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加尼剋效應
蔡加尼剋效應是指對未完成工作的記憶優於對已完成工作的記憶現象。
蘇聯心理學家蔡加尼剋1927年發現。她在實驗中分派給被試18—20件簡單的工作,如寫一首自己喜歡的詩詞,數學題演算,將一些不同顔色和形狀的珠子按一定模式用綫串起來,拼板等。完成這些工作所用的時間大致相等。在進行過程中衹讓被試完成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在中途被主試打斷後改做其他工作。兩類工作隨機排列順序。實驗的最後,要求被試立即回憶剛纔從事過哪些工作。
結果發現,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憶68%,已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憶43%,前者是後者的1.6倍。
其原因可能是,完成一個工作需要處於一定的緊張狀態,當工作沒有完成就被中斷後,這種緊張狀態仍然會維持一段時間,使得被試的心理活動指嚮這個未完成的任務,因而易於回憶。工作的性質和難度,人對工作的態度以及個性心理特徵等都會影響此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