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西藏齒突蟾
目錄
No. 1
  西藏齒突蟾拉丁名: scutiger boulengeri (bedriaga)
  別名:癩瓜子
  野外鑒別特徵:體較小而扁,背面有大小疣;雄蟾胸部有兩以黑褐色細密的刺團,腹部亦有刺疣,第一至第三指上有細密黑刺。
  形態:
  中國西藏特有動物。(依據采自青海東南部的標本描述)窄長而扁,蟾體長40----56毫米,雌蟾47—59毫米;頭較扁平,頭寬略大於長;吻端圓,吻棱不顯,頰部嚮外傾斜有一淺凹陷;鼻孔位於吻眼之間,鼻間距等 於眼間距而小於上眼瞼寬;瞳孔縱置;顳褶厚而隆起;無鼓膜;上突不顯。無犁骨齒;第三者長犁形,後端遊離多無缺刻,僅少數缺刻;咽鼓管口小。前臀及手長略為體長之半。指端略呈球狀;指細長,第一、二指幾等長。略短於第四指;指關節下瘤不顯著;掌突二,平扁。後肢短,脛跗親節産達肩部,肥長約為體長的36%,但短於足長,左右跟部不相遇;趾端近球 狀,趾緣膜較寬;趾間蹼多為2/3蹼,雌蟾的蹼較雄蟾略遜;無關節下瘤;內躔突窄長,無外躔突。皮膚粗糙。頭部較光滑,雄蟾背部滿布大小疣粒,背中部者一般較圓;頭側、上下唇緣、上眼瞼、顳褶及其正文 均有分散小黑刺;四肢背面刺羞較背部的小;兩側一般各有一大疣。雌蟾各部的疣粒多無刺,僅少數有細小黑刺。雄蟾胸部有兩對細密黑刺 團,內者稍大;上部腹面具較小的黑刺團,腹部滿布扁平圓疣,其上有黑刺。雌蟾有一對腋腺,有的上面肯稀的細小黑刺,腹部扁平圓疣較蟾少得多。掌、躔腹面光滑。生活時體背面灰橄檻或棕褐色,兩眼之間一般有一深褐色三角斑,達戶部或背中部消失,雌蟾的此更顯著;吻棱及顳褶下方有深色紋;體側疣襪較背部的差粒色淺;;四肢背面橫紋不顯或無。腹面米黃或灰黃色,瞳孔周圍金黃 色,散有棕色小點。液浸標本各部略變暗。第二性徵雄蟾前粗壯,第一、二指背面及第三指內側有細密黑刺 ;胸部有兩對黑色細密刺團;上部有一些小刺團;背部刺羞較多;腹部有扁圓刺疣。無聲囊和雄性綫。卵:卵粒直徑3毫米左右,動物極淺灰色,植物極乳白色,其外包有膠質膜,彼此粘連成周圍厚中央薄的盤背離猁群,每群一般有卵粒250—400枚。蝌蚪:體背灰橄欖或黃褐色,尾部色淺,散有深色斑點,有的在後半段還有;産大的棕或棕紅色圓點;腹面灰白或紫灰色。頭長28毫米,尾長46毫米左右時,跗足長3.5—7.4毫米,尾肌較發達,尾末端較圓;吻端圓,眼位於頭背側,出水孔位於體左側斜後上方,肛孔斜開口於尾基下方右側;口周圍均有圓而大的唇乳突,僅上唇中央缺1—2個乳突位置,口角副乳突亦多,有的具細齒;唇齒式一般為i:5—5/i:5—5或i:6—6/i:6—6,少粒而變異;角質頜較強;第一對味覺器單指狀。
  生態:
  主要生長在青藏高原南部和東南部海拔2900—5100米的大、中、小型流溪緩處岸邊的廠地,傍晚後外出活動,有的上岸活動於草叢間,甚至進入高內或賬蓬內。此種蟾的産卵季節為6—8月,以6月下旬至7月中旬為其産卵盛期;盤關簇群粘闐於石塊下面。蝌蚪白天多隱伏於石塊下,夜間常遊嚮岸邊或石塊間覓食,受驚擾即迅速洲嚮深水處或潛入水下石縫間。在流溪內能撈獲到不同發育時期興削減的蝌蚪變態期蝌蚪多了現在溪邊石塊下。
  地理分佈:
  循化、尖化、同仁、澤庫、河南、同德、久治、班瑪、玉樹、稱多、囊謙、治多、麯麻萊等縣均有分佈。省外主要分佈於甘肅南部、四川西北部和西藏東部及南部。
  經濟價值:
  能大量捕食鞘翅目、鱗翅目和雙翅目等有害蟲及其幼蟲,對消來高原牧草害蟲起一定作用。據初步瞭解,該蟾(藏名譯音:貝乃合)藏藥,其肉單用可治舌頭腫大、瘡癤等癥;其肝和膽有清熱解毒之功能。
西藏齒突蟾 Tibet dens toad
