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中草药 : 被子植物 > 豌豆
目录
No. 1
  又称小寒豆”。双子叶植物,豆科。一年生草本。植株光滑无毛。结荚果,种子圆形。中国各地广为栽培。嫩荚和嫩苗可作蔬菜,种子可食用或制淀粉。
wān dòu wān dòu
  一年生藤本作物( Pisum sativum ),羽状复叶,小叶卵形,开白色或淡紫色的花,果实有荚。嫩荚和种子供食用
No. 3
  豆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种子略作球形。嫩荚和种子可食用。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苏文忠公 ,自 定武 赴 岭 表,过 汤阴 市,亦得豌豆大麦粥。”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豌豆》:“胡豆,豌豆也。其苗柔弱宛宛,故得豌名。”
No. 4
  学名:pisum sativum linn.
  英文名:garden pea
  别名:上海附近地区称"小寒豆"
  科属:豆科 leguminosae
  一年生缠绕草本,高90—180厘米,全体无毛。小叶长圆形至卵圆形,长3—5厘米,宽1—2厘米,全缘;托叶叶状,卵形,基部耳状包围叶柄。花单生或1—3朵排列成总状而腋生;花冠白色或紫红色;花柱扁,内侧有须毛。荚果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内有坚纸质衬皮;种子圆形,2—10颗,青绿色,干后变为黄色。花果期4—5月。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种子含淀粉、油脂,药用有强壮、利尿、止泻的功效;茎叶能清凉解暑;并作绿肥和饲料。 豌豆依用途分为两大类:1.粮用豌豆:花紫也有红或灰蓝色的,托叶、叶腋间、豆杆及叶柄上均带紫红色,种子暗灰色或有斑纹所以又称“麻豌豆”,作为粮食与制淀粉用,常作为大田作物栽培。2.菜用豌豆:花常为白色,托叶、叶腋间无紫红色,种子为白色、黄色、绿色、粉红色或其他淡的颜色。果荚有软荚及硬荚两种,软荚种的果实幼嫩时可食用,硬荚种的果皮坚韧,以幼嫩种子供食用,而嫩荚不供食用。作为蔬菜用的品种有“小青荚”、“上海白花豆”等品种。
  豌豆的常见病害:
  豌豆茎腐病
  发病特征:
  危害豌豆茎基部及茎蔓。被害茎部初现椭圆形褐色病斑,绕茎扩展,终致茎段坏死,呈灰褐色至灰白色枯死,其上部托叶及小叶亦渐枯萎。后期枯死茎段表面散生小黑粒病征。
  发病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菜豆壳球孢菌。病原及发病特点与豇豆茎腐病相同。
  防治方法:
  (1) 本病可结合防治豌豆炭疽病一道进行,一般无需单独防治
  (2) 。在以本病为主的田块,还可喷施40%600倍液复活一号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前密后疏,交替喷施。着重喷好茎基部。
  豌豆花叶病
  发病特征:
  全株发病。病株矮缩,叶片变小,皱缩,叶色浓淡不均,呈镶嵌斑驳花叶状,结荚少或不结荚。
  发病规律:
  病原为病毒。该病由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所致。病毒在寄主活体上存活越冬,由汁液传染,也可由蚜虫传染。种子传毒。一般利于蚜虫繁殖活动的天气或生态环境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早期发现及时拔除病株。
  (2)及时全面喷药杀蚜。用50%抗蚜威乳油2000倍液、金世纪一包兑水30市斤或用10%吡虫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杀之,轮用或混用,8~10天1次,连喷2~3次。尽可能大面积联防,效果明显。
  豌豆属豆科植物,起源亚洲西部、地中海地区和埃寒俄比亚、小亚细亚西部,因其适应性很强,在全世界的地理分布很广。
  豌豆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在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产区有四川、河南、湖北、江苏、青海等十多个省区。
  豌豆种子的形状因品种不同而有所不同,大多为圆球形,还有椭圆、扁圆、凹圆、皱缩等形状。颜色有黄白、绿、红、玫瑰、褐、黑等颜色。
  豌豆可按株形分为软荚、谷实、矮生豌豆3个变种,或按豆荚壳内层革质膜的有无和厚薄分为软荚和硬荚豌豆,也可按花色分为白色和紫(红)色豌豆
