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 > 西西裏登陸
目錄
No. 1
  中文名稱: 西西裏島登陸戰
  外文名稱: Landing Operation on Sicily
  發生時間: 1943年7~8月
  發生地點: 西西裏島
  西西裏島是地中海最大的島嶼,是意大利的屬地,整個島嶼成三角形,全島面積為25700平方公裏,人口約400多萬。全島東西長300公裏,南北最寬為200公裏,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高處是埃德納火山。島上西北角為巴勒莫港,東北角為墨西拿港,距意大利本土的卡拉布裏亞市衹有一條狹窄的墨西拿海狹相隔,東南角有錫臘庫紮港,整個島嶼易守難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英盟軍於1943年7~8月在意大利西西裏島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登陸作戰。目的是攻占西西裏島,保證同盟國地中海航綫暢通,並迫使意大利投降。盟軍戰役最高司令為D.D.艾森豪威爾,總兵力為47.8萬人,艦艇約2600艘(運輸艦艇約2100艘,其他戰鬥艦艇約500艘),飛機約4000架。德、意守島部隊共12個師(含2個德軍裝甲師),約26萬人,意軍戰鬥力很差;水面艦艇未參戰,有16艘潛艇在地中海中部活動;西西裏島及其附近機場約有德、意飛機1400架;由於對情況判斷錯誤,守軍主力大部部署在島的西端;防禦工事薄弱。戰役計劃規定,美、英軍分別在西西裏島南部和東南部實施登陸和空降,奪取重要港口和機場,爾後攻占全島。盟軍在登陸前近兩個月內,轟炸了西西裏島、撒丁島和意大利本土的空軍基地、港口等軍事設施,登陸前一周內轟炸最為猛烈,攻占潘泰萊裏亞島,獲得了前進機場,奪得了製空權。此外,還派出大型水面軍艦和潛艇進行戰役掩護,以防意大利水面艦艇編隊的襲擊。為隱蔽戰役企圖,美、英軍采取一係列欺騙措施,如發出假情報,把一具帶有假作戰文件的叫作“馬丁少校”的屍體空投到西班牙海岸,A.希特勒得到該文件後誤認為美、英軍將在撒丁島或希臘登陸;登陸編隊在航渡中不是從北非沿岸直接駛嚮登陸地域,而是繞過邦角轉嚮南再嚮東行駛,造成進攻西西裏以東某處的假象;對登陸地域不進行預先火力準備等。
  1943年1月,卡薩布蘭卡會議上,美英首腦便决定在突尼斯戰役結束後立即實施西西裏島登陸戰,以掃除地中海交通綫上的主要障礙,迫使意大利退出戰爭。1943年夏,盟軍在北非沿海港口集中了大量軍隊,準備執行代號為“愛斯基摩人”的西西裏島登陸作戰計劃。負責實施該計劃的是亞歷山大將軍指揮的第15集團軍群,下轄英軍第8集團軍和美軍第7集團軍,共13個師(包括10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和兩個空降師)又3個獨立旅,總兵力達47.8萬人,作戰飛機4000餘架,戰鬥艦艇和輔助船衹約3200艘。英第8集團軍由蒙哥馬利指揮,其任務是在島東南的錫臘庫紮到帕基諾地段登陸,嚮墨西拿前進;美軍第7集團軍由巴頓指揮,其任務是在島西南的傑拉到利卡塔地段登陸,通過該島中央把敵軍切成兩半,並肅清島西北角的敵軍。登陸時間定在1943年7月10日。
  盟軍在實施登陸前,實施了代號為“肉餡”的欺敵計劃。一具看起來像是一名盟軍參謀軍官的屍體攜帶有關攻打撒丁島和希臘的文件漂浮在西班牙海岸。希特勒接到德軍情報部門送來的情報後,對盟軍可能登陸的地點作了錯誤的判斷,把德軍主力調往撒丁島和希臘。但德南綫總司令凱塞林元帥依然意識到盟軍極有可能進攻西西裏島,於是將德軍戈林裝甲師和第15裝甲步兵師派往西西裏島,增強了該島的防禦力量。1943年6月,防禦西西裏島的意大利第6集團軍已轄有9個意大利師和2個德國裝甲師,兵力共約25.5萬人,由意軍將領古佐尼指揮。
  1943年6月11日,為了取得進攻西西裏島的前進基地,盟軍在西西裏島和北非之間的班泰雷利亞島登陸,俘虜意軍1.1萬多人。揭開了西西裏島戰役的序幕。兩天後,鄰近兩個小島的意軍也放下了武器。作戰圖片
  盟軍在登陸前對西西裏島和卡拉布裏亞實施了戰略轟炸,盟軍共出動4000架飛機在登陸前的3周對西西裏島上的機場和設施進行了晝夜轟炸。7月1日,盟軍取得了西西裏島及意大利南部的製空權,德意空軍的1400架飛機撤到意大利南中部和撒丁島。
  7月5日,盟軍攻擊艦隊從北非的奧蘭、阿爾及爾等6個港口出發,載送部隊前往馬耳他島會合。同時,英國海軍出動“無敵”號和“無畏”號航空母艦、6艘戰列艦等大型戰艦掩護攻擊艦隊。航空母艦還嚮希臘方向佯動,迷惑敵人。
