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艸字部 : 艸部 > 
目录
简异体:  ()繁异体:  ( ???? ???? ????)拼音: 
 
部首: 艹䒑总笔画: 11部外笔画: 8
 
UTF-8: E8 8F 8AUTF-16: 83CAUTF-32: 000083CA
 
GB 2312: 3053GB 12345: 3053Big 5: B5E2
 
仓颉: TPFD四角码: 4492.7一字全码: ju2caoju
 
一字双码: jucaju一字单码: jcj汉字结构: 上(中)下
 
汉字层次: 6笔画: 一丨丨丿????丶丿一丨丿㇏笔顺编号: 12235431234
 
笔顺读写: 横竖竖撇折捺撇横竖撇捺他人笔顺: 12235431234
 
部件组构: 艹(十(一丨)丨)匊(勹(丿????)米(丷(丶丿)木(十(一丨)八(丿㇏))))
 
简单解释
  
  jú
  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开花,是观赏植物,有的花可以入药,亦可作饮料:花。赏。春兰秋
  姓。
  
  笔画数:11;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35431234
详细解释
  
  jú
  【名】
  (形声。从艸,匊(jú)声。本义:植物名,通称“花”)
  同本义〖chrysanthemun〗。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供观赏,有的品种可入药
  采东篱下。——晋·陶渊明《饮酒诗》
  松犹存。——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还束就花。——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陶渊明独爱。——宋·周敦颐《爱莲说》
  ,花之隐逸者。
  之爱,陶后鲜有闻。
  又如:实(花的果实、种子);枕(花枕头);灯(花形状的灯笼);水(在河南省西南部。古作“鞠水”,也叫“潭。”)
  姓。如:部头(部。宋高宗时官中伶人有夫人者,人称“部头”。后因以“部”为戏班或戏曲界的泛称)
  
  
  júhuā
  〖chrysanthemun〗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种,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有的品种可入药
  
  júyuè
  〖theninthmoon;Septemberinthelunarcalender〗花正值开放的月份,即农历九月
更多简解
  
  (形声。从苃,匊声。本义植物名,通称花”)
  同本义
  采东篱下。--晋·陶渊明《饮酒诗》
  松犹存。--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还束就花。--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陶渊明独爱。--宋·周敦颐《爱莲说》
  ,花之隐逸者。
  之爱,陶后鲜有闻。
  又如实(花的果实、种子);枕(花枕头);灯(花形状的灯笼);水(在河南省西南部。古作鞠水”,也叫潭。”)
  姓。如部头(部。宋高宗时官中伶人
  花,多年生草本,秋季开花,供观赏。种类很多,有的花可供药用或作饮料。


  Ju (Phonogram from You, receive with both hands soun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plant names, commonly known as chrysanthemum ") with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mining Ju Dong - Jin Tao" drinking poem "Song Ju still exist - Jin Tao" Returning Home Come speech "also beam on chrysanthemum - Tang Bai" Qiantang Lake Spring line "Tao alone Aiju - Song Zhou," Reminiscence "Ju, who took the hermit. daisy of love, Tao Wen, after few Another example Ju real (chrysanthemum of fruits and seeds); chrysanthemum pillow (chrysanthemum pillow); Ju light (chrysanthemum-shaped lanterns); Ju water (in the southwest, Henan Province, the ancient water for Ju ", also known as chrysanthemum Lake.") name, such as Ju Butou (Ju Department. Gaozong official when the actor Ju jú daisy, perennial herb, flowering in autumn, for viewing. many types, and some flowers for medicinal or for drinks.
更多详解
   jv
  部首 艹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chrysanthemum;
  
  jú
  (1)
  (形声。从苃,匊(jú)声。本义植物名,通称花”)
  (2)
  同本义 [chrysanthemun]。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供观赏,有的品种可入药
  采东篱下。--晋·陶渊明《饮酒诗》
  松犹存。--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还束就花。--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陶渊明独爱。--宋·周敦颐《爱莲说》
  ,花之隐逸者。
  之爱,陶后鲜有闻。
  (3)
  又如实(花的果实、种子);枕(花枕头);灯(花形状的灯笼);水(在河南省西南部。古作鞠水”,也叫潭。”)
  (4)
  姓。如部头(部。宋高宗时官中伶人有夫人者,人称部头”◇因以部”为戏班或戏曲界的泛称)
  
  júhuā
  [chrysanthemun]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种,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有的品种可入药
  
