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繁異體: 蒓 (蓴 )拼音: chún 部首: 艹䒑 總筆畫: 10 部外筆畫: 7 UTF-8: E8 8E BC UTF-16: 83BC UTF-32: 000083BC GB 2312: 6127 倉頡: TVMU 四角碼: 4411 一字全碼: chun2caochun 一字雙碼: cucacu 一字單碼: ccc 漢字結構: 上(中)下 漢字層次: 6 筆畫: 一丨丨????????一一????丨乚 筆順編號: 1225511525 筆順讀寫: 橫竪竪折折橫橫折竪折 他人筆順: 1225511525 部件組構: 艹(十(一丨)丨)纯(纟((????????)一)屯(一????(凵(????丨)乚)))
莼
蒓 (蒓 ) chún 〔蒓 菜〕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面,葉子橢圓形,開暗紅色花。莖和葉背面都有黏液,可食。簡稱“蒓 ”。 (蒓 ) 筆畫數:10; 部首:艹; 筆順編號:1225511525
Brasenia (Chun) chún 〔〕 Brasenia perennial aquatic plants, floating in the water, oval leaves, dark red flowers open. Mucus and the surface of leaf stems are edible. Referred to as "water shield." (Chun) stroke: 10; radicals: Lv; stroke order code: 1225511525 蒓 蒓 、蓴 chún 【名】 蒓 菜。亦名“水葵”〖watershield〗。一種水生植物,飄浮葉的上面呈橄欖緑色,下面紅色,所有水下部分都有一層凝結膠質覆蓋
Brasenia Chun, Brasenia chún 【Name】 Brasenia. Yiming "Water Kwai"〗 〖watershield. An aquatic plant, floating leaves were olive green above, red below, all the underwater part of the cover has a layer of condensation of glial 蒓
蒓 菜。亦名水葵”
蒓 (蓴)chún
Brasenia Brasenia. Yiming water Kwai "water shield (Brasenia) chún 蒓 chun
部首 艹 部首筆畫 03 總筆畫 10
蒓
(1)
蒾、蓴
chún
(2)
蒓 菜。亦名水葵” [water shield]。一種水生植物,飄浮葉的上面呈橄欖緑色,下面紅色,所有水下部分都有一層凝結膠質覆蓋
蒓
(蒾)
chún ㄔㄨㄣˊ
〔~菜〕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面,葉子橢圓形,開暗紅色花。莖和葉背面都有黏液,可食。簡稱蒓 ”。
鄭碼ezhz,u83bc,gbkddbb
筆畫數10,部首艹,筆順編號1225511525