  豌豆既可作蔬菜炒食,子实成熟后又可磨成豌豆面粉食用。因豌豆豆粒圆润鲜绿,十分好看,也常被用来作为配菜,以增加菜肴的色彩,促进食欲。
  荷兰豆就是豆荚用豌豆,炒食后颜色翠绿,清脆利口。
  豆苗是豌豆萌发出2~4个子叶的幼苗,鲜嫩清香,最适宜做汤。它们的营养价值与豌豆大致相同。
  营养分析
  在豌豆荚和豆苗的嫩叶中富含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胺的酶,可以分解亚硝胺,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豌豆与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在荷兰豆和豆苗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肠作用。
  1.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
  2. 防癌治癌:
  豌豆中富含胡萝卜素,食用后可防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
  3. 通利大肠:
  豌豆中富含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能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制作指导
  1. 豌豆可作主食,豌豆磨成豌豆粉是制作糕点、豆馅、粉丝、凉粉、面条、风味小吃的原料,豌豆的嫩荚和嫩豆粒可菜用也可制作罐头。
  2. 豌豆粒多食会发生腹胀,故不宜长期大量食用。豌豆适合与富含氨基酸的食物一起烹调,可以明显提高豌豆的营养价值。
  3. 许多优质粉丝是用豌豆等豆类淀粉制成的,在加工时往往会加入明矾,经常大量食用会使体内的铝增加,影响健康。
  4. 炒熟的干豌豆尤其不易消化,过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
  5. 应用于消渴:豌豆适量,淡煮常吃;应用于气血虚弱;豌豆、羊肉各适量,炖吃。
  食疗作用
  豌豆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具有益中气、止泻痢、调营卫、利小便、消痈肿、解乳石毒之功效;
  主治脚气、痈肿、乳汁不通、脾胃不适、呃逆呕吐、心腹胀痛、口渴泄痢等病症
No. 5
  豌豆
  (《绍兴校定证类本草》)
  【异名】豍豆(《四民月令》),寒豆(《品汇精要》),毕豆(《唐史》),雪豆(《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豌豆的种子。
  【植物形态】豌豆
  一年生攀援草本,秃净而有粉霜,高1~2米。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末端有羽状分枝的卷须;托叶卵形,叶状,常大于小叶,基部耳状,包围叶柄或茎,边缘下部有细牙齿;小叶2~6枚,阔椭圆形或矩形,长25~50毫米,全缘。花柄自叶腋抽出,较叶柄为短:花1~3朵,白色或紫色;萼钟形,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蝶形,旗瓣圆形,翼瓣与龙骨瓣贴生;雄蕊10,成9与1两束;花柱扁平,顶端扩大,内侧具髯毛。荚果长椭圆形,长5~10厘米。种子2~10粒,球形。花期4~5月。
  全国各地有栽培。
  【化学成分】种子含植物凝集素、止杈素及赤霉素A20。未成熟种子含4-氯吲哚基-3-乙酰-L-天门冬氨酸甲酯。豆荚含赤霉素A20。
  【性味】甘,平。
  ①《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寒,滑。"
  【归经】《本草经疏》:"入睥、胃。"
  【功用主治】和中下气,利小便,解疮毒。治霍乱转筋,脚气,痈肿。
  ①《绍兴校定证类本草》:"主调颗营卫,益中平气。"
  ②《日用本草》:"煮食下乳汁。"
  ③《纲目》:"研末涂痈肿、痘疮。"
  ④《本草从新》:"理脾胃。"
  ⑤《医林纂要》:"利小便。"
  ⑥《随息居饮食谱》:"煮食,和中生津,止渴下气,通乳消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选方】①治霍乱,吐利转筋,心膈烦闷:豌豆三合,香葇三两。上药,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分为三服,温温服之,如人行五里再服。(《圣惠方》)
  ②治脚气擅肩喘:豌豆二升,用水五斗,葱白十茎,擗碎,椒三分,煮取汤二斗,倾入两瓷瓮,以脚各安在一瓮中浸,遣人从膝上淋洗百遍。(《圣济总录》豌豆汤淋渫方)
名字
  学名/拉丁名:Pisum sativum Linn.