  júyuè
  [the ninth moon;september in the lunar calender] 花正值开放的月份,即农历九月
  
  jú ㄐㄩˊ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开花,是观赏植物,有的花可以入药,亦可作饮料~花。赏~。春兰秋~。
  (2)
  姓。
  郑码eruf,u83ca,gbkbed5
  笔画数11,部首艹,笔顺编号12235431234
康熙字典
申集上  【唐韻】【韻會】????居六切,音掬。古作蘜、鞠。【爾雅】蘜,治蘠也。【郭註】今之秋華。【禮·月令】鞠有黃華。【屈原·離騷】夕餐秋之落英。 又水名。【水經注】湍水又南,水注之,水出西北石礀山芳谿。 又【韻補】訣力切。【賈島詩】九日不出門,十日見黃。灼灼耀繁英,美人無消息。【集韻】亦作蓻。考證:〔【唐韻】【韻會】????居六切,音掬。古作蘜。【說文】蘜,治牆也。【郭註】今之秋華。【禮·月令】蘜有黃華。〕 謹按郭註係爾雅之註,今改說文爲爾雅。????照原文牆字改蘠字。月令蘜字改鞠字。古作蘜之下增鞠字。
说文解字
编号:273  大,蘧麥。从艸匊聲。 居六切
《菊 chrysanthemum》
诗人: 李商隐 Li Shangyin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 chrysanthemum》
诗人: 罗隐 Luo Yin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菊 chrysanthemum》
诗人: 李峤 Li Jiao

  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
  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
《菊 chrysanthemum》
诗人: 李山甫 Li Shanfu

  篱下霜前偶得存,忍教迟晚避兰荪。也销造化无多力,
  未受阳和一点恩。栽处不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金尊。
  陶潜殁后谁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更多诗歌...
请鉴赏:

  郑谷 Zheng Gu:菊 chrysanthemum
  郑谷 Zheng Gu:菊 chrysanthemum
  无可 Mo Ke:菊 chrysanthemum
  唐彦谦 Tang Yanqian:菊 chrysanthemum
  仇远 Chou Yuan:菊 chrysanthemum
  丁谓 Ding Wei:菊 chrysanthemum
  韩丕 Han Pi:菊 chrysanthemum
  连文凤 Lian Wenfeng:菊 chrysanthemum
  刘克庄 Liu Kezhuang:菊 chrysanthemum
  刘子翚 Liu Zihui:菊 chrysanthemum
  史弥宁 Shi Mining:菊 chrysanthemum
  陶弼 Tao Bi:菊 chrysanthemum
  王之道 Wang Zhidao:菊 chrysanthemum
  谢枋得 Xie Fangde:菊 chrysanthemum
  徐集孙 Xu Jisun:菊 chrysanthemum
  徐照 Xu Zhao:菊 chrysanthemum
  叶茵 She Yin:菊 chrysanthemum
  张元干 Zhang Yuangan:菊 chrysanthemum
  赵蕃 Zhao Bo:菊 chrysanthemum
  郑獬 Zheng Xie:菊 chrysanthemum
  郑獬 Zheng Xie:菊 chrysanthemum
No. 13
  dendranthemamorifolium
  别名:华、秋、九华、黄花、帝女花
  英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
  花属科,原产于我国,中国是世界花的起源中心,分布有较多的野生花。中国栽培花具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古籍《礼记》中就有“季秋之月,有黄花”的记载。汉代以将花作为药用植物栽培,晋魏时期已大量栽培,以后逐步发展为观赏花卉。宋代是花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刘蒙泉所著的《谱》收有花品种163个,这是我国最早的花专著。明代王象晋所著的《群芳谱》收录花品种270多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花都是由中国传去的。在公元386年中国花由朝鲜传入日本,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日本栽培的花已成为四季常开,品种繁多的花卉。17世纪末叶,荷兰人来我国经商,将花带回欧洲。十八世纪中叶,法国商人又从我国搜集许多优良品种,引种到了法国。十九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均,将我国和日本优良种进行杂交,在英国广泛传播。后来又从英国传入美洲。现在花以遍布全球,成为了全世界人民所喜爱的名花,为古今中外花卉的奇观。
  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人们通过人工栽培、杂交育种和自然变异,花从原始的黄色小演进为今天这样五彩缤纷的著名花卉。明末时花谱记载品种有14种,清朝时增至24个品种,民国时根据花瓣形状把花分为10大类。目前植物分类学记载全世界有科植物920属,19000种,我国约有164属,1950种。有中国目前拥有3000多个花品种,在园艺上从其花色上分有黄、白、紫、绿等色,并有双色种;从花形上分有单瓣、复瓣、扁球、球形、外翻、龙爪、毛刺、松针等形;从栽培方式上分有立、独本、大立、悬崖、花坛、嫁接;从花期上分有春、夏、秋、冬、四季等。据《本草纲目》记载:“之品凡百种,宿根自生,茎叶花色,品品不同。……其茎有株蔓紫赤青绿之殊,其叶有大小厚薄尖凸之异,其花有千叶单叶、有心无心、有子无子、黄白红紫、间色深浅、大小有别,其味有甘甜之别,又有夏、秋、冬之分”。
  花品种繁多,那么栽培花如何选择花品种呢?曾有人总结出选择花的四字诀:光、生、奇、品等四字,大意是:“光”意为花要哗然鲜艳自开至落色不变色,“生”意为枝茎挺秀始终不垂,“奇” 意为花瓣色泽风采矫然出众,“品”意为标新立异的风格自有一种天然的神韵。
  花千姿百态的花朵,傲霜斗雪、独立寒秋、不畏严寒的性格使人倍加喜爱。历代都有赏活动,南宋时期每年在宫廷中举行花赛会,晚上点燃花灯。宋代民间花市就有“扎”,在一年一度的花会上,展览名、饮酒赏、写诗颂
  《赵昌寒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
  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
  百草摧时始起花。
  《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关于的话题
  
