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蓮花開過後的花托,倒圓錐形,裏面有蓮子。又稱“蓮房” |
|
溪頭臥剝蓮蓬。——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
|
蓮花的花托,倒圓錐形,裏面有蓮實。 宋 黃庭堅 《清人怨戲效徐庾慢體》詩之一:“莫藏春筍手,且為剝蓮蓬。” 清 陳維崧 《蝶戀花·六月詞再用前韻》詞:“剝罷蓮蓬何處使,挼來做箇人兒戲。” 許傑 《炎夏小記》:“娘姨買菜回來時,有它的份兒;小孩子們吃蓮蓬時,有它的份兒。” |
|
蓮蓬:
就是荷花的蓮房,初夏時當荷花在田田的荷葉中絢麗的盛開,蓮蓬衹是荷花的花心,嬌小嫩黃,藏於美麗繁榮花瓣之中,當盛夏之後,荷花的花瓣漸漸脫落,便會變成一隻衹碧緑的蓮蓬。
中國人對蓮蓬的喜愛可能自古已有,觀音盤坐的蓮花座,就是荷花的花心——一隻碩大的蓮蓬。古樂府·子夜夏歌有:“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這芙蓉一詞指的便是蓮蓬。
蓮蓬裏多含蓮子,而蓮子是“連子”的諧音。蓮蓬包含了多個蓮子,古人寓意為“多子多孫,兒孫滿堂”。
一方闊大的荷塘,密密麻麻的荷葉遮蔽了水面。荷葉還在水上挑着,翠緑的顔色已經斑駁,那些常來的蜻蜓、藍色的水鳥早就稀疏了挂念,走得無影無蹤,薄情的人就是這樣靠不住。寥落的心情還在寥落,看水裏的影子也已經斑駁,時光的打擊開始顯現。但是,蓮蓬,翠緑已經變成烏黑的蓮蓬,卻在內心充滿甜蜜的醖釀。高挑的枝子上,是烏黑的蓮蓬房子,裏面是甜蜜的瓊漿。
帶刺的荷桿,因為密密麻麻,保存了最後一點收穫。一生沒有張揚過的生命,在最後時刻打點行裝,仍然是烏黑的行頭。衹有內行人才知道,這樣的蓮蓬纔是佳品——翠緑的往往是奶腥氣十足的,類似於剛剛長成的花生,因為水氣太重而難以下口。古代詩人辛棄疾就曾以“最喜小兒無賴,村頭臥剝蓮蓬”來表現童年的快樂與頑皮。鄉間的蓮蓬,大人們幾乎是很難有幸弄到的,孩童看見烏黑的蓮蓬,往往惦記再三,最終要找機會用竹竿綁上鐮刀,遠遠地將蓮蓬鈎下來,大大的黑蓮蓬,露出一個個黑圓洞,裏面都有一個小黑點,宛如一個小傢夥在用黑溜溜的眼睛朝外張望。找個沒人的地方,把蓮蓬費勁的用鐮刀割開,可以看見一個個圓溜溜的蓮蓬子已經變得堅硬起來,打開它的“房子”很吃力,有時候需要藉助斧頭或者鐮刀,小心地剝開,就是一枚枚烏黑的蓮蓬籽——其烏黑如大個的豌豆,但堅硬、圓滑,頗有分量——此時還不能吃,需將蓮蓬籽外殼打開,把兩瓣蓮蓬籽中間的一支碧緑的嫩芽撕掉,嫩芽好看,但苦澀難當,根本不能下咽,更糟糕的是,無意中吃了這個緑芽,整個蓮蓬籽就糟蹋了——很久都回不過味兒來。
吃蓮蓬之美還在於聽秋聲在耳,燦爛和蕭條齊在,清爽與淡雅共存,靜下來於秋風中剝蓮蓬,可以享受蓮蓬之美味與秋聲之悠閑,其時,常常天高而遠,瓦藍清澈,白雲俱飄揚分散成絲縷狀,若有若無,忽聚還散……白雲與蓮蓬,遠的無限其遠,近的可深藏腹中,並能慢慢回味再三。品味之餘,看天看地,看自己,看遠處的天空大雁南飛,看枝頭的黃葉零落翩躚,如在荒野中看了一場黑白片,遙遠的回憶瞬間到來,又轉眼搖走,遠近的鏡頭變換着從前和現在的時光,恍惚一個鏡頭,能讓人呆呆地回味半天,猶如在口中回味的蓮蓬。
