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元稹 Yuan Zhen
秋叢繞捨似陶傢,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
|
詩人: 徐寅 Xu Yin
桓景登高事可尋,黃花開處緑畦深。消災闢惡君須采, 冷露寒霜我自禁。籬物早榮還早謝,澗鬆同德復同心。 陶公豈是居貧者,剩有東籬萬朵金。 |
|
詩人: 董嗣杲 Dong Sigao
菊花
籬東佳友手曾刪,莫把南山醒眼看。 荒徑可供元亮采,落英惟許屈平餐。 豔鐘金氣中分晚,香裊清霜獨傲寒。 誰插滿頭開笑口,翠微亭北倚闌幹。 |
|
詩人: 方九功 Fang Jiugong
露冷江蘋雁度時,蕭蕭黃菊滿疏籬。 寒枝帶雨開仍豔,晚節凌霜賞未遲。 移傍小檐承綺席,從觀深夜倒金戶。 摘來冉冉香盈把,共泛西風醉莫辭。 莫惜寒花開太晚,孤懷深喜客來雙。 疏枝最耐存霜圃,晚節偏宜映月窗。 同調自應蘭是籍,濁醪何有玉為缸。 籬邊無限陶潛興,倒著綸巾醉未降。 |
|
請鑒賞:
|
|
菊花 jú huā 菊花 jú huā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卵形有柄,邊緣有缺刻或鋸齒,秋季開花。由於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種,顔色、形狀和大小變化很大。有的品種可入藥 |
|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柄,卵形,邊緣有缺刻或鋸齒。秋季開花。品種很多。供觀賞,有的品種可入藥。 南朝 梁 王筠 《摘園菊贈謝僕射舉》詩:“菊花偏可憙,碧葉媚金英。” 唐 孟浩然 《過故人莊》詩:“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宋 戴復古 《九日》詩:“醉來風帽半欹斜,幾度他鄉對菊花。” |
|
酒名。 唐 王績 《贈學仙者》詩:“春釀煎鬆葉,秋杯浸菊花。”參見“ 菊花酒 ”。 |
|
餅名。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餅店》:“鬍餅店即賣門油、菊花、寬焦、側厚、油碢、髓餅、新樣、滿麻。” |
|
菊花
①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柄,卵形,邊緣有缺刻或鋸齒。秋季開花。經人工培育,品種很多,顔色、形狀和大小變化很大。是觀賞植物。有的品種可入藥。
②這種植物的花。 |
|
菊花 简介
【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
或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英文名】floschrysanthemum (florists chrysanthemum)
【別名】菊華、秋菊、九華、黃花、帝女花、笑靨金、節花。
因其花開於晚秋和具有濃香故有“晚豔”、“冷香”之雅稱。
【分類】菊科,菊屬
有時也作菊科所有花卉品種的總稱。菊科是種子植物最大科,總數25000~30000種,而其花卉種類也很多,僅次於蘭花。
菊屬有30餘種,中國原産17種,主要有: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
【花語】
菊花:清淨、高潔、長壽 、吉祥 、我愛你、真情
菊花(紅):喜戀
菊花(白):誠實君子
菊花(黃):失戀
翠菊:追想、可靠的愛情、請相信我
春菊:為愛情占卜
六月菊:別離
鼕菊:別離
法國小菊:忍耐
瓜葉菊:快樂
波斯菊:野性美
大波斯菊:少女純情堅強
萬壽菊:友情
矢車菊:纖細、優雅
麥稈菊:永恆的記憶、刻畫在心
鱗托菊:永遠的愛 |
|
菊花,原産我國,已有數千年的馴化歷史。
喜涼爽、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地下根莖耐旱,最忌積澇,喜地勢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微酸性至微鹼性土壤中皆能生長。而以ph6.2-6.7最好。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適於花芽發育。 |
|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200cm,通常30-90﹎。莖色嫩緑或褐色,除懸崖菊外多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一朵或數朵簇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下、匙管、畸四類,色彩豐富,有紅、黃、白、墨、紫、緑、橙、粉、棕、雪青、淡緑等。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紅、黃、白、紫、緑、粉紅、復色、間色等色係。
花序大小和形狀各有不同,有單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長絮,有短絮,有平絮和捲絮;有空心和實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樣繁多,品種復雜。根據花期遲早,有早菊花(九月開放),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但經過園藝傢們的辛勤培植,改變日照條件,也有五月開花的五月菊,七月開花的七月菊。根據花徑大小區分,花徑在10釐米以上的稱大菊,花徑在10—6 釐米的為中菊,花徑在6 釐米以下的為小菊。根據瓣型可分為平瓣、管瓣、匙瓣三類十多個類型。 |
|
菊花 栽 培
菊花性喜氣候涼爽,陽光充足,通風條件好的地方。耐嚴寒、霜凍,怕酷熱、雨澇。栽植於富含腐殖質的中性土壤為好。
菊花適應性強,生長力旺盛,栽培容易,管理簡單。繁殖以扦插、嫁接為主。正象人們所說的:3月分株,4月插,5月嫁接,6月壓,其進行的辦法分別是:
分株法:將其植株的根部全部挖出,按其萌發的蘖芽多少,根據需要以1—3 個芽為一窩分開,栽植在整好的花畦裏或花盆中,澆足水,遮好蔭,5—10 天即可成活。用這種方法繁殖的株苗,強壯,發育快,不變種。
扦插法:可分為芽插、枝插兩種。
芽插:在菊花母株根旁,經常萌發出腳芽來,當葉片初出尚未展開時,作為插穗進行芽插,極易生根成活,且同分株法一樣,生命力強,不易退化。
枝插:在4—5 月期間,可在母株上剪取有5—7 個葉片,約10 釐米長的枝條作插枝。將插枝下部的葉子取掉,衹留上部的少部分2—3 片,插枝下端削平,扦插時不要用插枝直接往下插,可用細木棍或竹簽紮好洞,然後再小心地將插枝插進去,以免刺傷插枝的切口處或外皮。插枝的入土深度,約為插枝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插好後壓實培土,灑透水,在溫度15—20℃的濕潤條件下,15—20 天可生根成活。待幼苗長至3—5 個葉片時,即可移茵栽植在苗圃或花盆裏。
嫁接法:人們通常多用根係發達,生長力強的青蒿、白蒿、黃蒿為砧木,把需要繁殖的菊花株苗作接穗,用劈接法嫁接。其劈接的方法是:先選好砧木和接穗,然後將砧木根據需要的高度處切掉,切面要平整,並在切面縱嚮切割;接穗下部入砧木處兩側各削一刀,使接穗成楔形,插入砧木縱切口處,但必須註意將接穗和砧木的外側形成層對齊,劈接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此舉,然後綁紮即可。一般一株上可接1—6 個或8 個接穗,要視砧木粗細來定。接好後要適當遮蔭,以防接穗萎蔫而失敗。待接穗成活後,切口已全部愈合好,纔可取掉綁紮帶,同時應抹去砧木上生長的小枝葉。
壓條法:待菊花枝條較為老化後,可采取連續壓條法或窒土培壓的辦法進行。先選好距離地面較近的健壯枝,除去土壓部位的葉柄,並在此處稍破壞一部分表皮到木質部,以便結痂易在此處生根。待生根後,在葉腋間長出新枝10—15 釐米時,分離母株,若是連續壓的也可各自分離,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株苗。再待一段時間後移株。
菊花的管理一般來說是比較簡單,但要培植成像北京著名花卉傢薛守紀先生提出的標準菊,“即花體豐滿,花色鮮豔,花型端莊,花姿明麗;株型適中,葉片整齊;雄壯品種,豐碩健美;優秀品種,英姿瀟灑;纖細品種,嬌柔嫵媚”的那種菊來,也確實是不容易的。所以菊花的管護,要註意水、肥、管三個字。因菊花從二月底或三月初即開始萌芽,到十月至十一月花謝方止,中間生長期需十來個月,生長期特長,需水、肥較多,又因它根係發達,吸收養分能力強,故既要它枝稈粗壯,花繁葉茂,又要註意培植一定的高低度及株型的優美度與適中度。所以水、肥不僅要多,而且要根據菊花生長、發育、孕蕾、開花的各個不同時期和階段,施得合理、適度和得法。在管字上還要特別註意打頂芽、抹腋芽、整株型和保護葉片。打頂芽是待移植後的定植苗長至15—20 釐米高時,摘去頂端嫩梢,讓其多發芽,多長權,多生蕾,多開花,一般是打頂2—3 次。打兩次頂芽的第一次多在5 月進行,第二次多在6 月下旬進行。留取主幹3,支幹9,即3 枝9 權。打三次頂的,多在5、6、7 三個月進行。留取花枝是:3 枝,9 權,27 個頂。枝杈之間的距離,可根據株型來定,一般是10—15 釐米,以3—5 個葉子為好,這樣可見花、見葉,紅花開放,緑葉相映,否則花過多無緑葉陪襯,失去了紅花雖好無緑葉陪襯之美,若花寥寥,葉卻茂密,即成喧賓奪主之態,二者均為不好,所以留取枝葉多少,不能不講究。菊花因生長期長,且生長發育旺盛,所以求高容易求低難。現在可用矮化素使之矮化。為了使花朵碩大,中後期,特別是後期要抹腋芽和摘取一部分花蕾,以保證所留花蕾的營養需要。控製株型,除修整枝芽外,還可通過針刺、捏枝使之養分輸送受阻,而生長緩慢。要保護好葉片,特別是下部基稈上的葉子要保護好是不容易的,這就要註意蟲害,施肥、澆水要適當、適宜,精心管護。
數千年來,菊花在我國勞動人民特別是在園藝花卉傢們的辛勤培育下,已培植出大、中、小品種;單瓣、復瓣品種;球型、扁平型品種;正型、外翻型、勾翻型、垂帶型、鬆針型、竜爪型、毛刺型、托桂型等品種,加之還未曾適當分類的,計有3000 多個品種。菊花在我國不僅品種多,且花姿、花型千姿百態,十分秀麗。通過園藝傢的藝術嫁接,還可使一株多花,一花多色,五彩繽紛,英姿瀟灑。尤其是根據它的生長習性與規律,改變其環境與條件,使菊花不僅僅在九月開放,而已能提前在春季和夏季以及一年四季都可以開放了。
菊花在世界切花生産中占有重要地位,切花要求花型整齊,花徑7-12cm,花色鮮豔,無病蟲為害,葉濃緑,莖通直,高80cm以上,水養期長。切花菊可地栽,株距12-13cm,行距約15cm。每平方米達50株,需設網扶持,以保植株直立。
菊花可促成和抑製栽培,長日照季節,每天17時至次晨9時遮光,每天日照10小時,至花蕾現色時停止遮光,可提前開花。短日照季節每天加不至14小時,可控製花芽分化,延遲供花時間。 |
菊花常見病蟲害及防治 Chrysanthemum commo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
菊花是中國名花,因其品種繁多,色彩鮮豔,用途廣泛,除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外,還有藥用和食用價值,深受大衆喜愛。但是菊花種植過程中病蟲害較多,如果管理不善,發生病蟲危害,會嚴重影響其觀賞價值和經濟效益。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褐銹病、黑銹病、根腐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尺蠖、菊虎、蠐螬、潛葉蛾幼蟲、蚱蜢及蝸牛、小地老虎、菊花鑽心蟲、緑盲椿象等。 現將菊花常見的病蟲害及其防治介紹如下。
一、銹病
銹病有黑銹病、白銹病、褐銹病等,都是病菌孢子傳染的,氣候濕潤時容易發病。最早在7月初出現,而以9月發病嚴重。
銹病主要危害菊花的葉和莖,以葉受害為重。黑銹病是銹病中危害較普遍的一種,開始葉片表面出現蒼白色的小斑點,逐漸膨大呈稍圓形突起,不久葉背表皮破裂生出成堆的橙黃色粉末,隨風飛散,大面積傳染。隨後葉片上生出暗黑色橢圓形斑點,葉背表皮破裂後又生出黑色粉末,嚴重時自下而上全株染病,緻葉片幹枯。白銹病葉子表面發生灰白色圓形病斑,逐漸發幹呈紅褐色,最後變成黑褐色,嚴重時會導致菊株枯死,比黑銹病危害嚴重。褐銹病葉子表面密生淡褐色或橙黃色的細小斑點,緻葉子枯黃。
銹病是菊花常見的病害,病原為擔子菌亞門,白銹病由柄銹菌屬引起,而黑銹病則由菊柄菌引起。病原菌一般在植株新芽中越鼕,隨菊苗繁殖而傳播,通過風、雨、昆蟲等進行傳播。病原菌喜涼,不耐高溫,最早在6-7月出現,而以9-12月發生較多,6℃以下或31℃以上不易侵染,而溫暖多濕季節有利病害發生,在濕度大、光照足、通風不良、晝夜溫差大、10-24℃條件下最易發生,以寒冷、陰雨、日暖夜寒、潮濕天氣發生較嚴重。
栽培管理不良、通風透光條件差、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土壤缺肥或氮肥過量、空氣濕度大等,都會促進菊花銹病的發生。通風不良、透光性差、土壤板結、排水不暢、施氮肥過多、缺肥、多年連作等均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良種;
(2)繁殖時母本植株應保證無病蟲害,扦插時用代森錳鋅溶液浸泡插穗,可預防插穗帶菌傳播;
(3)加強栽培管理。土壤濕度大、地下水位高的,要註意開溝瀝水,盆栽植株要註意疏通排水孔或洞,防止灌水。避免密植,加強通風透光,控製肥水,不使土壤過於潮濕。遇降雨天氣,應排清田間積水,以免病菌隨水飛濺傳播。在氮、磷、鉀合理配合的基礎上,適當增施磷、鉀肥,以提高菊花的抗病能力。栽培土要用消毒新土,切忌連作。地栽菊花在9-11月份受病害較重,連陰雨多,空氣濕度大,連年栽種,極易發病。應註意加強通風,排水降濕,增加光照;
(4)控製病害蔓延,一旦發現病葉、病枝要及時剪除,集中深理或漚肥,可消滅上面的病原,以防病菌蔓延。花後要徹底清除病株葉,並集中燒毀,消滅侵染源;
(5)早春發芽前,噴波美3-4度石硫合劑。發病期間噴灑80%代森錳鋅50o倍液、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20%萎銹靈乳油4o0 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o0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10天噴一次,交替使用,連噴3- 4次,可達到良好防治效果。
