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蒜头果
目录
No. 1
  拉丁名:malania oleifera chun et lee
  中文名:蒜头果
  拉丁科名:olacaceae
  中文科名:铁青树科
  保护级别: 2
  分布: 广西、云南(富宁、广南、文山)
  现状:稀有种。又名蒜头木、马兰后(壮语音)。星散分布于广西西部和云南东部,因屡遭砍伐,残存不多,鼠害严重,天然更新不良,威胁着该种的生存与发展。
  海拔下限(米): 300
  海拔上限(米):1200,在滇东南可达1640。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15一25米,胸径30-50厘米;树皮灰褐色。叶互生,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一15厘米,宽2.5一4(一6)厘米,嫩叶两面有棕色粉状微柔毛;叶柄长1一1.5(一2)厘米,基部有关节。花小,10一15朵排成伞形花序状或总状花序状的聚伞花序,花序腋生,单序或2-3序集生在短枝上端或小枝枚梢,总花梗纤细,长1.8-2.3厘米、花萼4深裂、花瓣4(一5),分离,镊合状排列;雄蕊8,偶为10;子房上位,下部二室,上部1室,每室有1悬垂胚珠。浆果状核果扁球形,直径3一3.5厘米,基部稍收狭;种子球形,直径约1.8厘米。
  特性: 一般生长在石灰岩石山或土山。分布区地跨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在低平地方冬暖夏热,年平均温20.9--22.1℃,1月平均温12--14℃,7月平均温27.2--28.1℃,极端最低温-1至-3℃;在山原上(如云南广南)年平均温16.4℃,1月平均温8.3℃,每年都出现零下低温,极值低达-5.2℃,年降水量840--1686毫米,干湿季交替鲜明。为中性、浅根性树种,幼树期喜阴,随着树龄增大而逐渐喜光。多生于石灰岩石山的下坡,喜肥沃较湿润的中性至微碱性石灰岩土。主要伴生树种,在北部有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在南部有蚬木burretiodendron hsienmu chun et how、岩樟cinnamomum saxatile h.w.li等。
  保护价值:蒜头果为单种属植物,形态解剖特征既有原始性状,又有较进化特征,对于研究铁青树科的分类系统有一定意义。种仁油脂可作为合成麝香酮muscine的理想原料。为桂西和滇东南石山绿化树种。
  保护措施 :龙州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加强保护。其他产区也应保护母树,严禁乱砍滥伐。有关林场,宜将蒜头果列为造林树种,积极采种育苗,推广种植。产区鼠害严重,应注意防除,并应保护其天敌,已减少鼠害。
  栽培要点:用种子繁殖。种子含油脂,寿命短,为防鼠害,10月中旬果熟时立即采种,随采随播,出苗率较高;如不能即播,须用湿沙埋藏。种粒大,宜用点播,幼苗期须遮荫,并常淋水,保持湿润。1--2年生苗可定植。
花木百科 Flowers 百科
  蒜头果介绍
  蒜头果 (Malania oleifera Chun et Lee)
  科属:
  钱青树科
  别名:
  蒜头木、马兰后(壮语音)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5-25米,胸径30-50厘米;树皮灰褐色。叶互生,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5-4(-6)厘米,嫩叶两面有棕色粉状微柔毛;叶柄长1-1.5(-2)厘米,基部有关节。花小,10-15朵排成伞形花序状或总状花序状的聚伞花序,花序腋生,单序或2-3序集生在短枝上端或小枝枝梢,总花梗纤细,长1.8-2.3厘米;花萼4深裂;花瓣4(-5),分离,镊合状排列;雄蕊8,偶为10;子房上位,下部2室,上部1室,每室有1悬垂胚珠。浆果状核果扁球形,直径3-3.5厘米,基部稍收狭;种子球形,直径约1.8厘米。地理分布主产广西西南部龙州、大新、德保、靖西、平果、田乐、田阳、百色至西北部田林、隆林、凌云、乐业、凤山,向西延伸到云南东南部富宁、广南、文山一带。在桂西南垂直分布于海拔300-1200米,在滇乐南可达海拔1640米。一般生长在石灰岩石山或土山。
  分布与习性:
  分布区地跨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在低平地方冬暖夏热,年平均温20.9-22.1℃,1月平均温12-14℃,7月平均温27.2-28.1℃,极端最代温为-1至-3℃;在山原上(如云南广南)年平均温16.4℃,1月平均温8.3℃,每年都出现零下低温,极值低达-5.2℃,年降水量840-1686毫米,干湿季交替鲜明。为中性、浅根性树种,幼树期喜阴,随着树龄增大而逐渐喜光。多生于石灰岩石山的下坡,喜肥沃较湿润的中性至策碱性石灰岩土。主要伴生树种,在北部有黄莲木PistaciaBunge、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Oerst.;在南部有蚬木Burre-tiodendronhsienmuChunetHow、岩樟CinnamomumsaxatileH.W.Li等。
  繁殖与栽培:
  用种子繁殖。种子含油脂,寿命短,为防鼠害,10月中旬果熟时立即采种,随采随播,出苗率较高;如不能即播,须用湿沙埋藏。种粒大,宜用点播,幼苗期须遮荫,并常淋水,保持湿润。1-2年生苗可定值。
  应用:
  稀有种。蒜头果为单种属植物,种仁油脂可作为合成麝香酮muscine的理想原料。为桂西和滇东南石山绿化树种。
包含词
蒜头果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