Brasenia chun Radical Radical Lv 03 total strokes 10 strokes Brasenia (1) Mi, Brasenia chún (2) Brasenia. Yiming water Kwai "[water shield]. An aquatic plant, floating leaves were olive green above, red below, all the underwater part of the cover has a layer of condensation of glial Brasenia (Mi) chún ㄔ ㄨ ㄣ ~〕 〔Perennial vegetable plants, floating in the water, oval leaves, dark red flowers open. Mucus and the surface of leaf stems are edible. Referred to as the water shield. " Zheng code ezhz, u83bc, gbkddbb Number of strokes 10, Lv radicals, stroke order No. 1225511525 蒓 (蒾)chún
字義 《齊民要術》雲:蒓 性純而易生,種以淺深為候,水深則莖肥而葉少,水淺則莖瘦而葉多。其性逐水而滑,故謂的蒓 菜。《本草綱目》亦云:"*9字作蒓 ,從純。純乃絲名,其莖似之故也。"
學名 brasenia schreberi gmel.(brasenia peltata purtata;brasenia purpurca casp.)蓮科。
古名 露葵(《顔之推》),茆(《詩經》),馬蹄草(《本草綱目》),還有錦菜、缺盆草、水葵、鳧葵(《毛亨傳》)、屏風、蘖、淳菜、絲純、馬粟草、缺盆草之名。
俗稱 水荷葉、湖菜、水菜
外國名 water-shield(英)
一、概 述
蒓 菜食用其帶有透明膠質的初生捲葉和嫩梢。我國早已將它作為珍貴的食品,如《晉書》,記有"蒓 羹鱸膾",把蒓 菜與鬆江鱸相提並論,成俗有"蒓 鱸之思",出自《晉書·張翰傳》中的一個典故。說的是張翰在洛陽做官,因思念家乡美味的蒓 鱸,而辭官返裏。說明美味的蒓 鱸,可以引發人們的思鄉之戀,成為遊子思鄉的代名詞。清代乾隆皇帝,每到杭州,必以"蒓 羹"為食。現在外國來賓,歸國華僑,每到江南,都以品嚐蒓 菜為口福。
蒓 菜不僅是味道鮮美的一種水生蔬菜,而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可治瘡毒。據近代藥理研究,蒓 菜含有豐富的多糖物質、而多糖是一種較好的免疫促進劑,能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異物的功能,從而抑製腫瘤發展和産生。由於蒓 菜是一種高檔名貴的特産蔬菜,國際市場上有較高的聲譽,需求量與日俱增,成為供不應求的暢銷商品。
二、起源與分佈
蒓 菜原産我國,史籍《詩經》、《楚辭》、《博雅》、《詩疏》、《齊民要術》、《本草綱目》中都有記載,是我國江南的名菜,民間采取野生或半野生的食用或出售。
三、性 狀