二、白粉病主要危害葉及莖,受害葉片上呈白色粉末狀病斑,由點成片,如同白霜。嚴重時葉片變形,停止生長,植株凋萎。
該病由真菌中的一種半知菌所引起,從8-9月間到入鼕由真菌傳染發病。發病初期,出現白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不規則形病斑,病斑上長出白色粉狀物,致使葉片捲麯,枝條畸形,花少而小,甚至全株枯死。發病嚴重時,在葉和花蕾上可發現灰白色菌絲,似一層粉霜,使嫩枝花葉皺縮變形,嚴重影響觀賞效果。特別是在溫室栽培時,病勢蔓延非常迅猛。
此病在溫度較高、濕度較大、光照少、通風不良、晝夜溫差10℃ 左右時最易感染發病。
防治方法
(1)註意通風透光,行距不能過密,土壤濕度不能過高;
(2)摘除早期病葉燒毀;
(3)7-8月發病前噴灑多菌靈、50%可濕性托布津800-1000倍液、二硝散200倍液、50%代森銨1000倍液或0.2-0.5%石硫合劑,每周一次,連續噴施4-5次。
三、灰黴病
灰黴病主要危害菊花的葉、莖、花等部位。葉受害時在葉片邊緣呈褐色病斑,表面略呈輪紋狀波皺,葉柄和花柄先軟化,然後外皮腐爛。花受害時影響種子成熟。高溫多雨、氮肥施用過多、栽植過密以及土壤質地粘重等,都有利於灰黴病的發生。
防治方法
(1)客土栽植。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鼕,因此,無論是園栽還是盆栽,一律要求土壤是無病菌新土;
(2)發現病葉及病重株應及時清除,集中燒掉或深埋,以防病害傳播蔓延;
(3)新栽菊花定植前可用65%代森鋅300倍液浸根10-15分鐘;
(4)重視栽培管理,註意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不偏施氮肥,雨季註意開溝,嚴防土壤灌水;
(5)發病初期可噴灑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劑、代森鋅、多菌靈等殺菌劑。 |
|
菊花 应用
菊花為園林應用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廣泛用於花壇、地被、盆花和切花等。
有的供藥用或作消暑清涼飲料如滁菊、杭白菊等,有清涼鎮靜的功效,治頭痛、眩暈、血壓亢進,神經性頭痛及眼結膜炎等癥。 |
|
菊花 药用种类 菊花 药用种类
本品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乾燥頭狀花序。9~11月花盛開時分批采收,陰幹或焙幹,或熏、蒸後曬幹。藥材按産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為“ 亳菊 ”、“滁菊”、“貢菊”、“杭菊”。
性狀
亳菊:呈倒圓錐形或圓筒形,有時稍壓扁呈扇形,直徑1.5~3cm,離散。總苞碟狀;總苞片3~4層,卵形或橢圓形,草質,黃緑色或褐緑色,外面被柔毛,邊緣膜質。花托半球形,無托片或托毛。舌狀花數層,雌性,位於外圍,類白色,勁直,上舉,縱嚮折縮,散生金黃色腺點;管狀花多數,兩性,位於中央,為舌狀花所隱藏,黃色,頂端5 齒裂。瘦果不發育,無冠毛。體輕,質柔潤,幹時鬆脆。氣清香,味甘、微苦。
滁菊:呈不規則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5~2.5cm。舌狀花尖白色,不規則扭麯,內捲,邊緣皺縮,有時可見淡褐色腺點;管狀花大多隱藏。
貢菊:呈扁球形或不規則球形,直徑1.5~2.5cm。舌狀花白色或類白色,斜升,上部反折,邊緣稍內捲而皺縮,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少,外露。
杭菊: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徑2.5~4.5cm,常數個相連成片。舌狀花類白色或黃色,平展或微摺叠,彼此粘連,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多數,外露。 |
|
菊花 医药价值
【性味歸經】甘、苦,微寒。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 5~9g 。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密閉保存,防黴,防蛀。
(1)菊花疏風較弱,清熱力佳,用於外感風熱常配桑葉同用,也可配黃芩、山梔治熱盛煩燥等癥。菊花治目赤腫痛,無論屬於肝火或風熱引起者,均可應用,因本品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風熱,常配合蟬衣、白蒺藜等同用。如肝陰不足,眼目昏花,則多配生地、杞子等同用。菊花清熱解毒之功甚佳,為外科要藥,主要用於熱毒瘡瘍、紅腫熱痛之癥,特別對於疔瘡腫痛毒尤有良好療效,既可內服,又可搗爛外敷。臨床上常與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熱解毒之品配合應用。菊花能平降肝陽,對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目眩暈,往往與珍珠母、葛藤等配伍應用。
(2)菊花一藥,主要分白菊、黃菊、野菊。黃、白兩菊,都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熱力稍弱,長於平肝明目;黃菊花味苦,泄熱力較強,常用於疏散風熱;野菊花味甚苦,清熱解毒的力量很強。野菊的莖、葉,功用與花相似,無論內服與外敷,都有功效。桑葉與菊花,均能疏散風熱,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及目赤腫痛等癥,兩藥往往相輔為用。但桑葉疏風清肺的功效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葉而不用菊花;菊花則長於平肝陽,且能清熱解毒。
我國古代又稱菊花為“節花”和“女華”等。又因其花開於晚秋和具有濃香故有“晚豔”、“冷香”之雅稱。菊花歷來被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做霜的象徵,代表着名士的斯文與友情。
【保健價值】菊花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藥食兼優,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麯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菊花粥:將菊花與粳米同煮製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煩、悅目、去燥。
●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氣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風、潤喉、養目、解酒。
●菊花糕:把菊花拌在米漿裏,蒸製成糕,或用緑豆粉與菊花製糕,具有清涼去火的食療效果。
●菊花餚:由菊花與豬肉、蛇肉炒或與魚肉、雞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葷中有素,補而不膩,清心爽口,可用於頭暈目眩、風熱上擾之癥的治療。
●菊花羹:將菊花與銀耳或蓮子煮或蒸成羹食,加入少許冰糖,可去煩熱、利五髒、治頭暈目眩等癥。
●菊花膏:以鮮菊花加水煎熬,濾取藥汁並濃縮,兌入煉好的蜂蜜,製成膏劑,具有疏風清熱、明目之效用。
●菊花枕:將菊花瓣陰幹,收入枕中,對高血壓、頭暈、失眠、目赤有較好療效。
●菊花護膝:將菊花、陳艾葉搗碎為粗末,裝入紗布袋中,做成護膝,可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治療鶴膝風等關節炎。
●菊花香氣:有疏風、平肝之功,嗅之,對感冒、頭痛有輔助治療作用。 |
|
菊花歷來被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傲霜的象徵,代表着名士的斯文與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開放,深受中國古代文人的喜歡,多有詩文加以贊美,如東晉大詩人陶淵明著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
【古今菊花詩】
唐·元稹《菊花》
秋絲繞捨似陶傢,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鬆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楊萬裏《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傢,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範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衹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遊《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絶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真《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傢。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瀋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傢到我傢。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藉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楊東彪《野菊花》
褪去浮華和雕飾
天的寬闊和地的無垠
渲染雲朵落地的快樂
以太陽的微笑迎接太陽的微笑
飽滿的對話
碰撞出一縷縷寧靜的目光
質樸的對白無需言語
往往是由一朵啓程
被風輕拂或捲動
都一樣跑滿山坳
雨水賦予了純淨的血
纖細的枝
同樣是昂頭的脊梁
詩人叩動生活
舒展曠野
卻遺落了曠野的魂
別樣的精彩
在背離塵囂的地方濕潤
【紅樓菊花詩】
《紅樓夢》裏菊花詩可為一絶,請欣賞紅樓藝苑內的菊花詩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蘅蕪君
訪菊
閑趁霜晴試一遊,酒杯藥盞莫淹留。霜前月下誰傢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拄杖頭。
----怡紅公子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畔籬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絶塵埃。
----怡紅公子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絲淺淡一叢深。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雲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枕霞舊友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遊。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枕霞舊友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藴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瀟湘妃子
畫菊
詩餘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蘅蕪君
問菊
欲訊秋情衆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瀟湘妃子
簪菊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枕霞舊友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瀟湘妃子
殘菊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纔過小雪時。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裏寒雲雁陣遲。明歲秋風知相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ca> |
|
菊花 简介
菊花(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常用chrysanthemum,拉丁文 Flos Chrysanthemi),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 ,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出的名貴觀賞花卉,也稱藝菊,品種已達千餘種。菊花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組織培養等方法繁殖。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中國菊花傳入歐洲,約在明末清初開始。中國人極愛菊花,從宋朝起民間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會。古神話傳說中菊花又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中國歷代詩人畫傢,以菊花為題材吟詩作畫衆多,因而歷代歌頌菊花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和藝菊經驗,給人們留下了許多名譜佳作,並將流傳久遠。
