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中草藥 : 動物 : 水果 : 維管植物 > 覆盆子
目錄
有刺落葉灌木 Barbed deciduous shrub
  有刺落葉灌木。葉互生,掌狀5深。花白色,果實為聚合的小核果,卵球形,熟時紅色。中醫以果實入藥,亦稱覆盆子,有補肝腎、固精的作用。 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No. 2
  覆盆子
  fructus rudi
  (英) palmleaf raspberry fruit
  別名 種田泡、翁扭、牛奶母、苗,托巴。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華東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果實。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新枝略帶蔓性,紫褐色,幼枝緑色,被白粉,有少數倒刺。葉互生,近圓形,掌狀5裂,偶有7裂,邊緣具不整齊鋸齒,兩面脈上被白色短柔毛;葉柄散生細刺,托葉綫形。花單生於枝端葉腋;萼片5,卵形或長橢圓形,被灰白色柔毛;花瓣5,近圓形,白色;雄蕊多數,生於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紅色,下垂,小核果密被淡黃白色短柔毛。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於嚮陽山坡、路邊、林邊及灌叢中。主産浙江、福建。
  采製 夏初果實由緑變緑黃時采收,除去梗、葉,置沸水中略燙或略蒸,取出,乾燥。
  性狀 聚合果由多數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圓錐形或扁圓錐形,高0.6~1.3cm,直徑0.5~1.2cm。表面黃緑色或淡棕色,頂端鈍圓,基部中心凹入。宿萼棕褐色,下有果梗痕。小果易剝落,每個小果呈半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茸毛,兩側有明顯的網紋,腹部有突起的棱綫。體輕,質硬。味微酸澀。
  化學成分 含有機酸、糖類、逆沒食子酸(ellagic acid)、b-𠔌甾醇等。
  性味 性溫,味甘、酸。
  功能主治 益腎,固精,縮尿。用於腎虛遺尿、小便頻數、陽痿早泄、遺精滑精。
  覆盆子
  (《本草經集註》)
  【異名】覆盆(《別錄》),烏藨子(《綱目》),小托盤(《中藥材手册》),竻藨子(《江西中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掌葉覆盆子、插田泡等的未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①掌葉覆盆子
  落葉灌木,高2~3米。枝細圓,紅棕色;幼枝緑色,有白粉,具稀疏、微彎麯的皮刺,長4~5毫米。葉單生或敷葉簇生,長3~5釐米,有達7釐米者,掌狀5裂,罕有3裂,中央1片大,長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常呈尾狀,兩側裂片較小,常不相等,裂片邊緣具重鋸齒;主脈5出,上被柔毛,下面葉脈上均有柔毛;葉柄細,長3~4.5釐米,有極小的刺;托葉2枚,綫狀披針形。花單生於小枝頂端,花梗細,長2~3釐米;花萼5,宿存,卵狀長圓形,兩面有毛;花瓣5,卵圓形;雄蕊多數,花藥丁字着生,2室;雌蕊多數,着生在凸出的花托上。聚合果近球形。花期4月。果期6~8月。
  生於溪旁或山坡林中。分佈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②插田泡,詳"倒生根"條。
  以上植物的根(覆盆子根)、莖葉(覆盆子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立夏後,果實已飽滿而尚呈緑色時采摘,除淨梗葉,用沸水浸1~2分鐘後,置烈日下曬幹。
  【藥材】乾燥聚合果為多數小果集合而成,全體呈圓錐形、扁圓形或球形,直徑4~9毫米,高5~12毫米。表面灰緑色帶灰白色毛茸。上部鈍圓,底部扁平,有棕褐色的總苞,5裂,總苞上生有棕色毛,下面常帶果柄,脆而易脫落。小果易剝落,每個小果具三棱,呈半月形,背部密生灰白色毛茸,兩側有明顯的網狀紋,內含棕色種子1枚。氣清香,味甘微酸。以個大、飽滿、粒整、結實、色灰緑、無葉梗者為佳。
  主産浙江、福建、湖北等地。
  覆盆子藥材主要為掌葉覆盆子的果實。插田泡的果實使用於陝西、四川等地,《植物名實圖考》所載的覆盆子圖即為此種。
  除上述品種外,尚有多種同屬植物的果實亦作覆盆子使用,如:懸鈎子(參見"懸鈎子"條)使用於江蘇;灰毛果莓(參見"硬枝黑鎖梅"條)使用于云南;擬覆盆子使用於西藏等。
  【化學成分】掌葉覆盆子含有機酸、糖類及少量維生素c。
  【藥理作用】以大鼠、兔的陰道塗片及內膜切片作觀察指標,覆盆子似有雌激素樣作用。
