。南朝徐陵在《谢启》中说:“窦攸之对鼮鼠。”进一步证实了识鼮鼠者非终军而是窦攸。
  这赫赫有名的鼮鼠亦名豹鼠,因其身有豹文而得名。鼮鼠到底是属于哪类动物呢?前人不知,如清代郝懿行在《尔雅义疏》、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等文中均说不知道;今人也不知道,如权威性的《汉语大词典》中说它是“豹文鼠”。这些均限于稗贩《尔雅》成说而已。古代的治训诂学者多以博物著称,这样对于百科知识才能洞若观火,如许慎、郭璞、段玉裁、王念孙等均为其中的佼佼者;今天的治语言学者们在这方面未免有所欠缺,亟须引起重视。孔子早有明训:“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据著名学者周士琦考证,他认为鼮鼠不过是一种松鼠而已,今动物学称它为“花松鼠”,亦称“豹鼠”(鼮鼠亦称豹鼠)。它全身灰褐色,背中央有黑色的条纹,两侧为相间排列的浅黄色条纹(即“豹文”),体长约十厘米,营树栖生活。《尔雅》鼮鼠之谜终于有了答案。这小小的鼮鼠居然能够兴盛雅学,实在令人称奇。
概述 Overview
  豹文鼠,即鼮鼠。因身有豹文,故名。
包含词
惊疑豹文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