菊花在世界切花生産中占有重要地位,切花要求花型整齊,花徑7-12cm,花色鮮豔,無病蟲為害,葉濃緑,莖通直,高80cm以上,水養期長。切花菊可地栽,株距12-13cm,行距約15cm。每平方米達50株,需設網扶持,以保植株直立。
菊花可促成和抑製栽培,長日照季節,每天17時至次晨9時遮光,每天日照10小時,至花蕾現色時停止遮光,可提前開花。短日照季節每天加不至14小時,可控製花芽分化,延遲供花時間。 |
|
菊花 形态特征
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菊科菊屬植物的栽培種,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出的名貴觀賞花卉,也稱藝菊,又稱鮑菊。品種已達千餘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200cm,通常30-90㎝。莖色嫩緑或褐色,除懸崖菊外多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一朵或數朵簇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平、匙、管、畸四類,色彩豐富,有紅、黃、白、墨、紫、緑、橙、粉、棕、雪青、淡緑等。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紅、黃、白、紫、緑、粉紅、復色、間色等色係。
花序大小和形狀各有不同,有單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長絮,有短絮,有平絮和捲絮;有空心和實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樣繁多,品種復雜。根據花期遲早,有早菊花(九月開放),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八月菊、7月菊、五月菊等,但經過園藝傢們的辛勤培植,改變日照條件,也有五月開花的五月菊,七月開花的七月菊。根據花徑大小區分,花徑在10釐米以上的稱大菊,花徑在10—6釐米的為中菊,花徑在6釐米以下的為小菊。根據瓣型可分為平瓣、管瓣、匙瓣三類十多個類型。 |
物種分類 Species classification |
菊花 物种分类 菊花 物种分类
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英文名:floschrysanthemum(FloristsChrysanthemum)或(Chrysanthemum)
別名:菊華、秋菊、九月菊、日精、九華、黃花、帝女花、笑靨金、節花、鞠、金蕊、甘菊。因其花開於晚秋和具有濃香故有“晚豔”、“冷香”之雅稱。
分類:菊科,菊屬
有時也作菊科所有花卉品種的總稱。
菊科是種子植物最大科,總數25000~30000種,而其花卉種類也很多,僅次於蘭花。
菊屬有30餘種,中國原産17種,主要有: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 |
繁殖與栽培 Propagation and cultivation |
菊花 繁殖与栽培
【繁殖】
菊花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組織培養等方法繁殖。
(1)扦插可分為芽插、嫩枝插、葉芽插。芽插,在秋鼕切取植株腳芽扦插。選芽的標準是距植株較遠,芽頭豐滿。除去下部葉片,按株距3-4釐米,行距4-5釐米,插於溫室或大棚內的花盆或插床中,保持7-8℃室溫,春暖後栽於室外。嫩枝插,此法應用最廣,多於4-5月扦插,截取嫩枝8-10釐米作為插穗,在18-21℃的溫度下,3周左右生根,約4周即可定植。露地插床,介質以素沙為好,床上應遮蔭。全光照噴霧插床無需遮蔭。葉芽插,從枝條上剪取一張帶腋芽的葉片扦插,此法僅用於繁殖珍稀品種。
(2)分株 一般在清明前後,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態帶根分開,另植盆中。
(3)嫁接 為使菊花生長強健,用以做成“十祥錦”或大立菊,可用黃蒿或青蒿作砧木進行嫁接。秋末蒿種,鼕季在溫室播種,或3月間在溫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釐米時移於盆中或定植田間,5—6月間在晴天進行劈接。
(4)組織培養用組織培養技術繁殖菊花,有繁殖迅速、成苗量大、脫毒及保持品種特性等優點。基本培養基為MS,附加適量植物激素,pH5.8。用菊花莖尖、嫩莖或花蕾為外植體,切成0.5釐米的小段接種。培養室溫度為25℃+1℃。每日照光8小時,光強3000—4000勒剋斯。經1—2個月培養,可誘導成苗。
【栽培】
(1)盆栽菊的栽培管理 盆栽菊花大致可歸納為三種方式。
一段根係栽培法
長江、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區多用此法。即5月扦插。6月上盆,8月上旬停止摘心,9月加強肥水管理,促其生長,10-11月開花。各地盆栽菊的方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五種:扦插後即上盆,此法優點為根部損傷少,花色正,花期長,但較費工;瓦筒地植上盆,扦插苗植於三片瓦圍成的瓦筒中栽培,待花蕾上色時挖起上盆。此法較前者省工,但挖苗時易傷根,花期與花的品質不如前者;地植套盆法,扦插苗定植於高畦上,7月初套上大孔盆,使苗從盆孔伸出,分次加土,現色時鏟斷地下根部;盆中嫁接法,3月間播種育蒿苗,5月間在蒿苗上嫁接菊花,以後管理同扦插上盆法,用此法繁殖,植株健壯,花大且開花較早,但較費工,地植嫁接套盆法,3月間將育好的青蒿苗栽於畦中,5月間嫁接,花蕾現色時移人盆中。其優點為管理方便,株植強健,花亦大。缺點是傷根較重。
二段根係栽培法
此法在東北地區常用,在江西、湖南等地也有應用。在5一6月稈插,幼苗成活後上盆,加土至盆深的1/3—1/2。7月下旬至8月上旬停止摘心。待側枝長出盆沿後,用盤枝法調整植株的高度,並將枝條加以固定,使其分佈均勻,上部加上覆蓋,不久盤壓的枝上即生出根來。當枝條長到一定高度時,還可再盤枝調整一次,然後加足肥土。應用此法,菊花外形整齊美觀,植株較矮,葉片豐滿,枝條健壯,花大,花期長。因盤枝上又生根,故稱為二段根係栽培法。
三段根係栽培法
華北地區常用的栽培方法。從鼕季稈插至次年11月開花,需時1年。北京藝菊名傢總結出以下4個階段,即鼕存,秋末鼕初選健壯腳芽扦插養苗;春種,4月中旬分苗上盆,盆上用普通腐葉上,不加肥料,夏定,利用摘心促進腳芽生長,至7月中旬出土腳芽長至10釐米左右時,選發育健全,芽頭豐滿的苗進行換盆定植,秋養,7月上中旬將選好的壯苗移入直徑20一24釐米的盆中,盆土用普通培養土加0.5%過磷酸鈣。將小盆中的菊苗連土坨倒出,以新芽為中心栽植,並剪除多餘蘖芽,加土至原苗深度壓實。換盆後,新株與母株同時生長,待新株已發育茁壯後,將老株齊土面剪去。剪除母本後鬆上,填人普通培養上,並加20%一30%的腐熟堆肥。這時盆中已有8成滿的肥土,1周後第三段新根生出,新老三段形成強大根係,整個栽培過程,換盆1次,填土2次,植株三度發根。
(2)造型菊的栽培管理 即將菊花進行藝術加工,構成一種特定的型式。
懸崖菊
一般選用小菊品種,用一端彎麯的竹片插入盆中,另一端固定於架上,使植株沿竹片生長,與地面呈45度角,每2-3節綁紮一次。主枝任其生長,側枝反復摘心,至9月下旬停止摘心。現蕾後進行幾次剝蕾,移人大盆養護。懸崖菊一般主枝長約1.5米,置於石旁水畔及假山上,枝垂花繁,頗具特色。如製作大懸崖菊,須提前7—8月間扦插,並於8月至次年3月每日增加光用至14小時以上,以抑製當年出現花蕾。因懸崖菊植株長大,故所需水肥較多,應子充分供應。
選用分枝性強,枝條柔軟的大花品種,精心培育1—2年,每株可開數十至數千朵花,適於展覽會及廳堂用。右用扦插法栽培。特大立菊則常用蒿嫁接,並用長日照處理培養2年媽成。扦插法栽培要點如下:9月間挖5-10釐米長的健壯腳芽插於淺盆中,生根後移於直徑12釐米的盆中,室內越鼕。次年1月移入大盆。當苗生7-9片葉時,留6-7片葉摘心。上部留3-4個側枝,以後每側枝留4-5片葉反復摘心。春暖後定植,以後約每20天摘心1次,8月上旬停止。植株蹭插1根細竹,固定主幹,四周再插4-5根竹竿,引綁側枝。至9月上旬移入大盆。立秋後加強水肥管理,經常除芽、剝蕾。當花蕾直徑達1-1.5釐米時,用竹片製成平頂形或半球形的竹圈套在植株上,並與各支柱連接綁牢,然後用細鉛絲把均勻地係於筆圈上,繼續養護。這樣培養的大立菊,一株可開花數百朵。
塔菊(十祥錦)
將各種不同花型、花色的菊花接在一株3-5米高的黃花蒿上,砧木主枝不截頂,讓其生長,在側枝上分層嫁接,呈幹革命形。各色花朵同時開花,五彩繽紛,非常壯觀。培養十祥錦菊,在選用接穗品種時,要註意花型、花色、花大小等的協調和花期的相近,以使全株表現和諧一致。
案頭菊
株矮、花大,可佈置廳堂、幾案。它有占地面積小,生長期短,觀賞時間長等優點。案頭菊的栽培主要掌握選擇品種、適時育苗與激素處理三要點。案頭菊宜選用大花、花型豐滿、葉片肥大舒展的矮形品種,如緑雲、緑牡丹、帥旗、燈下舞娘等。扦插育苗的時間宜在8-9月間。待根係粗壯時移入直徑10釐米的盆中,1周後施完全肥料,以後逐漸加大肥料濃度,至花蕾透色時停止施肥。每次澆肥水,切忌過多。扦插成活後,即用矮壯素B9(N-2甲胺基丁二酰胺酸)2%水溶液處理,以後每10天處理1次,直至現色為止,總共4-5次,即可實現矮化。
(3)切花菊的栽培管理
切花菊居世界“四大切花”之冠,約占總量的30%。
菊花切花的周年供應 鮮切花生産,須做到周年均衡上市。常規栽培的有春菊、夏菊、秋菊和鼕菊(寒菊),品種極多。不開菊花的月份,則通過人工催延花期,來解决供應問題。菊花的花芽分化與開花,和葉數、株高、日照及溫度都有關係。花芽分化需要生長到展葉10片左右、株高25釐米以上,至開花尚須45—60天時間。一般秋菊、鼕菊在短日照條件下花芽迅速分化(10—15天),在長日照條件下,則花芽不分化。而夏菊品種,則在長舊照的條件下,花芽能完成分化。
在常規栽培的條件下,廣州地區夏菊最遲開花品種為六月黃、六月白、貴妃紅等,但夏日氣溫高,日用強烈,開花時這些品種也應置於蔭棚下。秋菊最早開花的為早黃、早白、白蟹爪、黃泥金,一般10月下旬或11月初就已開花。7、8、9、10月四個月需用人工加光或遮光,調節氣溫及濕度等即能將秋菊提前開花,將夏菊延遲開花,使切花生産全年分批均衡上市。人工加光,一般用100瓦或60瓦電燈泡吊在植株上方1米處,每盞照射面積4平方米。加光及遮光的方法有三種:一是間歇或短暫加光,即在黑夜裏加光0.5—1小時,二是白天給以若幹小時的黑暗處理(即日間遮光);三是早、晚提前加光,以增加日照時數,或遮光以延長黑夜時間。北海菊花展
和一般栽培方法大同小異,最緊要的是選擇排水良好的肥沃砂質壤土。切花輔地每畝約栽6000株,即每平方米種8—9株。每株留5枝,定植後20天去頂,經常剝除側芽,至現蕾期則要及時剝蕾。每畝約可收穫3萬枝切花。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及根腐病等。以上幾種病的病原菌均屬真菌,皆因土壤濕度太大,排水及通風透光不良所致。故宜選生態條件良好處栽培,並需註意排澇,清除病株、病葉,燒毀殘根。盆土宜用1:8福爾馬林液消毒,生長期中再用波爾多液,80%可濕性代森鋅液,或50%可濕性托布津液噴洽。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尺蠖、菊虎(菊天牛)、蠐螬、潛葉蛾幼蟲等,可通過人工捕殺及噴藥進行防治。 |
品種分類 Species classification |
菊花品種繁多,頭狀花序皆可入藥,味甘苦,微寒,散風,清熱解毒。這就是藥菊。按頭狀花序乾燥後形狀大小,舌狀花的長度,可把藥菊分成 4 大類,即白花菊、滁菊花、貢菊花和杭菊花四類。在每一類裏則根據原産地取名。在白菊花類裏,以産安徽亳縣的亳菊品質最佳,其次如河南武陟的懷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河北安國的祁菊,浙江德清的德菊等。
由於菊花栽培歷史悠久,中國歷代都相繼有關於菊花品種的大體記錄和分類——菊譜的出現。 1967 年湯忠皓對菊花品種提出過一個較為完整的分類法,他根據花徑的大小分為滿天星和大花兩個大區,然後再根據頭狀花序中舌狀花與管狀花數量之比,在每個區裏分舌狀花係與管狀花係,最後依據瓣型及瓣化程度分成類與型。在滿天星區裏,舌狀花係有3 類4 型:平瓣類:①平瓣小菊型;匙瓣類:②匙瓣小菊型,③蜂窩小菊型;管瓣類:④管瓣小菊型。在盤狀花係裏有 1 類 2 型:托柱類:⑤平柱小菊型,⑥管柱小菊型。在大花區裏,舌狀花係有 4 類 21 型:平瓣類:⑦寬瓣型,⑧芍藥型,⑨翻捲型;匙瓣類:⑩蓮座型, (11) 捲散型, (12) 舞蓮型, (13) 圓球型, (14) 舞球型;管瓣類: (15) 圓盤型, (16) 疏管型, (17) 管球型, (18) 翎管型, (19) 枯針型, (20) 紐絲型, (21) 散發型, (22) 大勾環型, (23) 小勾環型, (24) 垂珠型, (25) 飛舞型, (26) 竜爪型;毛刺類: (27) 毛刺型。盤花係裏有 3 類 3 型:平瓣托柱類: (28) 平瓣托柱型;匙瓣托柱類: (29) 匙瓣托柱型;管瓣托柱類; (30) 管瓣托柱型。
1982年,中國園藝學會花卉盆景協會菊花品種分類學術討論會經過研究,對菊花的分類做了統一界定,分5類30型。分別是:(1)平瓣類:寬帶、荷花、芍藥、平盤、翻捲、疊球;(2)匙瓣類:匙荷、雀舌、蜂窩、蓮座、捲散、匙球;(3)管瓣類:單管、翎管、管盤、鬆針、疏管、管球、絲發、飛舞、鈎環、貫珠、針管;(4)桂瓣類:平桂、匙桂、管桂、全桂;(4)畸瓣類:竜爪、毛刺、剪絨。
分類學家對菊花的原祖有一些不同看法,或認為野菊( Dendranthema indicum )是菊花的祖先,或認為小紅菊( Dendranthema chanetii )、甘菊( Dendranthema lavan-dulaefolium )是原祖。可以肯定的是菊花不是單元起源的,不能用簡單的種係發生方法來概括。
註意:菊花品種繁多,但不可混種否則極易串種影響品質。 |
|
風飄雪月、帥旗、金光四射、緑雲、金背大紅、新玉孔雀、玉堂金馬、獨立寒秋、緑牡丹、十丈珠簾、麥浪、斑中玉筍、緑衣紅裳、鬃翠佛塵、芳溪秋雨、太真含笑、雪罩紅梅、黃鶯翠、粉紅蓮花、汴梁緑翠等。另外歐美亦有名菊,其名不詳......
