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也称b07d菜”。俗称空心菜”。双子叶植物,旋花科。一年生草本。茎蔓生,中空。叶长心脏形。花漏斗状,白色或淡紫色。原产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嫩茎叶可作蔬菜。全草和根入药,能清热凉血。 |
|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中空,叶卵圆形或心脏形,叶柄长,花粉红色或白色,漏斗状,结蒴果,卵形。嫩茎叶可做蔬菜。也叫“空心菜” |
|
俗称空心菜、藤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中空,叶长心脏形,叶柄长,夏秋开花,花白色或淡紫色,形如喇叭,结蒴果,卵形。嫩梢可供食用。 |
|
概述:蕹(wèng )菜(ipomoea aquatica)又名竹叶菜、空心菜、藤菜。新加坡英文中也作kangkong。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叶炒食或作汤,富含各维生素、矿物盐,是夏秋季很重要的蔬菜。
特性:蕹菜须根系,根浅,再生力强。旱生类型茎节短,茎扁圆或近圆,中空,浓绿至浅绿。水生类型节间长,节上易生不定根,适于扦插繁殖。子叶对生,马蹄形,真叶互生,长卵形,圳心脏形或披针形,全缘,叶面光滑,浓绿,具叶柄。聚伞花序,1至数花,花冠漏斗状,完全花,白或浅紫色。子房二室。蒴果,含2--4粒种子。种子近圆形,皮厚,黑褐色,千粒重32克--37克。蕹菜性喜温暖温润,耐光,耐肥。生长势强,最大特点是耐涝抗高温。在15℃--40℃条件下均能生长,耐连作。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广,无论旱地水田,沟边地角都可栽植。夏季炎热高温仍能生长,但不耐寒,遇霜茎叶枯死,高温无地区可终年栽培。蕹菜属高温短日照作物,在江淮流域子蕹能开化结籽。而藤蕹对短日照要求严格,在江淮流域不能开花结籽,只能用无性繁殖。
品种:蕹菜分为子蕹和藤蕹两类。
【别名】空心菜、藤藤菜、蕻菜
【来源】旋花科植物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 [i. reptans (l.) poir.],以全草及根入药。夏秋采,鲜用或分别晒干。
【性味归经】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血。用于食物中毒,黄藤、钩吻、砒霜、野菇中毒,小便不利,尿血,鼻衄,咳血;外用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鲜品2~4两水煎服。解救上述中毒时可用鲜根或鲜全草1~2斤绞汁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食用】作为蔬菜,可凉拌、炝炒、做汤,味美可口,营养丰富! |
|
蕹菜
(《本草拾遗》)
【异名】瓮菜(《闽书》),空心菜(《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空筒菜(《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藤藤菜、无心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水蕹菜(《广东中药》Ⅱ)。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蕹菜的茎、叶。
【植物形态】蕹菜
一年生蔓状草本,全体无毛。茎中空,匍匐。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矩圆状卵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6~1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截形、心形或戟形,边缘全缘或波状。聚伞花序腋生,直立,长3~6厘米,有花一至数朵;萼绿色,卵形,先端钝;花冠白色或淡红色,阔钟状;雄蕊5,不等长;雌蕊1,较长,柱头浅裂而呈头状。蒴果卵形。种子2~4颗。花期夏、秋。
生于湿地或水田中。我国长江流域,南至广东,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蕹菜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一般多鲜用。
【药理作用】曾有报告紫色蕹菜中含胰岛素样成分,可用于糖尿病。
【性味】甘,寒。
①《南方草木状》:"性冷,味甘。"
②《嘉祐本草》:"甘,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寒,滑。"
【归经】《本草求真》:"入肠、胃。"
【功用主治】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痔疮,痈肿,折伤,蛇虫咬伤。
①《南方草木状》:"能解冶葛毒。"
②《医林纂要》:"解砒石毒,补心血,行水。"
③《岭南采药录》:"食狗肉中毒,煮食之。"
