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虚骨龙(coelurosaurs)
族群从小到大皆有,包括偷蛋龙及奔龙,一般认为鸟类起源于小型的虚骨龙。另一个理论认为暴龙为虚骨龙。
中文名称( chinese )→ 虚骨龙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学名( name )→ coelurus
发音( pronounced )→ see-lure-us
含义( meaning )→ 尾巴中空的龙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亚目( suborder)→ theropoda 兽脚亚目
类( infraorder)→ coelosauria 虚骨龙类[未定]
科( family)→ coeluridae 虚骨龙科[未定]
属( genus )→ chuandongocoelurus 虚骨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 c. primitirus 原始虚骨龙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 ...
时代( period )→ 侏罗纪晚期
分布( found in )→ 亚洲及北美洲
发现地层( stratum )→ ...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状态( length up to )→ 长2-3米
推测体重( mass )→ ...
按照现代新的分类观点,虚骨龙类也已列入联尾龙类,其中包括鸟的祖先。它在进化上的显著特征是:在腭部的外孔,后肢比前肢约长一半。它主要分布于亚洲及北美洲。目前,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法将虚骨龙分成各种类群,这里我们只介绍最重要的似鸟龙类和跑龙类。
似驼龙非常像现代的鸸鹋和鸵鸟。它们的头较小,颈、尾巴和肢骨较长。似鸵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因非常像鸵鸟而得名,由奥斯朋于1917年正式命名,它一般长约4米,也有2米多长的。它身体轻巧,有一个很小的头,颌骨短而无力,口内无牙齿,有角质的喙嘴。它也有长的脖子和尾巴,以帮助平衡身体。长而苗条的后肢,比股骨长的胫骨,说明它跑得很快,主要靠轻捷纤长的后腿奔跑。它的脚很像鸟脚,脚上有三个脚趾,都有爪。前肢短,有三个手指,大拇指与其余两指对立,说明这是握物的器官。关于它的食性,由于这类恐龙发现于海岸旁,有人认为它可能是蹚水捕捉虾和蟹为生的。奥斯朋则认为,它主要吃植物的嫩叶和幼芽。现在许多人认为它是杂食性的,既吃昆虫和小动物如蜥蜴等,也可能偷吃恐龙蛋或刚生下来的小恐龙,一旦遇到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就马上逃之夭夭,好在它跑得很快,一小时可达50公里。
虚骨龙类中的跑龙类,也是叫人特别感兴趣的类群,它的代表就是恐爪龙。这种恐龙最早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的中部,1969年由美国的奥斯特罗姆教授作了系统研究,出版了详细的研究报告,揭开了它的奥秘。恐爪龙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它生有恐怖的爪。它虽然只有三四米长,却是恐龙家族中最凶猛的类群之一。它最大的特点是有结构特殊的脚。它的脚上有四个脚趾,趾上有利爪,但每个趾与爪的情况大不一样。第一趾相当小,爪尖向后;第三趾与第四趾及爪的大小与粗细,也略有差别。爪较钝,说明是有来行走的。很明显,恐爪龙脚的细线在第三及第四趾之间通过,不像其他肉食性恐龙的脚轴线,通过第三趾。它用后肢行走,粗壮的踝关节和有力的肌肉使它在平地上行走时健步如飞。与其他肉食性恐龙相比,它的前肢已相对延长,前肢上有三个手指,指上也都有利爪,利爪相互对应,说明恐爪龙能用前肢握猎物。最吸引人的是恐爪龙的尾巴。它的尾巴绝大部分是棒状长骨,这种棒状骨是由部分特化的脊椎骨组成的,第一棒状骨长度有八至十个脊椎骨的距离。这种僵硬的尾巴,可以用来保持身体平衡。它的头也较大,眼眶骨大,说明它能“高瞻远瞩”地看到猎物。它的颌骨上布满了利刃般带锯齿的牙齿,便于抓到猎物后大吃大嚼。由于在一次发掘时发现了五具恐龙爪的个体与一个躯体比单个恐爪大6倍的素食性恐龙,为此专家们认为,它是成群结队地捕杀猎物的。它的猎物主要是一些素食性恐龙,当时的禽龙就是它的美餐。恐爪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除了北美洲外,蒙古也有发现。