在《巢林筆談》的最後一篇,羅列了佳種,分別是:黃微,紅幢,紫幢,鬆針,破金,鶴翎,鬆子,蜂鈴,獅蠻,蟹爪,金超銀超,蜜珀,月下白,青心白,二喬,醉楊妃,玉樓春,三學士。
菊花(八葉菊)被日本皇室定為國花。另外,意大利國花是雛菊,德國和馬耳他國花都是矢車菊,丹麥國花是木春菊,拉托維亞國花是牛眼菊。 |
|
菊花 性味归经
味辛,甘,苦;性微寒。歸肺、肝經。
★【註意:此花頭部具有某種毒性,對人類也是如此。但尚感欣慰的是,雖然碰觸到菊花會讓人有點疼痛和腫脹感,醫生衹會將此做為一般的過敏或炎癥處理。 菊花與野菊花不同,藥性等各方面有很大區別,野菊花有微毒可引起食欲不振、上吐下瀉等。這裏是菊花,不是野菊花】★
【功能主治】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
【功效】
1 菊花山楂茶:取菊花10剋,加山楂、金銀花各10剋,代茶飲用,能化淤消脂,清涼降壓降壓、減肥輕身,適用於肥胖癥、高血脂癥和高血壓患者。
2 三花茶:菊花,金銀花,茉莉花均少許,泡水作茶飲,可清熱解毒,適用於防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癰瘡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寧神靜思的效用。
3 菊花蜜飲:菊花50剋,加水20毫升,稍煮後保溫30分鐘,過濾後加入適量蜂蜜,攪勻之後飲用。具有養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腦、潤腸等作用。由白菊茶 和上等烏竜茶製成的菊花茶,是每天接觸電子污染的辦公一族必備的一種茶。因為此茶具有去毒的作用,對體內積存的有害性的化學和放射性物質、都有抵抗、排除 的療效。
4 取菊花10剋,茶葉3剋,一並衝泡,可防治早期高血壓。
5 取菊花10剋,桑葉、枇杷葉各5剋,研成粗末,用沸水衝泡代茶飲,可防秋澡,適於因秋燥犯肺引起的發熱、咽幹唇燥、咳嗽等病癥後食用。本方尚有預防流感、流腦、乙腦、腮腺炎、水痘等作用。
6 甘菊,其味甘甜,尤以蘇杭一帶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剋左右泡茶飲用。也可用菊花加金銀花同煎代茶飲用,有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效。
7 餐後,用五、六朵杭菊花衝泡飲服,能解渴生津。
8 八寶菊花茶:金銀花10剋、陳皮5剋、胖大海一個(可不要,因為它可引起食欲不振、上吐下瀉)、少許冰糖、少許山楂、5剋有機緑茶、兩個紅棗,用沸水泡至5分鐘既可食用,平肝明目、清熱解毒(超市有賣) |
|
【性味歸經】甘、苦,微寒。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 5~9g 。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密閉保存,防黴,防蛀。
(1)菊花疏風較弱,清熱力佳,用於外感風熱常配桑葉同用,也可配黃芩、山梔治熱盛煩燥等癥。菊花治目赤腫痛,無論屬於肝火或風熱引起者,均可應用,因本品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風熱,常配合蟬衣、白蒺藜等同用。如肝陰不足,眼目昏花,則多配生地、杞子等同用。菊花清熱解毒之功甚佳,為外科要藥,主要用於熱毒瘡瘍、紅腫熱痛之癥,特別對於疔瘡腫痛毒尤有良好療效,既可內服,又可搗爛外敷。臨床上常與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熱解毒之品配合應用。菊花能平降肝陽,對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目眩暈,往往與珍珠母、葛藤等配伍應用。
(2)菊花一藥,主要分白菊、黃菊、野菊。黃、白兩菊,都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熱力稍弱,長於平肝明目;黃菊花味苦,泄熱力較強,常用於疏散風熱;野菊花味甚苦,清熱解毒的力量很強。野菊的莖、葉,功用與花相似,無論內服與外敷,都有功效。桑葉與菊花,均能疏散風熱,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及目赤腫痛等癥,兩藥往往相輔為用。但桑葉疏風清肺的功效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葉而不用菊花;菊花則長於平肝陽,且能清熱解毒。
我國古代又稱菊花為“節花”和“女華”等。又因其花開於晚秋和具有濃香故有“晚豔”、“冷香”之雅稱。菊花歷來被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做霜的象徵,代表着名士的斯文與友情的真誠。
【保健價值】菊花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藥食兼優,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麯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菊花粥:將菊花與粳米同煮製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煩、悅目、去燥。
●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氣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風、潤喉、養目、解酒。
●菊花糕:把菊花拌在米漿裏,蒸製成糕,或用緑豆粉與菊花製糕,具有清涼去火的食療效果。
●菊花餚:由菊花與豬肉、蛇肉炒或與魚肉、雞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葷中有素,補而不膩,清心爽口,可用於頭暈目眩、風熱上擾之癥的治療。
●菊花羹:將菊花與銀耳或蓮子煮或蒸成羹食,加入少許冰糖,可去煩熱、利五髒、治頭暈目眩等癥。
●菊花膏:以鮮菊花加水煎熬,濾取藥汁並濃縮,兌入煉好的蜂蜜,製成膏劑,具有疏風清熱、明目之效用。
●菊花枕:將菊花瓣陰幹,收入枕中,對高血壓、頭暈、失眠、目赤有較好療效。
●菊花護膝:將菊花、陳艾葉搗碎為粗末,裝入紗布袋中,做成護膝,可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治療鶴膝風等關節炎。
●菊花香氣:有疏風、平肝之功,嗅之,對感冒、頭痛有輔助治療作用。 |
|
菊花 食疗价值
菊科草本植物菊的頭狀花序。又稱節華、真菊、甘菊、傢菊、甜菊花、藥菊。我國中部、東部及西南地區廣泛栽培。産河南者稱懷菊花,産安徽者稱滁菊花或毫菊花,産浙江者稱杭菊花,産四川者稱川菊花。秋季花開時采收,烘幹或蒸、曬幹用;亦可用鮮品。
[性能]味微辛、甘、苦,性微寒。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平肝陽,解毒。
[參考]含菊甙、腺嘌吟、氨基酸、水蘇鹼、膽鹼、黃酮類、維生素A樣物質、維生素B1;含揮發油,油中主要為菊花酮、竜腦、竜腦乙酸酯等。
有鎮靜、解熱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緑膿桿菌、人型結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製作用。能明顯擴張冠狀動脈,並增加血流量。可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菊甙有降壓作用。
[用途]用於感冒風熱,發熱頭昏;肝經有熱;目赤多淚,或肝腎陰虛,眼目昏花;肝陽上亢,眩暈頭痛;瘡瘍腫痛。現代又用於冠心病、高血壓病。
[用法]泡茶,煎湯,浸酒,或入丸、散。
[附方]
1,桑菊薄荷茶:菊花6g,薄荷9g,金銀花、桑葉各10g,沸水浸泡,代茶飲。
本方用菊花、桑葉、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金銀花清熱解毒。用於感冒發熱,頭昏,目赤,咽喉不利。
2,菊花决明茶:菊花10g,炒决明子12g。沸水浸泡服。
菊花與决明子配伍,有較好的清肝明目和平肝陽的作用。用於肝熱目赤,羞明多淚,頭昏;或肝陽上亢,頭昏目眩。
3,菊睛丸:甘菊花120g,枸杞子90g,肉蓯蓉60g,巴戟天30g。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6g,溫開水送下。
源於《和劑局方》。枸杞子為補肝明目要藥,肉蓯蓉、巴戟天能補益肝腎精血,精血上註於目而能視,故有助於明目;甘菊花與枸杞子等同用,有養肝明目之效。用於肝腎不足,眼目昏暗。
4,桑菊銀楂茶:菊花、金銀花、山楂各5g,桑葉10g。分作3~4次用,每次以沸水浸泡,代茶飲。
本方以桑葉、菊花、金銀花清熱平肝,山楂活血化瘀;桑葉、菊花、山楂能降壓,菊花、山楂能擴張冠狀動脈並增加血流量,山楂、金銀花又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用於冠心病、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癥而有肝熱者。
5,菊花甘草湯:菊花120g,甘草12g。加水煎湯,分3~4次服。
源於《外科十法》。本方用菊花、甘草清熱解毒,唯恐藥力不足,故用量較大。用於疔瘡腫痛。 |
|
菊花 保健功效
菊花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藥食兼優,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麯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菊花粥:將菊花與粳米同煮製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煩、悅目、去燥。
●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氣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風、潤喉、養目、解酒。
●菊花糕:把菊花拌在米漿裏,蒸製成糕,或用緑豆粉與菊花製糕,具有清涼去火的食療效果。
●菊花餚:由菊花與豬肉、蛇肉炒或與魚肉、雞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葷中有素,補而不膩,清心爽口,可用於頭暈目眩、風熱上擾之癥的治療。
●菊花羹:將菊花與銀耳或蓮子煮或蒸成羹食,加入少許冰糖,可去煩熱、利五髒、治頭暈目眩等癥。
●菊花膏:以鮮菊花加水煎熬,濾取藥汁並濃縮,兌入煉好的蜂蜜,製成膏劑,具有疏風清熱、明目之效用。
●菊花枕:將菊花瓣陰幹,收入枕中,對高血壓、頭暈、失眠、目赤有較好療效。
●菊花護膝:將菊花、陳艾葉搗碎為粗末,裝入紗布袋中,做成護膝,可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治療鶴膝風等關節炎。
●菊花香氣:有疏風、平肝之功,嗅之,對感冒、頭痛有輔助治療作用。
【應用】菊花為園林應用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廣泛用於花壇、地被、盆花和切花等。
有的供藥用或作消暑清涼飲料如滁菊、杭白菊等,有清涼鎮靜的功效,治頭痛、眩暈、血壓亢進,神經性頭痛及眼結膜炎等癥。
●現代科學已能提取菊花中的有效成份,製成菊花晶、菊花可樂等飲品,讓喜愛快捷省時的人飲用起來更為方便。菊花茶是老少皆宜的茶飲品。 健康的人平常也可當開水飲用。
在 我國,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風俗。菊花氣味芬芳,綿軟爽口,是入餚佳品。吃法也很多,可鮮食、幹食、生食、熟食,燜、蒸、煮、炒、燒、拌皆宜,還可切絲入 餡,菊花酥餅和菊花餃都自有可人之處。菊花入食多用黃、白菊,尤以白菊花為佳,杭白菊,黃山貢菊,福山白菊等都是上品。★【註意:菊花與野菊花不同,藥性 等各方面有很大區別,野菊花有微毒可引起食欲不振、上吐下瀉等。這裏是菊花,不是野菊花】★
★【警 告】
高血壓病患者按中醫辨證可有多種證型,屬於陰虛陽亢型者用菊花最好。屬於陰陽兩虛型者則不宜用寒涼的菊花,衹宜用培補陽氣,滋養腎陰的藥,治療這一證型的 病人多用溫熱的黨參、黃芪、杜仲、熟地等,用之則血壓回歸正常;若用菊花、鈎藤、石决明等,血壓則效果不佳。另外,痰濕型、血瘀型高血壓病患者也不宜用菊 花。 |
