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一級保護動物 : 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亞洲野驢 > 西藏野驢
目錄
基本資料
  中文正名:西藏野驢
  拉丁學名:equus kiang
  英 文 名:tibetan wild ass
  地理分佈:分佈青藏高原,偶見於巴基斯坦、印度、錫金。易危種。
  保護等級:國傢一級保護
  産地: 我國西北;剋什米爾、尼泊爾、印度
  分 西藏、甘肅、青海、新疆和四川
分類地位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哺乳綱 mammalia → 真獸亞綱 tberia →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 馬型亞目 hippomorpha → 馬科 equidae → 馬屬 equus →西藏野驢 equus kiang
  西藏野驢共有三個亞種:
  西部亞種 equus kiang kiang
  東部亞種 equus kiang holdereri
  南部亞種 equus kiang polyodon
形態特徵
  大型有蹄類。外形與蒙古野驢相似,頸的背側、肩部、背部為黃棕色,在鼕季則變成淺棕色或棕褐色;頸的腹側、胸、體側、腹均為白色,與背側毛色有明顯的分界綫。
  西藏野驢是大型草食動物。外形與蒙古野驢相似,頭部較短;耳較長,能夠活轉動;吻端圓鈍,顔色偏黑。 全身被毛以紅棕色為主,耳尖、背部脊綫、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顔色深,吻端上方、頸下、胸部、腹部、四肢等處被毛污白色,與軀幹兩側顔色界綫分明。
  它外形似騾,體形和蹄子都較傢驢大許多,顯得特別矯健雄偉,因此在當地人們常常把它們叫做“野馬”。成年的西藏野驢體長可達2米多,肩高1.3米,體重300~400公斤,和傢養的小毛驢相比,可以說是“高頭駿驢”。
生活習性
  生活於高寒荒漠地帶,夏季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上生活,鼕季則到海拔較低的地方。好集群生活,擅長奔跑,警惕性高。喜歡吃茅草、苔草和蒿類。在幹旱的環境中會找到合適的地方用蹄刨坑挖出水來飲用,還可以供藏羚等有蹄類動物飲水。
  西藏野驢有集群活動的習性,雌驢、雄驢和幼驢終年一起過遊蕩生活。每群5~8頭或20~30頭。在夏季,水草條件好和人為幹擾少的地方,西藏野驢群體會很大。生活在新疆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的依夏剋帕提湖邊的西藏野驢群,大群的個體數常常在100多頭到200多頭之間。而在柴達木盆地北緣的哈爾騰盆地一帶,通常是3~5頭結小群活動,單獨活動的野驢個體也比較常見。
  西藏野驢極耐幹旱,可以數日不飲水。它們的聽覺、嗅覺、視覺均很靈敏、能察覺距離自己數百米外的情況。若發現有人接近或敵害襲擊,先是靜靜地擡頭觀望,凝視片刻,然後揚蹄疾跑。跑出一段距離後,覺得安全了,又停下站立觀望,然後再跑。總是跑跑、停停、看看後再跑。西藏野驢還有個極特殊的習性,喜歡與汽車賽跑。我在考察中就親眼目睹了西藏野驢的這種習性。當我們的汽車駛入有西藏野驢活動的地方,遠處的野驢就會好奇地註視着逐漸接近它們的汽車。當汽車與它們比較近時,野驢隨即朝前猛跑,並竭力與汽車保持平行。我們的駕駛員也有意和野驢一比高低,將汽車開到時速60公裏和野驢比賽。野驢與汽車賽跑,最後總要跑到汽車的前邊,並且要從汽車前經過,纔肯罷休。野驢越過汽車後,往往要繼續奔跑一會兒,然後停下觀望。有時野驢因這種古怪的行為而付出生命代價,一些偷獵者就是開着汽車追殺野驢的。我們的汽車曾經和4衹野驢並駕齊驅地在海拔4000米的荒漠上跑了十幾公裏,野驢的速度絲毫沒有減緩。雖然西藏野驢耐力極好,可以一口氣跑40~50公裏不休息,但用汽車長時間追逐野生動物可能會對它們造成不良後果。碰上這類“比賽”,最後都是我們主動減速,讓野驢跑到汽車前邊去。
  西藏野驢有隨季節短距離遷移的習性。平時活動很有規律,清晨到水源處飲水,白天在草場上采食、休息,傍晚回到山地深處過夜。每天要遊蕩好幾十公裏的路程。在野驢經常活動的地方,未受到驚擾的西藏野驢移動時喜歡排成一路縱隊,魚貫而行。在草場、水源附近,經常沿着固定路綫行走,在草地上留下特有的“驢徑”。驢徑寬約20釐米,縱橫交錯地伸嚮各處。
  聰明的西藏野驢在幹旱缺水的時候,會在河灣處選擇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掘井”。它們用蹄在沙灘上刨出深半米左右的大水坑,當地牧民稱為“驢井”。這些水坑除了它們自己飲用外,還為藏羚、藏原羚、鵝喉羚等動物提供了水源。
繁殖習性
  每年8~9月份,西藏野驢進入繁殖交配期,此時,雄驢性情變得很兇,頻頻嘶叫。它們為爭奪交配權時常發生激烈的咬鬥。取得勝利的雄野驢控製整個驢群的活動,哪衹驢不聽話,就對它又踢又咬。西藏野驢對幼仔照顧得很周到,我曾看到一群野驢過河時,一隻小驢爬不上河岸,兩衹大野驢將它架在中間,用肩把小野驢推上岸的有趣行為。
  每年的7、8月份是野驢發情交配的季節,公驢為了爭奪配偶,必須通過一翻搏殺和撕咬。每年的7月份産仔,每胎産1仔 。野驢的主要天敵包括狼、雪豹和猞猁。由於保護措施得當,野驢的種群數量逐年增加,僅在羌塘就有近6萬頭。根據劉務林等人 的估計,1989年時西藏野驢的數量約在5.6萬頭左右,1998年的總數接近8萬頭 。另外,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調查統計,在阿裏改則縣察布鄉北部和尼瑪縣西北部的局部地區有數量龐大的野驢群,有些群體的數量達到500頭以上。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西藏野驢現在的數量遠遠超出這個數字,並且達到了10萬頭。
分佈情況
  西藏野驢主要分佈在青海的玉樹、果洛、海北和海西州,甘肅的阿剋塞、肅南、南北和瑪麯,新疆的阿爾金山等地,西藏北部和四川西部也有分佈。
保護價值
  西藏野驢是非常有價值的資源動物,若對它進行馴化,與傢驢、傢馬雜交,用於改善現有驢、馬的品質,或用於培育傢畜新品種,相信會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
緻危因素及保護措施
  過去,西藏野驢生活在偏僻邊遠、人煙稀少的青藏高原地區,受到天然保護。但近些年來,一些地區由於人類過度放牧而造成食物極度貧乏,或因人類淘金等活動的幹擾,違法偷獵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西藏野驢的種群數量在不斷下降。為了保護這一物種,我國政府將西藏野驢列為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將它列為第Ⅱ類受保護的動物。
分類地位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哺乳綱 Mammalia → 真獸亞綱 Tberia →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 馬型亞目 Hippomorpha → 馬科 Equidae → 馬屬 Equus → 西藏野驢 Equus kiang
  西藏野驢共有三個亞種:
  西部亞種 Equus kiang kiang
  東部亞種 Equus kiang holdereri
  南部亞種 Equus kiang polyodon
英文解釋
  1. n.:  kiang,  e.k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