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 蒙古安氏中兽
目录
No. 1
  物种名称
  蒙古安氏中兽(大陆)
  蒙古中爪兽(台)
  拉丁文名 _
  andrewsarchus mongoliensis
  英文发音 _
  and-rooz-ark-uss
  体长 : 约83厘米的头颅高约1.8米 长5米
  食物 : 肉食性
  生存年代 _
  六千万到三千两百万年前
  生存地点 _
  蒙古 美国
  物种种类 _
  哺乳类─中爪兽
  名称含义 _
  安德鲁斯之兽
  以古生物学家安德鲁斯
  [roy chapman andrews]
  命名
  简介>>
  蒙古中爪兽是一种奇怪的肉食有蹄动物,目前对它所知不多。尽管拥有小型蹄趾,而非爪子,但这种动物却发展出样子极长的有力双颚,并配有强劲的牙齿。讽刺的是,它们会猎食与其相近的草食有蹄动物,后者当时也非常繁盛。目前对中爪兽的了解仅来自一个头颅与一些化石骨头碎片,但是,它的长相被认为和一种知名的有蹄草食动物,即中爪兽,非常相像。由于这种动物拥有小型蹄趾而非锋利爪子,却同时具有如此有力的双颚,意指它们就像部分人士所曾提出的一样,是以腐肉为食的大自然清洁队,或是食用龟肉。它们的牙齿出现严重的磨损痕迹,并且不像其它多数的肉食动物,只是单纯用来撕裂肉类。中爪兽(mesonychids)在亚洲、欧洲与美洲都有发现,蒙古中爪兽的骨骸则在蒙古找到。中爪兽属于肉食性的有蹄动物。其中最大的是蒙古中爪兽,仅由一只头颅而闻名。该族群的特质是拥有犬科般强有力的双颚。中爪兽的化石通常在水边寻获,而且只有单个,所以这些动物可能是沿河岸与潮汐线而居的腐食独居动物。
No. 2
  物种名称
  蒙古安氏中兽(大陆)
  蒙古中爪兽(台)
  拉丁文名 _
  Andrewsarchus mongoliensis
  英文发音 _
  and-rooz-ARK-uss
  体长 : 约83厘米的头颅高约1.8米 长5米
   食物 : 肉食性
  生存年代 _
  六千万到三千两百万年前
  生存地点 _
  蒙古 美国
  物种种类 _
  哺乳类─中爪兽
  名称含义 _
  安德鲁斯之兽
  以古生物学家安德鲁斯
  [Roy Chapman Andrews]
  命名
  简介>>
  蒙古中爪兽是一种奇怪的肉食有蹄动物,目前对它所知不多。尽管拥有小型蹄趾,而非爪子,但这种动物却发展出样子极长的有力双颚,并配有强劲的牙齿。讽刺的是,它们会猎食与其相近的草食有蹄动物,后者当时也非常繁盛。目前对中爪兽的了解仅来自一个头颅与一些化石骨头碎片,但是,它的长相被认为和一种知名的有蹄草食动物,即中爪兽,非常相像。由于这种动物拥有小型蹄趾而非锋利爪子,却同时具有如此有力的双颚,意指它们就像部分人士所曾提出的一样,是以腐肉为食的大自然清洁队,或是食用龟肉。它们的牙齿出现严重的磨损痕迹,并且不像其它多数的肉食动物,只是单纯用来撕裂肉类。中爪兽(mesonychids)在亚洲、欧洲与美洲都有发现,蒙古中爪兽的骨骸则在蒙古找到。中爪兽属于肉食性的有蹄动物。其中最大的是蒙古中爪兽,仅由一只头颅而闻名。该族群的特质是拥有犬科般强有力的双颚。中爪兽的化石通常在水边寻获,而且只有单个,所以这些动物可能是沿河岸与潮汐线而居的腐食独居动物。
  详细介绍:
  蒙古安德鲁斯中兽(Andrewsarchus mongoliensis)属踝节目中兽科,生活于晚始新世距今5000——3200万年前的蒙古,名称缘自其发现者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可能是曾出现过的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
  1923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资助的第三次中亚野外考察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时任领队的安德鲁斯在今天蒙古国曼汗(Manha)附近的晚始新世岩层发现并最先描述了这种动物,在这之前的三年中,这个考察队在他的带领下成果丰硕,在蒙古戈壁发现了窃蛋龙等闻名于世的恐龙化石,并且还第一次发现了原角龙的蛋,从而证明恐龙为卵生繁殖,轰动了科学界。事实上,这次最先看到化石的考察队员是乔治·奥尔森(George Olsen),他立刻招呼安德鲁斯过来检查,考察队紧接着投入挖掘,慢慢地一具壮观的头骨化石呈现在众人眼前。所发现的标本主要是一个巨大的头骨及一些碎片,领队安德鲁斯经鉴定认为它是一种未知的史前大型肉食类动物。