|
原産我國,已有數千年的馴化歷史。
喜涼爽、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地下根莖耐旱,最忌積澇,喜地勢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微酸性至微鹼性土壤中皆能生長。而以ph6.2-6.7最好。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適於花芽發育。 |
|
菊花
菊花
(《本經》)
【異名】節華(《本經》),金精(《金匱玉函方》),甘菊、真菊(《抱樸子》),金蕊(《綱目》),傢菊(《群芳譜》),饅頭菊、簪頭菊(《醫林纂要》),甜菊花(《隨息居飲食譜》),藥菊(《河北藥材》)。
【來源】為菊科植物菊的頭狀花序。
【植物形態】菊
多年生草本,高50~140釐米,全體密被白色絨毛。莖基部稍木質化,略帶紫紅色,幼枝略具棱。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5~5釐米,寬3~4釐米,先端鈍,基部近心形或闊楔形,邊緣通常羽狀深裂,裂片具粗鋸齒或重鋸齒,兩面密被白絨毛;葉柄有淺槽。頭狀花序頂生成腋生,直徑2.5~5釐米;總苞半球形,苞片3~4層,緑色,被毛,邊緣膜質透明,淡棕色,外層苞片較小,卵形或卵狀披針形,第二層苞片闊卵形,內層苞片長橢圓形;花托小,凸出,半球形;舌狀花雌性,位於邊緣,舌片綫狀長圓形,長可至3釐米,先端鈍圓,白色、黃色、淡紅色或淡紫色,無雄蕊,雌蕊1,花柱短,柱頭2裂;管狀花兩性,位於中央,黃色,每花外具1卵狀膜質鱗片,花冠管長約4毫米,先端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雄蕊5,聚藥,花絲極短,分離,雌蕊1,子房下位,矩圓形,花柱綫形,柱頭2裂。瘦果矩圓形,具4棱,頂端平截,光滑無毛。花期9~11月。果期10~11月。
我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白菊花根)、嫩莖葉(菊花苗)、葉(菊花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霜降前花正盛開時采收,其加工法因各産地的藥材種類而不同。白菊:割下花枝,捆成小把,倒挂陰幹。然後摘取花序。滁菊:摘取花序。經硫黃熏過,曬至六成幹時,用篩子篩成球狀,曬幹。貢菊:摘取花序,烘幹。杭菊:有杭白菊、杭黃菊兩種,杭白菊摘取花序,蒸後曬幹;杭黃菊則用炭火烘幹。
【藥材】乾燥頭狀花序,外層為數層舌狀花,呈扁平花瓣狀,中心由多數管狀花聚合而成,基部有總苞,係由3~4層苞片組成。氣清香,味淡微苦。以花朵完整、顔色鮮豔、氣清香、無雜質者為佳。
各種菊花商品,其性狀互有差異:
①白菊
呈不規則的球狀或壓扁狀,直徑約2釐米,瓣多緊密。花序的絶大部分為白色舌狀花,長約18毫米,寬約3毫米,中央為極少數短小的淡黃色管狀花。主産安徽亳縣,稱亳菊,品質最佳。另有懷菊(河南)、祁菊(河北)、川菊(四川)也屬白菊一類。但質量較次。
②滁菊
呈球狀,形較小,瓣緊密。舌狀花白色,長約15毫米,寬約3毫米,中央管狀花黃色。主産安徽滁縣,品質亦佳。
③貢菊
形似滁菊,瓣細而厚。舌狀花白色,長10~12毫米,寬約2毫米,中央有少數黃色管狀花。主産安徽歙縣,亦稱徽菊。過去浙江德清亦産,稱德菊。
④杭菊
㈠杭白菊,又名白茶菊(《綱目拾遺》)。呈不規則壓扁狀,朵大,瓣寬而疏。舌狀花較少,類白色,長約22毫米,寬約6毫米,中央有少數深黃色管狀花。㈡杭黃菊,又名黃甘菊(《聖惠方》)。形與杭白菊相似,但舌狀花黃色至淡棕色。均産浙江。
【化學成分】花和莖含揮發油,並有腺嘌呤、膽鹼、水蘇鹼等。花又含菊甙、氨基酸、黃酮類及微量維生素B1。揮發油主要含竜腦、樟腦、菊油環酮等。黃酮類有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大波斯菊甙、刺槐甙。尚含丁二酸二甲基酰肼。
【藥理作用】①抗病原體作用
菊花在體外對革蘭氏陽性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β-溶血性鏈球菌)、人型結核桿菌有某些抑製作用。其水浸劑(1:4)對某些常見皮膚致病性真菌亦有些抑製作用。高濃度在體外還有抗病毒(PB8株)及抗蠃旋體作用。
②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
菊花提取物剛、鼠腹腔註射,可使皮內註射組織胺之局部臺盼藍之擴散較小,顯示其能抑製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其提取物10毫剋相當蘆丁2.5毫剋之效力。
【炮製】菊花:揀淨葉梗、花柄及泥屑雜質。菊花炭:取揀淨的菊花,置鍋內炒至焦褐黃色,但須存性,噴灑清水,取出曬幹。
【性味】甘苦,涼。
①《本經》:"味苦,平。"
②《別錄》:"甘,無毒。"
③《天寶單方圖》:"白菊:味辛,平,無毒。"
④《隨息居飲食譜》:"甘,涼。"
【歸經】入肺、肝經。
《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脾;肝、腎四經。"
【功用主治】疏風,清熱,明目,解毒。治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疔瘡,腫毒。
①《本經》:"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痹,利血氣。"
②《別錄》:"療腰痛去來陶陶,除胸中煩熱,安腸胃,利五脈,調四肢。"
③陶弘景:"白菊:主風眩。"
④《藥性論》:"能治熱頭風旋倒地,腦骨疼痛,身上諸風令消散。"
⑤《日華子本草》:"利血脈,治四肢遊風,心煩,胸膈壅悶,並癰毒,頭痛;作枕明目。"
⑥《珍珠囊》:"養目血。"
⑦《用藥心法》:"去翳膜,明目。"
⑧王好古:"主肝氣不足。"
⑨《綱目拾遺》:"專入陽分。治諸風頭眩,解酒毒疔腫。""黃茶菊:明目祛風,搜肝氣,治頭暈目眩,益血潤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氣,止咳逆,清三焦鬱火,療肌熱,入氣分。"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泡茶或入丸、散。
【宜忌】①《本草經集註》:"術、枸杞根、桑根白皮為之使。"
②《本草匯言》:"氣虛胃寒,食少泄瀉之病,宜少用之。"
【選方】①治風熱頭痛: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錢。為末。每服一錢半,茶調下。(《簡便單方》)
②治太陰風溫,但咳,身不甚熱,微渴者:杏仁二錢,連翹一錢五分,薄荷八分,桑葉二錢五分,菊花一錢,苦桔梗二錢,甘草八分,葦根二錢。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三服。(《溫病條辨》桑菊飲)
③治風眩:甘菊花暴幹。作末,以米饋中,蒸作酒服。(徐嗣伯·菊花酒)
④治熱毒風上攻,目赤頭旋,眼花面腫:菊花(焙)、排風子(焙)、甘草(炮)各一兩。上三味,搗羅為散。夜臥時溫水調下三錢匕。(《聖濟總錄》菊花散)
⑤治眼目昏暗諸疾: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一斤半搗羅取末)一斤,甘菊花(末)一斤。上二味和勻,取肥地黃十五斤,切,搗研,絞取汁八、九鬥許,將前藥末拌浸,令勻,暴稍幹,入盤中,攤暴三、四日內取幹,候得所即止,勿令大燥,入煉蜜二斤,同搗數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日午,熱水下。(《聖濟總錄》夜光丸)
⑥治肝腎不足,虛火上炎,目赤腫痛,久視昏暗,迎風流淚,怕日羞明,頭暈盜汗,潮熱足軟:枸杞子、甘菊花、熟地黃、山萸肉、懷山藥、白茯苓、牡丹皮、澤瀉。煉蜜為丸。(《醫級》杞菊地黃丸)
⑦治肝腎不足,眼目昏暗:甘菊花四兩,巴戟(去心)一兩,蓯蓉(酒浸,去皮,炒,切,焙)二兩,枸杞子三兩。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溫酒或????湯下,空心食前服。(《局方》菊睛丸)
⑧治病後生翳:白菊花、蟬蛻等分。為散。每用二、三錢,入蜜少許,水煎服。(《救急方》)
⑨治疔:白菊花四兩,甘草四錢。水煎,頓服,渣再煎服。(《外科十法》菊花甘草湯)
⑩治膝風:陳艾、菊花。作護膝,久用。(《扶壽精方》)
【臨床應用】①治療冠心病
以菊花煎劑觀察61例,對心絞痛癥狀的總有效率為80%,其中顯效43.3%,改善36.7%,以輕度者療效較好;對胸悶、心悸、氣急及頭暈、頭痛、四肢發麻等癥狀,亦有不同程度的療效;心電圖的總有效率為45.9%,其中顯效18.8%,好轉27.1%。對部分高血壓患者有降壓作用;對心率無明顯影響;對血清膽甾醇、三酸甘油酯未見明顯的規律性變化。服藥期間除1例有上腹痛、1例有輕度腹瀉外,均無其他副作用。即使原有潰瘍病的患者,亦多無影響。製劑及用法:白菊花10兩,加溫水浸泡過夜,次日煎2次,每次半小時;待沉澱後除去沉渣,再濃縮至500毫升。每日2次,每次25毫升。2個月為一療程。
②治療高血壓病
每日用菊花、銀花各0.8~1兩(頭暈明顯加桑葉全錢,動脈硬化、血清膽甾醇高者加山楂4~8錢),混勻,分4次用沸滾開水衝泡10~15分鐘後當茶飲。一般衝泡2次後,藥渣即可棄掉另換。不可煎熬,否則會破壞有效成分。46例觀察,服藥3~7天後頭痛、眩暈、失眠等癥狀開始減輕,隨之血壓漸降至正常者共35例,其餘病例服藥10~30天後,自覺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
【名傢論述】①《本草衍義補遺》:"菊花,能補陰,須味甘者,若山野苦者勿用,大傷胃氣。"
②《綱目》:"菊花,昔人謂其能除風熱,益肝補陰。蓋不知其尤多能益金、水二髒也,補水所以製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則風息,火降則熱除,用治諸風頭目,其旨深微。"
③《本草經疏》:"菊花專製風木,故為去風之要藥。苦可泄熱,甘能益血,甘可解毒,平則兼辛,故亦散結,苦入心、小腸,甘入脾、胃,平辛走肝、膽,兼入肺與大腸。其主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痹者,諸風掉眩,皆屬肝木,風藥先入肝,肝開竅於目,風為陽邪,勢必走上,血虛則熱,熱則生風,風火相搏故也。腰痛去來陶陶者,乃血虛氣滯之候,苦以泄滯結,甘以益血脈,辛平以散虛熱也。其除胸中煩熱者,心主血,虛則病煩,陰虛則熱收於內,故熱在胸中,血益則陰生,陰生則煩止,苦辛能泄熱,故煩熱並解。安腸胃,利五脈,調四肢,利血氣者,即除熱,祛風,益血,入心,入脾,入肝之驗也。生搗最治疔瘡,血綫疔尤為要藥,疔者風火之毒也。"
④《藥品化義》:"甘菊,取白色者,其體輕,味微苦,性氣和平,至清之品。《經》曰,治溫以清。凡病熱退,其氣尚溫,以此同桑皮理頭痛,除餘邪。佐黃芪治眼昏,去翳障。助沙參療腸紅,止下血。領石斛、扁豆,明目聰耳,調達四肢。是以肺氣虛,須用白甘菊。如黃色者,其味苦重,清香氣散,主清肺火。凡頭風眩暈.鼻塞熱壅,肌膚濕痹,四肢遊風,肩背疼痛,皆繇肺氣熱,以此清順肺金,且清金則肝木有製。又治暴赤眼腫、目痛淚出。是以清肺熱須用黃甘菊。"
⑤《本草新編》:"甘菊花,氣味輕清,功亦甚緩,必宜久服始效,不可責以近功,惟目痛驟用之,成功甚速,餘則俱於緩始能取效也。近人多種菊,而不知滋補之方間有用之者。又取作茶茗之需,以為明目也。然而甘菊不單明目,可以大用之者,全在退陽明之胃火。蓋陽明內熱,必宜陰寒之藥以瀉之,如石膏、知母之類,然石膏過於太峻,未免太寒以損胃氣,不若用甘菊花至一,二兩,同元參、麥鼕共劑之,既能平胃中之火,而不傷胃之氣也。"
⑥《本草經百種錄》:"凡芳香之物,皆能治頭目肌表之疾。但香則無不辛燥者,惟菊不甚燥烈,故於頭目風火之疾,尤宜焉。"
⑦《本草便讀》:"甘菊之用,可一言以蔽之,曰疏風而已。然雖係疏風之品,而性味甘寒,與羌、麻等辛燥者不同,故補肝腎薊中可相需而用也。'