  花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尔雅》。《礼记·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有黄花”的记载。《山海经》亦说:“女儿之山在今河南宜阳,其草多。”汉代,已有家栽花,晋代把花广置于庭院中,南北朝时花开始入药了。唐代花已培育出黄、紫、白三色,并传播到国外。
  宋代养出现了飞跃,从地栽发展到整形盆栽,选择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品种,特别是出现了《谱》、《百集谱》等写专著。元代扩展了养的面积。明代已有了相当高的培养花的技术。清代花品种已发展到233种之多。至今花的栽培技术、品种质量都有了新的提高。
  的分类
  花盛开时,繁花似锦,有金黄的、纯白的、艳红的、淡紫的等。黄色中还有金黄、淡黄、中黄、柠檬黄等。红色中还有深红、粉红、桃红、淡红、肉红、棕红、紫红、玫瑰红、朱红、二红等。艳丽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
  至今全世界已有上万个花品种,目前我国也有数千个品种。其中有以开花季节分的:夏、秋、寒。有以花径分的:大、中、小。有按栽培形式分的:多头、独本、大立、悬崖、艺、案头等。有以花形类别来分的: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桂瓣类、畸瓣类等。每个类型中还分有多种花形,如平瓣类中有平带形、荷花形、芍药形、平球形、反卷形等。每个形中还有多种花名,如芍药形中有绿牡丹、金背大红等。
  花的命名不仅品种繁多,而名字构思严谨,想像力丰富。有以色喻花的,有以花喻人的,有以物喻花的。有以花的形象、花的香味取名的。有用诗词典故取名的。有描写人物感情的,还有反映自然景观的。名耐人寻味,富有诗意,给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
  秋10月前后开花,花期一个月。夏从5月到9月,寒从12月到来年1月都有花开。
  的用途
  花除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很多实用价值。可以食用、茶用、药用。《御香缥缈录》中记载:慈禧爱吃白花。广东人以花为酒宴名贵配料。南京人以叶做菜入汤。据说,河南开封人用花包饺子,其滋味清香爽口,引人食欲。现已生产的花食品有花晶、花糕、花酒等。
  花茶历史悠久,浙江的杭、河南怀、安徽滁和亳等很有名气。花泡茶饮用不仅解渴,还有抗毒、养肝明目的作用。花药有四川的川等,具有抗菌消炎、降压、防冠心病等作用。
  的品质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花的国度,自古爱花佳话不胜枚举,诸如陶渊明采东篱、李白醉卧花阴、杜甫对花溅泪、林逋子鹤妻梅……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花”,百花丛中,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洁身自好、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晋代诗人陶渊明赞美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他辞官回归故园,“三径就荒,松犹存”,“采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以为友,其乐陶陶。
  由于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品德高尚等特点,而深受古人喜爱,被誉为“梅、兰、竹、”四君子之一。
  唐风宋韵品
  张婧
  初秋九月,正是“花须插满头归”的时节,不妨寻着古人笔下的缕缕墨香,沿着那南山下清幽曲折的小径、轻叩东篱深锁的柴扉,陶然忘情于花的风神清韵、傲骨晚香之中。
  李白在《感遇》中写道“可叹东篱,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这首五言古诗笔调自然流畅,在咏叹花的同时表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忧愤与桀骜不驯、难逐俗流的高洁之志,结尾两句直抒胸臆,与《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意境相似,体现了诗人超然世外、洒脱豪放的人生境界。与李白的浪漫主义不同,杜甫的诗处处体现着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思想,“寒花开已尽,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犹暂随。地偏初底袷,山拥更登危。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这首诗是作者于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与诸公宴上所作,面对满目花香,诗人并没有醉心于清歌醇酒之中,而是忧虑着处处兵戈戎马、战乱难平的国家危亡、民生疾苦,不禁触景生情,闻歌垂泪。岑参的《题诗》与杜甫有异曲同工之处。“强饮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乡,应傍战场开。”