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陳師道 Chen Shidao
物微趣下世不數,隨力捕生得稱虎。 匿形註目搖雨股,卒然一擊勢莫禦。 十中失一八九取,吻間流血腹如鼓。 郤行奮臂吾甚武,明日淮南作端午。 |
|
詩人: 衛宗武 Wei Zongwu
狀有類蛛蝥,見物常勇投。 奮身如虎猛,所得亦蠅頭。 |
|
蜘蛛的一種。體小腳短,色白或灰,不結網。常在墻壁上捕食蒼蠅和其他小蟲。俗稱蒼蠅老虎。 晉 崔豹 《古今註·魚蟲》:“蠅虎……形似蜘蛛而色灰白,善捕蠅。”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句》:“得雋蠅虎健,相殘雀豹趟。” 宋 梅堯臣 《宿州河亭書事》詩:“林中鵶舅獰,席上蠅虎攫。” 清 周亮工 《書影》捲四:“小兒取壁間蠅虎十餘枚,寘甖中,緘其口,乃捕蠅數十,下投之,令爭噉。” |
|
蜘蛛的一種,體小,長約1釐米,白色或灰色,全身披絨毛,背面有黑色或灰黃色的斑紋。頭端有細小的口;單眼4對,位於頭胸部背側的前端,以2、2、4排成3列,第1列的2個單眼最大。頭胸部呈四角形,下有附肢6對,第1對呈螯狀,內有毒腺;第2對為腳須,如觸角,雄性末節膨大成交配器。其他4對為步足,粗短,跗節末端有爪2枚。腹部較狹,前腹有生殖孔及生殖板,尾端有疣狀突起的紡錘突,內通紡績腺,腳短能分泌粘液而抽絲。單獨生活。雖能抽絲,但不結網,白天活動,常見於窗戶、墻壁等處。善跳躍,以獵捕蒼蠅為食。
蠅虎長着兩衹圓滾滾的大眼睛,是蜘蛛中視力非常敏銳的一種,能看到10-20釐米以外的獵物。它們經常睜大眼睛警惕地看着,一發現獵物,便悄悄地嚮前靠近,趁着獵物還沒有發覺時,瞄準目標猛然一撲,跳到獵物的身上,用銳利的蜇股刺進去,然後便可以開始享受一頓美餐了。蠅虎的體型不大,身長不到2釐米,一般以蒼蠅和蝗蟲一類的昆蟲為食,它們白天活動,喜歡呆在有陽光的地方,到了晚上就鑽進樹皮下或石頭下面的巢裏。蠅虎雖然不會結網,但是也會吐絲,尾部有一條拉絲,是它們的生命綫。碰到危險時,可以利用這條拉絲,從容地滑入草叢中,避開敵人的追擊。 |
|
蠅虎
(《綱目拾遺》)
【異名】蠅狐、蠅蝗、蠅豹(崔豹《古今註》)。
【來源】為跳蛛科動物短螯蠅虎的全蟲。
【動物形態】短螯蠅虎
體小,長約1釐米,全身被絨毛,背面有黑色或灰黃色的斑紋。頭端有細小的口;單眼4對,位於頭胸部背側的前端,以2、2、4排成3列,第1列的2個單眼最大。頭胸部呈四角形,下有附肢6對,第1對呈螯狀,內有毒腺;第2對為腳須,如觸角,雄性末節膨大成交配器。其他4對為步足,粗短,跗節末端有爪2枚。腹部較狹,前腹有生殖孔及生殖板,尾端有疣狀突起的紡錘突,內通紡績腺,能分泌粘掖而抽絲。
營單獨生活。雖能抽絲,但不結網,白天活動,常見於窗戶、墻壁等處。善跳躍,以獵捕蒼蠅為食。
【功用主治】《綱目拾遺》:"《徐順之驗方》雲,調血脈,治跌打損傷;取蠅虎數個,研爛,好酒下。" |
蠅虎·中藥材 Tiger flies medicines |
【出處】《綱目拾遺》
【拼音名】Yínɡ Hǔ
【別名】蠅狐、蠅蝗、蠅豹(崔豹《古今註》)。
【來源】為跳蛛科動物短螯蠅虎的全蟲。
【原形態】
體小,長約1釐米,全身被絨毛,背面有黑色或灰黃色的斑紋。頭端有細小的口;單眼4對,位於頭胸部背側的前端,以2、2、4排成3列,第1列的2個單眼最大。頭胸部呈四角形,下有附肢6對,第1對呈螯狀,內有毒腺;第2對為腳須,如觸角,雄性末節膨大成交配器。其他4對為步足,粗短,跗節末端有爪2枚。腹部較狹,前腹有生殖孔及生殖板,尾端有疣狀突起的紡錘突,內通紡績腺,能分泌粘掖而抽絲。
營單獨生活。雖能抽絲,但不結網,白天活動,常見於窗戶、墻壁等處。善跳躍,以獵捕蒼蠅為食。
【功能主治】《綱目拾遺》:《徐順之驗方》雲,調血脈,治跌打損傷;取蠅虎數個,研爛,好酒下。 |
|
- n.: flycatc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