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葵子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古今录验》。
【组成】葵子6克 滑石12克(碎)
【用法】上二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尽服。须臾当下,便愈,
【主治】妊娠得病六七日以上,身热入脏,大小便不利。
葵子汤
【别名】葵花汤
【组成】赤茯苓(去皮)、木猪苓(去皮)、葵子、枳实(麸炒)、瞿麦、木通(去节)、黄芩、车前子(炒)、滑石、甘草(炙)各等分。
【来源】《济生》卷七。
【主治】膀胱实热,腹胀,小便不通,口舌干燥,咽肿不利。膀胱有热,腹胀,阴囊肿胀而痛,小便不通。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葵子汤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异名】葵花汤(《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组成】赤茯苓(去皮) 木猪苓(去皮) 葵子 枳实(麸炒) 瞿麦 木通(去节) 黄芩 车前子(炒) 滑石 甘草(炙)各等分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清热利湿,通淋滑窍。
【主治】膀胱实热,腹胀,小便不通,口舌干燥,咽肿不利者。
葵子汤
【来源】《鸡峰普济方》卷十。
【组成】葵子 车前子 茯苓 白术 木通 赤芍药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次6克,用酒调下。
【主治】小便凝涩不通。 |
|
葵子汤1
【来源】《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古今录验》。
【组成】葵子6克 滑石12克(碎)
【用法】上二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尽服。须臾当下,便愈,
【主治】妊娠得病六七日以上,身热入脏,大小便不利。 |
|
葵子汤2
【来源】《鸡峰普济方》卷十。
【组成】赤茯苓30克 葵子 石韦 泽泻 白术各15克
【用法】上药锉为粗末。每次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温服。
【功用】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主治】热淋,小便微疼,渐渐艰难,欲出不出,痛不可忍。 |
|
葵子汤3
【来源】《鸡峰普济方》卷十。
【组成】葵子 车前子 茯苓 白术 木通 赤芍药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次6克,用酒调下。
【功用】利水通淋,
【主治】小便凝涩不通。 |
|
葵子汤4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异名】葵花汤(《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组成】赤茯苓(去皮) 木猪苓(去皮) 葵子 枳实(麸炒) 瞿麦 木通(去节) 黄芩 车前子(炒) 滑石 甘草(炙)各等分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清热利湿,通淋滑窍。
【主治】膀胱实热,腹胀,小便不通,口舌干燥,咽肿不利者。 |
|
葵子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古今录验》。
【组成】葵子6克 滑石12克(碎)
【用法】上二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尽服。须臾当下,便愈,
【主治】妊娠得病六七日以上,身热入脏,大小便不利。
葵子汤
【别名】葵花汤
【组成】赤茯苓(去皮)、木猪苓(去皮)、葵子、枳实(麸炒)、瞿麦、木通(去节)、黄芩、车前子(炒)、滑石、甘草(炙)各等分。
【来源】《济生》卷七。
【主治】膀胱实热,腹胀,小便不通,口舌干燥,咽肿不利。膀胱有热,腹胀,阴囊肿胀而痛,小便不通。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葵子汤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异名】葵花汤(《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组成】赤茯苓(去皮) 木猪苓(去皮) 葵子 枳实(麸炒) 瞿麦 木通(去节) 黄芩 车前子(炒) 滑石 甘草(炙)各等分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清热利湿,通淋滑窍。
【主治】膀胱实热,腹胀,小便不通,口舌干燥,咽肿不利者。
葵子汤
【来源】《鸡峰普济方》卷十。
【组成】葵子 车前子 茯苓 白术 木通 赤芍药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次6克,用酒调下。
【主治】小便凝涩不通。
葵子汤
【药物组成】冬葵子2两,滑石2两,朴消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木通(锉)1两,茅根(锉)1两半,石韦(去毛)1两半。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方剂主治】伤寒,小便赤涩不通。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