作者借抒怀,本是供文人雅客持酒赏玩的花中君子,可生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却只能如乱世佳人般“应傍战场开”,作者在怜惜花生不逢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家国的忧思之情。宋代诗人欧阳修的《》“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催时始见花。”准确地描述了花色、形兼备的观赏价值与医用功效。苏轼的《赵昌寒》“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应缘霜后苦无花。”将的枝、叶、花比喻为娉婷袅娜的清丽佳人,见诗如见花,见花如见人,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陆游的《晚》“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花如志士,这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采以泛酒觞。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将花之余香与蒲柳之凋黄作了鲜明的对照,表露了诗人如花般凌霜耐久、不畏世俗权贵的至诚之心。
  花诗词
  咏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花的护花神。
  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黄花”在诗人笔下成了花的代词。“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初唐王绩见到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可算是后起之秀。最早咏白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令狐楚家中有白,刘一再见诸吟咏:“家家尽黄,”“梁园独如霜。”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白居易回忆经历的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花同色黄”,晚年见到“满园花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时,不由得既兴奋又感慨。
  中唐时白还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隐笔下,便是“霜天白绕阶墀”了。相应地咏白诗也多了起来。司空图对白怀有偏爱,写有《白杂书四首》和两组《白三首》。
  诗人喜欢花,看重的是“寒花开已尽,蕊独盈枝”(杜甫)。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此花开后更无花。”僧齐已赞它“无艳无妖别有香”,声明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东坡一句“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
  〔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
  阶兰凝暑霜,岸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此花开尽更无花。
  ·吴履垒《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花。
  明·唐寅《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
  名种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
  秋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花诗
  忆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赏 (沈钧儒)
  一丛寒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诗 (陈毅)
  秋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 (朱德)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酒解前仇。
  畔香 (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 (董必武)
  名种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重阳夕上赋白 (白居易)
  满园花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王安石
  【残
  黄昏风雨打园林,
  残飘零满地金;
  折得一枝还好在,
  可怜公子惜花心。
  白居易
  《重阳夕上赋白》:
  满园花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欧阳修
  