  【炮製】篩去灰屑,揀淨雜質,去柄。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覆盆子,用酒蒸一宿,以水淘兩遍,曬幹用。"
  ②《綱目》;"采得覆盆子,搗作薄餅,曬幹密貯,臨時以酒拌蒸,尤妙。"
  【性味】甘酸,平。
  ①《別錄》:"味甘,平,無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辛,平。"
  ③《藥性論》:"微熱,味甘辛。"
  ④孟詵:"味酸。"
  【歸經】《滇南本草》:"入肝、腎二經。"
  【功用主治】補肝腎,縮小便,助陽,固精,明目。治陽痿,遺精,溲數,遺溺,虛勞,目暗。
  ①《別錄》:"主益氣輕身,令發不白。"
  ②《藥性論》:"主男子腎精虛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陰痿。"
  ③《日華子本草》:"安五髒,益顔色,養精氣,長發,強志。療中風身熱及驚。"
  ④《開寶本草》:"補虛續絶,強陰建陽,悅澤肌膚,安和髒腑,溫中益力,療勞損風虛,補肝明目。"
  ⑤《本草衍義》:"益腎髒,縮小便。"
  ⑥《本草蒙筌》:"治腎傷精竭流滑。"
  ⑦《本草述》:"治勞倦、虛勞,肝腎氣虛惡寒,腎氣虛逆咳嗽、痿、消癉、泄瀉、赤白濁,鶴膝風,諸見血證及目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2錢: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宜忌】腎虛有火,小便短澀者慎服。
  ①《本草經疏》:"強陽不倒者忌之。"
  ②《本草匯言》:"腎熱陰虛,血燥血少之證戒之。"
  ③《本草從新》:"小便不利者勿服。"
  【選方】①治陽事不起:覆盆子,酒浸,焙研為末,每旦酒服三錢。(《瀕湖集簡方》)
  ②添精補髓,疏利腎氣,不問下焦虛實寒熱,服之自能平秘:枸杞子八兩,菟絲子八兩(酒蒸,搗餅),五味子二兩(研碎),覆盆子四兩(酒洗,去目)。車前子二兩(揚淨),上藥,俱擇精新者,焙曬幹,共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九十丸,上床時五十丸,百沸湯或????湯送下,鼕月用溫酒送下。(《攝生衆妙方》五子衍宗丸)
  ③治肺虛寒:覆盆子,取汁作煎為果,仍少加蜜,或熬為稀餳,點服。(《本草衍義》)
  【名傢論述】①《綱目》:"覆盆子、蓬蘽,功用大抵相近,雖是二物,其實一類而二種也。一早熟,一晚熟,兼用無妨。其補益與桑椹同功。若樹莓則不可混采者也。"
  ②《本草經疏》:"覆盆子,其主益氣者,言益精氣也。腎藏精、腎納氣,精氣充足,則身自輕,發不白也。蘇恭主補虛續絶,強陰建陽,悅澤肌膚,安和髒腑。甄權主男子腎精虛竭,陰痿,女子食之有子。大明主安五髒,益顔色,養精氣,長發,強志。皆取其益腎添精,甘酸收斂之義耳。"
  ③《本草通玄》:"覆盆子,甘平入腎,起陽治痿,固精攝溺,強腎而無燥熱之偏,固精而無疑澀之害,金玉之品也。"
  ④《本草述》:"覆盆子,方書用之治勞倦虛勞等證,或補腎元陽,或益腎陰氣,或專滋精血,隨其所宜之主,皆能相助為理也。"
  ⑤《本草正義》:"覆盆,為滋養真陰之藥,味帶微酸,能收攝耗散之陰氣而生精液,故寇宗奭謂益腎縮小便,服之當覆其溺器,語雖附會,尚為有理。《本經》主安五髒,髒者陰也。凡子皆堅實,多能補中,況有酸收之力,自能補五髒之陰而益精氣。凡子皆重,多能益腎,而此又專入腎陰,能堅腎氣,強志倍力有子,皆補益腎陰之效也。《別錄》益氣輕身,令發不白,仍即《本經》之意。惟此專養陰,非以助陽,《本經》、《別錄》並未言溫,其以為微溫微熱者,皆後人臆測之辭,一似凡補腎者皆屬溫藥,不知腎陰腎陽,藥物各有專主,滋養真陰者,必非溫藥。"
No. 3
  覆盆子
  (《本草經集註》)
  【異名】覆盆(《別錄》),烏藨子(《綱目》),小托盤(《中藥材手册》),竻藨子(《江西中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掌葉覆盆子、插田泡等的未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①掌葉覆盆子
  落葉灌木,高2~3米。枝細圓,紅棕色;幼枝緑色,有白粉,具稀疏、微彎麯的皮刺,長4~5毫米。葉單生或敷葉簇生,長3~5釐米,有達7釐米者,掌狀5裂,罕有3裂,中央1片大,長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常呈尾狀,兩側裂片較小,常不相等,裂片邊緣具重鋸齒;主脈5出,上被柔毛,下面葉脈上均有柔毛;葉柄細,長3~4.5釐米,有極小的刺;托葉2枚,綫狀披針形。花單生於小枝頂端,花梗細,長2~3釐米;花萼5,宿存,卵狀長圓形,兩面有毛;花瓣5,卵圓形;雄蕊多數,花藥丁字着生,2室;雌蕊多數,着生在凸出的花托上。聚合果近球形。花期4月。果期6~8月。
  生於溪旁或山坡林中。分佈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②插田泡,詳"倒生根"條。