在虚骨龙中还有著名的窃蛋龙。从它的名称可以看出这是专门偷吃其他恐龙的动物。当美国的中央亚细亚考察团在蒙古首次发现窃蛋龙的骨架时,这个骨架正卧在原角龙的蛋上,于是研究这种恐龙的奥斯朋就认为它正在偷吃原角龙的蛋,所以叫窃蛋龙。这种恐龙体长2米,头很小,在鼻骨的上方有骨质的隆起。有的窃蛋龙头骨上有顶饰,有的则没有,可能与雌雄有关。它的前肢上有在个手指,上面有尖锐弯曲的爪。拇指呈弧状弯曲。指向其他两指。这两指比拇指大,这样可以把猎物紧紧抓住。它的后肢也有三个脚趾,趾上也有利爪,腿粗壮有力,也是快跑的能手。它还有强壮的上下颌,具有很硬的喙嘴。1990年,中加恐龙计划考察队在内蒙古也发现了窃蛋龙的骨架,它正卧在一窝蛋上。据董枝明教授的看法,窃蛋龙能像鸟那样孵蛋,所以看到这种场面,估计这条窃蛋龙可能是在孵蛋时遇到风暴而被风沙活埋的。现在许多恐龙专家认为它并不窃蛋,可能吃淡水中的蛤蜊或像鸟类一样吃些大的浆果。它是杂食性恐龙。
似鸟龙也是虚骨龙类中的佼佼者。它生活在北美西部、蒙古以及我国的内蒙古。这种恐龙身长2.1~3.5米。它有一个相对说来较小的头骨,但脑颅却很大,说明它很可能有立体的视野。它的踝骨与胫骨愈合在一起,脚上有平直而窄的爪,在奔跑时能像跑鞋上的钉子那样防止滑倒。这是恐龙世界的短距离快跑能手。它的脑子较大,脑颅大小与鸵鸟差不多,是恐龙家族中比较机警聪明的成员。它的尾巴很长,几乎占了体长的一半,有的可达2米长。当它在崎岖的坡地上奔跑时,这条长尾巴可以起平衡作用。它的牙齿小而多,下颌上就有三十五个,有人认为这是无所不吃的恐龙。它的眼睛比较大,在黄昏时刻也能捕捉小型的蜥蜴或哺乳类动物,甚至捕食昆虫。
《自然》杂志发表中科院考古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及合作者在霸王龙类及虚骨龙类早期演化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有关成果发表于2月9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鉴于该研究成果的重要性,《自然》杂志还在同期配发了评论性文章。
最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恐龙当中一支—虚骨龙类。这一假说的化石证据主要来自白垩纪,尤其是近年来发现于我国辽宁长羽毛的恐龙更是为这一假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但由于已知最早的鸟类—发现于德国的始祖鸟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因此,有关鸟类起源更直接的证据应该存在于侏罗纪地层。在过去的6年中,徐星研究员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clark教授联合领导的考察队在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的戈壁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考察,此次报道的冠龙化石发现于2002年8月,是这一系列科考的成果之一。相关论文也是该项目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第二篇论文。
冠龙化石产于沉积于大约160百万年前的岩石中,远早于已知霸王龙类,也是最早的虚骨龙化石代表之一。它的发现和研究为霸王龙类的早期演化以及虚骨龙类的系统发育提供了重要信息,再次证明体型变化等因素对于白垩纪虚骨龙类的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干扰了虚骨龙类系统发育的复原;尤其是冠龙头部嵴状构造的发现指示了性选择在生物进化当中的独特作用。
这一论文由来自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等3个国家的8名科研人员参与完成。有关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支持。
发表于《自然》杂志的冠龙复原图(附图) |
|
虚骨龙(Coelurosaurs)
虚骨龙族群从小到大皆有,包括偷蛋龙及奔龙,一般认为鸟类起源于小型的虚骨龙。另一个理论认为暴龙为虚骨龙进化而来。
中文名称( Chinese )→ 虚骨龙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学名( Name )→ coelurus
发音( Pronounced )→ see-LURE-us
含义( Meaning )→ 尾巴中空的龙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亚目( Suborder)→ Theropoda 兽脚亚目
类( Infraorder)→ Coelosauria 虚骨龙类[未定]
科( Family)→ Coeluridae 虚骨龙科[未定]
属( Genus )→ Chuandongocoelurus 虚骨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 C. primitirus 原始虚骨龙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 ...
