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家、军事家、新四军老战士谭震林 Revolutionary, military strategist, the New Fourth Army veterans Tan Zhenlin | 谭震林,汉族,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新四军老战士。 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攸县城关镇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11年,谭震林入私塾学习。两年后,在书纸店当学徒,并广泛阅读了进步书籍,从而接受了革命思想。20年代初期,在攸县,茶陵组织发动两次工人斗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攸县工人纠察队长,县总工会宣传干事,县党部工农运动特派员。曾组织发动家乡人民支援北伐,开展农民运动,解除反动武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消息传到攸县后,发动县城万人游行示威。“马日事变 ”后,由于反动派下令通缉,他奔走长沙, 武汉仍无法找到党组织,被迫回攸县进行地下革命活动。
1927年冬,工农革命军攻占茶陵县城,谭震林被推举为茶陵工农兵政府主席,同时恢复了茶陵工会组织,并任工会主席,年底,随工农革命军撤离,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投入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先后当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常委、副书记、书记和工农兵政府土地部长,在江西省永兴县成功地领导土地分配工作。1929年,谭震林任红四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第四纵队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和红四军前委委员。1930年,同罗炳辉率红十二军攻克湖南攸县和江西吉安并投入中央根据地反围剿战争。1930年至1932年任红十二军政委,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一方面军军委委员和福建军区司令员、政委。1932年指挥部队取得水西渡、上杭、马伏等战斗的胜利。主力红军长征后,与张鼎丞、邓子恢周密部署,出色指挥了红军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任闽西南军军委军事部长,1936年任闽西南军委副主席。整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谭震林是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和优秀红军指挥员。
抗日战争时期,谭震林是江南抗日根据地的开拓者。1938年,谭震林先后任新四军第二、三支队副司令员, 亲率第三支队在皖南广泛展开游击战争,还打败日寇对清水潭,马家园的进攻, 繁昌保卫战以小胜大,七战七胜,粉碎日寇夺取繁昌, 扫荡皖南的计划。1940年,谭震林在江苏突出抓抗日武装建设,将组建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一,二支队合并组成江南抗日义勇军司令部,自任司令员兼政委,创建东路抗日游击根椐地。1941年任新四军第6师师长兼政委,苏南区党委书记。同年夏,谭震林率部主动出击敌人80余次,粉碎日寇疯狂进攻;同年初冬,亲自深入江都、高邮、宝应等地区,领导开辟新区。新四军6师十六旅遭偷袭后,请求回苏南,兼任十六旅旅长,总结经验,整顿部队,同敌人展开顽强战斗,保护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942年谭震林调任新四军第二师政委兼淮南区党委书记,狠抓了机关作风整顿和生产自救运动。1944年, 谭震林率部解放淮安、保应以东广大地区, 取得了占鸡岗反顽战斗的胜利,扭转淮南地区抗日被动局面。
1945年,谭震林任华中分局副书记、 华中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政委,并当选中共七届中央委员。 同粟裕指挥部队作战40多天,完成华中战场作战任务后挥师山东。1947年谭震林任华中野战军第一副政委,指挥内线“兵团”取得胶东战役的胜利。1948年,同许世友指挥发起胶济线西段战役,潍县战役,兖州战役,济南战役。随后,同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组成总前委指挥淮海战役,亲率3个纵队胁迫国民党冯自安部起义,并与兄弟部队全歼黄伯韬兵团。1949年,谭震林出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此间,中央军委对全军实行整编,华东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谭震林任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1949年2~3月,中共中央军委依据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既定方针,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00万人,统归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指挥,以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
建国之初,谭震林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并主持华东局工作,顺利完成接管建政,清匪反霸工作,全面部署并组织实施浙江省建设发展规划,亲自领导修复杭州风景区。1954年调任中央副秘书长兼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1956年当选为党的八大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957年谭震林回湖南攸县成功地开展民主办社试点工作。整个农业合作化期间,谭震林对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作了长期艰苦努力的探索。十年内乱期间,谭震林气魄雄伟, 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同林彪、江青反党集团作坚决斗争,严厉斥责张春桥并揭露江青的野心,虽惨遭迫害仍不畏强暴,毫不妥协。1977年至1982年间,谭震林先后当选为中共十大、十一大中央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谭震林主动退居二线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中顾委副主任。1983年9 月30日在北京病逝。 | | 1.“谭老板”称谓的来历
1940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发电给中共江苏省委称:现为加强东路工作,已调谭震林同志去组织军政会,以统一党军指挥,不日出发。
这份只有几十字的电报,引出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当时,谭震林正在安徽省的泾县。他的妻子田秉秀(葛惠敏)已经是怀孕9月有余,眼看就要临盆。军令如山倒,妻子一边为他整理行装,一边抹眼泪。他只能安慰说:“你放心,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妻子理解他,他也很为自己不能在妻子身边而感到内疚——这毕竟是新婚刚一年,而且是自己第一次做父亲啊!
