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武將的威風 Means the generals in power and prestige |
指武將的威風。也指威武的氣概。 |
|
虎身上一種骨頭的名稱。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毛篇》:“虎威如乙字,長一寸,在脇兩旁皮內,尾端亦有之。佩之臨官佳;無官,人所媢嫉。” 宋 黃休復 《茅亭客話·李吹口》:“虎有威,如乙字,長三寸許,在脅兩旁皮下。取佩之,臨官而能威衆,無官佩之,無憎疾者。”按,二說微異。《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大凡是個虎,胸前便有一塊骨頭,形如乙字,叫做虎威,佩在身上,專能避一切邪物。” |
|
威武的氣概。 唐 汪遵 《烏江》詩:“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三:“他一叫喚起來,真是有咆哮生風的虎威。” |
|
猶威嚇。 清 李漁 《奈何天·醉卺》:“[醜喜介]妙哉!妙哉!被我一陣虎威,弄得他伏伏貼貼。” |
|
舊時對武人的敬稱。《水滸傳》第二回:“今日小弟 陳達 不聽好言,誤犯虎威,已被英雄擒捉在貴莊,無計懇求。今來一逕就死。” |
|
漢 代 西京 警夜的更署名。《文選·張衡<西京賦>》:“次有 天祿 、 石渠 ,校文之處;重以 虎威 、 章溝 ,嚴更之署。” 呂延濟 註:“ 虎威 、 章溝 皆更署名。” |
|
三國 蜀 都門名。《文選·左思<蜀都賦>》:“內則 議殿 、 爵堂 , 武義 、 虎威 宣化之闥。” 劉良 註:“ 議殿 、 爵堂 ,殿堂名也; 武義 、 虎威 ,二門名也。” |
|
[通用名稱] fomesafen
[化學名稱] 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N-甲磺酰-2-硝基苯甲酰胺
[CAS登記號] [ 72178-02-0 ]
[分子式] C15H10ClF3N2O6S
[結構式]
[分子量] 438.8
[理化性質] 純品為無色結晶固體,熔點220-221°C,密度1.28g/cm3(20°C),蒸汽壓< 0.1mP(約50°C)。溶解性(20°C):水溶性視pH而定,pH=7時,在水中溶解度大於600g/L。丙酮中300g/l,環己酮中150g/l,二氯甲烷中10g/l,己烷中500mg/l,二甲苯中1.9g/l。
[毒性] 雄大鼠急性經口LD501250-2000mg/kg,兔急性經皮LD50>1000mg/kg,對大鼠皮膚和眼睛有中等刺激作用。低毒。
[用途] 氟磺胺草醚 為高效大豆田苗後除草劑,在雜草萌發後施藥可有效防除一年生闊葉雜草:苘麻、鐵莧菜、反枝莧、豚草、鬼針草、田旋花、薺菜、藜等雜草。
[規格] 原藥含量 ≥95%
[包裝] 25kg/紙板桶,也可按客戶要求包裝。
[製劑] 25%SL
[適用作物] 用於大豆田、果樹、橡膠種植園、豆科作物。 |
|
- n.: general's power and prestige, fear-inspiring prowess
|
|
虎威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