蒓 菜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水生植物。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一書中就有蒓 菜的形態特徵和性狀,及其栽培方法的記載。書述:"南越徑雲石*9似紫,詩曰:思樂灃水,言其茆鳧葵也,詩羲疏雲茆與葵相似,葉大如手。赤圓有肥,斷著手中滑之不得停也。莖大如箸。……江南人謂之*9菜,或謂之水葵。"這證明在北魏時期人們已對蒓 菜的葉、莖等形態特徵有了較詳細的認識。並已開始種植:"近坡湖者,可於湖中種之;近流水者,可决水為池種之;以深淺為候;水深則莖肥而葉少;水淺則葉多而莖瘦。蒓 性易生,一種永得,宜潔淨,不耐污;糞穢入池,則死矣。種一鬥許,足以供用。"這段記載,較詳盡地記述了蒓 菜的種植方法,生長的環境和生長期。說明了蒓 菜種植水域宜淺不宜深,水質宜潔淨而不耐肥,淺水湖泊的沿岸區灣汊和河濱,池塘等水域是蒓 菜生長的良好環境。
蒓 菜,其地下莖自匍匐着生於水底淤泥中,主莖分枝,隨水而生,葉片浮於水面,呈橢圓形,正面緑色,背面暗紅色,並附有透明的粘液膠狀物質。性喜溫暖及陽光。夏季頂生紫色小花。在"清明"到"秋分"期間為采收期。其沒有透露出水面的嫩葉,葉甚美,稱"春蒓 菜";蒓 菜莖逐漸細長,俗稱"絲蒓 ";"立夏"以後,氣溫上升,開始進入旺盛期,一直可采收到"霜降"為止,故稱"秋蒓 菜"。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及:"蒓 生南方湖澤中,惟吳越人喜食之。葉如荇菜而差圓,形如馬蹄。其莖紫色,大如箸,柔滑可美。夏月開黃花,結實青紫色,大如棠梨,中有細子。春夏嫩莖末葉者名稚蒓 ,稚者小也。葉稍舒長者名絲蒓 ,其莖如絲也。至秋老則名葵蒓 ,或作豬蒓 ,言可飼豬也。又訛為瑰蒓 ,龜蒓 焉。"四、美 食
蒓 菜,被譽稱為二十世紀的生態水生蔬菜。古人一嚮對蒓 菜的風味十分推崇。西晉時,人們就把它與菰菜(茭白)、鬆江鱸相提並論。詩人多頌之。如宋代詩人陸遊有"店傢菰飯香初熟,市擔蒓 絲滑欲流"的詩句。宋代詩人董嗣果亦寫有"野橋流水湘湖路,欲擷蒓 絲飯午前"之佳句。白居易的"猶有鱸魚蒓 菜興,來春或擬往江東";蘇東坡的"若嚮三吳勝事,不唯千裏蒓 羹",更是廣為人知的詩句。明代《湘湖記》更套它"其味香脆滑柔,略如魚髓、蟹脂,而清輕遠勝……其品可以寵蓮嬖藕,無得當者,惟花中之蘭,果中之楊梅,可以異類作配耳。"明代文學家李流芳寫有"煮蒓 歌",把蒓 菜寫得維妙維肖。如"一朝能作千裏蒓 ,頓使吾徒搖食指。琉璃碗盛碧玉光,五味紛錯生馨香。出盤四座已驚嘆,舉箸不敢爭先嘗。淺斟細嚼意未足,指點杯盤戀餘馥。但知脆滑利齒牙,不覺清虛纍口腹。血肉腥鱢草木苦,此味超然離品目。……"讀來真令人垂涎,足見蒓 菜之美非屬一般。
至於蒓 菜之美,還有一個典故,出自《世說新語·言語》:"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特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曰:'有千裏蒓 羹,但未下????豉耳!'"王武子是太原晉陽人,他家乡的特産是羊酪,並以此嚮陸機誇耀:"你們家乡有什麽美味可和這羊酪相比?"陸機答以不加????豉(加了????豉味更鮮美)的"千裏蒓 羹"就勝似它。陸機傢在鬆江府,為江南故裏。
蒓 菜入饌,可湯可菜,可煮可炒,均有滑而不膩,清香爽口,味道鮮美的特點。特別是煮湯作羹,色香味俱佳。此外:"西湖蒓 菜湯"("三絲蒓 菜湯")、"蒓 菜鯽魚羹"、"蒓 菜黃魚羹"、"蒓 菜蝦仁"、"蒓 菜雞絲湯"等,都是膾炙人口的江南美食名餚,被譽為"菜中上味"和"江東第一美品"。
