簑鮋(Lionfish),鮋形目鮋科簑鮋屬魚類的通稱。約有9種。中國産5 。體延長,側扁,頭側扁,具棘棱和皮瓣。吻長而狹,背面中央凸起。眼中等大,上側位。眼間隔狹而凹入。口端位,斜裂,上頜中央有一凹刻。上下頜和犁骨具牙,齶骨無牙。鰓蓋骨具一扁棘;鰓孔寬大。體被圓鱗或櫛鱗。側綫高位。背鰭很高 ,鰭棘細長 ,鰭膜深裂 ;胸鰭甚長大 ,伸越尾鰭基,鰭膜深裂;腹鰭胸位。尾鰭圓形。體色華麗,多為紅色,具暗色橫帶 。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暖水海域 ,為小型海洋魚類 。 棲息於岩礁或珊瑚叢中 ,有的見於深水 。常成對遊泳,遇敵時,即側身以背鰭鰭棘嚮對方衝刺。鰭棘具毒腺,人被刺後劇痛,嚴重者呼吸睏難,甚至暈厥。夏季産卵,卵浮性,粘連。主要以甲殼動物為食。簑鮋的肉可食用。
亦稱為獅子魚、火雞魚(turkey fish)、火魚(fire-fish)。
鮋形目(Scorpaeniformes)鮋科(Scorpaenidae)簑鮋屬(Pterois)幾種體色豔麗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魚類的統稱。以鰭棘有毒而聞名。其鰭棘能緻傷痛,但很少致死。胸鰭大,背鰭棘長。各個種均有其特別的醒目的斑馬狀條紋類型。受到驚擾時立即展開並顯示各鰭,若敵害進一步進迫,即竪起背鰭棘進行攻擊。最為人所熟悉的種類之一是飛簑鮋(Pterois volitans),有時為魚類愛好者所飼養,體上具紅、褐、白色的條紋,體長可達30公分(12吋)。印度洋-太平洋地區還有幾種較小的鮋科叉指簑鮋屬(Dendrochirus)魚類亦稱火魚或獅子魚,如夏威夷的巴伯氏叉指簑鮋(D. barbert,淺緑至粉紅色)和東方的花斑叉指簑鮋(D. zebra,淺紅色)。
簑鮋的鰭很大,但不善於遊泳,往往躲在礁縫中,等獵物接近時便立刻捕捉。背鰭有毒刺,平常由一層薄膜包圍着,當遇到敵害時,膜便破裂,而用毒刺攻擊對方。
簑鮋的典型特徵就是大大的扇子一樣的胸鰭,這種魚非常危險,不單對於小魚非常危險,對於人類而言也有威脅,其背鰭上的刺毒性很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