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 菊石目
目录
No. 1
  菊石目是头足纲、菊石亚纲的一目。壳多包卷,厚且多具显著饰纹,如横肋、纵脊、瘤、刺等。缝合线大都十分复杂。侏罗纪至白垩纪。除弛菊石目及叶菊石目外的所有侏罗白垩纪的菊石均属此目,包括属种极多。化石代表如香港菊石、束肋旋菊石、白羊石等。1987年中国公布,继发现世界罕见的阿谢尔期菊石之后,又在广西南丹暮腰剖面的阿谢尔期菊石群下的麦蜓带中采获新的菊石。新发现的菊石与同在该剖面发现的阿谢尔期菊石、萨克马尔期菊石以及亚丁斯克斯菊石,构成界线清晰、年代连续的各类化石层。发现如此丰富的浮游生物化石和底栖生物化石,构成如此完整清晰的化石层序,目前在中国境内是绝无仅有的,国外也不多见。这一重大地质成果,为世界石炭——二迭系界线的划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菊石目是从约4亿年前的泥盆纪早期的册鹦鹉螺目进化而来的,在其后的3亿7千年间,在全世界的海洋里大量存在,直到白垩纪末突然消失。由于菊石进化很快、分布很广这一特点,这就使其在细分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时期很有价值。作为一类,其特征是体管(与壳腔室相连接的管)的位置是在壳(腹)的外面。在古生代发现的菊石种的骨缝是单一的,而在中生代发现的则是复合的。由于它们已经绝种,我们对菊石的软体和生活习性知道得很少。现在保存的化石腔室中很少发现有咬颚、舌状、齿舌或墨液囊。
包含词
弛菊石目齿菊石目棱菊石目叶菊石目
前碟菊石目似古菊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