  以上植物的根(覆盆子根)、莖葉(覆盆子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立夏後,果實已飽滿而尚呈緑色時采摘,除淨梗葉,用沸水浸1~2分鐘後,置烈日下曬幹。
  【藥材】乾燥聚合果為多數小果集合而成,全體呈圓錐形、扁圓形或球形,直徑4~9毫米,高5~12毫米。表面灰緑色帶灰白色毛茸。上部鈍圓,底部扁平,有棕褐色的總苞,5裂,總苞上生有棕色毛,下面常帶果柄,脆而易脫落。小果易剝落,每個小果具三棱,呈半月形,背部密生灰白色毛茸,兩側有明顯的網狀紋,內含棕色種子1枚。氣清香,味甘微酸。以個大、飽滿、粒整、結實、色灰緑、無葉梗者為佳。
  主産浙江、福建、湖北等地。
  覆盆子藥材主要為掌葉覆盆子的果實。插田泡的果實使用於陝西、四川等地,《植物名實圖考》所載的覆盆子圖即為此種。
  除上述品種外,尚有多種同屬植物的果實亦作覆盆子使用,如:懸鈎子(參見"懸鈎子"條)使用於江蘇;灰毛果莓(參見"硬枝黑鎖梅"條)使用于云南;擬覆盆子使用於西藏等。
  【化學成分】掌葉覆盆子含有機酸、糖類及少量維生素C。
  【藥理作用】以大鼠、兔的陰道塗片及內膜切片作觀察指標,覆盆子似有雌激素樣作用。
  【炮製】篩去灰屑,揀淨雜質,去柄。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覆盆子,用酒蒸一宿,以水淘兩遍,曬幹用。"
  ②《綱目》;"采得覆盆子,搗作薄餅,曬幹密貯,臨時以酒拌蒸,尤妙。"
  【性味】甘酸,平。
  ①《別錄》:"味甘,平,無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辛,平。"
  ③《藥性論》:"微熱,味甘辛。"
  ④孟詵:"味酸。"
  【歸經】《滇南本草》:"入肝、腎二經。"
  【功用主治】補肝腎,縮小便,助陽,固精,明目。治陽痿,遺精,溲數,遺溺,虛勞,目暗。
  ①《別錄》:"主益氣輕身,令發不白。"
  ②《藥性論》:"主男子腎精虛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陰痿。"
  ③《日華子本草》:"安五髒,益顔色,養精氣,長發,強志。療中風身熱及驚。"
  ④《開寶本草》:"補虛續絶,強陰建陽,悅澤肌膚,安和髒腑,溫中益力,療勞損風虛,補肝明目。"
  ⑤《本草衍義》:"益腎髒,縮小便。"
  ⑥《本草蒙筌》:"治腎傷精竭流滑。"
  ⑦《本草述》:"治勞倦、虛勞,肝腎氣虛惡寒,腎氣虛逆咳嗽、痿、消癉、泄瀉、赤白濁,鶴膝風,諸見血證及目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2錢: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宜忌】腎虛有火,小便短澀者慎服。
  ①《本草經疏》:"強陽不倒者忌之。"
  ②《本草匯言》:"腎熱陰虛,血燥血少之證戒之。"
  ③《本草從新》:"小便不利者勿服。"
  【選方】①治陽事不起:覆盆子,酒浸,焙研為末,每旦酒服三錢。(《瀕湖集簡方》)
  ②添精補髓,疏利腎氣,不問下焦虛實寒熱,服之自能平秘:枸杞子八兩,菟絲子八兩(酒蒸,搗餅),五味子二兩(研碎),覆盆子四兩(酒洗,去目)。車前子二兩(揚淨),上藥,俱擇精新者,焙曬幹,共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九十丸,上床時五十丸,百沸湯或????湯送下,鼕月用溫酒送下。(《攝生衆妙方》五子衍宗丸)
  ③治肺虛寒:覆盆子,取汁作煎為果,仍少加蜜,或熬為稀餳,點服。(《本草衍義》)
  【名傢論述】①《綱目》:"覆盆子、蓬蘽,功用大抵相近,雖是二物,其實一類而二種也。一早熟,一晚熟,兼用無妨。其補益與桑椹同功。若樹莓則不可混采者也。"
  ②《本草經疏》:"覆盆子,其主益氣者,言益精氣也。腎藏精、腎納氣,精氣充足,則身自輕,發不白也。蘇恭主補虛續絶,強陰建陽,悅澤肌膚,安和髒腑。甄權主男子腎精虛竭,陰痿,女子食之有子。大明主安五髒,益顔色,養精氣,長發,強志。皆取其益腎添精,甘酸收斂之義耳。"
  ③《本草通玄》:"覆盆子,甘平入腎,起陽治痿,固精攝溺,強腎而無燥熱之偏,固精而無疑澀之害,金玉之品也。"
  ④《本草述》:"覆盆子,方書用之治勞倦虛勞等證,或補腎元陽,或益腎陰氣,或專滋精血,隨其所宜之主,皆能相助為理也。"
  ⑤《本草正義》:"覆盆,為滋養真陰之藥,味帶微酸,能收攝耗散之陰氣而生精液,故寇宗奭謂益腎縮小便,服之當覆其溺器,語雖附會,尚為有理。《本經》主安五髒,髒者陰也。凡子皆堅實,多能補中,況有酸收之力,自能補五髒之陰而益精氣。凡子皆重,多能益腎,而此又專入腎陰,能堅腎氣,強志倍力有子,皆補益腎陰之效也。《別錄》益氣輕身,令發不白,仍即《本經》之意。惟此專養陰,非以助陽,《本經》、《別錄》並未言溫,其以為微溫微熱者,皆後人臆測之辭,一似凡補腎者皆屬溫藥,不知腎陰腎陽,藥物各有專主,滋養真陰者,必非溫藥。"
二:藥材覆盆子
  名稱:覆盆子
  中藥材覆盆子類別:收澀藥