我國食用蒓 菜,有着悠久的歷史,《詩經》中的"茆"是它的古稱,除用來燒湯外,還與魚食做成"蒓 羹"。據《齊民要術》所記"蒓 羹"的做法是:"羹一鬥,用水一升,多則加之,益羹潔雋甜美,下菜、豉、????,悉不得攪,攪得魚蒓 碎,令羹濁而不能好"。《食經》說得更具體:"鯉魚冷水入蒓 ,白魚冷水入蒓 ,沸入魚與????豉"。這種用魚作"蒓 羹"的風尚大概一直延續到宋代。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對"蒓 羹"相當歡喜,他在《山中詩》中有"賴有蒓 風堪斫膾"之句。隨着時代的前進,"蒓 羹"的內容也不斷推陳出新。如《中國名菜精萃》(周三金編著)記及:現在"杭州地區盛行用蒓 菜、雞絲、雞湯和魚圓製作'西湖蒓 菜湯'、'蒓 菜魚羹'"……30年代(二十世紀--筆者記),隨着上海的(杭州)知味觀(杭州的名菜館--筆者註)的出現,'西湖蒓 菜湯',亦聞名上海灘,許多旅遊國外的僑胞和華僑友人路經杭州和上海,都喜歡品嚐此菜,以表達他們思念祖國的深情。"
如今,蒓 菜的烹調大致上可分為"魚羹、肉湯、素食"三大類。"魚羹"以鯽魚、鱸魚、黑魚、白魚做羹最為有名,蘇州有用黃顙魚做魚羹,其法特殊。"肉湯"可用傢禽、火腿、豬排骨煨湯,以"雞汁蒓 菜湯"最為有名,用嫩雞絲、火腿絲做成,又叫"雞絲蒓 菜湯",色香味俱佳。"素食"以豆腐、面筋、腐竹、素雞、蘑菇等,配以調料,製成"西湖蒓 菜湯"或叫"三絲蒓 菜湯",也頗負盛名。
五、入 藥
蒓 菜,不僅是餐桌上的美餚,而且可以入藥,它的嫩莖、嫩葉部分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其中大多為"多糖"、鈣、磷、鐵、銅、鉀等礦物質元素,以及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尤其是構成人體血液的血漿蛋白的𠔌氨酸、天門鼕氨酸、亮氨酸更為豐富,對促進人體生長,增加胃液分泌,滋養血液,安神養心,防止肝髒損壞等,均有一定療效。中醫認為:蒓 菜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水、補血、潤肺、健胃、止瀉、消腫、解毒等功效。可治熱痢、黃疸、癰腫、疔瘡等癥。蒓 菜葉背分泌的"瓊脂"膠質,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絲氨酸,具有保健美容的功能,可抗皮膚皺紋,增強皮膚彈性,延緩皮膚衰老。藥理研究表明,粘質中還含有抗癌、降血壓的攻效,唐代陳藏器《食療本草》載:"蒓 菜鯽魚羹,可以下氣止咳,多食解丹毒,補大小腸虛氣"。治熱疽,厚腸胃,安下焦,逐水解百藥毒。"《日華子》亦載:"治疽厚腸胃,安下焦逐水"。蘇州水鄉有一傳說:"時有一肺疾患者,求日(本)醫而被拒之,是因肺疾晚期無特殊藥可治。病者歸後,日日食以蒓 菜,病日趨痊愈,日醫聞之,論為蒓 菜之奇效也。"
最近藥理研究表明,蒓 菜還可治療癌癥。這是因為蒓 菜含有"蒓 菜多糖",這是一種酸性果多糖,由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組成,是一種較好的免疫促進劑。它不僅能增加免疫器官--脾髒的重量,而且能明顯地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異物的功能。醫學研究證實:大多數癌癥患者的巨噬細胞功能顯著下降。而"多糖"則通過宿主中介作用,強化機體的免疫係統,增強免疫能力,達到治療癌癥的目的。近期日本報道:蒓 菜可以治癌癥的論點,找到了理論的依據。 蒓
