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前身是1951年4月在兰州成立的西北交通学校,1952年东迁西安,更名为交通部西安汽车机械学校。1956年国家筹建北京公路学院,1958年北京公路学院筹委会与西安汽车机械学校合并组建西安公路学院,隶属交通部,并逐步发展成为亚洲地区公路交通专业配套最齐全的高校。1995年更名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三所部属院校于2000年4月18日合并组建而成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直属教育部,是由教育部和交通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坐落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
半个多世纪以来,长安大学伴随着时代的步伐快速前进,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兼有经济、管理、人文多种学科,以培养公路交通、国土资源与环境、建筑工程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府,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近12万人。
学校设有16个院(部),其中承担普通本科教学任务的院(部)14个,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15个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69个本科专业,涵盖7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6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4000余人。
目前,学校校园面积197.9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19.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已超过3亿元。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交通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和陕西省重点实验室,3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批准立项建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学校建成了以千兆以太网为主干的高速校园网;图书馆藏书248.6万册;体育场馆面积10.1万平方米;拥有全国高校唯一的汽车高速实验场及各种设施的渭水综合实习基地,面积28.1万平方米,以及设施一流的体育馆、运动场和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朝晖大学生活动中心。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505人,在1464名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213人,副教授507人;有博士生导师103人,硕士生导师493人。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及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等各类人才支持计划的教师70余人。
“十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973” 、“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研课题在内的项目20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9项,省部级项目486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453项,主要涉及公路建设、交通运输、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地质工程和土木工程等领域。荣获各种奖励1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569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400余篇,被sci、ei、istp 收录330余篇。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教科“十五”规划课题在内的各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0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4项。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科研经费总额从2000年的0.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07亿元。
学校编辑出版《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等8种全国性学术期刊,其中2种为国家重点建设期刊,3种ei数据库收录期刊,4种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公路学报》连续入选第三届、第四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之一的ei核心库收录。
1956年学校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86年开始培养工科硕士留学生,1991年开始培养工科博士留学生,先后培养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坦桑尼亚和日本等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1000余人。学校还是我国最早承担援外教育和首批招收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南非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加入了由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和美国州立大学协会有关教育机构共同启动的“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俄罗斯国立罗斯托夫建筑大学等成立国际大学联合体;设立国家外专局长安外语培训中心。近3年,学校派出400余人次出国(境)学习、考察、进修、交流;聘请了来自美国、日本 、英国、印度和加拿大等国的38名常驻外国文教专家;邀请了15个国家(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近300人次来校进行短期合作交流、研究和讲学;主办、承办了“第五届交通运输领域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西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高校领导与战略高级国际研讨会” 、“2006西安国际大地测量高端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
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自强不息,与路同行”和“立足西部,兴业办学”的鲜明特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正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朝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社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努力迈进。 |
|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前身是1951年4月在兰州成立的西北交通学校,1952年东迁西安,更名为交通部西安汽车机械学校。1956年国家筹建北京公路学院,1958年北京公路学院筹委会与西安汽车机械学校合并组建西安公路学院,隶属交通部,并逐步发展成为亚洲地区公路交通专业配套最齐全的高校。1995年更名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三所部属院校于2000年4月18日合并组建而成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由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现有2个主要教学区、1个实习基地,占地面积2980亩。半个多世纪以来,长安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兼有经济、管理、人文多种学科,以培养公路交通、国土资源与环境、建筑工程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府,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3万余人。
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部),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3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11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15个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1个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专业,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备警官选拔培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学生29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5000余人。
学校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陕西省重点实验室,5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批准立项建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拥有全国高校唯一的汽车综合试验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9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授230余人,副教授54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余人,硕士生导师500余人;有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位,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位,入选教育部、交通运输部、陕西省各类人才计划的教师70余人。
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近年来,共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科研课题在内的科研项目3000余项,荣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近200项;承担了包括国家教科“十五”规划课题在内的各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0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6项,年科研经费达2.8亿元。
学校编辑出版《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等8种全国性学术期刊,其中2种为国家重点建设期刊,3种Ei数据库收录期刊,4种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公路学报》连续入选第三届、第四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被Ei核心库收录。
学校195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先后培养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坦桑尼亚和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1000余人。学校还是我国最早承担援外教育和首批招收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近年来,学校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先后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110所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俄罗斯国立罗斯托夫建筑大学等成立国际大学联合体;设有国家外专局长安外语培训中心。近年来,学校主办、承办了“第五届交通运输领域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西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高校领导与战略高级国际研讨会”、“2006西安国际大地测量高端论坛”、“关学 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
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精神,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依法治校、人才强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全面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