  學名:Rubus Chingii Hu
  別名:覆盆、托盤、小托盤、種田泡、翁扭、牛奶母。
  來源:
  為薔薇科落葉灌木植物華東覆盆子的未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 :
  落葉灌木。新枝略帶蔓性,紫褐色,幼枝緑色,被白粉,有少數倒刺。葉互生,近圓形,掌狀5裂,偶有7裂,邊緣具不整齊鋸齒,兩面脈上被白色短柔毛;葉柄散生細刺,托葉綫形。花單生於枝端葉腋;萼片5,卵形或長橢圓形,被灰白色柔毛;花瓣5,近圓形,白色;雄蕊多數,生於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紅色,下垂,小核果密被淡黃白色短柔毛。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於嚮陽山坡、路邊、林邊及灌叢中。
  藥用部位:果實
  藥材性狀:
  本品為聚合果,由多數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圓錐形,高0.6~1.3cm,直徑0.5~1.2cm。表面黃緑色或淡棕色,頂端鈍圓,基部中心凹入。宿萼棕褐色,下有果梗痕。小果易剝落,每個小果呈半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茸毛,兩側有明顯的網紋,腹部有突起的棱綫。體輕,質硬。氣微,味微酸澀。
  化學成分:含有機酸、糖類、逆沒食子酸(ellagic acid)、B-𠔌甾醇等。
  産地:主要産自浙江、福建、湖北、貴州等地。
  采收加工:夏初果實由緑變緑黃時采收。除去梗、葉,置沸水中略燙或略蒸,取出,乾燥。
  性味歸經:溫;甘、酸;歸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益腎,固精,縮尿。用於腎虛遺尿,小便頻數,陽痿早泄,遺精滑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或浸酒、熬膏。
  禁忌:腎虛火旺,小便短赤者慎服。
  覆盆子《本草經集註》
  【異名】覆盆(《別錄》),烏藨子(《綱目》),小托盤(《中藥材手册》),竻藨子(《江西中藥》)。
  【考證】出自《本草經集註》。
  1. 孟說:“覆盆子,五月於麥田中得之良,采得,烈日曬幹,免爛不堪。 ”
  2.《本草圖經》:覆盆子,舊不著所出州士,今並處處有之,而秦、吳地尤多。苗短不過尺,莖葉皆有刺,花自,子赤黃油口半彈丸大,而下有莖承如柿蒂狀,小兒多食。其實五月采,其茵葉采無時。江南人謂之葛,然其地所生差晚,三月始有苗,八九月開花,十月而實成,功用則同,古方多用。
  3.《本草衍義》:覆盆子,長條,四五月紅熟,案例'甚多,永興、華外E亦有。及時,山中人采來賣。其味酸甘,外如荔枝。櫻桃許大,軟紅可愛,失采則就校生蛆。五六分熟便可采。烈日曝,仍須薄納蒙之。
  4.《本草蒙簍》:覆盆子,道旁團側,處處有生。苗長七、丈寸餘,實結四、五顆止,大若半彈而有蒂,微生黑毛而中虛,赤熟,夏初小兒竟采,江南威謂莓子。《本經》易名覆盆,因益腎易收小便,入服之,當覆溺器,由此為譽。
  5.《綱目》:蓬子,以八九月熟,故謂之割田。覆盆以四五月熟,故謂之插田,正與《別錄》五月采相合。二熟時色皆烏赤,故能補腎。其四、五月熟而色紅者,乃薅田也,不入藥用。陳氏所謂以茅莓當覆盆者,蓋指此也。南土覆盆極多。懸鈎是樹生,覆就是藤生,子狀雖同,而覆蓋色烏赤,懸鈎色紅赤,功亦不同。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掌葉覆盆子、插田泡等的未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①掌葉覆盆子
  落葉灌木,高2~3米。枝細圓,紅棕色;幼枝緑色,有白粉,具稀疏、微彎麯的皮刺,長4~5毫米。葉單生或敷葉簇生,長3~5釐米,有達7釐米者,掌狀5裂,罕有3裂,中央1片大,長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常呈尾狀,兩側裂片較小,常不相等,裂片邊緣具重鋸齒;主脈5出,上被柔毛,下面葉脈上均有柔毛;葉柄細,長3~4.5釐米,有極小的刺;托葉2枚,綫狀披針形。花單生於小枝頂端,花梗細,長2~3釐米;花萼5,宿存,卵狀長圓形,兩面有毛;花瓣5,卵圓形;雄蕊多數,花藥丁字着生,2室;雌蕊多數,着生在凸出的花托上。聚合果近球形。花期4月。果期6~8月。
  生於溪旁或山坡林中。分佈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②插田泡,詳"倒生根"條。
  以上植物的根(覆盆子根)、莖葉(覆盆子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立夏後,果實已飽滿而尚呈緑色時采摘,除淨梗葉,用沸水浸1~2分鐘後,置烈日下曬幹。