④《广州植物志》:"内服解饮食中毒,外用治一切胎毒,肿物和扑伤。"
⑤《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根茎舂烂煨熟,熨吹乳。"
⑥《陆川本草》:"治肠胃热,大便结。"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两;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选方】①治鼻血不止:蕹菜数根,和糖捣烂,冲入沸水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淋浊,小便血,大便血:鲜蕹菜洗净,捣烂取汁,和蜂蜜酌量服之。(《闽南民间草药》)
③治翻肛痔:空筒菜二斤,水二斤,煮烂去渣滤过,加白糖四两,同煎如饴糖状。每次服三两,一日服二次,早晚服,未愈再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④治出斑:蕹菜、野芋、雄黄、朱砂。同捣烂,敷胸前。(《岭南采药录》)
⑤治囊痈:蕹菜薳捣烂,与蜜糖和匀敷患处。(《岭南采药录》)
⑥治皮肤湿痒:鲜蕹菜,水煎数沸,候微温洗患部,日洗一次。
⑦治蛇咬伤:蕹菜洗净捣烂,取汁约半碗和酒服之,渣涂患处。
⑧治蜈蚣咬伤:鲜蕹菜,食盐少许,共搓烂,擦患处。(⑥方以下出《闽南民间草药》) |
|
蕹菜
【来源】食疗方
【原料】蕹菜数根,和糖捣烂,
【制法】
【用法】开水冲服
【功效】 |
|
旋花科草本植物蕹菜的茎、叶。又称瓮菜、空心菜、无心菜、空筒菜、藤藤菜。我国长江流域至广东等地均有栽培。春、夏季采茎叶洗净用。
[性能]味甘,性微寒。能清热凉血,利尿除湿,解毒。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2、C及烟酸等成分。
[用途]用于血热所致的鼻衄,咳血,吐血,便血,痔疮出血,尿血;热淋,小便不利,或妇女湿热带下;野菌中毒轻者,以及疮肿、湿疹、毒蛇咬伤。
[用法]煎汤,煮食,或绞汁服。
[注意]体虚二便不固者,不甚相宜。又诸书所载,本品解药石中毒范围较广,如黄藤、钩吻、砒霜等中毒均属之,可供研究。对野菌中毒,精神烦乱者有一定效果,重者须求医救治。此外,对疮疹、蛇作,当以外用为主。
[附方]
1,蕹菜汁:蕹菜250g,切碎捣烂,绞取汁液。每次用2~3匙,冲入沸水,以蜂蜜调味后服用。
本方以蕹菜清热凉血、止血作用。用于咳血、衄血或便血、尿血等热证出血。
2,蕹菜车前汤:蕹菜120g,鲜车前60g。加水煎汤服。
车前草能清热利尿除湿,用以增强蕹菜的疗效。用于热淋,小便黄赤不利,或血淋。
3,蕹菜木槿鸡蛋汤:鸡蛋2个,用油煎熟,起锅;连根蕹菜250g,用水煮熟后捞起,再放入鲜木槿花60g及煎蛋,一同煮沸即成。可酌加盐调味食。
蕹菜配伍木槿花,善于利尿除湿化浊。用于妇女下。
4,蕹菜金银花甘草液:蕹菜1000g,切碎,捣烂绞取汁液;金银花30g,甘草10g,煎汤,与前者兑合。大量服用(或灌服)。
本方取蕹菜解药物或食物中毒的作用,配伍金银花、甘草,增强解毒的功效。用于野菌、食物中毒较轻者。 |
|
wengcai
蕹菜
I pomoea aquatica
旋花科(Convolvulaceae)番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又名空心菜。以绿叶和嫩茎供食用。原产中国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东南亚。华南、华中、华东和西南各地普遍栽培,是夏秋季的重要蔬菜。
根系浅,主根上着生四排侧根,再生力强。茎蔓性,中空,绿色、浅绿色或带紫红色。茎节易生不定根,可用扦插繁殖。叶互生,有宽卵形、长卵形、短披针形和长披针形等。单生花或聚伞花序腋生、白色或带紫色。蒴果,卵形,含种子2~4粒。种子近圆形,黑褐色,皮厚,较坚实,每克种子20~30粒。
蕹菜按结实能力分为结实的和不结实的两类。前者称为子蕹,既可种子繁殖又可扦插繁殖。一般茎蔓较粗,节间较长,叶片较大,叶色较浅,有白花和紫花之分。后者称为藤蕹,用扦插或分株繁殖,茎蔓和叶片较小,多为深绿色。按生长习性可分为旱蕹和水蕹。旱蕹适于旱地栽培;水蕹以浅水栽培和深水栽培为主,也可旱地栽培。
蕹菜耐热,喜湿润。20℃以下生长慢,30℃左右迅速生长,能忍受40℃左右的高温。光照充足、空气和土壤湿度高时易发根,且茎叶生长良好。对土壤的适应性广。生长势强。春季繁殖,夏秋收获。有 3种栽培方式:①旱地栽培:采用育苗移植或分株插植;②水田栽培或称浅水栽培:整地如稻田,多行育苗移植,也可扦插繁殖;③浮水栽培或称深水栽培:可利用水深30厘米以上的水塘、水沟等,取长约30厘米的新梢,用棕绳、草绳或细竹竿等夹持,排列成行(株行距约30×30厘米),四周用竹固定,使之浮生水面。蕹菜耐肥,宜多施氮肥。栽植后,植株高约30厘米时开始采收,可仅留茎基部2~3节,以利形成茁壮的侧枝,多次采收。子蕹留种一般在6~7月选取优良的新梢进行旱地插植,搭架引蔓,8~9月开花,10~11月分批采种。藤蕹可用越冬的宿根或贮藏的老茎蔓繁殖。蕹菜的抗性强,产量高。主要病害有白锈病等。
蕹菜营养丰富,每100克鲜重约含胡萝卜素2.14毫克,维生素 C约28毫克。可作蔬菜食用,也可用作优质饲料。
(关佩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