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血三七
此药为蓼科植物中华抱茎蓼(polygonum amplexicaule var. sinense)的根茎。因其能活血通经、治疗跌打损伤,故得此名。
中华抱茎蓼为多年生草本。其根茎粗壮,外皮紫褐色,断面紫红色。茎直立或倾斜,上部有分枝。下面的叶具有长柄,往上叶柄渐缩短至抱茎,叶柄处有管状膜质托叶鞘。7—8月开红色或白色花,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9—10月结黑褐色椭圆形的瘦果。分布于宋洛、长方、新华、马湾、板仓、红坪、大岩屋、板桥、木鱼、大九湖等地。生长于1000—2500米的沟边或林下潮湿处草丛中。
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胃痛、跌打损伤、骨折、劳伤腰痛、风湿疼痛等;(使用方法:胃病治疗主要是用血三七泡茶每早晨空腹和晚睡前钦用,使用期间不可食辣椒。胃病重者可能此法疗效甚微。跌打损伤、骨折、劳伤腰痛、风湿疼痛者将其以1:10的比例用浓度酒泡够八天以上,饭前,睡前饮50克-30克,同时用泡过的酒擦拭患处感觉起热即可。泡过的酒总的使用为饮7分擦3分。用可止血(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将其用刀锅其身取其碎沫直接敷于流血部位。或是将已用于泡酒使用完的血三七取出晒干将其压成粉沫存放,待用时直接取出敷上也可)。
注:犊牛儿苗科植物鼠掌老鹳草(geranium sibiricum)的全草也称“血三七”。
鼠掌老鹳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直生,分枝或不分枝。茎较纫长,多分枝,略有倒生毛。叶对生,宽肾状五角形。花单个腋生,淡红色,6—7月开花,花后结有微毛的蒴果.长1.5—2厘米。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各地。生长于海拔500—l600米的山坡林下或沟边草丛中。
鼠掌老鹳草的全草能祛风湿、活血通经、清热止泻。 |
|
血三七不是人们通常说的三七,注意区别。
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别名: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
三七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肿止痛,是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同棵植物的花叶也能入药,当茶饮。和人参同科,同属五加科植物,但三七有人参之王,南国神草之美誉,是活血化瘀第一圣药。
三七为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现多栽培于海拔1600~1800米的山上。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
三七主要功效:
(1)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
(2)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扩张血管的作用;
(3)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具有抗疲劳、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作用;
(4)抗炎症作用;
(5)具有免疫调节剂的作用,能使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恢复到正常,但不干扰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
(6)抗肿瘤作用;
(7)抗衰老、抗氧化作用;
(8)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作用;
(9)保护肝脏
血三七属于犊牛儿苗科,三七属于五加科植物,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请注意区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