蠃旋星雲永遠是黑暗宇宙中的亮點,星體、灰塵、氣體和等離子等物質由於重力的作用匯集到一起就形成了蠃旋星雲,看上去它就象是一個在黑暗的宇宙中劃過的火風車。天文學家們早在200多年前就發現了它的存在,在這段時間裏,它一起吸引着天文學家和愛好者們的目光,許多科學家應用了各種先進的探測方法對其進行研究。
日前,來自喬治亞州大學的天文學家們對“ngc 1068”蠃旋星雲進行觀測時卻發現星雲中的高溫氣體從它的“星盤”中消失了,這是自人類發現它以來的第一次。這項研究成果將在本周召開的第208屆美國天文學會年會上公佈,研究工作還得到了喬治亞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們的大力幫助。
負責這項研究工作的天文學家羅賓·謝爾頓(音)稱,“在許多方面,‘ngc 1068’蠃旋星雲都是我們對去過進行研究的一個窗口。它是年齡比銀河係略小一些,但它是我們研究銀河係發展歷史的一個極好的樣本。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蠃旋星雲中的高溫氣體的組成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ngc 1068”蠃旋星雲距離地球約6000萬光年,運動速度為每秒1000餘英裏。由於它的亮度非常高,所以早在1780年就被法國天文學家查爾斯·邁歇爾(音)發現了,當時被命名為“m77”,因為它是當時發現的第77個肉眼可見的星雲。儘管後來根據新的命名規則改變了這一星雲的名稱,但它仍然是200多年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目標。1999年以來,隨着如遠紫外綫分光鏡探測衛星(fuse)等先進的探測工具的應用,科學家們對這一神秘的星雲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認識。
遠紫外綫分光鏡探測衛星高18英尺,重300磅,它的運行軌道距離地面500英裏。它擁有四個功能單一的太空望遠鏡,可以對來自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超短波射綫進行分析。發射以來,遠紫外綫分光鏡探測衛星共計收集了約2000個不同星體的數據資料,其運行由位於馬裏蘭州的約翰·霍普金斯這應用物理實驗室負責。
2001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遠紫外綫分光鏡探測衛星曾經對“ngc 1068”蠃旋星雲中心的凸起部分進行過探測,搜集了大量的資料。科學家們通過對這些資料的研究發現,如果把整個星雲比做一個雞蛋的話,那麽其中心的凸起部分就相當於蛋黃,周圍的部分就相當於蛋清。而且星雲中心的探測結果與銀河係中心的探測結果基本一致。
科學家們還對“ngc 1068”蠃旋星雲進行過離子化程度很高的“氧6”探測,結果發現星雲中氣體的溫度之高足以破壞分子結構,而且隨着溫度的升高,電子會從氧原子的束縛中脫離出來。通常的氧分子中有六個電子,而“氧6”分子是則衹有三個,在“氧6”分子中出現電子脫離現象衹有當溫度達到10萬度以上纔有可能。
謝爾頓稱,“‘氧6’是高溫氣體最好的探測工具,而通過這項探測工作也使我們知道了在這些蠃旋星雲中到底存在着多少高溫氣體。”由於從普通的光綫中無法獲得更多的信息,科學家們轉而研究星雲散發出的射綫所形成的光譜,希望能從中獲得一點珠絲馬跡。
科學家們研究中還發現在蠃旋星雲的附近存在着一個巨大的黑洞,而黑洞與星雲之間的關係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