剝吃蓮蓬,在池塘邊上尤其獨具風味,水塘裏荷葉飄搖,微風陣陣,水氣彌漫,伴隨着水草的腥甜,水邊棒槌草、茅草枝葉為風所動,嗚嗚之聲猶如鐵絲抽動,令人震顫。其時品味堅硬的蓮蓬,越品越有味,齒頰留香是小事,勾起饞蟲而不能過癮,卻不是好玩的——經過孩子們的搜索,大人們是很難找到蓮蓬的。
蓮蓬在池塘邊上臥剝,雖然極盡悠閑,吃起來卻難免意猶未盡。鄉間勇敢且會過日子的孩子,衹要能耐住荷桿上尖刺的劃紮,敢涉水到中間地帶,就可以得到荷塘裏的大量蓮蓬。而他們最喜歡的解饞法子,是僅撿小些的吃幾粒,過癮而已,卻將最大最好的全部拿回傢,藏到草堆裏捂上,等到鼕日大雪,取出於鐵鍋中爆炒,全家人圍爐而坐,聽着大人們的誇贊,噼啪爆炒的蓮子,把一枚枚滾燙的蓮籽在手上倒來倒去,溫暖而熨貼,秋聲化作香氣不斷彌漫,更兼慢慢剝吃,其香、脆、甜可回味數日不盡。
蓮蓬(蓮房):
煮茶可預防糖尿病,味苦性澀濕,曬幹取出種子的蓮蓬,還可以熬湯加冰糖喝,味苦性澀濕,為散瘀治帶藥,能治産後胎衣不下、止流鼻血、瘀血腹痛、白帶過多等癥。
蓮子:
蓮子除了營養豐富,香美可口,並具清血、散瘀、益胃、安神的功用,被作為珍貴的滋補食品外,蓮子、蓮蕊都是良好的中藥。蓮子甘澀性平,有補脾止瀉,清心養神益腎的作用,常用來治療心悸失眠,男子遺精、滑精,婦女月經過多、白帶過多,及脾胃虛弱的泄瀉等癥。據本草綱目記載,蓮子有「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濕」等功能。可有補脾止瀉,清心養神益腎的作用,並常用於治療心悸失眠。但消化不良與大便燥節者不宜食 |
|
蓮蓬:(lián péng)
別名:蓮子肉,藕實,水芝丹,蓮蓬子,蓮實,蓬肉
就是荷花的蓮房,初夏時當荷花在田田的荷葉中絢麗的盛開,蓮蓬衹是荷花的花心,嬌小嫩黃,藏於美麗繁榮花瓣之中,當盛夏之後,荷花的花瓣漸漸脫落,便會變成一隻衹碧緑的蓮蓬。
中國人對蓮蓬的喜愛可能自古已有,觀音盤坐的蓮花座,就是荷花的花心——一隻碩大的蓮蓬。古樂府·子夜夏歌有:“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這芙蓉一詞指的便是蓮蓬。
蓮蓬裏多含蓮子,而蓮子是“連子”的諧音。蓮蓬包含了多個蓮子,古人寓意為“多子多孫,子孫滿堂”。
一方闊大的荷塘,密密麻麻的荷葉遮蔽了水面。荷葉還在水上挑着,翠緑的顔色已經斑駁,那些常來的蜻蜓、藍色的水鳥早就稀疏了挂念,走得無影無蹤,薄情的人就是這樣靠不住。寥落的心情還在寥落,看水裏的影子也已經斑駁,時光的打擊開始顯現。但是,蓮蓬,翠緑已經變成烏黑的蓮蓬,卻在內心充滿甜蜜的醖釀。高挑的枝子上,是烏黑的蓮蓬房子,裏面是甜蜜的瓊漿。
帶刺的荷桿,因為密密麻麻,保存了最後一點收穫。一生沒有張揚過的生命,在最後時刻打點行裝,仍然是烏黑的行頭。衹有內行人才知道,這樣的蓮蓬纔是佳品——翠緑的往往是奶腥氣十足的,類似於剛剛長成的花生,因為水氣太重而難以下口。古代詩人辛棄疾就曾以“最喜小兒無賴,村頭臥剝蓮蓬”來表現童年的快樂與頑皮。鄉間的蓮蓬,大人們幾乎是很難有幸弄到的,孩童看見烏黑的蓮蓬,往往惦記再三,最終要找機會用竹竿綁上鐮刀,遠遠地將蓮蓬鈎下來,大大的黑蓮蓬,露出一個個黑圓洞,裏面都有一個小黑點,宛如一個小傢夥在用黑溜溜的眼睛朝外張望。找個沒人的地方,把蓮蓬費勁的用鐮刀割開,可以看見一個個圓溜溜的蓮蓬子已經變得堅硬起來,打開它的“房子”很吃力,有時候需要藉助斧頭或者鐮刀,小心地剝開,就是一枚枚烏黑的蓮蓬籽——其烏黑如大個的豌豆,但堅硬、圓滑,頗有分量——此時還不能吃,需將蓮蓬籽外殼打開,把兩瓣蓮蓬籽中間的一支碧緑的嫩芽撕掉,嫩芽好看,但苦澀難當,根本不能下咽,更糟糕的是,無意中吃了這個緑芽,整個蓮蓬籽就糟蹋了——很久都回不過味兒來。