(《別錄》)
【異名】茆((詩經》),屏風(《楚辭》),鳧葵(《毛詩傳》),虊(《說文》),水葵(陸璣《詩疏》),水芹(《齊民要術》),露葵(《顔氏傢訓》),絲蒓 (《唐本草》),馬蹄草、缺盆草(《經驗良方》),錦帶(《綱目》),馬粟草(《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蒓 菜的莖葉。
【植物形態】蒓 菜(陸璣《詩疏》)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行泥中。莖細,長達1米以上,沉浸水中。葉互生;有細長葉柄,長25~40釐米;葉片浮出水面,卵形至橢圓形盾狀,長5~12釐米,全緣,上面緑色,下面帶紫色,葉脈放射狀,上半部脈有毛,莖及葉被有瓊脂樣的粘質。花梗自葉腋抽出,梗長約10釐米,有柔毛,露出水面,花徑2.5釐米許;萼片、花瓣各3,外形相似,綫狀,長1釐米;雄蕊12~18,較花被短;心皮4~18個,分立,管狀,柱頭扁平開展,有長直毛。果實群伴有宿萼,革質;果實卵形,長約8毫米,基部狹窄,頂部有宿存花柱,成喙狀。花期6~8月。
生水中。分佈江蘇、浙江等地。
【採集】5~7月采。
【化學成分】含有少量維生素B12。葉背分泌一種類似"瓊脂'的粘液,新葉的粘液更多,這種多糖可用熱水或稀鹼溶出,其組成中含L-阿拉伯糖5.9%、L-岩藻糖10.9%、D-半乳糖34.1%、D-葡萄糖醛酸17.3%,D-甘露糖13.4%、L-鼠李糖11.4%、D-木糖7%,並有謂含D-半乳糖醛酸、D-果糖、D-氨基葡萄糖等。此外,蒓 中還檢出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脯氨酸、蘇氨酸、天門鼕素和組胺。
【藥理作用】其粘質部在動物篩選試驗中,認為有某些抗癌作用;對洋蔥根的未分化細胞的有絲分裂,蒓 的提取物有較弱的抑製作用。
【性味】①《別錄》:"甘,寒,無毒。"
②《隨息居飲食譜》:"甘,涼。"
【歸經】①《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經。"
②《本草撮要》:"入足太陰、陽明經。"
【功用主治】清熱,利水,消腫,解毒。治熱痢,黃疸,癰腫,疔瘡。
①《別錄》:"主消渴,熱痹。"
②陶弘景:"補,下氣,雜鱧魚作羹,亦逐水。"
③《唐本草》:"久食大宜人,合鮒魚為清羹,食之主胃氣弱,不下食者至效,又宜老人。"
④孟詵:"和鯽魚作羹,下氣止嘔。""少食補大小腸虛氣。"
⑤《日華子本草》:"治熱疸,厚腸胃,安下焦,解百藥毒。"
⑥《醫林纂要》:"除煩,解熱,消痰。"
⑦《本草再新》:"療百毒,清諸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或作羹。外用:搗敷。
【宜忌】①陶弘景:"性滑,服食傢不可多噉。"
②《千金·食治》:"多食動痔病。"
③《本草拾遺》:"常食薄氣,令關節急,嗜睡。"
④孟詵:"雖冷而補,熱食之,亦壅氣不下,甚損人胃及齒。不可多食,令人顔色惡。又不宜和醋食之,令人骨痿。久食損毛發。"
⑤《醫林纂要》:"多食腹寒痛。"
【選方】①治一切癰疽:春夏用莖,鼕月用子,就於根側尋取,搗爛敷之。用菜亦可。(《保生餘錄》)
