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州
目录
No. 1
  《蕲州志》中记载,“蕲州”这个名字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了。从北周到清初,蕲州一直作为州、路、府、县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管辖和部分管辖过蕲春、黄梅、广济、蕲水、罗田五个县。蕲州古城始建于南宋末年,到了明代,这座长江之滨的州城日渐繁华,她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被明世宗朱高炽的第6个儿子荆宪王朱瞻岗看中,他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将自己的王府从江西建昌(今江西省南城县)迁到蕲州
  蕲州城三面环水,临江靠湖,“左控匡庐,右接洞庭”,在历史上是军家必争之地。而蕲州的自然风光,尤其迷人。东北的麒麟山如麒麟蹲伏,气势磅礴;西南的凤凰山山势轩昂,如一只凤凰展翅欲飞,雄伟壮观。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曾到凤凰山游历,至今凤凰山下还有一个名叫白甫冲的地方,就是为纪念他们而命名的。为此,清朝有个名叫程道中的蕲州文人还写了一首诗:
  凤凰台下路,一径绕孤城。
  李杜曾至此,青山纪为名。
  根据记载,明代的蕲州城城墙长九里三十三步,高一丈八尺,六座城门,城上雉堞三千一百六十五个,城里有99口水井,99座寺庙道观,99座牌坊。荆王府迁入后,蕲州城里更是“城中奕奕王孙地”,“台殿平陵半天起”。
  至今还有一些地名可以见证得到,比如:阅马场(古代官府练兵阅马的操场),官井(官府用的一口井),官塘(官府用的池塘),鼓楼洞(蕲州城边放大鼓的地方),西门街(通往蕲州城西城门的一条街),东门口(蕲州城东城门的出口),一关(蕲州城第一道关,据老年人说蕲州城有三道关再加上护城河,俺家就筑在当时的护城河上),枣子林(蕲州城城角边成片的枣树结成林,题外话:俺家就在这里,呵呵,孩提时,家门口就有几棵枣树,嘴馋时,像摇钱树一样摇一摇,就有青枣砸在头上),竹林湖(湖边蕲竹成林),元丰里,四牌楼,雄武门,易家弄.......多不胜数。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当年的蕲州城到底是怎样一副繁华景象,后人已无法知道了,本网站刊发此文也自觉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蕲州位于蕲春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是鄂东最古老的城镇,历为郡、路、府、州、署、县治,曾为鄂东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长江中下游商品集散地。蕲州文化底蕴深厚,境内风景名胜繁多,是发展旅游业的理想之地。
  蕲州古城:筑于南宋,全为石砌,依凤凰、麒麟二山而起,临长江而池,壮丽别致,规模庞大。据嘉靖《蕲州志》载,“城周九里三十三步,高一丈八尺,东南北阔一十七丈八尺,两侧天堑弥漫,不可以丈尺计。有城门六,城垛二千一百六十五个,城上吊楼九百九十间”。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收藏有李时珍故里蕲州明代古城屏风。现有城墙得到了较好的修缮和维护,并建有“医圣阁”等仿古建筑。
  李时珍陵园:位于蕲州城东南面风景秀丽的雨湖之滨,占地80亩,由李时珍墓地、李时珍纪念馆、李时珍医史文献馆和药物园四部分组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李时珍墓地坐落在蟹子地,与李时珍诞生地瓦硝坝隔湖相望,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古时即列入“蕲阳八景”,李时珍父子原墓及墓碑保存完好。李时珍纪念馆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为仿古(明代)建筑群,气势恢弘,错落有致,工程获“鲁班奖”,馆内陈列大量珍贵的医学资 料、药物标本和郭沫若、邓颖超、方毅等同志的题词。李时珍医史文献馆由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题写馆名,分医中之圣、科学之光、功业长存、伟人永生四个部分介绍李时珍光辉的一生,馆内珍藏中外《本草纲目》版本十余种,以及古今中外介绍李时珍的医药书籍、文献资料和报刊杂志等等。李时珍药物园包括药物碑廊和百草园两部分,为我国第一家中医药自然博物馆。本草碑刻长廊镶嵌128幅药材石雕,刻工精细、栩栩如生;百草园种植各类药材310多个品种。李时珍陵园自1981年4月对外开放以来,平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40余万人次。
  玄妙观:李时珍当年为民治病的诊所,原址在蕲州城内麒麟 山,修建于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年间,明英宗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荆靖王朱祈镐迁建于蕲州城外,文革中被毁。今重建的玄妙观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王任重同志亲笔题写了“玄妙观”三个大字。
  李时珍纪念馆: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处,位于蕲州雨湖之滨,只要打开沿湖一面窗户,即可看到雨湖风光。李时珍避开闹市,隐居草庐,致力编纂,在此著成《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 所馆诗集》等。
  雨湖:历为游览胜地,水面二千多庙,无污染,春多桃李、夏盛芙蓉,历史上曾有“有雨湖、不下西湖”之赞誉。湖边有名人教授馆、药都宾馆。雨湖盛产武昌鱼、鲫鱼等,雨湖鲫鱼以肉质鲜嫩著名。
  金陵书院:位于蕲州镇,是黄冈仅存的古书院遗址之一。为清代旅蕲南京人集资兴建。现存建筑兴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建筑面积210平方米,由“金陵书院”、“聚德堂”、 “保婴堂”三部分组成。院内有“钟山遗秀”、“重修碑记”等碑刻5块,大门首“金陵书院”几个遒劲大字仍历历在目,现改为道观。
  四祖正觉禅寺:位于蕲州凤凰山麓,又名“凤山寺”,禅宗四祖道信于隋唐时创建。明洪武年间重建,正殿之外有转轮藏阁、千仞亭、望江亭等建筑,规模较为宏大,为“十方丛林之一”。清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战火,同治与光绪年间又重修,为蕲春佛教中心。
  昭化寺:位于蕲州城北缺齿山南麓。明宪宗成化初,僧悟空在此结草为庵;1471年,在蕲州建王府的荆王捐金,僧智明主持,就庵建寺,一进四重,规模宏大。整个建筑占地五十余亩,内供佛像百余座,殿内石雕香案和石柱石梁上雕刻的龙、凤、花、鸟,栩栩如生。寺庙佛像及所有梁柱均由石料制成,技艺精湛,无比壮观。“文革”时,昭化寺毁坏严重,所幸正殿保存完好。1993年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对正殿进行了重修,先后建起了三圣殿、观音殿、斋堂、住宿楼和大雄宝殿。现在,昭化寺终日香火缭绕,香客络绎不绝,与邻近的李时珍陵园、中药材市场、博士街和玄妙观联成了一个旅游景点群。
近义词
蕲州镇
相关词
李时珍古城蕲春历史人物中草药香草
中国湖北明代
包含词
蕲州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