  英文名: Garden Pea
  别名: 各地又名麦豌豆、寒豆、麦豆、毕豆、麻累、国豆等。软荚豌豆别名荷兰豆。
  上海附近地区称"小寒豆"
科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豆目 Fabales
  科: 豆科 Fabaceae
  亚科: 蝶形花亚科 Faboideae
  族: 蚕豆族 Vicieae
  属: 豌豆属 Pisum
  种: 豌豆种 P. sativum
形态
  一年生缠绕草本,高90—180厘米,全体无毛。小叶长圆形至卵圆形,长3—5厘米,宽1—2厘米,全缘;托叶叶状,卵形,基部耳状包围叶柄。花单生或1—3朵排列成总状而腋生;花冠白色或紫红色;花柱扁,内侧有须毛。荚果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内有坚纸质衬皮;种子圆形,2—10颗,青绿色,干后变为黄色。花果期4—5月。
简述
  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白色或淡紫红色,结荚果,种子略作球形。嫩荚和种子供食用。
  2、这种植物的荚果和种子。
  豌豆属豆科植物,起源亚洲西部、地中海地区和埃寒俄比亚、小亚细亚西部,因其适应性很强,在全世界的地理分布很广。
  豌豆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在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产区有四川、河南、湖北、江苏、青海等十多个省区。
  豌豆种子的形状因品种不同而有所不同,大多为圆球形,还有椭圆、扁圆、凹圆、皱缩等形状。颜色有黄白、绿、红、玫瑰、褐、黑等颜色。
  豌豆可按株形分为软荚、谷实、矮生豌豆3个变种,或按豆荚壳内层革质膜的有无和厚薄分为软荚和硬荚豌豆,也可按花色分为白色和紫(红)色豌豆
  豌豆既可作蔬菜炒食,子实成熟后又可磨成豌豆面粉食用。因豌豆豆粒圆润鲜绿,十分好看,也常被用来作为配菜,以增加菜肴的色彩,促进食欲。
  荷兰豆就是豆荚用豌豆,炒食后颜色翠绿,清脆利口。
  豆苗是豌豆萌发出2~4个子叶的幼苗,鲜嫩清香,最适宜做汤。它们的营养价值与豌豆大致相同。
栽培技术
  (一)播种
  播种前用40%盐水选种,除去上浮不充实的或遭虫害的种子。播种前将种子催芽,当种子露芽时,将种子故在0-2 ℃的低温中处理15天后再播种。
  豌豆用根瘤菌拌种,是增产的有敏措施。用根瘤菌拌种后,根瘤增加,茎叶生长旺盛,结荚多,产量高。拌种方法:每亩用根瘤菌10-19g,加水少许与种子拌匀后便可播种。
  大田播种前施入充分腐热的厩肥、堆肥和一定量的磷、钾肥,尤其是施磷肥增产效果明显,豌豆采用点播,行距10-20cm,行内株间距5cm,每穴播2-6粒种子,土壤湿润时覆土5-6cm.土壤干燥时覆土稍厚些。每亩用种10-15kg。
  (二)田间管理
  播种后要浅松土数次,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生长,苗健壮。秋播栽培的,越冬前进行一次培土,越冬保温防冻,开春后及时松土除草,提高地温。
  豌豆开花前,浇小水追速效性氮肥,加速植株生长,促进分技,随后松土保墒。茎部开始坐荚时,浇水量稍加大,并追磷、钾肥。结荚盛期土壤要经常保持润湿。保证果荚发育所需水分。结荚后期,豆秧封垄,减少浇水。蔓性种植株高30cm时,开始支架。豌豆分批采收,每采收1次遣1次肥。
常见病害
  1。豌豆茎腐病
  发病特征:
  危害豌豆茎基部及茎蔓。被害茎部初现椭圆形褐色病斑,绕茎扩展,终致茎段坏死,呈灰褐色至灰白色枯死,其上部托叶及小叶亦渐枯萎。后期枯死茎段表面散生小黑粒病征。
  发病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菜豆壳球孢菌。病原及发病特点与豇豆茎腐病相同。
  防治方法:
  (1) 本病可结合防治豌豆炭疽病一道进行,一般无需单独防治