时代( Period )→ 侏罗纪晚期
分布( Found in )→ 亚洲及北美洲
发现地层( Stratum )→ ...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状态( Length up to )→ 长2-3米
推测体重( Mass )→ ...
按照现代新的分类观点,虚骨龙类也已列入联尾龙类,其中包括鸟的祖先。它在进化上的显著特征是:在腭部的外孔,后肢比前肢约长一半。它主要分布于亚洲及北美洲。目前,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法将虚骨龙分成各种类群,这里我们只介绍最重要的似鸟龙类和跑龙类。
似驼龙非常像现代的鸸鹋和鸵鸟。它们的头较小,颈、尾巴和肢骨较长。似鸵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因非常像鸵鸟而得名,由奥斯朋于1917年正式命名,它一般长约4米,也有2米多长的。它身体轻巧,有一个很小的头,颌骨短而无力,口内无牙齿,有角质的喙嘴。它也有长的脖子和尾巴,以帮助平衡身体。长而苗条的后肢,比股骨长的胫骨,说明它跑得很快,主要靠轻捷纤长的后腿奔跑。它的脚很像鸟脚,脚上有三个脚趾,都有爪。前肢短,有三个手指,大拇指与其余两指对立,说明这是握物的器官。关于它的食性,由于这类恐龙发现于海岸旁,有人认为它可能是蹚水捕捉虾和蟹为生的。奥斯朋则认为,它主要吃植物的嫩叶和幼芽。现在许多人认为它是杂食性的,既吃昆虫和小动物如蜥蜴等,也可能偷吃恐龙蛋或刚生下来的小恐龙,一旦遇到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就马上逃之夭夭,好在它跑得很快,一小时可达50公里。
虚骨龙类中的跑龙类,也是叫人特别感兴趣的类群,它的代表就是恐爪龙。这种恐龙最早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的中部,1969年由美国的奥斯特罗姆教授作了系统研究,出版了详细的研究报告,揭开了它的奥秘。恐爪龙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它生有恐怖的爪。它虽然只有三米长,却是恐龙家族中最凶猛的类群之一。它最大的特点是有结构特殊的脚。它的脚上有四个脚趾,趾上有利爪,但每个趾与爪的情况大不一样。第一趾相当小,爪尖向后;第三趾与第四趾及爪的大小与粗细,也略有差别。爪较钝,说明是有来行走的。很明显,恐爪龙脚的细线在第三及第四趾之间通过,不像其他肉食性恐龙的脚轴线,通过第三趾。它用后肢行走,粗壮的踝关节和有力的肌肉使它在平地上行走时健步如飞。与其他肉食性恐龙相比,它的前肢已相对延长,前肢上有三个手指,指上也都有利爪,利爪相互对应,说明恐爪龙能用前肢握猎物。最吸引人的是恐爪龙的尾巴。它的尾巴绝大部分是棒状长骨,这种棒状骨是由部分特化的脊椎骨组成的,第一棒状骨长度有八至十个脊椎骨的距离。这种僵硬的尾巴,可以用来保持身体平衡。它的头也较大,眼眶骨大,说明它能“高瞻远瞩”地看到猎物。它的颌骨上布满了利刃般带锯齿的牙齿,便于抓到猎物后大吃大嚼。由于在一次发掘时发现了五具恐龙爪的个体与一个躯体比单个恐爪大6倍的素食性恐龙,为此专家们认为,它是成群结队地捕杀猎物的。它的猎物主要是一些素食性恐龙,当时的禽龙就是它的美餐。恐爪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除了北美洲外,蒙古也有发现。
在虚骨龙中还有著名的窃蛋龙。从它的名称可以看出这是专门偷吃其他恐龙的动物。当美国的中央亚细亚考察团在蒙古首次发现窃蛋龙的骨架时,这个骨架正卧在原角龙的蛋上,于是研究这种恐龙的奥斯朋就认为它正在偷吃原角龙的蛋,所以叫窃蛋龙。这种恐龙体长2米,头很小,在鼻骨的上方有骨质的隆起。有的窃蛋龙头骨上有顶饰,有的则没有,可能与雌雄有关。它的前肢上有在个手指,上面有尖锐弯曲的爪。拇指呈弧状弯曲。指向其他两指。这两指比拇指大,这样可以把猎物紧紧抓住。它的后肢也有三个脚趾,趾上也有利爪,腿粗壮有力,也是快跑的能手。它还有强壮的上下颌,具有很硬的喙嘴。1990年,中加恐龙计划考察队在内蒙古也发现了窃蛋龙的骨架,它正卧在一窝蛋上。据董枝明教授的看法,窃蛋龙能像鸟那样孵蛋,所以看到这种场面,估计这条窃蛋龙可能是在孵蛋时遇到风暴而被风沙活埋的。现在许多恐龙专家认为它并不窃蛋,可能吃淡水中的蛤蜊或像鸟类一样吃些大的浆果。它是杂食性恐龙。
