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解放閣聯繫方式地址:黑虎泉東側,當年(1948年9月24日)解放軍攻城突破口處。
郵編:250000解放閣投訴電話濟南市旅遊投訴電話:0531-87937762
山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531-8296342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解放閣景區榮譽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解放閣門票價格5元解放閣節慶活動山東的民間娛樂項目同樣精彩紛呈,其中又以一年一度的濰坊國際風箏節最為有名。另外還有七月三十放河燈、明湖踩藕、千佛山“九九”登高、浴佛放生等民俗節日。解放閣開放時間8:00——17:00解放閣最佳旅遊時間一年四季皆可解放閣特別提醒山東地處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開發開放較早,娛樂文化相當發達,各大城市影劇院、酒吧、夜總會等應有盡有。膠東半島上的三座海濱城市(青島、煙臺、威海)每逢夏季都會吸引無數中外遊客前來“趕海”,海上娛樂項目豐富多彩,有驚無險。近年來各沿海城市又興建了許多現代化的海洋水族館和戲水項目。解放閣美食魯菜,又叫山東菜。歷史悠久,影響廣泛。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國四大菜係之一,以其味鮮鹹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享譽海內外。魯菜發端於春秋戰國時的齊國和魯國(今山東省),形成於秦漢。宋代後,魯菜就成為"北食"的代表。從齊魯而京畿,從關內到關外,影響已達黃河流域、東北地帶,有着廣阔的飲食群衆基礎。魯菜是我國覆蓋面最廣的地方風味菜係,遍及京津塘及東北三省。
山東省內地理差異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膠東菜(以海鮮為主)和內陸的濟南菜以及自成體係的孔府菜三大體係。魯菜講究調味純正,口味偏於鹹鮮,具有鮮、嫩、香、脆的特色。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製,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魯菜常用的烹調技法有30種以上,尤以爆、扒技法獨特而專長。爆法講究急火快炒;扒技法為魯菜獨創,原料腌漬粘粉,油煎黃兩面,慢火盡收汁;扒法成品整齊成型,味濃質爛,汁緊稠濃。
十大經典魯菜
德州扒雞紅燒大蝦九轉大腸蜜汁梨球清湯柳葉燕菜
四喜丸子罎子肉糖醋鯉魚一品豆腐油爆雙脆
解放閣住宿山東的旅遊業較為發達,全省有星級酒店300多傢,特別是在青島、煙臺、威海等旅遊城市中,賓館都很多,一般來說五星級賓館價格在800元至1000元之間,四星級賓館價格在600元至900元之間,三星級賓館在300元至500元之間。較高級的賓館有麗晶大酒店、青島海天大酒店等等。解放閣購物山東省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物産豐富。著名特産有:濟南羽毛畫、濰坊風箏、濰坊布玩具、淄博陶瓷、青島貝雕畫、花生、阿膠、孔府傢酒、萊陽梨、肥城桃、煙臺蘋果、德州扒雞、青島貝雕畫、青島啤酒、嶗山礦泉水、煙臺紅葡萄酒、金奬白蘭地、味美思。
山東省地處東部沿海商業發達地區,青島是華東地區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商業中心城市。濟南、煙臺、威海也是繁華的商業城市,每年在這裏都有大型商貿活動(博覽會)舉行。解放閣交通市內有到達解放閣景區的公交綫。解放閣玩法參觀、旅遊、
解放閣在黑虎泉東側,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閣址位於當年(1948年9月24日)解放軍攻城突破口處。濟南人民特意在這裏的舊城址上,建起了巍峨壯觀的解放閣,以紀念濟南解放。