  【藥材】乾燥聚合果為多數小果集合而成,全體呈圓錐形、扁圓形或球形,直徑4~9毫米,高5~12毫米。表面灰緑色帶灰白色毛茸。上部鈍圓,底部扁平,有棕褐色的總苞,5裂,總苞上生有棕色毛,下面常帶果柄,脆而易脫落。小果易剝落,每個小果具三棱,呈半月形,背部密生灰白色毛茸,兩側有明顯的網狀紋,內含棕色種子1枚。氣清香,味甘微酸。以個大、飽滿、粒整、結實、色灰緑、無葉梗者為佳。
  主産浙江、福建、湖北等地。
  覆盆子藥材主要為掌葉覆盆子的果實。插田泡的果實使用於陝西、四川等地,《植物名實圖考》所載的覆盆子圖即為此種。
  除上述品種外,尚有多種同屬植物的果實亦作覆盆子使用,如:懸鈎子(參見"懸鈎子"條)使用於江蘇;灰毛果莓(參見"硬枝黑鎖梅"條)使用于云南;擬覆盆子使用於西藏等。
  【化學成分】掌葉覆盆子含有機酸、糖類及少量維生素C。
  【藥理作用】以大鼠、兔的陰道塗片及內膜切片作觀察指標,覆盆子似有雌激素樣作用。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100%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對霍亂弧菌也有抑製作用。
  2.雌激素樣作用 大鼠、兔的陰道塗片及內膜切片等指標表明,覆盆子似有雌激素樣作用。
  ①治陽事不起:覆盆子,酒浸,焙研為末,每旦酒服三錢。(《瀕湖集簡方》)②添精補髓,疏利腎氣,不問下焦虛實寒熱,服之自能平:枸杞子八兩,菟絲於八兩(酒蒸,搗講),五味子二兩(研碎),覆盆子四兩(酒洗,去目),車前子二兩(揚淨)。上藥,俱擇精新者,焙曬幹,共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九十丸、上床時五十丸,白沸湯或????湯送下,鼕月用溫酒送下。(《攝生衆妙方》五子衍宗丸)③治肺虛寒:覆盆子,取汁作煎為果,仍少加蜜,或熬為稀楊,點服。
  【炮製】篩去灰屑,揀淨雜質,去柄。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覆盆子,用酒蒸一宿,以水淘兩遍,曬幹用。"
  ②《綱目》;"采得覆盆子,搗作薄餅,曬幹密貯,臨時以酒拌蒸,尤妙。"
  【性味】甘酸,平。
  ①《別錄》:"味甘,平,無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辛,平。"
  ③《藥性論》:"微熱,味甘辛。"
  ④孟詵:"味酸。"
  【歸經】《滇南本草》:"入肝、腎二經。"
  【功用主治】補肝腎,縮小便,助陽,固精,明目。治陽痿,遺精,溲數,遺溺,虛勞,目暗。
  ①《別錄》:"主益氣輕身,令發不白。"
  ②《藥性論》:"主男子腎精虛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陰痿。"
  ③《日華子本草》:"安五髒,益顔色,養精氣,長發,強志。療中風身熱及驚。"
  ④《開寶本草》:"補虛續絶,強陰建陽,悅澤肌膚,安和髒腑,溫中益力,療勞損風虛,補肝明目。"
  ⑤《本草衍義》:"益腎髒,縮小便。"
  ⑥《本草蒙筌》:"治腎傷精竭流滑。"
  ⑦《本草述》:"治勞倦、虛勞,肝腎氣虛惡寒,腎氣虛逆咳嗽、痿、消癉、泄瀉、赤白濁,鶴膝風,諸見血證及目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2錢: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宜忌】腎虛有火,小便短澀者慎服。
  ①《本草經疏》:"強陽不倒者忌之。"
  ②《本草匯言》:"腎熱陰虛,血燥血少之證戒之。"
  ③《本草從新》:"小便不利者勿服。"
  【選方】①治陽事不起:覆盆子,酒浸,焙研為末,每旦酒服三錢。(《瀕湖集簡方》)
  ②添精補髓,疏利腎氣,不問下焦虛實寒熱,服之自能平秘:枸杞子八兩,菟絲子八兩(酒蒸,搗餅),五味子二兩(研碎),覆盆子四兩(酒洗,去目)。車前子二兩(揚淨),上藥,俱擇精新者,焙曬幹,共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九十丸,上床時五十丸,百沸湯或????湯送下,鼕月用溫酒送下。(《攝生衆妙方》五子衍宗丸)
  ③治肺虛寒:覆盆子,取汁作煎為果,仍少加蜜,或熬為稀餳,點服。(《本草衍義》)
  【名傢論述】①《綱目》:"覆盆子、蓬蘽,功用大抵相近,雖是二物,其實一類而二種也。一早熟,一晚熟,兼用無妨。其補益與桑椹同功。若樹莓則不可混采者也。"
  ②《本草經疏》:"覆盆子,其主益氣者,言益精氣也。腎藏精、腎納氣,精氣充足,則身自輕,發不白也。蘇恭主補虛續絶,強陰建陽,悅澤肌膚,安和髒腑。甄權主男子腎精虛竭,陰痿,女子食之有子。大明主安五髒,益顔色,養精氣,長發,強志。皆取其益腎添精,甘酸收斂之義耳。"
  ③《本草通玄》:"覆盆子,甘平入腎,起陽治痿,固精攝溺,強腎而無燥熱之偏,固精而無疑澀之害,金玉之品也。"
  ④《本草述》:"覆盆子,方書用之治勞倦虛勞等證,或補腎元陽,或益腎陰氣,或專滋精血,隨其所宜之主,皆能相助為理也。"