“你身体不好,自己要注意。”妻子嘱咐他。他患肺病尚未痊愈,还不时咳嗽。
谭震林没有时间儿女情长,他匆匆告别妻子,乘着月夜上路了。
此行的目的地是“东路”,即津浦路东段的“苏太常”、“澄锡虞”地区(苏州、太仓、常熟、江阴、无锡一带的简称)。
坚持苏南抗战,是有着重大战略意义的。它西有日本侵华派遣军司令部及汪伪政府所在地南京,东临早已沦陷的上海市,中间是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所在地苏州。要在这一带发展抗日武装,坚持抗日斗争,确实责任重大。
为了确保安全,谭震林和随行人员都进行了一番伪装。谭震林化名林俊,身份是上校衔的国民党“三战区参谋主任”。“从今以后,谁再叫出谭司令,我就不客气噜!”谭震林这样说。
他的两个警卫员,一个化装为马夫,一个是挎盒子枪的。而随行的廖海涛化名廖涛,是林俊的“秘书”,俞炳辉化名张德标,职务是“侍从副官”。
他们用特殊手段,制作了通行证,堂堂正正写好,去东路“检查工作”。这个“国民党三战区”的“检查小组”,行色匆匆,奔走在皖南到江苏的路上。
行程是异常艰辛的。从皖南到苏南,本来并不算远的路程,走了整整18天。到达新四军江南总指挥部水西村后,他们稍事停留,又匆匆赶路。
此时,谭震林的衣着打扮已经是“鸟枪换炮”了。——雪白的衬衣,毛料西裤,外披哔叽长衫,头顶黑色礼帽。走路时前呼后拥,俨然一派“大老板”的神气。这还不够,他还借用延陵镇一家绸布店老板的名字搞了良民证,证上的名字是:李明。
谭震林甩甩衣袖,对同行的同志说:“我走几步,你们看看,像不像老板!”说完,迈起四方步,把肚子挺一挺,摇摇晃晃,逗得人们大笑不止。
“笑什么?像,还是不像?”
“像是像,就是有点太摆架子。”
“不摆架子怎么行,我看很像。”
……
同行的吵吵闹闹,谭震林却说:“像不像三分样。我尽量摆出老板的样子,有什么破绽,你们替我弥补着点。”
“老板”的正式称谓,自此而始。直到全国解放后,连毛主席见了他也叫他“谭老板”。
2.伟大的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筹与指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和地方武装共60万人,于11月6日发动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后,国民党统帅部为避免徐州之部队重蹈卫立煌集团全军被歼的覆辙,决定将刘峙集团主力收缩到津浦路徐州生蚌埠段两侧,采取攻势防御阻止解放军南下,必要时放弃徐州,凭借淮河抗击,确保南京、上海。以徐州为中心的国民党部队有5个兵团、共约80万兵力。
11月8日,国民党第59军、77军,在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率领下,在淮海前线驻地台儿庄地区举行起义。第59军、77军原为冯玉祥西北军旧部。张克侠、何基沣皆为中共地下党员。为组织起义,周恩来与叶剑英曾分别对张克侠和何基沣做过指示,经过张、何二人的工作,该部在淮海战役开始前已做好了起义准斋。11月6日,战役打响。8 日凌晨,何基沣、张克侠等人宣布起义,下午该部按计划撤出防地,向运河北岸开进。9日,起义部队从台儿庄一线北渡运河。10日进入峄县解放区。张、何起义为解放军创造了全歼黄伯韬兵团的有利条件。
11月11日,美军副参谋总长魏德迈与同民党代表、民社党的蒋匀田在华盛顿研究中国战场形势,为蒋军设计了一个防守方案,他对着中国地图说:“如徐州失守,惟有退保中国东南与台、澎地区。照地理的形势说,自福州至昆明三角地带,较易防守,所以我划一条代表战略地带的红线。惟四川省的经济价值甚高,不应轻易放弃,所以我划一条虚线,以为试守之计。”“现在美国海军尚固守青岛基地,目的即在支持平、津三角地带傅作义的守军,使能牵制中共军队,不能即刻大批南进,盼拖长时间,以便布置防守东南半壁的战略基地。”
11月22日,蒋军第七兵团司令黄伯韬,在淮海战役碾庄战斗中被解放军击毙。黄伯韬祖籍广东梅县,1900年生于天津,1918年入陆军第九混成旅学兵营,后又进江苏军官教育团第五期学习。历任营长、师参谋长、副旅长、师长、军令部高参、军长等职。孟良崮战役时,任第1兵团第4纵队司令,74师被全歼,受到“撤职留任”的处分。今年,在苏北和豫东作战中颇为努力,博得了蒋介石的信任。9月,升为新组建的第7兵团司令,所部被解放军包围于碾庄地区,全军覆没。
11月29日,正当双堆集地区的战事紧张进行之际,国民党第85军110师5000余人,在师长廖运周率领下,举行战场起义。11O师原为冯玉祥西北军旧部,廖运周是中共地下党员。淮海战役开始后,110师所在的第12兵团于 11月24日被解放军包围在安徽宿县双堆集地区,廖运周和其他中共地下党员决定乘突围之机举行起义,并把起义计划和有关军事情报通知了解放军。28日,廖运周向全师宣布了起义计划。29日,110师按解放军事先指定的路线开到解放军的阵地上,起义成功。这一行动打乱了黄维兵团的突围计划,使其全部被歼。
向徐州西逃的杜聿明所部3个兵团,被华东野战军11个纵队包围于永城东北青龙集、陈官庄地区,并将其突围的孙元良第16兵团歼灭。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对青龙集、陈官庄地区被围之敌发起总攻,经4日战斗,全歼第2兵团、第13兵团,活捉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击毙第2兵团司令邱清泉。战役至10日胜利结束,历时65天,消灭国民党军5个兵团和1个绥靖区的部队,计22个军56个师(内有1个半师起义),共55万余人。此外击退由南京方面来援的第6、第8两个兵团。至此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已处于解放军直接威胁之下,国民党统治集团已陷入土崩瓦解状态。