②治數種疔瘡:馬蹄草、大膏葉、臭紫草各等分,擂爛,以酒一碗浸之,去滓,溫服。(《經驗良方》)
【名傢論述】①《本草匯言》:"蒓 菜,涼胃療疽,散熱痹之藥也。此草性冷而滑,和薑醋作羹食,大清胃火,消酒積,止暑熱成痢。但不宜多食久食,恐發冷氣,睏脾胃,亦能損人。"
②《本經逢原》:"蒓 性味滑,常食發氣,令關節急,患痔漏、腳氣、積聚,皆不可食,為其寒滑傷津也。《千金方》治熱瀉嘔逆漏氣,澤瀉湯、麥門鼕湯並用之,取其清胃皖之熱逆也。" n.: an edible water plant-brasenia, Brasenia purpurea 李蒓 蒓湖 蒓菜 石蒓 顧蒓 金蒓 憶蒓 羹蒓 鄭蒓 龜蒓 香蒓 吳蒓 蒓羹 蒓絲 鱸蒓 豬蒓 思蒓 蒓屬 蒓湖鎮 蒓菜科 石蒓科 石蒓目 石蒓綱 王美蒓 鄭翰蒓 宋雅蒓 千裏蒓 蒓菜羹 李之蒓 孔石蒓 石蒓屬 許蒓舫 楊東蒓 憶蒓鱸 思蒓鱸 思鱸蒓 蒓鱸張 憶蒓菜 憶蒓羹 雉尾蒓 陸機蒓 蒓湖海 蒓菜屬 食蒓䲁 字蒓齋 號蒓客 蒓蘭綉球 蒓菜蝦扇 千裏蒓羹 蒓羹鱸膾 蒓鱸之思 蒓菜蟹湯 清炒蒓菜 蝦仁蒓菜 石蒓蛋湯 太湖蒓菜 藕與蒓菜 蒓菜二首 花山蒓菜 摸魚兒蒓 蒓塘東村 蒓塘西村 蒓湖嶴村 青蒓小區 蒓羹千裏 蒓羹魚膾 蒓羹鱸鱠 鱸膾蒓羹 鱸鱠蒓羹 雙槳蒓波 故國蒓鱸 有蒓有魚 蒓湖海鮮 蒓湖麯池 奉蒓湖二 與黎蒓齋書 蒓菜海鮮羹 冰糖蒓菜粥 椒麻蒓菜湯 蒓菜銀魚羹 蒓菜豆腐湯 雞片蒓菜湯 香菇蒓菜湯 鯽魚蒓菜湯 蒓白色布丁 藕蒓燉燕窩 石蒓蓋澆面 蒓菜鯽魚羹 雞火拌蒓菜 蝦仁蒓菜湯 之江鱸蒓羹 蝦仁拌蒓菜 西湖蒓菜湯 蒓菜雞片湯 魚丸蒓菜湯 蒓菜牛肉粥 蒓菜黃魚羹 番茄蒓菜盅 雞絲蒓菜粥 蒓菜雞絲湯 蒓菜魚丸湯 蒓菜鯽魚湯 蒓菜鱸魚燴 蒓菜氽塘片 蒓湖居民區 蒓湖海鮮館 蒓羹何足傳 誰欲討蒓羹 蒓絲滑且柔 強飯蒓添滑 絲繁煮細蒓 雜蒓多剖鱔 倘及蒓鱸新 似可敵蒓羹 羹蒓將永年 君思千裏蒓 豉化蒓絲熟 秋思生蒓鱠 蒓絲內史羹 蒓羹殊可餐 蒓羹若可憶 蒓羹細若絲 蒓菜銀絲嫩 蒓菜繞歸舟 羹憐遠處蒓 羹煮秋蒓滑 忽思蒓菜羹 還鄉念蒓菜 蒓絲奼女提 蒓葉細如弦 蒓羹餘舊便 蒓菜汆塘魚片 藕蒓鮮燉燕窩 蒓菜氽塘魚片 蒓菜素魚圓湯 奉化蒓湖賓館 秋晚蒓鱸江上 蒓菜香菇鼕筍湯 慶宮春·雙槳蒓波 鮮蝦竹笙蒓菜湯 顧蒓行書七言聯 蒓菜白玉番茄湯 蒓菜玻璃雞片湯 竹蓀鴿蛋蒓菜湯 紫雲山房擬賦蒓 為嘗鱸鱠與蒓羹 未肯將????下蒓菜 吳渚香蒓漫吐春 蜀薑供煮陸機蒓 舊因蒓菜求長假 賴有蒓風堪斫膾 猶有鱸魚蒓菜興 菰飯蒓羹亦共餐 自有蒓羹定卻人 豈為蒓羹鱸膾哉 一官久已輕蒓鱸 每憐蒓菜下????豉 思歸寧復為蒓鱸 鏡湖蒓菜亂如絲 可因蒓菜便懷歸 蒓羹羊酪不須評 蒓絲未老君先去 後春蒓茁活如酥 蒲公英蒓菜雞絲湯 摸魚兒(蒓) 泊吳江食蒓 鱸菰菜二首 摸魚兒紫雲山房擬賦蒓 奉化市蒓 湖鎮宏達針織廠 奉化市蒓 湖棉毛針織廠 奉化市蒓 湖棉毛針織品廠 奉化市蒓湖鎮絲織廠 奉化市蒓 湖鎮絲綢襯衫廠 摸魚子紫雲山房擬賦蒓 張翰思吳中鱸鱠蒓羹 摸魚子(紫雲山房擬賦蒓 ) 摸魚兒(紫雲山房擬賦蒓 ) 嘗語客蒓 鱸橙蟹的對或言今年鬥門堅寒故蟹不上又今秋風急鱸魚亦鮮餘發一笑因成二十八字 為玉汝賦蒓 湖藉田傢樂府韻 癸醜仲鼕十日蚤晴從中使過蒓 湖未幾風雪交往 義寧産蒓 菜中秋大熟副以六絶送楊伯子 覽晉史(張翰思吳中鱸鱠蒓 羹) 覽晉史張翰思吳中鱸鱠蒓 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