  ⑤《本草正義》:"覆盆,為滋養真陰之藥,味帶微酸,能收攝耗散之陰氣而生精液,故寇宗奭謂益腎縮小便,服之當覆其溺器,語雖附會,尚為有理。《本經》主安五髒,髒者陰也。凡子皆堅實,多能補中,況有酸收之力,自能補五髒之陰而益精氣。凡子皆重,多能益腎,而此又專入腎陰,能堅腎氣,強志倍力有子,皆補益腎陰之效也。《別錄》益氣輕身,令發不白,仍即《本經》之意。惟此專養陰,非以助陽,《本經》、《別錄》並未言溫,其以為微溫微熱者,皆後人臆測之辭,一似凡補腎者皆屬溫藥,不知腎陰腎陽,藥物各有專主,滋養真陰者,必非溫藥。"
  草本覆盆子:俗名“托兒盤”,山東臨沂、日照多,野生。
食療價值
  薔薇灌木植物掌葉覆盆子的果實。也稱覆盆子。我國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四川、陝西等地均有分佈。一般於夏初果實已飽滿,並由緑變黃緑時采收,置沸水中略燙或略蒸,取出,乾燥備用。亦可采成熟的果實鮮用。
  [性能]味甘、酸,性平。能補肝腎,明目,澀精,縮尿。
  [參考]掌葉覆盆子含有機酸、糖類、少量維生素C等成分。
  [用途]用於肝腎不足,陰精虛少,體倦腰酸,不育、不孕;肝虛目暗,視物不清,或夜盲;腎虛不固,遺精,尿頻或遺尿。
  [用法]紅熟者,可生食。一般多煎湯,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附方]
  五子衍宗丸:枸杞子、菟絲子各120g,五味子15g,覆盆子60g,蓮子30g。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6g,早晚空腹服,溫開水送下。
  源於《醫學入門》。本方取枸杞子、菟絲子等補益肝腎精血,用五味子、覆盆子、蓮子固腎澀精、縮尿。用於肝腎不足,久不生育,或須發早白;腎虛遺精,陽痿早泄,小便餘瀝不盡。
中國藥典2005版
  名稱:
  覆盆子
  漢語拼音:
  Fupenzi
  英文名:
  FRUCTUS RUBI
  基原: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華東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乾燥果實。夏初果實由緑變緑黃時采收,除去梗、葉,置沸水中略燙或略蒸,取出,乾燥。
  性狀:
  本品為聚合果,由多數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圓錐形或扁圓錐形,高0.6-1.3cm,直徑0.5-1.2cm。表面黃緑色或淡棕色,頂端鈍圓,基部中心凹入。宿萼棕褐色,下有果梗痕。小果易剝落,每個小果呈半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茸毛,兩側有明顯的網紋,腹部有突起的棱綫。體輕,質硬。氣微,味微酸澀。
  鑒別:
  本品粉末棕黃色。非腺毛單細胞,長60-450μm,直徑12-20μm,壁甚厚,木化,大多數具雙蠃紋,有的體部易脫落,足部殘留而埋於表皮層,表面觀圓多角形或長圓形,直徑約至23μm,胞腔分枝,似石細胞狀。草酸鈣簇晶較多見,直徑18-50μm。果皮纖維黃色,上下層縱橫或斜嚮交錯排列。
  性味:
  甘、酸,溫。
  歸經:
  歸腎、膀胱經。
  功效:
  益腎,固精,縮尿。
  主治:
  用於腎虛遺尿,小便頻數,陽痿早泄,遺精滑精。
  用法用量:
  6-12g。
  貯藏:
  置乾燥處。
  中西藥分類:
  中藥(藥材及飲片)
中 草 藥
    FRUCTUS RUBI
中國藥典2000版
  覆盆子
  拼音名:Fupenzi
  英文名:FRUCTUSRUBI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315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華東覆盆子RubuschingiiHu的乾燥果實。夏初果實由緑變緑黃
  時采收,除去梗、葉,置沸水中略燙或略蒸,取出,乾燥。
  【性狀】本品為聚合果,由多數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圓錐形或扁圓錐形,高0.6
  ~1.3cm,直徑0.5~1.2cm。表面黃緑色或淡棕色,頂端鈍圓,基部中心凹入。宿萼棕褐
  色,下有果梗痕。小果易剝落,每個小果呈半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茸毛,兩側有明顯
  的網紋,腹部有突起的棱綫。體輕,質硬。氣微,味微酸澀。
  【鑒別】本品粉末棕黃色。非腺毛單細胞,長60~450μm,直徑12~20μm,壁甚
  厚,木化,大多數具雙蠃紋,有的體部易脫落,足部殘留而埋於表皮層,表面觀圓多角
  形或長圓形,直徑約至23μm,胞腔分枝,似石細胞狀。草酸鈣簇晶較多見,直徑18~50
  μm。果皮纖維黃色,上下層縱橫或斜嚮交錯排列。
  【性味與歸經】甘、酸,溫。歸腎、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益腎,固精,縮尿。用於腎虛遺尿,小便頻數,陽痿早泄,遺精