⑧《本草正義》:"凡花皆主宣揚疏泄,獨菊花則攝納下降,能平肝火,熄內風,抑木氣之橫逆。《本經》主風頭眩者,以陰虛陽浮,氣火升騰,肝風上擾之眩暈言之,非外來風邪,能令人眩也。腫痛,連上風頭眩三字讀。肝火直上頂巔,而為眩,為腫,為痛,陽焰直升,其勢最暴。凡是頭風作痛,無非內火內風震撼不息,而菊花能治之,非肅降靜鎮迥異尋常者,殆難有此力量。目如欲脫,乃肝陽內風之尤甚者。世謂頭風痛甚,至於喪明,抑知且有目珠突出,形如雀卵者。淚出亦陰虛於下,肝火上揚,真陰無攝納之權,而風陽以疏泄為用,則迎風而淚下,此皆肝腎陰虧,而浮陽上亢為虐,惟菊花之清苦泄降,能收攝虛陽而納歸於下,故為目科要藥。又治皮膚死肌,惡風濕痹者,則血熱而絡脈不潔,漸以積穢成腐。菊花苦辛宣絡,能理血中熱毒,則污濁去而痹着之死肌可愈。石頑渭清利血脈,而痹着濕邪,得以開泄,持論甚正。惟此是衝和純粹之品,以清經隧積淤之濁血,斷非旦夕可以速效,弗以無近功,而遽疑《經》言之不可信也。《別錄》謂治腰痛去來陶陶,蓋言其悠久不已之狀,是亦腎陰不足,而濕邪痹着為患,故其痛續續不息。菊花滋腎陰而清濕熱,是以主之。又治胸中煩熱而安腸胃,固無一非清肅泄熱之功用也。甄權謂治頭目風旋倒地,腦骨疼痛,則肝陽內風頭痛,固有直上頂巔,腦骨如裂者,若風旋倒地,則血衝腦經,而失其知覺運動矣。又謂治身上一切遊風,令消散,利血脈,則是血熱生風之癥,苦泄清理,而風自息。大明謂作枕明目,葉亦明目。潔古謂養目血,去翳膜。海藏謂主肝氣不足。蓋亦養肝陰,滋肝血之意。雖其氣味清芬,然終非肝傢氣藥。仲醇謂生搗最治疔瘡,血綫疔尤為要藥。按疔是火毒,非大劑清解不可,外敷諸藥如忍鼕藤、馬齒莧、蒲公英、草河車、芙蓉葉、青菊葉等,不過清熱退腫,皆非專主之任,繆所稱之血綫疔,蓋即紅絲疔,有一痕紅暈,自瘡口上竄,直過肘膝者。治皆以內服清解為主。但知外治,斷不可恃。" |
中藥材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
各傢論述
1.《本草衍義補遺》:菊花,能補陰,須味甘者,若山野苦者勿用,大傷胃氣。
2.《綱目》:菊花,昔人謂其能除風熱,益肝補陰,蓋不知其尤多能益金、水二髒也,補水所以製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則風息,火降則熱除,用治諸風頭目,其旨深微。
3.《本草經疏》:菊花專製風木,故為去風之要藥。苦可泄熱,甘能益血,甘可解毒,平則兼辛,故亦散結,苦人心、小腸,甘人脾、胃,平辛走肝、膽,兼入沛與大腸。其主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痹者,諸風掉眩,皆屬肝木,風藥先人肝,肝開竅於目,風為陽邪,勢必走上,血虛則熱,熱則生風,風火相搏故也。腰痛去來陶陶者,乃血虛氣滯之候,苦以泄滯結,甘以益血脈,辛平以散虛熱也。其除胸中煩熱者,心主血,虛則病煩,陰虛則熱收於內,故熱在胸中,血益則陰生,陰生則煩止,苦辛能泄熱,故煩熱並解。安腸胃,利五脈,調四肢,利血氣者,即除熱,祛風,益血,入心,入脾,入肝之驗也。生搗最治療瘡,血綫疔尤為要藥,療者風火之毒也。
4.《藥品化》:甘菊,取白色者,其體輕,味微苦,性氣和平,至清之品。《經》曰,治溫以清。凡病熱退,其氣尚溫,以此同桑皮理頭痛,除餘邪。佐黃衊治眼昏,去翳障。助沙參疔腸紅,止下血。領石斜、扁豆,明目聰耳,調達四肢。是以肺氣虛,須用白甘菊。如黃色者,其味苦重,清香氣散,主清肺火。凡頭風眩暈,鼻塞熱壅,肌膚濕痹,四肢遊風,肩背疼痛,皆繇肺氣熱,以此清順肺金,且清金則肝木有製。又治暴赤眼腫、目痛淚出。是以清肺熱須用黃甘菊。
5.《本草新編》:甘菊花,氣味輕清,功亦甚緩,必宜久服始效,不可責以近功,惟目痛驟用之,成功甚速,餘則俱於緩始能取效也。近人多種菊,而不知滋補之方問有用之者。又取作茶茗之需,以為明目也。然而甘菊不單明目,可以大用之者,全在退陽明之胃火。蓋陽明內熱,必宜陰寒之藥以瀉之,如石膏、知母之類,然石育過於大峻,未免大寒以損胃氣,不若用甘菊花至一、二兩,同元參、麥鼕共劑之,既能平胃中之火,而不傷胃之氣也。
6.《本草經百種錄》:凡芳香之物,皆能治頭目肌表之疾。但香則無不辛燥者,惟菊不甚燥烈,故於頭目風火之疾,尤宜焉。
7.《本草便讀》:甘菊之用,可一言以蔽之,日疏風而已。然雖係疏風之品,而性味甘寒,與羌、麻等辛燥者不同,故補肝腎藥中可相需而用也。
8.《本草正義》:凡花皆主宣揚疏泄,獨菊花則攝納下降,能平肝火,熄內風,抑木氣之橫逆。《本經》主風頭眩者,以陰虛陽浮,氣火升騰,肝鳳上擾之眩暈言之,非外來風邪,能令人眩也。腫痛,連上風頭眩三字讀。肝火直上頂巔,而為眩,為腫,為痛,陽焰直升,其勢最暴。凡是頭鳳作痛,無非內火內風震撼不息,而菊花能治之,非肅降靜鎮迥異尋常者,殆難有此力量。目如欲脫,乃肝陽內風之尤甚者。世謂頭鳳痛甚,至於喪明,抑知且有目珠突出,形如雀卵者。淚出亦陰虛於下,肝火上揚,真陰無攝納之權,而風陽以疏泄為用,則迎風而淚下,此皆肝腎陰虧,而浮陽上亢為虐,惟菊花之清苦泄降,能收攝虛陽而納歸於下,故為目科要藥。又治皮膚死肌,惡風濕痹者,則血熱而絡脈不潔,漸以積穢成腐。菊花苦辛宣絡,能理血中熱毒,則污濁去而痹着之死肌可愈。石頑謂清利血脈,而痹着濕邪,得以開泄,持論甚正。惟此是衝和純粹之品,以清經隧積淤之濁血,斷非旦夕可以速效,弗以無近功,而遽疑《經》言之不可信也。《別錄》謂洽腰痛去來陶陶,蓋言其悠久不已之狀,是亦腎陰不足,而濕邪痹着為患,故其痛續續不息。菊花滋腎陰而清濕熱,是以主之。又治胸中煩熱而安腸胃,固無一非情肅泄熱之功用也。甄權謂治頭目風旋倒地,腦骨疼痛,則肝陽內風頭痛,固有直上頂巔,腦骨如裂者,若風旋倒地,則血衝腦經,而失其知覺運動矣。又謂治身上一切遊風,令消散,利血脈,則是血熱生風之癥,苦泄清理,而風自息。大明謂作枕明目,葉亦明目。潔古謂養目血,去翳膜。海藏謂主肝氣不足。蓋亦養肝陰,滋肝血之意。雖其氣味清芬,然終非肝傢氣藥。仲醇謂生搗最治疔瘡,血綫療尤為要藥。按疔是火毒,非大劑清解不可,外敷諸藥如忍鼕藤、馬齒莧、蒲公英、草河車、芙蓉葉、青菊葉等,不過清熱退腫,皆非專主之任,纓所稱之血綫疔,蓋即紅絲疔,有一痕紅暈,自瘡口上竄,直過時膝者。治皆以內服清解為主。但知外治,斷不可恃。
采收和儲藏
11月初開花時,待花瓣平展,由黃轉白而心略帶黃時,選晴天露水幹後或午後分批采收,這時采的花水分少,易乾燥,色澤好,品質好。采下鮮花,切忌堆放,需及時乾燥或薄攤於通風處。加工方法因各地産的藥材品種而不同;陰幹,適用於小面積生産,待花大部開放,選晴天,割下花枝,捆成小把,縣員通風處,經30-40d,待花乾燥,後摘下,略曬;曬幹,將鮮菊花薄鋪蒸籠內,厚度不超過3朵花,待水沸後,將蒸籠置鍋上蒸3-4min,倒至曬具內曬幹,不傢翻動;烘幹,將鮮菊鋪於烘篩上,厚度不超過3cm,用60℃炕幹。
【規格等級】
過去菊花商品主要係將其按産地劃分為不同品別基礎上再劃分等級,現行菊花標準如下:
亳菊花 一等 幹貨。呈圓盤或扁扇形。花朵大、瓣密、肥厚、不露心,花瓣長寬、白色,近基部微帶紅色。體輕,質柔軟。氣清香,味甘微苦。無散朵、枝葉、雜質、蟲蛀,黴變。
二等 幹貨。呈圓盤或扁扇形。花朵中個,色微黃,近基部微帶紅色。氣芳香,味甘微苦。無散朵、枝葉、雜質、蟲蛀、黴變。
三等 幹貨。呈圓盤或扁扇形。花朵小,色黃或暗。間有散朵。葉棒不超過5%,無雜質、蟲蛀、黴變。
滁菊花 一等 幹貨。呈絨球狀或圓形(多為頭花),朵大色粉白,花心較大,黃色。質柔。氣芳香,味甘微苦。不散瓣,無枝葉、雜質、蟲蛀、黴變。
二等 幹貨。呈絨球狀圓形(即二水花)。色粉白。朵均勻,不散瓣。無枝葉、雜質、蟲蛀、黴變。
三等 幹貨。呈絨球狀,朵小,色次(即尾花)。間有散瓣、並條,無雜質、蟲蛀、變質。
貢菊花 一等幹貨。花頭較小,圓形,花瓣密、白色。花蒂緑色,花心小,淡黃色,均勻不散朵,體輕、質柔軟。氣芳香,味甘微苦。無枝葉、雜質、蟲蛀、黴變。
二等 幹貨。花頭較小,圓形色白,花心淡黃色,朵欠均勻。氣芳香,味甘微苦。無枝葉、雜質、蟲蛀、黴變。
三等幹貨。花頭小,圓形白色,花心淡黃色,朵不均勻。氣芳香,味甘微苦。間有散瓣。無枝葉、雜質、蟲蛀、黴變。
杭白菊 一等 幹貨。蒸花呈壓縮狀。朵大肥厚,玉白色。花心較大,黃色。氣清香,味甘微苦。無霜打花、浦湯花、生花、枝葉、雜質,蟲蛀、黴變。
二等 幹貨。蒸花呈壓縮狀。花朵厚,較小,玉白色,心黃色,氣清香,味甘微苦。無霜打花、浦湯花、枝葉、雜質、蟲蛀、黴變。
二等 幹貨。蒸花呈壓縮狀。花朵小,玉白色,心黃色。氣清香,味甘微苦。間有不嚴重的霜打花、浦湯花。無枝葉、雜質、蟲蛀、黴變。
湯菊花 一等 幹貨。蒸花呈壓縮狀。朵大肥厚,色黃亮。氣清香,味甘微苦。無嚴重的霜打花和浦湯花、生花、枝葉、雜質、蟲蛀、黴變。
二等 幹貨。蒸花呈壓縮狀。花朵小,較瘦薄,黃色。氣清香,味甘微苦間有霜打花和浦湯花。無黑花、枝葉、雜質、蟲蛀、黴變。
藥菊 (懷菊、一等 幹貨。呈圓盤或扁扇形,朵大,瓣長、肥厚。川菊、資菊) 花黃白色,間有淺紅或棕紅色。質鬆而柔。氣芳香,味微苦。無散朵、枝葉、雜質、蟲蛀、黴變。
二等 幹貨。呈圓盤或扁扇形。朵較瘦小,色澤較暗。味微苦。間有散朵。無雜質、蟲蛀、黴變。 |
|
菊花 其他解释
網絡流行詞
菊花,暗指肛門。
由於菊花由上嚮下俯視其型與肛門相似。故得以此稱呼。 |
|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
青鬆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
卓為霜下傑。
唐·黃巢《詠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
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
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
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
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
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
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
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
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捨似陶傢,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
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
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
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
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
羅含宅裏香。
幾時禁重露,
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
升君白玉堂。
唐·黃巢《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
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
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範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
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
衹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遊《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絶世奇,
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
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
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
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
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
不隨黃葉舞秋風。
宋·朱淑貞《菊花》
菊花如志士,
過時有餘香。
粲粲滋夕合,
英英傲晨霜。 |
菊花傳說 Legend Chrysanthemum |