  共坐栏边日欲斜,
  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
  百草摧时始起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咏(三首)
  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
  一季寒姿难妩媚,半篱瘦骨太苍凉。
  拈来漉酒调诗韵,插罢临风怨夕阳。
  何必索居标别格,也和泥土共枯黄。
  二
  孤标不与百花同,浅淡芳香是性空。
  酒亦闲温还寂寞,风因错拂自朦胧。
  冰壶濯魄怜留白,玉骨横秋怨落红。
  一瓣清寒匀瘦色,东篱夕照笑仙翁。
  三
  秋来不与百花妍,瘦尽清寒入楚天。
  雨润流香茶外饮,霜栽彻骨酒中眠。
  何须妩媚争如意,只教孤标任可怜。
  一瓣芳心开淡薄,无边旧事上琴弦。
物种简介 Species Introduction
  Dendranthemamorifolium
  别名:花、秋、九华、黄花、帝女花
  拉丁文:Dendranthema morifolium(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英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
  花属科,原产于我国,中国是世界花的起源中心,分布有较多的野生花。中国栽培花具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古籍《礼记》中就有“季秋之月,有黄花”的记载。汉代以将花作为药用植物栽培,晋魏时期已大量栽培,以后逐步发展为观赏花卉。宋代是花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刘蒙泉所著的《谱》收有花品种163个,这是我国最早的花专著。明代王象晋所著的《群芳谱》收录花品种270多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花都是由中国传去的。在公元386年中国花由朝鲜传入日本,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日本栽培的花已成为四季常开,品种繁多的花卉。17世纪末叶,荷兰人来我国经商,将花带回欧洲。十八世纪中叶,法国商人又从我国搜集许多优良品种,引种到了法国。十九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均,将我国和日本优良种进行杂交,在英国广泛传播。后来又从英国传入美洲。现在花以遍布全球,成为了全世界人民所喜爱的名花,为古今中外花卉的奇观。
  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人们通过人工栽培、杂交育种和自然变异,花从原始的黄色小演进为今天这样五彩缤纷的著名花卉。明末时花谱记载品种有14种,清朝时增至24个品种,民国时根据花瓣形状把花分为10大类。目前植物分类学记载全世界有科植物920属,19000种,我国约有164属,1950种。有中国目前拥有3000多个花品种,在园艺上从其花色上分有黄、白、紫、绿等色,并有双色种;从花形上分有单瓣、复瓣、扁球、球形、外翻、龙爪、毛刺、松针等形;从栽培方式上分有立、独本、大立、悬崖、花坛、嫁接;从花期上分有春、夏、秋、冬、四季等。据《本草纲目》记载:“之品凡百种,宿根自生,茎叶花色,品品不同。……其茎有株蔓紫赤青绿之殊,其叶有大小厚薄尖凸之异,其花有千叶单叶、有心无心、有子无子、黄白红紫、间色深浅、大小有别,其味有甘甜之别,又有夏、秋、冬之分”。
  花品种繁多,那么栽培花如何选择花品种呢?曾有人总结出选择花的四字诀:光、生、奇、品等四字,大意是:“光”意为花要哗然鲜艳自开至落色不变色,“生”意为枝茎挺秀始终不垂,“奇” 意为花瓣色泽风采矫然出众,“品”意为标新立异的风格自有一种天然的神韵。
  花千姿百态的花朵,傲霜斗雪、独立寒秋、不畏严寒的性格使人倍加喜爱。历代都有赏活动,南宋时期每年在宫廷中举行花赛会,晚上点燃花灯。宋代民间花市就有“扎”,在一年一度的花会上,展览名、饮酒赏、写诗颂
栽培历史 Cultivation history
  花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尔雅》。《礼记·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有黄花”的记载。《山海经》亦说:“女儿之山在今河南宜阳 ,其草多。”汉代,已有家栽花,晋代把花广置于庭院中,南北朝时花开始入药了。唐代花已培育出黄、紫、白三色,并传播到国外。
  宋代养出现了飞跃,从地栽发展到整形盆栽,选择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品种,特别是出现了《谱》、《百集谱》等写专著。元代扩展了养的面积。明代已有了相当高的培养花的技术。清代花品种已发展到233种之多。至今花的栽培技术、品种质量都有了新的提高。
菊的分类 Ju classification
  花盛开时,繁花似锦,有金黄的、纯白的、艳红的、淡紫的等。黄色中还有金黄、淡黄、中黄、柠檬黄等。红色中还有深红、粉红、桃红、淡红、肉红、棕红、紫红、玫瑰红、朱红、二红等。艳丽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
  至今全世界已有上万个花品种,目前我国也有数千个品种。其中有以开花季节分的:夏、秋、寒。有以花径分的:大、中、小。有按栽培形式分的:多头、独本、大立、悬崖、艺、案头等。有以花形类别来分的: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桂瓣类、畸瓣类等。每个类型中还分有多种花形,如平瓣类中有平带形、荷花形、芍药形、平球形、反卷形等。每个形中还有多种花名,如芍药形中有绿牡丹、金背大红等。
  花的命名不仅品种繁多,而名字构思严谨,想像力丰富。有以色喻花的,有以花喻人的,有以物喻花的。有以花的形象、花的香味取名的。有用诗词典故取名的。有描写人物感情的,还有反映自然景观的。名耐人寻味,富有诗意,给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
  秋10月前后开花,花期一个月。夏从5月到9月,寒从12月到来年1月都有花开。
菊的用途 Ju uses
  花除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很多实用价值。可以食用、茶用、药用。《御香缥缈录》中记载:慈禧爱吃白花。广东人以花为酒宴名贵配料。南京人以叶做菜入汤。据说,河南开封人用花包饺子,其滋味清香爽口,引人食欲。现已生产的花食品有花晶、花糕、花酒等。
  花茶历史悠久,浙江的杭、河南怀、安徽滁和亳等很有名气。花泡茶饮用不仅解渴,还有抗毒、养肝明目的作用。花药有四川的川等,具有抗菌消炎、降压、防冠心病等作用。
菊的品质 Quality chrysanthemum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花的国度,自古爱花佳话不胜枚举,诸如陶渊明采东篱、李白醉卧花阴、杜甫对花溅泪、林逋子鹤妻梅……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花”,百花丛中,花向以“花中君子”、“花中隐士”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洁身自好、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晋代诗人陶渊明赞美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他辞官回归故园,“三径就荒,松犹存”,“采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以为友,其乐陶陶。