  滑精。
  【用法與用量】6~12g。
  【貯藏】置乾燥處。
形態特徵
  覆盆子(圖2)覆盆子(學名:Rubus idaeus)屬落葉灌木,高2-3m。幼枝緑色,有白粉,有少數倒刺。單葉互生;葉柄長3-4.5cm;托葉綫狀披針形;葉片近圓形,直徑5-9cm,掌狀5深裂,中裂片菱狀卵形,基部近心形,邊緣有重鋸齒,兩面脈上有白色短柔毛;基生五出脈。花兩性;單生於短枝的頂端,花萼5,宿存,卵狀長圓形,萼裂片兩面有短柔毛;花瓣5,白色,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圓鈍;直徑2.5-3.5cm;花梗長2-3.5cm;雄蕊多數,花絲寬扁;花藥丁字着生,2室;雌蕊多數,具柔毛,着生在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直徑1.5-2cm,紅色,下垂;小核果密生灰白色柔毛。花期3-4月,果期5-8月。[1]
生物特性
  覆盆子(圖4)覆盆子根屬淺根係,主根不明顯,側根及須根發達,有橫走根莖。枝為二年生,産果後死亡。在氣溫低於5℃時,植株常處於休眠狀態。早春2月中下旬,氣溫略回升時,2-3級枝的葉腋混合芽開始萌動,下旬幼葉稍開展。3月中旬初花(屬異花授粉),下旬為盛花期,其地下根莖萌發新枝。3月末至4月初,花期結束,此時葉片已全部開展。4月下旬,幼果徑可達1釐米,多生於三四級枝的頂端,座果率約為80%。5月下旬,果實由緑轉黃,再轉為桔紅色,中旬達盛果期,果枝也逐漸枯黃。6月,老枝自上而下逐漸枯萎,至7月完全枯死,被更新枝所替代。6-9月為更新枝營養期。10月,初生葉已逐漸凋落,側枝上産生三級分枝,下旬至11月,二三級枝上鼕芽形成並進行花芽分化。12月葉片全部凋落,處於休眠狀態。
  通常生於山區、半山區的溪旁、山坡灌叢、林緣及亂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燒山後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長茂盛,性喜溫暖濕潤,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應性強,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強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紅壤、紫色土等較好。[4]
地理分佈
  分佈中國山西、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産地:浙江、福建、湖北。
藥用價值
  一、採集
  立夏後,果實已飽滿而尚呈緑色時采摘,除淨梗葉,用沸水浸1~2分鐘後,置烈日下曬幹。
  二、藥材
  覆盆子(圖3)
  該品為乾燥聚合果,為多數小果集合而成,全體呈圓錐形、扁圓形或球形,直徑4~9毫米,高5~12毫米。表面灰緑色帶灰白色毛茸。上部鈍圓,底部扁平,有棕褐色的總苞,5裂,總苞上生有棕色毛,下面常帶果柄,脆而易脫落。小果易剝落,每個小果具三棱,呈半月形,背部密生灰白色毛茸,兩側有明顯的網狀紋,內含棕色種子1枚。氣清香,味甘微酸。以個大、飽滿、粒整、結實、色灰緑、無葉梗者為佳。
  三、化學成分
  掌葉覆盆子含有機酸、糖類及少量維生素C。
  四、藥理作用
  以大鼠、兔的陰道塗片及內膜切片作觀察指標,覆盆子似有雌激素樣作用。
  覆盆子(圖5)
  五、炮製
  篩去灰屑,揀淨雜質,去柄。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覆盆子,用酒蒸一宿,以水淘兩遍,曬幹用。"
  ②《綱目》;"采得覆盆子,搗作薄餅,曬幹密貯,臨時以酒拌蒸,尤妙。"
  六、性味
  甘酸,平。
  ①《別錄》:"味甘,平,無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辛,平。"
  ③《藥性論》:"微熱,味甘辛。"
  ④孟詵:"味酸。"
  七、歸經
  《滇南本草》:"入肝、腎二經。"
  八、功用主治
  補肝腎,縮小便,助陽,固精,明目。治陽痿,遺精,溲數,遺溺,虛勞,目暗。
  ①《別錄》:"主益氣輕身,令發不白。"
  ②《藥性論》:"主男子腎精虛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陰痿。"
  ③《日華子本草》:"安五髒,益顔色,養精氣,長發,強志。療中風身熱及驚。"
  ④《開寶本草》:"補虛續絶,強陰建陽,悅澤肌膚,安和髒腑,溫中益力,療勞損風虛,補肝明目。"
  ⑤《本草衍義》:"益腎髒,縮小便。"
  ⑥《本草蒙筌》:"治腎傷精竭流滑。"
  ⑦《本草述》:"治勞倦、虛勞,肝腎氣虛惡寒,腎氣虛逆咳嗽、痿、消癉、泄瀉、赤白濁,鶴膝風,諸見血證及目疾。"
  九、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2錢:浸酒、熬膏或入丸、散。覆盆子(圖7)
  十、宜忌