3.百万雄师过长江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1949年2~3月,中共中央军委依据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既定方针,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00万人,统归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指挥,准备在5月汛期到来之前,由安庆、芜湖、南京、江阴之线发起渡江作战,歼灭汤恩伯集团,夺取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江苏、安徽、浙江省广大地区,并随时准备对付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同时决定,第四野战军以第12兵团部率第40、第43军约12万人组成先遣兵团,由平(今北京)津地区南下,归第二野战军指挥,攻取信阳,威胁武汉,会同中原军区部队牵制白崇禧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 | 谭震林与毛泽东 Tan Zhenlin and Mao Zedong | 谭震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一生中与毛泽东交往甚密,情谊深厚。
茶陵湖口遇恩人
谭震林,1902年出生于湖南攸县;1926年10月,谭震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翌年1月,他被推选为攸县总工会宣传干事,不久增选为攸县地执委宣传委员。这年11月27日,在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帮助下,根据地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谭震林被推选为主席。年底,湘敌第八军向茶陵进攻,因寡不敌众,谭震林带领赤卫队及政府工作人员撤出县城追赶部队。在湖口,赤卫队团长陈皓企图叛变,遭到谭震林严辞批驳。正当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毛泽东带人赶到这里,处理了陈皓一伙叛变投敌分子,并作了入情入理、激人奋发的演说。谭震林等二百多人当即要求入伍,后被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二营。这是谭震林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也是他与毛泽东情谊的开始。
井冈山上指路灯
1927年底,谭震林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毛泽东对谭震林说:“你去开辟宁冈、永新交界的工作。”
“这工作怎么个开展好?”谭震林带着为难情绪向毛泽东请示。“你看着干。”毛泽东回答。谭震林就这样接受了任务。从此,谭震林每当接受新任务时,无论碰到什么新问题,他总会想起毛泽东的这句话,也正是这句话,使谭震林在革命生涯中受益匪浅。随后,谭震林奉命去湘赣边界调查土地状况,以便开展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毛泽东向他交代任务时,谭震林提出是否给些武器,毛泽东幽默地告诉他:“你到了山区,就会有梭标,就会有武器。”
谭震林进入山区后,用朴素的话语向贫苦民众讲道理摆事实,深深地打动了他们的心灵,群众逐步发动起来。他把调查的情况向毛泽东写信汇报。毛泽东指示说:“要深入地开展土地革命,健全组织,加强对土地革命的领导。”后来,谭震林在进行试点工作中,把全区的工作按宣传、划分等级、制订方案、公布和征求意见、分田到户、登记造册的六个步骤进行,这一做法得到大家的赞同,从而指导和推动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分田运动。
转战闽西情亦深
1929年2月,谭震林跟随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发。一天正在吃早饭,突然听到“噼噼啪啪”一阵响声,起初还以为是过年放鞭炮,谭震林和江华仔细一听,发现不对,原来是敌军向红军包围过来。危急时刻,谭震林急令警卫员速向毛泽东等领导报告,同时与陈毅、江华等监视敌人。朱德闻报后火速端起机枪,率警卫班与敌交火,护送毛泽东等人转移。事后,毛泽东握着谭震林的手说:“要不是你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红军可又要遭难了。”
红四军攻占长汀,消灭了军阀郭凤鸣后,前委决定恢复政治部,毛泽东兼任主任,谭震林为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同年6月,红四军在连城新泉成立了4纵队,谭震林任政委。这个纵队有八百余人,四百多支枪,大多数都是刚刚入伍的农民战士,为了提高他们的军事、政治素质,谭震林首先抓党的建设,在干部、士兵中发展党员,在大队、支队建立支部和支队委,纵队成立了党委。使干部战士的军事、政治素质得到了快速提高。
遭受打击不气馁