  由于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品德高尚等特点,而深受古人喜爱,被誉为“梅、兰、竹、”四君子之一。
介绍文章 Introduction article
  唐风宋韵品
  张婧
  初秋九月,正是“花须插满头归”的时节,不妨寻着古人笔下的缕缕墨香,沿着那南山下清幽曲折的小径、轻叩东篱深锁的柴扉,陶然忘情于花的风神清韵、傲骨晚香之中。
  李白在《感遇》中写道“可叹东篱,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这首五言古诗笔调自然流畅,在咏叹花的同时表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忧愤与桀骜不驯、难逐俗流的高洁之志,结尾两句直抒胸臆,与《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意境相似,体现了诗人超然世外、洒脱豪放的人生境界。与李白的浪漫主义不同,杜甫的诗处处体现着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思想,“寒花开已尽,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犹暂随。地偏初底袷,山拥更登危。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这首诗是作者于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与诸公宴上所作,面对满目花香,诗人并没有醉心于清歌醇酒之中,而是忧虑着处处兵戈戎马、战乱难平的国家危亡、民生疾苦,不禁触景生情,闻歌垂泪。岑参的《题诗》与杜甫有异曲同工之处。“强饮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乡,应傍战场开。”作者借抒怀,本是供文人雅客持酒赏玩的花中君子,可生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却只能如乱世佳人般“应傍战场开”,作者在怜惜花生不逢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家国的忧思之情。宋代诗人欧阳修的《》“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催时始见花。”准确地描述了花色、形兼备的观赏价值与医用功效。苏轼的《赵昌寒》“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应缘霜后苦无花。”将的枝、叶、花比喻为娉婷袅娜的清丽佳人,见诗如见花,见花如见人,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陆游的《晚》“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花如志士,这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采以泛酒觞。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将花之余香与蒲柳之凋黄作了鲜明的对照,表露了诗人如花般凌霜耐久、不畏世俗权贵的至诚之心。
菊花诗词
  《赵昌寒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
  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
  百草摧时始起花。
  《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
  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花的护花神。
  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黄花”在诗人笔下成了花的代词。“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初唐王绩见到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可算是后起之秀。最早咏白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令狐楚家中有白,刘一再见诸吟咏:“家家尽黄,”“梁园独如霜。”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白居易回忆经历的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花同色黄”,晚年见到“满园花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时,不由得既兴奋又感慨。
  中唐时白还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隐笔下,便是“霜天白绕阶墀”了。相应地咏白诗也多了起来。司空图对白怀有偏爱,写有《白杂书四首》和两组《白三首》。
  诗人喜欢花,看重的是“寒花开已尽,蕊独盈枝”(杜甫)。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此花开后更无花。”僧齐已赞它“无艳无妖别有香”,声明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东坡一句“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
  〔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
  阶兰凝暑霜,岸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此花开尽更无花。
  ·吴履垒《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花。
  明·唐寅《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
  名种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
  秋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花诗
  忆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赏 (沈钧儒)
  一丛寒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诗 (陈毅)
  秋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 (朱德)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酒解前仇。
  畔香 (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 (董必武)
  名种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重阳夕上赋白 (白居易)
  满园花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王安石
  【残
  黄昏风雨打园林,
  残飘零满地金;
  折得一枝还好在,
  可怜公子惜花心。
  白居易
  《重阳夕上赋白》:
  满园花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欧阳修
  