  腎虛有火,小便短澀者慎服。
  ①《本草經疏》:"強陽不倒者忌之。"
  ②《本草匯言》:"腎熱陰虛,血燥血少之證戒之。"
  ③《本草從新》:"小便不利者勿服。"
  十、選方
  ①治陽事不起:覆盆子,酒浸,焙研為末,每旦酒服三錢。(《瀕湖集簡方》)
  ②添精補髓,疏利腎氣,不問下焦虛實寒熱,服之自能平秘:枸杞子八兩,菟絲子八兩(酒蒸,搗餅),五味子二兩(研碎),覆盆子四兩(酒洗,去目)。車前子二兩(揚淨),上藥,俱擇精新者,焙曬幹,共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九十丸,上床時五十丸,百沸湯或????湯送下,鼕月用溫酒送下。(《攝生衆妙方》五子衍宗丸)
  ③治肺虛寒:覆盆子,取汁作煎為果,仍少加蜜,或熬為稀餳,點服。(《本草衍義》)[3]
名傢論述
  ①《綱目》:"覆盆子、蓬蘽,功用大抵相近,雖是二物,其實一類而二種也。一早熟,一晚熟,兼用無妨。其補益與桑椹同功。若樹莓則不可混采者也。"
  ②《本草經疏》:"覆盆子,其主益氣者,言益精氣也。腎藏精、腎納氣,精氣充足,則身自輕,發不白也。蘇恭主補虛續絶,強陰建陽,悅澤肌膚,安和髒腑。甄權主男子腎精虛竭,陰痿,女子食之有子。大明主安五髒,益顔色,養精氣,長發,強志。皆取其益腎添精,甘酸收斂之義耳。"
  ③《本草通玄》:"覆盆子,甘平入腎,起陽治痿,固精攝溺,強腎而無燥熱之偏,固精而無疑澀之害,金玉之品也。"
  ④《本草述》:"覆盆子,方書用之治勞倦虛勞等證,或補腎元陽,或益腎陰氣,或專滋精血,隨其所宜之主,皆能相助為理也。"
  ⑤《本草正義》:"覆盆,為滋養真陰之藥,味帶微酸,能收攝耗散之陰氣而生精液,故寇宗?#93;謂益腎縮小便,服之當覆其溺器,語雖附會,尚為有理。《本經》主安五髒,髒者陰也。凡子皆堅實,多能補中,況有酸收之力,自能補五髒之陰而益精氣。凡子皆重,多能益腎,而此又專入腎陰,能堅腎氣,強志倍力有子,皆補益腎陰之效也。《別錄》益氣輕身,令發不白,仍即《本經》之意。惟此專養陰,非以助陽,《本經》、《別錄》並未言溫,其以為微溫微熱者,皆後人臆測之辭,一似凡補腎者皆屬溫藥,不知腎陰腎陽,藥物各有專主,滋養真陰者,必非溫藥" 。[3]
栽培技術
  一.繁殖方法
  有分枝繁殖、分根繁殖和種子繁殖。分株繁殖可利用母株根莖萌發的幼苗進行移栽。分根繁殖即在早春根莖上的不定芽還未出土時,挖取根莖,按長10-15釐米切斷,斜插或淺埋,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成活。種子繁殖於每年5-6月采成熟果實,洗去果實,用濕沙層積貯藏到秋天或次年春天播種,播種一年後可移栽。最實用的方法是在12月葉片全掉後,挖取更新枝種植。
  二.整地移栽
  選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緩坡地,深翻整地。按株行距50釐米×100釐米或100釐米×100釐米移栽。
  三.田間管理
  移栽前施足基肥,施農傢肥每株3-5千克。生長期間結合鬆土除草,每年施追肥2-3次,氮肥為主,適量搭配磷鉀肥。在3月施苗肥,4月施花肥,11月施越鼕肥。每畝施人糞尿1500-2000千克。夏秋幹旱時註意澆水。4-5月新枝發生側枝時,摘去頂芽促進側枝生長,同時對側枝摘心,促使其發生二次側枝,枝多葉則茂,增加翌年結果母枝,增加産量。結果期要在每一植株旁立支柱,防止倒伏。
  5月上中旬果實八成熟時連花萼一起采收包裝。[4]
同名動漫人物【同木莓
  槐少女第六人偶 木莓
  中文名:木莓
  羅馬發音:Kiichigo
  德文名:Himbeere
  日文名:木苺【きいちご】
  人工精霊:不明
  喜歡白米
  基本上都在睡覺,餓了就會起來要求吃飯然後繼續睡覺
  除此以外感覺到附近有食物的話也會起來吃然後繼續睡覺
  睡覺的時候也可以說話?比青天井更少機會可以對話
  愛稱「ki醬」
  武器是[充氣玩具錘子]威力不明。貌似還配套頭盔
  看起來戰力弱,但醒了後就會很強,吧。
百科大全
  覆盆子
  藥名。出梁·陶弘景《本草經集 註》。為薔薇科植物掌葉覆盆子的未成熟果實。性味:甘,酸,微溫。功效:益腎,固精, 縮 尿。主治:腎虛失固所致遺精、滑精、遺尿、尿頻、陽痿、房事損胎及目暗不明等疾。用量 用法:3~10g,隨方配製。
英文解釋
  1. :  Palmleaf Raspberry Pruit,  Fructus Rubi,  Palmleaf Raspberry Fruit,  red raspberry
  2. n.:  bilberry,  raspberry
法文解釋
  1. n.  framboise, framboisier
近義詞
懸鈎子
相關詞
紫蘇葉本草紅石榴七白植物果實
包含詞
覆盆子酮覆盆子丸覆盆子根
似覆盆子覆盆子葉擬覆盆子
掌葉覆盆子覆盆子啤酒覆盆子葉茶
無毛覆盆子覆盆子免煎覆盆子提取物
覆盆子或其果實覆盆子燒牛肉塊覆盆子摩卡咖啡
薄荷覆盆子果醬覆盆子巧剋力蛋糕白果覆盆子煲豬小肚
白果覆盆子煲豬小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