解放閣1965年建成臺基,高25米,占地1637.2平方米。1985年建閣,翌年9月落成。連臺基高34.1米,建築面積617.2平方米,采用中國古典建築形式。閣分兩層,四面方形,外用花崗石貼面。上面攢尖寶頂,金黃琉璃瓦覆蓋,翹角重檐。下層環廊,廊與閣有抱廈連結,廊閣繪有山水、花卉、魚蟲、飛禽、走獸等小品。廊外為平臺,臺周飾石欄。鎏金的“解放閣”三字石刻和牌匾,分別鑲嵌在臺基西、南兩側和高懸閣之二層門額,為陳毅元帥題寫。臺基東側貼壁《解放濟南戰役革命烈士紀念碑》,鎸刻着戰役中壯烈犧牲的3764位烈士的英名。臺基西壁嵌《解放閣修建碑記》。由閣西拾級而上,五折後進入閣底層大廳。廳內陳列濟南戰役革命文物。大廳外壁上,鑲有八組反映濟南戰役的灰色大理石浮雕,畫面生動逼真,筆調雄健遒勁。由閣北側登級六折而達二層。四周有漢白玉石欄護圍。
登上解放閣閣頂,遠眺南山郁郁葱葱,令人心曠神怡。俯視閣下,掩映在緑蔭叢中的黑虎泉泉群,分外妖饒,那淙淙泉水,如麯調優美的贊歌,沁人心脾。明朝人鬍纘宗在《過泉留題》中寫道:“金湯沃野還千裏,春滿齊州花滿川。”正是今天的景象。 |
|
【簡介】
解放閣是山東省濟南市的著名景點,位於原濟南舊城城墻東南角,黑虎泉東側,隔護城河與黑虎泉相望。閣址為1948年濟南戰役,人民解放軍攻剋濟南時(具體時間為1948年9月24日)的攻城突破口處。後舊城城墻因城市建設而拆除時,濟南人民特意在這裏的舊城址上,建起了巍峨壯觀的解放閣,以紀念濟南解放。1965年建成10米高的石砌臺基,後因“文革”停建。1985年於臺上建閣,1986年9月24日落成。
解放閣為山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濟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站在解放閣上,人們既可憑吊先烈英雄業績,又可俯覽黑虎泉景緻,飽覽泉城風光。
【建築概況】
解放閣閣高24.1米,連臺基通高34.1米,占地1637.2平方米,建築面積617.2平方米。采用中國古典建築形式,金黃琉璃瓦,外用花崗石貼面。閣分兩層,四面方形。下層四周環廊,廊與閣由抱廈連接。廊閣繪有山水、花卉、魚蟲、飛禽、走獸等小品。廊外為平臺,臺周飾石欄。上層攢尖寶頂,翹角重檐,鬥拱承托,吻獸飛動,風鈴揚韻。整個建築巍峨壯觀,金碧輝煌。
閣名為原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元帥於1965年題寫,鎏金的“解放閣”三字石刻和牌匾,分別鑲嵌在臺基西、南兩側和和高懸閣之二層門額。臺基東側貼壁立《解放濟南戰役革命烈士紀念碑》,鎸刻着在濟南戰役中壯烈犧牲的3764位烈士的英名,由濟南書法傢朱學達楷書。臺基西側嵌濟南市人民政府1986年9月立、書法傢武中奇書的《解放閣修建碑紀》。1998年紀念濟南解放50周年時,市政府對解放閣進行修繕,並安裝了燈光設施,使解放閣在夜間燈光璀璨,光彩照人。
由閣西臺基下拾級而上,登61級臺階,五折後進入閣底層大廳。大廳中央矗立一組高大塑雕——濟南戰役英雄群像,四周陳列着濟南戰役革命文物。大廳外壁上鑲有八組反映濟南戰役場景的灰色大理石浮雕,畫面生動逼真,筆調雄健遒勁,內容豐富深刻。
由閣北側臺基上登44級臺階,六折後便達二層。四周有漢白玉石護欄,可憑欄觀覽周圍景色:閣西,水光瀲灧,石林秀出,亭榭隱現;閣北,護城河上的春、夏、秋、鼕四季花園,似緑色錦帶上鑲嵌的顆顆珍珠;嚮南遠眺,千佛、佛慧、會仙等山,青蔥遙連,蔚為大觀。
登上解放閣閣頂,遠眺南山郁郁葱葱,令人心曠神怡。俯視閣下,掩映在緑蔭叢中的黑虎泉泉群,分外妖饒,那淙淙泉水,如麯調優美的贊歌,沁人心脾。明朝人鬍纘宗在《過泉留題》中寫道:“金湯沃野還千裏,春滿齊州花滿川。”正是今天的景象。
【旅遊信息】
【交通】可以乘K54、K55、K59、K91、K95豪華公交車(投幣2元),1、3、5、14、36、63路公交車(投幣1元),101電車(投幣1元),到青竜橋站或解放閣站下車。
【門票】免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