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談修養
  《談修養》這本書中,首篇是論健康之道。張群主張養生必須從“起居有時,飲食有節”做起。他說他生平遇到很多朋友,本來身體很好,但在強壯有為的年紀裏,自負體力過人,或縱情聲色,或恣意口腹,以致未老先衰。因此,他認為養生保健之道應隨時註意節制,以保持細水長流。
  其次,要有愉快的心情。他說:“我曾在韓國看到一副對聯‘一笑一少,一怒一老’。對聯雖然衹有寥寥八個字,含義卻很深遠。我說對聯改寫為‘大笑一次,年輕一天;大怒一次,短壽一年’,更精闢動聽。”
  再次,張群認為健康與勞動有關,從小養成勤勞的習慣,一生受用不盡。
  最後,他用一首《不老歌》來勉勵讀者:
  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
  常跑跑,多笑笑,莫煩惱;
  天天忙,永不老。
  這8句話,24個字,可以概括為張群的養生之道。
  張群經常四處演講,演講時他把《談修養》一書的主旨概括為一篇“五養箴”,以幫助人記憶:
  五養箴
  修身之道,五養為本。
  養身:須保持生活規律,愉快心情和勤勞習慣。
  養心:須培養虔誠信仰,澹泊胸襟,堅毅意志與永恆熱忱。
  養慧:要有冷靜頭腦,客觀態度,求知精神,並能實踐力行。
  養量:端賴謙益以應世,寬恕以待人,忍耐以自製,協和以容衆。
  養望:務期以公誠化忿怨,以負責樹衆信,以服務為領導,以犧牲求創新。
  張群說,按照這五條修身養性,行動要誠懇,要持之以恆,才能有收穫,才能達到養生、高壽的目的。他還說,他更從美國醫生哈瑞斯博士所研究的20位百歲老人的報告中,得到長壽要訣,那就是:有鎮靜幽默的性情;節制飲食的習慣;經常忙碌,以及有足夠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