  (2) 。在以本病为主的田块,还可喷施40%600倍液复活一号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前密后疏,交替喷施。着重喷好茎基部。
  2。豌豆花叶病
  发病特征:
  全株发病。病株矮缩,叶片变小,皱缩,叶色浓淡不均,呈镶嵌斑驳花叶状,结荚少或不结荚。
  发病规律:
  病原为病毒。该病由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所致。病毒在寄主活体上存活越冬,由汁液传染,也可由蚜虫传染。种子传毒。一般利于蚜虫繁殖活动的天气或生态环境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早期发现及时拔除病株。
  (2)及时全面喷药杀蚜。用50%抗蚜威乳油2000倍液、金世纪一包兑水30市斤或用10%吡虫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杀之,轮用或混用,8~10天1次,连喷2~3次。尽可能大面积联防,效果明显。
营养分析
  在豌豆荚和豆苗的嫩叶中富含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胺的酶,可以分解亚硝胺,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豌豆与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在荷兰豆和豆苗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肠作用。
  1.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
  2. 防癌治癌:
  豌豆中富含胡萝卜素,食用后可防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
  3. 通利大肠:
  豌豆中富含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能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营养价值
  每100g豌豆含有:能量105千卡、蛋白质7.4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21.2克、叶酸82.6微克、膳食纤维3克、维生素A37微克、胡萝卜素220微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黄素0.09毫克、烟酸2.3毫克、维生素C14毫克、维生素E1.21毫克、钙21毫克、磷127毫克、钾332毫克、钠1.2毫克、碘0.9微克、镁43毫克、铁1.7毫克、锌1.29毫克、硒1.74微克、铜0.22毫克、锰0.65毫克。
用途
  1。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种子含淀粉、油脂,药用有强壮、利尿、止泻的功效;
  2。茎叶能清凉解暑;并作绿肥和饲料。
  豌豆依用途分为两大类
  1.粮用豌豆:花紫也有红或灰蓝色的,托叶、叶腋间、豆杆及叶柄上均带紫红色,种子暗灰色或有斑纹所以又称“麻豌豆”,作为粮食与制淀粉用,常作为大田作物栽培。
  2.菜用豌豆:花常为白色,托叶、叶腋间无紫红色,种子为白色、黄色、绿色、粉红色或其他淡的颜色。果荚有软荚及硬荚两种,软荚种的果实幼嫩时可食用,硬荚种的果皮坚韧,以幼嫩种子供食用,而嫩荚不供食用。作为蔬菜用的品种有“小青荚”、“上海白花豆”等品种。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制作指导
  1. 豌豆可作主食,豌豆磨成豌豆粉是制作糕点、豆馅、粉丝、凉粉、面条、风味小吃的原料,豌豆的嫩荚和嫩豆粒可菜用也可制作罐头。