  7月9日,盟軍艦隊在馬耳他島東西兩側集結,準備登陸時天氣驟變,狂風怒號,惡浪滔天,德意軍因此放鬆了警惕。10日凌晨2時40分,空降部隊首先發動攻擊,美軍第82空降師和英第1空降師的5400名官兵搭乘366架運輸機和滑翔機從突尼斯出發,飛嚮西西裏島。10日凌晨3時45分,巴頓和蒙哥馬利指揮的16萬美英登陸大軍分乘3200艘軍艦和運輸船,在1000架飛機掩護下,在西西裏島的西南部和東南部實施登陸。海岸意軍士氣低落,僅進行了微弱抵抗。至中午時分,巴頓和蒙哥馬利的部隊順利地登上了各自的目標灘頭,並保持着攻擊態勢。
  7月11日,西西裏島守軍在意軍古佐尼中將指揮下開始反擊。德第15裝甲師從島上西部調到了東岸,以阻止蒙哥馬利的英第8集團軍嚮北面的奧古斯塔移動;德軍戈林裝甲步兵師和意大利的2個摩托化步兵師則嚮巴頓的美第7集團軍發起反擊。德空軍出動了481架飛機頻頻轟炸盟軍灘頭部隊,盟軍飛機前來攔截,結果引起一場混戰,盟軍地面的防空武器不分敵我地進行炮擊。激烈的戰鬥持續了一天,德軍坦剋幾乎推進到距美第7集團軍灘頭陣地不足2公裏處。巴頓親臨前綫指揮美軍奮力反擊,海軍也用猛烈的炮火轟擊德軍坦剋。戰至傍晚,德軍損失大批坦剋,被迫撤退。美軍趁勢攻占傑拉城。12日,東面的英第8集團軍攻剋了錫臘庫紮。
  德意軍隊第一次反攻失利後,凱塞林知道大勢已去,衹好與盟軍混戰以拖延時間,牽製盟軍,然後經墨西拿海峽退至意大利的卡拉布裏亞。希特勒親自批準了凱塞林的計劃,將駐卡拉布裏亞的德軍第29裝甲師和駐法國的第1空降師調往西西裏島。在加強兵力的同時,德意部隊加緊調動,以阻止英第8集團軍威脅墨西拿。德戈林裝甲師被調往東部的卡塔尼亞;德軍第1空降師也同時在卡塔尼亞空降;德第15裝甲師在恩納附近阻止美第7集團軍北進;新調來的第29裝甲師部署在埃德納火山西南。這樣德意部隊構築了從恩納到卡塔尼亞的堅固防綫。
  7月13日,蒙哥馬利手下的第13軍奮力突擊卡塔尼亞,盟軍145架飛機載着英第1空降旅1900名士兵從突尼斯出發在卡塔尼亞空降,配合地面部隊聯合進攻。德軍以德戈林裝甲師和第1空降師進行頑強抵抗,牢牢控製着從卡塔尼亞通嚮墨西拿的海岸公路。蒙哥馬利正面進攻受挫,被迫調第30軍繞過埃德納火山西側,在美第7集團軍的支援下進攻墨西拿。
  巴頓不甘心讓蒙哥馬利獨唱主角,他兵分兩路,一路由布萊德雷率領美第2軍在西西裏島中部支援英軍作戰,一路由凱斯將軍率領1個暫編軍直取西西裏首府巴勒莫。7月22日,美軍不戰而剋巴勒莫,俘虜意軍5.3萬人。巴頓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艾森豪威爾也為美軍的勝利而興高采烈。與此同時,蒙哥馬利卻在兩個重要方向上都陷入睏境,他的第13軍被阻於卡塔尼亞,而嚮西迂回的第30軍也在阿德拉諾地區徘徊不前。6個師對付不了德軍3個師和一些意大利部隊。
  巴頓和布萊德雷見蒙哥馬利受阻,决心變助攻為主攻,搶在蒙哥馬利之前拿下墨西拿,一洗英國宣傳機器的奚落和咒駡。布萊德雷的美第2軍在攻占北部的佩特拉裏亞後,迅速調頭東進,沿北海岸公路直撲墨西拿。8月1日,艾倫指揮的美軍“大紅一師”嚮特羅伊納發起進攻。攻擊剛開始,艾倫低估了德軍的兵力和戰鬥力,結果傷亡慘重敗了下來。德軍死守特羅伊納,與美軍殊死搏鬥了7天才撤離該城。8月5日,英第8集團軍終於攻剋卡塔尼亞,開始沿東海岸公路嚮墨西拿推進。德軍有計劃地邊打邊撤,沿途過河炸橋,並埋下數以萬計的地雷。8月10日,德意部隊退到墨西拿附近,由於盟軍沒有切斷墨西拿海峽的計劃和行動,4萬德軍和7萬意軍用6天7夜的時間,完成了嚮意大利本土的敦剋爾剋式撤退。
  盟軍嚮墨西拿的進軍變成了美英兩國軍隊的賽跑。8月16日傍晚,美軍第3師的先頭部隊到達墨西拿城下。8月17日上午6時30分,美先譴部隊進入墨西拿。10時30分,巴頓乘坐指揮車率領一個摩托車隊駛進城裏。1小時後,一隊英軍也吹吹打打地進了城。一位英國軍官走到巴頓面前,同他握了握手說:“這是一場有趣的競賽,我祝賀你的成功。”當天,島上的一切抵抗均告停止,西西裏島登陸戰結束。盟軍占領了西西裏島,從此在地中海往來無阻,打開了登陸歐洲的大門。
  在西西裏島登陸戰役中,盟軍共傷亡22811人,其中5532人死亡,14410人受傷,2869人失蹤。德意軍傷亡3.3萬人,被俘13.2萬人,此外還損失坦剋260輛,大炮500門,飛機1700架。這次戰役雖然沒能消滅德軍大量有生力量,但達到了迫使意大利退出戰爭的政治目的。7月25日,墨索裏尼下臺,他的繼任巴多格利奧上臺後與盟國進行了秘密聯繫,試探投降的可能性。表面上,他因擔心德軍攻占意大利而繼續抵抗盟軍。但希特勒毫不客氣地占領了意大利。
相關詞
阿拉曼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諾曼底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