王明为推行“左”倾路线,反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由此谭震林被撤消职务。毛泽东获知真情后,对他说:“暂时遭受打击,对革命的信念不能削弱,不要气馁,要振奋精神,干好革命事业,要看到前途。”对党无限忠诚的谭震林时刻以大局为重,1933年7月13日,他与周子昆率部队协同彭德怀攻打敌十九路军,昼夜追击九十多公里,连打两个胜仗;11月上旬,苏区中央局派他带一个营的兵力攻打占领在清流县的“刀匪”童子兵,他采取智取战术,不费一枪一弹活捉三百多名敌兵。红军主力长征后,他又与陈毅、项英、张鼎丞、邓子恢等留下坚持游击战争,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出色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
建国后,谭震林被中央委派到浙江省任省委书记,这期间,毛泽东多次到浙江视察,看望老战友。1967年5月1日,他受毛泽东邀请,同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的城楼。
由于江青、张春桥等诬陷,谭震林被送往桂林。1972年,谭震林向毛泽东写了信,请求回京治病,毛泽东当即批示同意。1973年,谭震林在毛泽东的关心下,恢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生活待遇,并参加了党的“十大”,被选为中央委员。1975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 Tan Zhenlin
谭震林
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1902年 4月24日生于湖南省攸县。当过书店学徒。1925年冬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县工人纠察队队长。
1927年冬,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任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中共县委书记。1928年10月,任中共湘赣边特委书记。1929年随部队进军赣南、闽西,任中国工农红军第 4军第2、第4纵队政治委员,参加了古田会议。翌年任第1军团第12军政治委员。1931年 1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2年兼任福建军区政治委员,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积极组建地方部队,为主力红军输送后备力量。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3年,在“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开展反“罗明路线”斗争中受到打击。第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后,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军事部部长、副主席,和张鼎丞、邓子恢领导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抗击国民党军的多次“清剿”,保存了革命武装力量。抗日战争初期,任新四军第2、第3支队副司令员,率部开辟皖南抗日根据地。曾指挥部队同日军作战,取得繁昌战斗的胜利。1940年4月调苏南东路地区主持工作,任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6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南区党委书记,领导军民反日伪军“扫荡”、“清乡”,并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1943年1月任新四军第2师政治委员、淮南区党委书记,领导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解放战争初期,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副书记、华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1946年7~8月间,同粟裕指挥苏中战役,七战七捷。1947年 1月任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参与指挥莱芜、 孟良崮等战役。后兼任内线兵团(亦称“东线兵团”)政治委员,与许世友一起指挥胶东保卫战。1948年 9月,参与指挥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中,是总前委成员之一,参与战役的组织指挥。1949年 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治委员。同年4月率第7兵团强渡长江,进军浙江。同年 5月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和浙江军区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职。1954年12月后,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在“文化大革命”中,曾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曾被选为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3年9月30日在北京病逝。
(王金须 胡良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