  化石的详细比对和鉴定是后来作的,安德鲁斯将化石的轮廓图寄到美国博物馆,化石令多数研究者首先想到的是以完齿兽(Entelodon)为代表的渐新世巨猪类(Entelodontidae)杂食动物,而W. D. Matthew博士观察并比较了(当时隶属古食肉目而今天改归踝节目的)中兽类物种后,发现这个新标本与它们有相当近的亲缘关系,在进行了一系列细致的比较解剖学研究之后,该化石被归属于中兽类定名为蒙古安德鲁斯中兽。对它的食性则一般定性为杂食,而非安德鲁斯先生当初所作的系肉食动物的判断。
  安氏中兽的体型远比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现的食肉动物大。颅骨总长达834mm,尺寸远远超过阿拉斯加棕熊(Ursus gyas),估计成年时其体长3820mm(=12英尺6.5英寸,依据M.H.obtusidens头部与身体比例放大三倍,现在一般认为它能长到5米),体重可达1500公斤。它的头骨长度和宽度是棕熊的两倍,北美马更些狼(Canis occidentalis)的三倍,也是它的北美亲戚强中兽M.H.obtusidens的三倍,出自始新世犹他州北部的强中兽M.H.vintensis的三倍。
  安氏中兽种的特征:极度延长的面部,颧骨宽阔膨大,颅长834mm,颧宽560mm;具较为完整的真兽齿型,因此不同于m3缺失的强中兽;p4呈三角状并臼齿化,有突出的第三尖。其m3后尖缺失,外嵴(ectoloph)主要由前尖(paracone)构成。
  标本描述,其资料来自1924年亨利·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的解剖论文。
  (一)头骨特征
  围绕颅骨标本,科学家们作了详尽的描述和分析,并且与巨大的强中兽(Harpagolestes)的种(Harpagolestes uintensis)进行了对比:
  H.uintensis A. mongoliensis
  头骨总长 429 834
  (面长+颅区)
  颧弓宽 270 560
  面长 206 500
  (下第1门齿i1到下第3臼齿m3的跨度)
  颅区长 223 334 (单位:mm)
  (m3往后到骨节condyle)
  这些数据表明安氏中兽几乎是强中兽H.uintensis的两倍,而从面区占颅骨整体比例来看,其吻部所占比例甚大,而颅区比例不大,可能它的智力不是太高。
  (二)安氏中兽牙齿特征的描述如下:
  I2极度加大,i3很小;上犬齿没有保存下来,但从着生位置的痕迹来看尺寸应该很大;Pl很小,只有单一齿根和齿尖;P2双齿根,只有一尖;P3有未发育完全的第三齿根,双齿尖,具突出的原尖protocone,而无第二尖deuterocone;P4大而臼齿化,具突出的第三尖tritocone、三齿根;M1尺寸稍小,具三齿根;M2宽大呈三角状,中尖大,具突出的原尖protocone和第三尖tritocones,第二尖deuterocone磨损;M3原尖与第三尖突出,具未发育完全的第二尖。
  中兽类在齿型上的改进显示其已经适应食肉习性,但它们尚未具备正宗食肉哺乳动物的标志——裂齿,而最先具备原始裂齿的是其后与中兽共享一片蒙古蓝天的肉齿目动物。
  中兽科动物的体型差异很大,小的如豺狗,大的可达数米。安氏中兽属于最晚近的踝节类,人们对于这种神秘的巨兽目前还知之甚少,原因是化石证据不足,除1923年找到的这具头骨外,尚未有新化石被发现。其种属的确定也完全是以头骨的化石形态特征为依据的。其体长是借鉴了强中兽的头骨与身体其它部位的比例计算的。而体重和整体复原图也是在此基础上得出的。之所以将安氏中兽头骨与全身比例以强中兽作比较是因为它们同属压骨型中兽,具更为近似的身体构造。
  就身体的综合素质来讲,安氏中兽无疑是曾出现过的最强大的陆生哺乳类食肉兽,与其后在蒙古崛起的肉齿目牛鬣兽科的裂肉兽、鬣齿兽科的伟鬣兽、巨鬣齿兽当之无愧地堪称“老第三纪四强”。而单从体型比较,只有裂肉兽堪与其相提并论。
  安氏中兽所在的踝节目也拥有着显赫的地位,是后来的有蹄类和其他诸多门类动物在系统发育上有着重大渊源。北半球的踝节类与奇特的南方有蹄类是最重要的古有蹄类,比起钝脚目和恐脚目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人们相信鲸类与中兽类有着相当紧密的亲缘关系,但究竟是中兽演化出鲸类还是二者有一共同祖先尚未有十分明确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海象等鳍脚类的祖先也出自踝节目的熊狗科(Arctccyonidae)。
  安氏中兽在科普作品中的名气远超它的所有亲戚,可以说是大多数动物进化类与古生物类读物哺乳动物进化阶段一个不可绕过的话题,这可能就是由于它的神秘身世和硕大体型以及所在门类重要的历史地位吧。不管怎样,以安氏中兽为代表的中兽科动物在自己倒下的同时已经成功地与肉齿目完成了食物链顶端权位的交接。这之后的食肉动物变得更加专业化了,具备了裂齿的肉齿目对食肉习性更为适应,而中兽类也完成了大自然赋予它们的进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