  2. 豌豆粒多食会发生腹胀,故不宜长期大量食用。豌豆适合与富含氨基酸的食物一起烹调,可以明显提高豌豆的营养价值。
  3. 许多优质粉丝是用豌豆等豆类淀粉制成的,在加工时往往会加入明矾,经常大量食用会使体内的铝增加,影响健康。
  4. 炒熟的干豌豆尤其不易消化,过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
  5. 应用于消渴:豌豆适量,淡煮常吃;应用于气血虚弱;豌豆、羊肉各适量,炖吃。
常见烹饪食谱
  玉米豌豆
  1. 将玉米粒洗净,上锅蒸1小时取出;
  2. 菠萝切成玉米粒大小的颗粒;
  3. 枸杞用水泡发;
  4. 烧热锅,加水1500克;
  5. 冰糖煮溶后放入玉米、枸杞、菠萝、豌豆煮熟;
  6. 用湿淀粉水勾芡即可。
  煮五香豌豆
  将豌豆洗净,放入锅内,再放入花椒、大料、精盐、辣椒、姜、味精等,煮熟装盘即成。
  麻辣脆豌豆
  1. 嫩豌豆洗净,沥干,投入六成热的油锅内炸熟,捞出待用;
  2. 松仁入油锅炸至酥;
  3. 甜红辣椒去籽、蒂,切成米粒状;
  4. 锅置火上,放植物油50克,烧至五成热,倒入豌豆、松仁、甜红椒米煸炒几下,下盐、味精、淋红油、花椒油簸匀,起锅入盘即成。
食疗作用
  豌豆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具有益中气、止泻痢、调营卫、利小便、消痈肿、解乳石毒之功效;
  主治脚气、痈肿、乳汁不通、脾胃不适、呃逆呕吐、心腹胀痛、口渴泄痢等病症
食疗价值
  豆科草本植物豌豆的种子。又称毕豆、麻累、寒豆、雪豆、麦豆。有色白粒大和青麻粒小之异,以前者为优。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夏季采收鲜嫩或成熟荚果,除去荚壳,鲜用或晒干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益脾和胃,生津止渴,利小便。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虚气弱,或吐泻脾胃不和;产后乳汁不下;烦热口渴。
  [用法]煎汤,或煮食
  [注意]豌豆,尤其是煮或炒熟的干豌豆不易消化,过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
  [附方]
  1,煮碗豆:嫩豌豆250g,加水适量,煮熟淡食并饮汤。
  源于《随息居饮食谱》。该方有“和中生津,止渴下气,通乳消胀”之功。可用于烦热口渴,或消渴口干,以及产后乳汁不下,乳房作胀。
  2,豌豆芫荽汤:豌豆120g,陈皮10g,芫荽60g。加水煎汤。分2~3次温服。
  本方以豌豆益脾和胃、利湿,陈皮、芫荽健胃化湿。用于湿浊阻滞,脾胃不和,吐泻转筋。
漫画里的人物
  《豌豆笑传》中的主角,总考0分,喜欢恶作剧。
花木百科
  豌豆介绍
  豌豆 (Pisum sativum Linn)
  科属:
  豆科
  别名:
  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高90—180厘米,全体无毛。小叶长圆形至卵圆形,长3—5厘米,宽1—2厘米,全缘;托叶叶状,卵形,基部耳状包围叶柄。花单生或1—3朵排列成总状而腋生;花冠白色或紫红色;花柱扁,内侧有须毛。荚果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内有坚纸质衬皮;种子圆形,2—10颗,青绿色,干后变为黄色。花果期4—5月。
  分布与习性: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繁殖与栽培:
  播种
  应用:
