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说我是谁,我就是谁
目录
基本信息 Basic information
  作者: (美)道格拉斯(douglas,j.),(美)辛古拉(singular,s.) 著,王义国 译
  出 版 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5
  字数: 215000
  版次: 1
  页数: 285
  印刷时间: 2005/05/01
  开本:
  印次: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6578490
  包装: 平装
编辑推荐 Editor's Choice
  世界上第一个网络连环杀手落网始末,对网络犯罪的细致法律研究,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官员精心撰写的网络安全生存指南。
  约翰·道格拉斯是美国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曾任职联邦调查局,通过心理和行为科学追踪连环杀手,功勋卓著,被媒体称为“现代福尔摩斯”,是《沉默的羔羊》中特工克劳福德的原型。译林出版社曾出版他回忆联邦调查局办案生涯的自传《心理神探》。
  本书是他周密研究的成果,是了解美国法律不可多得的窗口。约翰·罗宾逊于2002年被判死刑,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判刑的网络连环杀手。在网络空间,人更需要学会怎样保护自己免遭伤害。
内容简介 Introduction
  约翰·罗宾逊于2002年被判死刑,是有史以来世界上第一个被判刑的网络连环杀手。在网络空间,人更需要学会怎样保护自己免遭伤害。
  本书作者约翰·道格拉斯是美国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曾任职联邦调查局,通过心理和行为科学追踪连环杀手,功勋卓著,被媒体称为“现代福尔摩斯”,是《沉默的羔羊》中特工克劳福德的原型。译林出版社曾出版他回忆联邦调查局办案生涯的自传《心理神探》。
  《说我是谁,我就是谁》是他周密研究的成果,也是了解美国法律不可多得的窗口。
  作者说:“它旨在成为一个警告。你需要亲自对人类行为做剖析,同样重要的是,你也需要理解你自己。”
目录 Directory
  前言
  前奏
  艰难的选择与丧失的机会
  一个人的斗争
  最具诱惑力的网站
  夺命场
  反击
  等到他结束
  成桶的证据
  尾声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基本信息 Basic information
  作 者: (美)道格拉斯(Douglas,J.),(美)辛古拉(Singular,S.) 著,王义国 译
  出 版 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5
  字 数: 215000
  版 次: 1
  页 数: 285
  印刷时间: 2005/05/01
  开 本:
  印 次: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6578490
  包 装: 平装
目录 Directory
  前言
  前奏
  艰难的选择与丧失的机会
  一个人的斗争
  最具诱惑力的网站
  夺命场
  反击
  等到他结束
  成桶的证据
  尾声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观看有感
  终于把手头上等待阅读最久的一本书读完了,可是从在当当网买来它算起,期间有一次把它带在往北京的列车上,已经快两年了。
  书名为《说我是谁,我就是谁──一个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真实案件》,2005年出版,作者是美国一个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和公共安全教育专家,曾任职于美国联邦调查局,号称“现代福尔摩斯”。如果不是研究需要,很难有时间对付这种书了。
  不过书的内容很精彩。整本书详细记录了世纪之交在美国互联网上发生的一个网络连环杀手最令人惊骇的罪行:三十年间,包括后来利用互联网,“英俊潇洒”的罗宾逊通过匿名扮演,日夜逡巡于各地聊天室,从全球寻找到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有受虐性取向或陷入种种麻烦的女受害人,她们或被欺骗敲诈,或性虐待,甚至被买卖、杀害。2002年,该犯被判死刑,是全球第一个被判刑的网络杀手案例。
  读本书最大的感受是来自它的书名──“Anyone you want me to be”。
  在互联网空间里,至今我们仍然可以做到轻而易举的角色扮演,这正是罗宾逊的聪明和强项,使他可以在十余年间屡犯不断却不致被送进监狱。你会发现,在网络世界里人性之恶可以得到最容易的迁移;而面对数字犯罪,司法机构必须为此付出从思维、技术到机构、人员等的更加倍的努力,才能找到比特世界里的“达芬奇密码”。事实上,在美国拥有众多针对网络新型犯罪的机构,例如司法部的防范计算机犯罪与知识产权局、因特网欺诈投诉中心,以及像全国儿童法律中心等这样的NGO组织。
  同样值得提醒的是,尽管今天的互联网与现实之门已然洞开,但本书对网民们仍然深具启示,那就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虚拟空间,人们需要学会怎样保护自己以免遭“猎食者”的伤害。这无疑是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开展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佐证。
  本书并非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探案传奇,倒像是一本深入了解美国复杂的法律体系的佳作。这位来自FBI的高手作者忧心于新技术革命下的犯罪形势,不断提醒读者发生在网络世界里的种种心理与行为,罪恶与秘密。尤其是,作者为人们揭开了施虐受虐的亚文化人群的隐密生活,以及其中那些沉默的受害者。因此,作者说,为了不让侵入我们私宅的互联网破坏我们的生活,“你需要亲自对人类行为作剖析”,包括你需要理解你自己。
  应该说,除去其内容,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作者文辞娴熟,写得通俗幽默,妙趣横生,像娓娓道来的故事。
  想到,今天我们总是借口没时间读书,难道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