菊花,在日本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古時候,從中國駛出一條大船,載了12個貴族童男童女,為尋找長生不老藥麵遠航海外。作為交換,他們攜帶最為貴重的物品—金菊花。後來大船遭遇了風暴,被衝到一個無人的荒島,被迫在那裏住下,繁衍子孫,並在島上種下了金菊花。之後那裏的人們就自稱“日本帝國”。日本國旗上被大傢誤認作太陽的圖案實際是一朵金色的菊花。而且日本天皇的象徵符號也是一朵16瓣菊花。
梁代吳均《續齊諧記》一書:東漢時,汝南汝河一帶瘟魔為害,疫病流行,呻吟痛苦之聲遍布。有個名叫桓景的人,歷經艱險入山,拜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法術。一天,費長房告桓景:"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親人。"並告訴他:"那天登高,再把茱萸裝入紅布袋裏,紮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挫敗瘟魔,消除災殃。"桓景回鄉,遍告鄉親,於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洶涌澎湃,雲霧彌漫,瘟魔來到山前,因菊花酒氣刺鼻、茱萸異香刺心,難於靠近。桓景揮劍激戰,斬瘟魔於山下。傍晚,人們返回傢園,傢中"雞犬牛羊,一時暴死",而人們卻免受災殃。從此,重陽登高避災的風俗,就世代相傳了。 |
開封菊花花會 Kaifeng Chrysanthemum Fair |
中國開封菊花花會始辦於1983年,開封是以菊花每年舉行一次年會的唯一的城市。
一年一度秋風勁,歲歲黃花分外香。開封菊會就像一棵大樹,深深植根於開封大地,深深植根於開封人民心中。它所産生的影響,就其廣度而言,已遠遠超過了開封的地界,名揚海內外;就其深度而言,已遠遠超出了“賞菊”的特定含義,而是作為一種成功的載體和平臺,展示着開封深厚的文化底藴,演繹着經貿、旅遊的“大戲”,推動着開封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
開封菊會之所以能夠在古城熱土上深深植下根來,有其深遠的歷史淵源,遠在唐代就初具規模。唐代詩人劉禹錫對開封菊花“傢傢菊盡黃,梁園獨如霜”的描述就可見一斑。至北宋,開封菊花更聞名遐邇。每逢重陽佳節,不僅民間有花市賽菊之舉,而且宮廷內也養菊、插菊花枝、挂菊花燈、飲菊花酒,甚至還開“菊花花會”。《東京夢華錄》中就有賞菊遊人“婆娑於市”、“遊情寓意不一而足”之類的記載。明清時代開封養菊、賞菊之風依然盛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來到開封禹王臺賞菊時,就留下了“楓葉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詩句,並被刻在當今禹王臺公園保存的“乾隆禦碑”之上。新中國成立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着人民群衆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開封人民酷愛菊花的傳統習俗更濃。每年金秋10月,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養菊、賞菊者甚衆,花市售賣菊花和沿街叫賣菊花則自成獨特的風景,市園林部門還多次舉辦規模不等的菊展。1983年開封市第七屆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决定把菊花命名為開封市“市花”,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為“菊花花會”的會期。
中國開封菊花花會已成為開封乃至河南衆多旅遊資源中的一個獨具特色的品牌。菊會時節,全市展菊多達300萬盆、品種1300個,形成了“滿城盡菊黃”的壯觀景象。由於歷屆菊會的推動,開封的養菊技藝也得到長足的發展。在歷屆全國菊花品種展賽中,開封參賽菊花豔壓群芳,取得了“四連冠”的好成績。而1999年在昆明舉辦的世界園藝博覽會菊花專項大賽中,開封參賽菊花更是一鳴驚人,奪得大奬總數第一、金奬總數第一、奬牌總數第一3項桂冠,“開封菊花甲天下”成為不爭的事實。
綜觀開封菊會發展歷程,人們可以看到它許多令人矚目的變化:
一是菊展規模不斷擴大,水平不斷提高。1983年舉辦的第一屆菊會,主會場設在禹王臺公園,展菊不過兩萬餘盆。分會場僅有竜亭公園、汴京公園、鐵塔公園和大相國寺等4傢。當時,全市展菊也不過20餘萬盆、品種800餘個。而菊會發展至今,情況則大為改觀。如今年菊會,設在竜亭公園的主會場展菊就多達10萬盆,另有陪襯花卉兩萬盆。分會場則有鐵塔公園、汴京公園、禹王臺公園、天波楊府、清明上河園、大相國寺、包公祠、翰園碑林、山陝甘會館、延慶觀等10個。市區大街幹綫、重要交通路口和市區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門前均擺放菊花,全市群衆紛紛在庭院、陽臺和房前屋後擺放菊花。全市展菊多達300萬盆、品種1300個,形成了“滿城盡菊黃”的壯觀景象。景點數量、製作水平和藝術效果也今非昔比。首屆菊會主會場禹王臺公園僅有四五個景點,藝術形式單一。而第二十屆菊會主會場竜亭公園則有8大展區、16個景點和兩個展室,展綫從公園南大門(即午門)一直伸延到北大門,長達1100米。其中主景點“八駿慶菊”占地1000多平方米,比首屆菊會主會場全部景點的占地面積還大。本屆菊會主會場景點布展的手法也多種多樣,如“動靜結合”、“平面與立體結合”、“菊花與歷史文化相結合”等,創意新穎,別具一格。由於歷屆菊會的推動,該市的養菊技藝也得到長足的發展。如多頭菊的培育已由過去的5頭髮展到目前的16頭;大立菊已由過去的1000餘朵發展到目前的4000餘朵,並培育出了多色大立菊;盆景菊、壁挂菊、塔菊等造型藝菊的培育均取得驚人的進步。為適應近幾年菊會提前舉辦的要求,“短日照”、“長日照”菊花培育技術也日臻成熟。開封菊花的品質越來越好,名氣也越來越大。在歷屆全國菊花品種展賽中,
二是菊會內容不斷豐富,影響不斷擴大。該市菊會舉辦伊始,就以“菊花搭臺、經貿唱戲”為主旨。經過多年的發展,“菊花臺”越搭越大,已發展為“菊花、文化搭臺”;“經貿戲”越唱越響,已發展為“經貿、旅遊唱戲”。近些年來,我市菊會不僅舉辦菊展,還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民俗表演、書畫筆會、攝影展覽、文化書市等文化活動,開展卓有成效的經貿洽談、産品促銷、招商引資、風味小吃展銷等經貿活動,開展獨具特色的旅遊促銷活動。來我市參加菊會的中外遊客逐年增多,截至目前纍计已有數千萬人次,其中包括國傢領導人,各部委領導,各盛市領導,各國嘉賓,中外客商和中外遊人。慕名采訪開封菊會的中央、盛市級新聞單位已有百余家,開封菊會的盛況在中央電視臺、《經濟日報》等各大新聞媒體均多次刊播。其中中央電視臺在多個節目中對開封菊會進行了詳細報道,並邀請我市園林界人士和社會其他各界人士作為嘉賓走進中央電視臺演播室,錄製了大型電視片《菊》上、下集,在海內外産生了強烈反響。
三是菊會的旅遊帶動作用日益增強,經濟效益日益顯著。菊會作為我市獨具特色的旅遊品牌,其帶動作用十分明顯。特別是近年來,我市實施旅遊帶動戰略以來,每年舉辦菊會,與旅遊相關的“吃、住、行、遊、購、娛”等各行各業均隨之興旺。為迎接菊會和辦好菊會,我市城市建設、特別是園林建設步伐加快,城市管理力度加大,市民文明素質提高,廣大幹群的工作作風經受了考驗。開封菊花的産業化生産也隨着菊會的持續舉辦被帶動起來。目前,我市禹王臺公園、竜亭公園、汴京公園、鐵塔公園、天波楊府和南郊、北郊、東郊、西郊等處均設有菊花生産基地,其中南郊魁莊於1999年被國傢林業部命名為“菊花之鄉”。通過菊會期間經貿活動的開展,該市與外地客商達成的交易額逐年遞增,近幾屆菊會期間達成的交易額少則幾億元、多則十幾億元,顯示出“會展經濟”的規模優勢。歷屆菊會的直接旅遊收入也呈現大幅度上升趨勢。首屆菊會主會場門票收入僅幾萬元,而第十九屆菊會主會場門票收入則有300餘萬元。市園林處5大公園在歷屆菊會中的門票收入纍计數千萬元。
展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民俗表演、書畫筆會、攝影展覽、文化書市等文化活動,開展卓有成效的經貿洽談、産品促銷、招商引資、風味小吃展銷等經貿活動,開展獨具特色的旅遊促銷活動。參加菊會的中外遊客逐年增多,截至目前纍计已有數千萬人次,
開封菊會之所以能夠在古城大地逐年壯大,更有其深刻的現實原因。實踐證明,開封菊會已成為開封衆多旅遊資源中的一個獨具特色的品牌,它的成功舉辦對擴大開封的改革開放、提高開封知名度、豐富人民群衆文化生活、加強與外界的經貿交流、推動旅遊經濟發展均起到重要作用。歷屆菊會均受到市四大班子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全市各界的大力支持。
光陰荏苒。開封菊會在漫長的歷程中更加成熟,並由市級節會晉升為省級節會。可以相信,衹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找出不足,立足於與時俱進、機製創新,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法則不斷完善,開封菊會的生命力必將更加強大。 |
菊花知識介紹 Chrysanthemum knowledge introduction |
菊花為菊科植物菊的頭狀花序。菊是多年生草本,為栽培品種,頭狀花序多變化,形色各異。全國各地均有栽培。藥用菊花以河南、安徽、浙江、山東栽培最多。
11月初開花時,選晴天露水幹後或午後分批采收,采下鮮花切忌堆放,需及時乾燥或薄攤於通風處,因各地産的藥材品種不同分為陰幹和曬幹。
菊花主産安徽亳縣者稱“亳菊”,滁縣者稱“滁菊”,歙縣者稱“貢菊”;主産於浙江海寧及嘉興者稱“杭菊”;主産於河南者稱“懷菊”;産於山東者稱“濟菊”。
1. 亳菊頭狀花序倒圓錐形,直徑1.5至3釐米,總苞片3至4層,卵形,草質黃緑色,外被毛,花托半球形。舌狀花數層,雌性,位於外圍攻,類白色,勁直,散生金黃色腺點;管狀花多數,兩性,位於中央,黃色,體輕,質潤,幹時鬆脆。氣清香,味甘、微苦。
2. 滁菊呈不規則球形,直徑1.5至2.5釐米,舌狀花白色,不規則扭麯,有時可見淡褐色斑點;管狀花多隱藏。
3. 貢菊同滁菊,但舌狀花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少,外露。
4. 杭菊碟形或扁球形,直徑2.5至4釐米,舌狀花類白色或黃色,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多數,外露。
以花朵完整不散瓣,色白(黃)、香氣濃郁、無雜質者為佳。 |
菊花適合人群 Chrysanthemum for the crowd |
菊花性涼,氣虛胃寒、食少泄瀉者慎服。 |
中國藥典2005版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05 Edition |
名稱:
菊花
漢語拼音:
Juhua
英文名:
FLOS CHRYSANTHEMI
基原:
本品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乾燥頭狀花序。9-11月花盛開時分批采收,陰幹或焙幹,或熏、蒸後曬幹。藥材按産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為“毫菊”、“滁菊”、“貢菊”、“杭菊”。
性狀:
毫菊 呈倒圓錐形或圓筒形,有時稍壓扁呈扇形,直徑1.5-3cm,離散。總苞碟狀;總苞片3-4層,卵形或橢圓形,草質,黃緑色或褐緑色,外面被柔毛,邊緣膜質。花托半球形,無托片或托毛。舌狀花數層,雌性,位於外圍,類白色,勁直,上舉,縱嚮折縮,散生金黃色腺點;管狀花多數,兩性,位於中央,為舌狀花所隱藏,黃色,頂端5齒裂。瘦果不發育,無冠毛。體經,質柔潤,平時鬆脆。氣清香,味甘、微苦。
滁菊 呈不規則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5-2.5cm。舌狀花類白色,不規則扭麯,內捲,邊緣皺縮,有時可見淡褐色腺點;管狀花大多隱藏。
貢菊 呈扁球形或不規則球形,直徑1.5-2.5cm。舌狀花白色或類白色,斜升,上部反折,邊緣稍內捲而皺縮,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少,外露。
杭菊 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徑2.5-4cm,常數個相連成片。舌狀花類白色或黃色,平展或微摺叠,彼此粘連,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多數,外露。