  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种子含淀粉、油脂,药用有强壮、利尿、止泻的功效;茎叶能清凉解暑;并作绿肥和饲料。豌豆依用途分为两大类:1.粮用豌豆:花紫也有红或灰蓝色的,托叶、叶腋间、豆杆及叶柄上均带紫红色,种子暗灰色或有斑纹所以又称“麻豌豆”,作为粮食与制淀粉用,常作为大田作物栽培。2.菜用豌豆:花常为白色,托叶、叶腋间无紫红色,种子为白色、黄色、绿色、粉红色或其他淡的颜色。果荚有软荚及硬荚两种,软荚种的果实幼嫩时可食用,硬荚种的果皮坚韧,以幼嫩种子供食用,而嫩荚不供食用。作为蔬菜用的品种有“小青荚”、“上海白花豆”等品种。
  
  图片:
百科辞典
  wandou
  豌豆
  Pisum sativum
  豆科 (Leguminosae)豌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攀援性草本。又名寒豆、麦豆,古名毕豆、留豆。《本草纲目》称“其苗柔弱宛宛,故得豌名”。一种粮食、蔬菜、饲料和绿肥兼用作物。栽培的白花豌豆和紫花豌豆属同一个种,前者系由后者演化而来,染色体数均为2□=14。
  起源和分布 豌豆起源于亚洲西部和地中海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近东和希腊已有考古发现。土耳其的哈什拉等地和瑞士史前遗址中也分别发现了豌豆残存物。中国豌豆栽培历史悠久,东汉崔□《四民月令》所称“□豆”就是指豌豆。自新西兰到北纬68°均有分布。1985年世界干豌豆总收获面积894.8万公顷,总产量1164.4万吨;青豌豆总收获面积77.8万公顷,总产量约494.0万吨。干豌豆主产国为苏联、中国、印度、美国、埃塞俄比亚、匈牙利、法国、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新西兰等,青豌豆产量则美国、英国、法国等名列前茅。豌豆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以四川最多,其次为河南、湖北、江苏、云南、陕西、山西、青海等省。
  形态和类型 主根较发达,侧根细长。茎蔓柔软,表面被白色蜡粉,光滑无毛,多为蔓生,长30~300厘米。偶数羽状复叶,顶端小叶变为卷须,用以攀援;复叶基部有2片大托叶。每一花梗一般着生1~2朵蝶形花,花色白、紫或红,紫(红)花豌豆托叶叶腋间有红色斑点。二体雄蕊(9+1)。荚型有硬荚和软荚两种,圆筒形或扁圆筒形,侧面呈马刀形、剑形或念珠形。每荚含种子4~8粒,有圆、皱、凹圆和扁圆等不同形状,呈黄白、绿、粉红、褐和黑等色。(见彩图豌豆)
  种以下的分类,可按株形分为软荚、谷实、矮生豌豆3个变种,或按荚壳内层革质膜的有无和厚薄分为软荚和硬荚豌豆,也可按花色分为白色和紫(红)色豌豆
  栽培 豌豆为长日照作物。早熟种对光照长短不敏感,适应性强;晚熟种要求长日照。子叶不出土,无休眠期。出苗期适温为6~12℃,结荚期为16~22℃。自发芽到成熟需积温 1700~2800℃。自花授粉。上午7时到下午 3时开花最盛。遇26℃以上高温或干旱时传粉不良并偶有异交,常迫使提早成熟,增加硬粒和瘪粒,降低蛋白质含量。生长期内需水量较多,发芽时需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的水分。开花期为需水临界期。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pH为6.5~8.0、富含钙质的砂壤土和壤土最宜。
  豌豆是豆类作物中最忌连作的一种,轮作周期需4~5年。中国豌豆的播种方式分条播、点播或撒播。自关中平原沿北纬35°到连云港一线以南,一般秋季播种,翌年3~5月收获,常为水稻、玉米、甘薯的前后作,也与大麦、小麦间作或混作。该线以北及西北各省、自治区春季播种,6~8月收获,常为粟、玉米、甘薯、夏马铃薯的前作,或与玉米、棉花、高粱等间作或套作。前期生长较慢,须中耕除草。对茎蔓较长的豌豆搭设支架,可提高产量。每亩播种量 5~12千克。根瘤菌可与豌豆共生,播种时用其拌种,既可增产,又可减少化肥用量。重施磷钾肥有利于子粒饱满。收获期因目的不同而异。作蔬菜的软荚豌豆在荚果膨大初期采收。硬荚豌豆收青豆,在子粒饱满或荚果开始变黄时采收。收干豆,则以大部分荚果成熟时为宜。