  共坐栏边日欲斜,
  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
  百草摧时始起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咏(三首)
  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
  一季寒姿难妩媚,半篱瘦骨太苍凉。
  拈来漉酒调诗韵,插罢临风怨夕阳。
  何必索居标别格,也和泥土共枯黄。
  二
  孤标不与百花同,浅淡芳香是性空。
  酒亦闲温还寂寞,风因错拂自朦胧。
  冰壶濯魄怜留白,玉骨横秋怨落红。
  一瓣清寒匀瘦色,东篱夕照笑仙翁。
  三
  秋来不与百花妍,瘦尽清寒入楚天。
  雨润流香茶外饮,霜栽彻骨酒中眠。
  何须妩媚争如意,只教孤标任可怜。
  一瓣芳心开淡薄,无边旧事上琴弦。
  梦 李陆
  岁月天光一梦中,相迎冷暧慰心胸。
  常举花耀嫌酸手,永视叶鲜恼累瞳。
  更喜安舒平淡者,可抛劳碌粉妆容。
  自由本色勤珍重,莫叹芳馨无影踪。
  问 李陆
  缘何雅逸又芬芳,喜地欢天径径香?
  媚影似说春不有,蕾拳如诉秋非凉。
  心为日月情能晓,身作江河理可尝。
  排却满怀恼苦事,冬春秋夏好时光。
  咏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咏 李陆
  自古不争春日暧,雅芳留待秋凉时。
  嫣红姹紫展祥瑞,逸影馨魂靓画诗。
  天羽娉婷金殿舞,洛神妩媚玉栏依。
  璎肌瑶骨风难改,金质银格雨易涤。
  影 李陆
  仙姿逸影动窗沙,已晓又开数朵花。
  高矮轻摇屈指赞,清浓曼舞醉鼻夸。
  芳魂潇洒入诗画,品质香醇浸酒茶。
  展尽婀娜迎岁月,不虚空度好年华。
  供 李陆
  金银朱紫敬佛前,只为众生结蜜缘。
  不惧霜欺多智勇,且歌馥郁无恶贪。
  芳菲洁雅赛莲桂,靓艳神魂胜爪拳。
  瓶奉几枝陪日月,能陶儒圣好儿男。
  对 李陆
  芳魂一见识秋好,顿悟人生景色奇。
  杯酒沉浮白玉片,盘肴横竖黄金饴。
  肠饥肚饿全能解,目赤头晕皆可医。
  如此好花何处觅,古今四海有香迹。
  种 李陆
  铁剪斜切插五盆,避光荫养两周天。
  回回淋水回回俏,次次光临次次鲜。
  可喜秋来同晾艳,当夸霜降共擎妍。
  高格从不折春暧,名气芳馨天地间。
  访 李陆
  默默静念靓秋情,不禁怀思陶令盟。
  墨绿粉黄香脉脉,金银珠玉笑盈盈。
  秀出街院千年影,抚尽寒凉万代莹。
  愿与相邀陪日月,琴诗书画伴征程。
  簪 李陆
  爱美之心谁不有?除非不是女儿家。
  低垂领口高盘发,正点朱砂斜戴花。
  妆靓朝朝雅倩影,饰新岁岁好年华。
  任凭世界多风雨,也映金光做彩霞。
  残 李陆
  命中注定是秋芳,难耐冬来天降霜。
  虽谢韶华凸硬骨,不失雅逸见莹光。
  雪欺叶败仍擎秀,风掣花凋犹抱香。
  好梦恒常任变幻,悠悠默默守红窗。
  画 李陆
  妙手谁人擅画?浓泼淡抹显神姿。
  荣华簇簇珍似锦,光彩莹莹贵如玑。
  局布绮栏分紫墨,排安阶道有高低。
  恍然一梦初相见,误认尊身在璧池。
  忆 李陆
  不待霜来秀满枝,韶华韵雅果香时。
  装新月下疏篱影,扮妩亭前漾碧池。
  玉蕾含羞娇似语,瑶英带露醉如痴。
  缤纷一片鲜妍景,已教秋光现珞姿。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通篇不着一字,但句句均未离开,从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进而写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的主旨。很明显,这首咏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种象征手法。
  “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杂草。,仅从其枝叶看,与蓬蒿有某些类似之处,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是很容易把当作蓬蒿的。诗人劈头一句,就告诫他们莫要把同蓬蒿相提并论。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的习惯,饮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是非常喜爱尊重的。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的高洁。