鑒別:
取本品1g,剪碎,加石油醚20ml,超聲處理10分鐘,棄去石油醚,藥渣揮幹,加稀????酸1ml與乙酸乙酯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緑原酸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0.5-1μl,分別點於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15:1:1:2)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顔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係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0.1mol/L磷酸二氫鈉緩衝液〔取磷酸二氧納(NaH2PO4·2H2O)15.6g,加水至1000ml.製成0.1mol L的溶液,加入磷酸適量,使pH值為2.7〕-甲醇(70:3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28nm。理論板數按緑原酸峰計算應不低於25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精密稱取緑原酸對照品適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水製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一號篩)約1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2小時,冷卻,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10ml,蒸幹,殘渣加三氯甲烷5m1,浸漬3分鐘,棄去三氯甲烷液,殘渣揮去三氯甲烷、加水適量使溶解,並轉移至5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即得(應於當日測定)。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緑原酸(C16H18O9)不得少於0.20%。
性味:
甘、苦,微寒。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散風清熱,平肝明目。
主治:
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
5-9g。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密閉保存,防黴,防蛀。
中西藥分類:
中藥(藥材及飲片) |
中草藥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
菊花 中草药
FLOS CHRYSANTHEMI |
中國藥典2000版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00 |
菊花
拼音名:Juhua
英文名:FLOSCHRYSANTHEMI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253
本品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乾燥頭狀花序。9~11
月花盛開時分批采收,陰幹或焙幹,或熏、蒸後曬幹。藥材按産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
為“亳菊”、“滁菊”、“貢菊”、“杭菊”。
【性狀】亳菊呈倒圓錐形或圓筒形,有時稍壓扁呈扇形,直徑1.5~3cm,離散。
總苞碟狀;總苞片3~4層,卵形或橢圓形,草質,黃緑色或褐緑色,外面被柔毛,邊緣
膜質。花托半球形,無托片或托毛。舌狀花數層,雌性,位於外圍,類白色,勁直,上
舉,縱嚮折縮,散生金黃色腺點;管狀花多數,兩性,位於中央,為舌狀花所隱藏,黃
色,頂端5齒裂。瘦果不發育,無冠毛。體輕,質柔潤,幹時鬆脆。氣清香,味甘、微
苦。
滁菊呈不規則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5~2.5cm。舌狀花尖白色,不規則扭麯,內
捲,邊緣皺縮,有時可見淡褐色腺點;管狀花大多隱藏。
貢菊呈扁球形或不規則球形,直徑1.5~2.5cm。舌狀花白色或類白色,斜升,上
部反折,邊緣稍內捲而皺縮,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少,外露。
杭菊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徑2.5~4cm,常數個相連成片。舌狀花類白色或黃色,平
展或微摺叠,彼此粘連,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多數,外露。
【鑒別】取本品1g,剪碎,加石油醚20ml,超聲處理10分鐘,棄去石油醚,藥渣揮
幹,加稀????酸1ml與醋酸乙酯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甲醇2ml使
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緑原酸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
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0.5~1μl,分別點於同
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2:30:2:2:4)的上層溶液為展
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
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顔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色譜條件與係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0.1mol/L磷酸二氫
鈉緩衝液〔取磷酸二氫鈉(NaH2PO4·2H2O)15.6g,加水至1000ml,製成0.1mol/L的溶液,加
入磷酸適量,使PH值為2.7〕-甲醇(70:3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28nm。理論板數按緑原
酸峰計算應不低於25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緑原酸對照品適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水製成每1ml含0.1
m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粉末(過一號篩)約1g〔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附錄Ⅸ
H第一法)〕,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2小時,冷卻,再
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10ml,蒸幹,殘渣加氯仿5ml,浸
漬3分鐘,棄去氯仿液,殘渣揮去氯仿,加水適量使溶解,並轉移至5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
用微孔濾膜(0.45μm)濾過,即得(應於當日測定)。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緑原酸(C16H18O9)不得少於0.20。
【性味與歸經】甘、苦,微寒。歸肺、肝經。
【功能與主治】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
目昏花。
【用法與用量】5~9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密閉保存,防黴,防蛀。 |
花木百科 Flowers encyclopedia |
菊花介紹
菊花 (Dendranthema grandiflora)
科屬:
菊科
別名:
鞠,壽客,節華,更生
形態特徵:
菊花為多年生宿根亞灌木。營養繁殖苗的莖,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地上莖高O.2-2米,多分枝。幼莖色嫩緑或帶褐色,被色柔毛或絨毛。花後莖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莖發生萌芽。菊花葉係單葉互生,葉柄長1—2釐米,柄下兩側有托葉或退化,葉卵形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葉的形態因品種而異,可分正葉、深刻正葉、長葉、深刻長葉、圓葉、葵葉、蓬葉和船葉等8類。菊花的花(頭狀花序)頂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下、匙管、畸四類。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26quot;托桂瓣%26quot;花色有紅、黃、白、紫、緑、粉紅、復色、間色等色係。
分佈與習性:
全國各地都有,菊屬有30餘種,中國原産17種,主要有: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為多年生草植物。喜涼爽、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地下根莖耐旱,最忌積澇,喜地勢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鹼性土壤中皆能生長。而以Ph6.2-6.7最好。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適於花芽發育。
繁殖與栽培:
菊花可播種繁殖,發芽適溫25℃,2-4月播種,當年可開花。生産中以扦插法繁殖為主,又可分為根蘖插、嫩枝插、單芽插及帶蕾插等。還可用分株和組織培養法繁殖。菊花在世界切花生産中占有重要地位,切花要求花型整齊,花徑7-12cm,花色鮮豔,無病蟲為害,葉濃緑,莖通直,高80cm以上,水養期長。切花菊可地栽,株距12-13cm,行距約15cm。每平方米達50株,需設網扶持,以保植株直立。菊花可促成和抑製栽培,長日照季節,每天17時至次晨9時遮光,每天日照10小時,至花蕾現色時停止遮光,可提前開花。短日照季節每天加不至14小時,可控製花芽分化,延遲供花時間。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褐銹病、黑銹病、根腐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尺蠖、菊虎、蠐螬、潛葉蛾幼蟲、蚱蜢及蝸牛、小地老虎、菊花鑽心蟲、緑盲椿象等。
應用:
可組成平面花壇和立體花壇,可與其他時令花卉配置,點綴各類園林緑地。
圖片: |
|
juhua
菊花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n morifolium Ramat. 的乾燥頭狀花序。
|
|
- : Chrysanthemun Flower, Flos Chrysanthemi
- n.: chrysanthemum, cosmos, mum, chrysanthemum flower, garden plant with brightly coloured flowers
|
|
- n. chrysanthème
|
|
菊花村 |
|
生物 | 植物 | 自然 | 花卉 | 菊科 | 草本植物 | 花木百科 | 杭州 | 茶 | 特産 | 食品 | 園藝 | 傢常菜 | 瓜 | 蒸菜 | 小排骨 | 中藥 | 安徽 | 滁州 | 荸薺 | 冷盤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