  拉丁名: Scutiger boulengeri (Bedriaga)
  別名:癩瓜子
  野外鑒別特徵:體較小而扁,背面有大小疣;雄蟾胸部有兩以黑褐色細密的刺團,腹部亦有刺疣,第一至第三指上有細密黑刺。
  形態:
  中國西藏特有動物。(依據采自青海東南部的標本描述)窄長而扁,蟾體長40----56毫米,雌蟾47—59毫米;頭較扁平,頭寬略大於長;吻端圓,吻棱不顯,頰部嚮外傾斜有一淺凹陷;鼻孔位於吻眼之間,鼻間距等 於眼間距而小於上眼瞼寬;瞳孔縱置;顳褶厚而隆起;無鼓膜;上突不顯。無犁骨齒;第三者長犁形,後端遊離多無缺刻,僅少數缺刻;咽鼓管口小。前臀及手長略為體長之半。指端略呈球狀;指細長,第一、二指幾等長。略短於第四指;指關節下瘤不顯著;掌突二,平扁。後肢短,脛跗親節産達肩部,肥長約為體長的36%,但短於足長,左右跟部不相遇;趾端近球 狀,趾緣膜較寬;趾間蹼多為2/3蹼,雌蟾的蹼較雄蟾略遜;無關節下瘤;內躔突窄長,無外躔突。皮膚粗糙。頭部較光滑,雄蟾背部滿布大小疣粒,背中部者一般較圓;頭側、上下唇緣、上眼瞼、顳褶及其正文 均有分散小黑刺;四肢背面刺羞較背部的小;兩側一般各有一大疣。雌蟾各部的疣粒多無刺,僅少數有細小黑刺。雄蟾胸部有兩對細密黑刺 團,內者稍大;上部腹面具較小的黑刺團,腹部滿布扁平圓疣,其上有黑刺。雌蟾有一對腋腺,有的上面肯稀的細小黑刺,腹部扁平圓疣較蟾少得多。掌、躔腹面光滑。生活時體背面灰橄檻或棕褐色,兩眼之間一般有一深褐色三角斑,達戶部或背中部消失,雌蟾的此更顯著;吻棱及顳褶下方有深色紋;體側疣襪較背部的差粒色淺;;四肢背面橫紋不顯或無。腹面米黃或灰黃色,瞳孔周圍金黃 色,散有棕色小點。液浸標本各部略變暗。第二性徵雄蟾前粗壯,第一、二指背面及第三指內側有細密黑刺 ;胸部有兩對黑色細密刺團;上部有一些小刺團;背部刺羞較多;腹部有扁圓刺疣。無聲囊和雄性綫。卵:卵粒直徑3毫米左右,動物極淺灰色,植物極乳白色,其外包有膠質膜,彼此粘連成周圍厚中央薄的盤背離猁群,每群一般有卵粒250—400枚。蝌蚪:體背灰橄欖或黃褐色,尾部色淺,散有深色斑點,有的在後半段還有;産大的棕或棕紅色圓點;腹面灰白或紫灰色。頭長28毫米,尾長46毫米左右時,跗足長3.5—7.4毫米,尾肌較發達,尾末端較圓;吻端圓,眼位於頭背側,出水孔位於體左側斜後上方,肛孔斜開口於尾基下方右側;口周圍均有圓而大的唇乳突,僅上唇中央缺1—2個乳突位置,口角副乳突亦多,有的具細齒;唇齒式一般為I:5—5/I:5—5或I:6—6/I:6—6,少粒而變異;角質頜較強;第一對味覺器單指狀。
  生態:
  主要生長在青藏高原南部和東南部海拔2900—5100米的大、中、小型流溪緩處岸邊的廠地,傍晚後外出活動,有的上岸活動於草叢間,甚至進入高內或賬蓬內。此種蟾的産卵季節為6—8月,以6月下旬至7月中旬為其産卵盛期;盤關簇群粘闐於石塊下面。蝌蚪白天多隱伏於石塊下,夜間常遊嚮岸邊或石塊間覓食,受驚擾即迅速洲嚮深水處或潛入水下石縫間。在流溪內能撈獲到不同發育時期興削減的蝌蚪變態期蝌蚪多了現在溪邊石塊下。
  地理分佈:
  循化、尖化、同仁、澤庫、河南、同德、久治、班瑪、玉樹、稱多、囊謙、治多、麯麻萊等縣均有分佈。省外主要分佈於甘肅南部、四川西北部和西藏東部及南部。
  經濟價值:
  能大量捕食鞘翅目、鱗翅目和雙翅目等有害蟲及其幼蟲,對消來高原牧草害蟲起一定作用。據初步瞭解,該蟾(藏名譯音:貝乃合)藏藥,其肉單用可治舌頭腫大、瘡癤等癥;其肝和膽有清熱解毒之功能。
  保護: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傢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