  豌豆常见病害有锈病、褐斑病、根腐病、病毒病等。主要害虫有潜叶蝇和豌豆象。防治豌豆象的主要措施是收获后及时晒干并用药剂熏蒸。
  用途 干豌豆子粒含蛋白质约20~25%,主要成分为清蛋白和球蛋白。具有人体必需的 8种氨基酸。可用作主食,豌豆粉可加工为粉丝及其他食品,“豌豆黄”就是中国用豌豆粉制成的一种糕点。软荚豌豆主要以嫩荚作蔬菜,嫩荚和青豌豆除含蛋白质外,还富含糖分及维生素A、B□、B□和C,豆苗及嫩梢则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均是优质蔬菜。青豌豆还可制成罐头食品。子粒和豆秸为优质饲料,也常专种作绿肥。中国大、中城市郊区种植硬荚豌豆以采收青豌豆作蔬菜为主,也种有软荚豌豆。其他地方种硬荚豌豆以收干豌豆为主。欧美各国自20世纪50年代后,收干豌豆的栽培面积日渐减少,而速冻、脱水或其他加工用的成熟度一致的青豌豆的生产则逐年增加。
  (郑卓杰)
草业百科
  牧草名称豌豆
  牧草学名 Pisum arvense L.
  牧草图片
  来源与分布原产亚洲西部及欧洲南部一带,是全世界分布最广的一种作物。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以四川、河南、陕西、河北、山东、湖北、甘肃、青海等省栽培较多。
  牧草形态豌豆豌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的草本植物,主根发达,根瘤多着生在侧根上。茎圆形中空,大多蔓生,子叶不出土。偶数羽状复叶,顶部小叶变为卷须,腋生的总状花序,花紫色,自花授粉,荚果圆筒形,荚内有种子4~8粒,种子球形,千粒重150~300克。
  牧草特性豌豆在热带,寒带均可种植,最适宜于冷凉而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温度3~4℃,幼苗可耐-4~-8℃的低温。一般采用春、秋播种。在生育期中,温度超过20℃,则产量低。在春末夏初温度较高的地区要提早播种。豌豆需水较多,尤其在现蕾期到开花期需较多的水和养分,在开花期如遇高温低湿则大量花蕾脱落,最适宜有机质多,排水良好,富含磷、钾、钙肥的土壤,能耐酸性土地,适宜的pH值在5.5~6.7之间。
  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豌豆是饲料轮作中一种很有价值的粮、料兼用作物。种子含蛋白质22~24%,草质柔软,适于青饲,青贮,晒干草或制干草粉。豌豆宜与燕麦、大麦等作物混播,能提高产量与饲料品质。在南方豌豆用于冬闲地种植或与冬作物进行间作,能在早春提供优质青饲料。
  栽培技术豌豆忌连作,为了减少倒伏,常与大麦、小麦、燕麦等进行间、混作,可增加饲料的蛋白质,提高饲料品质。为了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播前晒种子2~3天,或进行温热处理,对豌豆应施有机肥,增施磷肥,磷能促进豌豆苗期生长。根瘤多固氮能力强。青刈豌豆在结荚期进行。豌豆籽可作牛、马的精料。
  常见牧草病害-
  常见牧草虫害草原毛虫类、盲蝽类、蛴螬、苜蓿夜蛾、小麦皮蓟马、叶蝉类
英文解释
  1. n.:  pea,  pease,  pulse,  climbing plant with long green pods containing edible green seeds that are eaten as a vegetable
法文解释
  1. n.  pois
相关词
健康饮食海鲜虾仁菜谱牛肉植物花卉
生活栀子花草菇香菇蛋白粉
膨化大豆粉大米蛋白粉玉米蛋白粉本草纲目笔画蛾眉豆李时珍美容
美食更多结果...
包含词
野豌豆豌豆汤豌豆粥豌豆糕豌豆属
豌豆黄豌豆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