似鸟龙也是虚骨龙类中的佼佼者。它生活在北美西部、蒙古以及我国的内蒙古。这种恐龙身长2.1~3.5米。它有一个相对说来较小的头骨,但脑颅却很大,说明它很可能有立体的视野。它的踝骨与胫骨愈合在一起,脚上有平直而窄的爪,在奔跑时能像跑鞋上的钉子那样防止滑倒。这是恐龙世界的短距离快跑能手。它的脑子较大,脑颅大小与鸵鸟差不多,是恐龙家族中比较机警聪明的成员。它的尾巴很长,几乎占了体长的一半,有的可达2米长。当它在崎岖的坡地上奔跑时,这条长尾巴可以起平衡作用。它的牙齿小而多,下颌上就有三十五个,有人认为这是无所不吃的恐龙。它的眼睛比较大,在黄昏时刻也能捕捉小型的蜥蜴或哺乳类动物,甚至捕食昆虫。
《自然》杂志发表中科院考古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及合作者在霸王龙类及虚骨龙类早期演化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有关成果发表于2月9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鉴于该研究成果的重要性,《自然》杂志还在同期配发了评论性文章。
最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恐龙当中一支—虚骨龙类。这一假说的化石证据主要来自白垩纪,尤其是近年来发现于我国辽宁长羽毛的恐龙更是为这一假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但由于已知最早的鸟类—发现于德国的始祖鸟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因此,有关鸟类起源更直接的证据应该存在于侏罗纪地层。在过去的6年中,徐星研究员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clark教授联合领导的考察队在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的戈壁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考察,此次报道的冠龙化石发现于2002年8月,是这一系列科考的成果之一。相关论文也是该项目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第二篇论文。
冠龙化石产于沉积于大约160百万年前的岩石中,远早于已知霸王龙类,也是最早的虚骨龙化石代表之一。它的发现和研究为霸王龙类的早期演化以及虚骨龙类的系统发育提供了重要信息,再次证明体型变化等因素对于白垩纪虚骨龙类的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干扰了虚骨龙类系统发育的复原;尤其是冠龙头部嵴状构造的发现指示了性选择在生物进化当中的独特作用。
这一论文由来自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等3个国家的8名科研人员参与完成。有关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支持。 |
|
- lat.: Coelurus
|
|
|
|
鞘虚骨龙 | 虚骨龙类 | 虚骨龙科 | 始虚骨龙 | 虚骨龙属 | 中国虚骨龙 | 川东虚骨龙 | 虚骨龙次亚目 | 川东虚骨龙属 | 原始川东虚骨龙 | 破碎中国虚骨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