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寥寥七字,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在这里,“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花和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诗人在描写了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初唐崇文馆学士崔融曾作《瓦松赋》,其自序云:“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霤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桐君(医师)莫赏,梓匠(木工)难甄”。作者以池岸边的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花的高尚气节。这结尾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抉示,诗意得到了升华。
  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貌遗神”,毫无生气。此诗句句切合一字,又句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徐定祥)
  花的病害防治:
  花的病害较多。1.褐斑病:被害叶片出现斑点,初为黄色,后转为褐色,病斑与健康组织界限分明。病斑扩大,导致叶片早期脱落。防治:以预防为主,从小苗开始,每隔2周,叶面喷洒百菌清800-1000倍液。如已病变,先摘除病叶,再用百菌清或多菌灵800-1000倍液,隔7天喷一次叶面,连喷2-3次。
  2.白粉病:叶片或茎上形成白色粉末状病斑,由点到面,如同白霜。防治;注意通风透光,控制土壤湿度。如已发病,先摘除病叶,再用800-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液喷叶面。隔7天一次。连喷2-3次。
  3.根腐病:被害植株根部有大量的细菌,根系腐烂,植株枯黄。防治:定植前土壤用土壤菌虫清杀菌虫,如已发生病害,清除病株及残根,用1:80福尔马林消毒土壤,保持土壤排水良好。
  4。堀氏锈病:初为叶下生小黄斑,然后隆起灰白色脓包状,渐变淡褐色,致早期枯死。防治:选择健壮植株。已发病者,用20%嗪氨灵乳油1000倍液或用三唑酮1500倍液喷雾。隔7天一次,喷三次。
  花的虫害防治:
  花的主要虫害有蚜虫,介壳虫和螨(俗称红蜘蛛)。这三种害虫都属于刺吸式,均可用吡虫啉系列药物进行灭杀。如
  万里红,顶红等,经稀释后,进行叶面喷雾,每周一次,视虫害情况连续喷2-3次,可基本灭杀。
  关于花的邮票
  邮票有“国家的名片”之誉,在包罗万象的中国邮票设计图案中,花卉图案邮票成为中国邮票艺术中一束绚丽夺目的小花。花为中国传统名花,在中国邮票设计是少不了的。1960年12月10日,我国邮电部发行一套“花”特种邮票,邮票志号“特44”,全套共18枚,至1961年出齐。这套邮票生动地映衬着一枝枝怒放的花,洋溢出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英文解释
  1. n.:  chrysanthemum
相关词
植物自然科学花卉园艺自然花木百科菊科蓝眼菊属
蓝眼菊生物蔷薇科玛格丽特
包含词
菊花菊苣雏菊菊粉甘菊艾菊
菊科菊属戴菊菊芋菊目晚菊
幸菊蒲菊毫菊菊山菊耀耀菊
朝菊鲍菊菊宽兰菊菊灯菊忙
菊醉蓟菊菊野菊音曾菊骨菊
修菊霍菊韩菊米菊菊米菊湾
袁菊菊酯菊园菊姬盛菊菊蟹
冢菊铁菊菊糖菊水黄菊野菊
夏菊石菊紫菊秋菊咏菊寒菊
霜菊访菊墨菊问菊种菊残菊
对菊菊乐菊谱张菊怀菊赏菊
亳菊菊豆滁菊立菊蓝菊雨菊
苦菊贡菊海菊菊薯杭菊沼菊
菊圃母菊菊虎菊石翠菊蜡菊
鳞菊幌菊菊井球菊杯菊珀菊
肉菊东菊耳菊菊丸王菊李菊
餐菊胎菊香菊菊蒿蝟菊猬菊
胡菊菊梦菊影画菊供菊苗菊
迹菊项菊菊冢菊酎菊枕菊月
菊醑菊天菊坛菊篱簪菊篱菊
菊琖菊醴菊节菊泉松菊棚菊
忆菊菊酒菊糕金菊岳菊阿菊
菊里菊理菊酸飞菊菊子银菊
泽菊战菊日菊葶菊陈菊苓菊
滨菊甜菊木菊乱菊菊岳菊会
菊类菊邑爆菊冰菊菊杞大菊
白菊元菊菊城菊明菊兰菊岩
雪菊绣菊灯菊春菊丛菊菊坡
见菊菊梅移菊梅菊槿菊送菊
分菊菊楼岁菊采菊枯菊理菊
菊后唁菊庭菊买菊新菊折菊
菊翁菊潭亚菊藤菊凶菊菊仙
忍菊小菊梁菊家菊泛菊丹菊
时菊山菊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