吃蓮蓬之美還在於聽秋聲在耳,燦爛和蕭條齊在,清爽與淡雅共存,靜下來於秋風中剝蓮蓬,可以享受蓮蓬之美味與秋聲之悠閑,其時,常常天高而遠,瓦藍清澈,白雲俱飄揚分散成絲縷狀,若有若無,忽聚還散……白雲與蓮蓬,遠的無限其遠,近的可深藏腹中,並能慢慢回味再三。品味之餘,看天看地,看自己,看遠處的天空大雁南飛,看枝頭的黃葉零落翩躚,如在荒野中看了一場黑白片,遙遠的回憶瞬間到來,又轉眼搖走,遠近的鏡頭變換着從前和現在的時光,恍惚一個鏡頭,能讓人呆呆地回味半天,猶如在口中回味的蓮蓬。
剝吃蓮蓬,在池塘邊上尤其獨具風味,水塘裏荷葉飄搖,微風陣陣,水氣彌漫,伴隨着水草的腥甜,水邊棒槌草、茅草枝葉為風所動,嗚嗚之聲猶如鐵絲抽動,令人震顫。其時品味堅硬的蓮蓬,越品越有味,齒頰留香是小事,勾起饞蟲而不能過癮,卻不是好玩的——經過孩子們的搜索,大人們是很難找到蓮蓬的。
蓮蓬在池塘邊上臥剝,雖然極盡悠閑,吃起來卻難免意猶未盡。鄉間勇敢且會過日子的孩子,衹要能耐住荷桿上尖刺的劃紮,敢涉水到中間地帶,就可以得到荷塘裏的大量蓮蓬。而他們最喜歡的解饞法子,是僅撿小些的吃幾粒,過癮而已,卻將最大最好的全部拿回傢,藏到草堆裏捂上,等到鼕日大雪,取出於鐵鍋中爆炒,全家人圍爐而坐,聽着大人們的誇贊,噼啪爆炒的蓮子,把一枚枚滾燙的蓮籽在手上倒來倒去,溫暖而熨貼,秋聲化作香氣不斷彌漫,更兼慢慢剝吃,其香、脆、甜可回味數日不盡。
蓮蓬(蓮房):
煮茶可預防糖尿病,味苦性澀濕,曬幹取出種子的蓮蓬,還可以熬湯加冰糖喝,味苦性澀濕,為散瘀治帶藥,能治産後胎衣不下、止流鼻血、瘀血腹痛、白帶過多等癥。
蓮子:
蓮子除了營養豐富,香美可口,並具清血、散瘀、益胃、安神的功用,被作為珍貴的滋補食品外,蓮子、蓮蕊都是良好的中藥。蓮子甘澀性平,有補脾止瀉,清心養神益腎的作用,常用來治療心悸失眠,男子遺精、滑精,婦女月經過多、白帶過多,及脾胃虛弱的泄瀉等癥。據本草綱目記載,蓮子有「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濕」等功能。可有補脾止瀉,清心養神益腎的作用,並常用於治療心悸失眠。但消化不良與大便燥節者不宜食!
蓮子芯:
蓮子芯屬睡蓮科植物的蓮蓬上蓮子中央的清嫩胚芽。
蓮子芯味道雖苦澀,卻有顯著的強心作用,能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去心火的功效,可以治療口舌生瘡,並有助於睡眠。腦力勞動者經常衝飲,可以健腦、增強記憶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史料記載,乾隆皇帝每到避暑山莊總要用荷葉露珠炮製蓮子芯茶,以養心益智,調整元氣,清心火與解毒。
用蓮子芯衝水喝,清肝火、泄脾火、降肝火,清暑除煩,生津止渴、治目洪鐘。有史料記載,乾隆皇帝每到避暑山莊總要用荷葉露珠炮製蓮子芯茶,以養心益智,調整元氣,清心火與解毒。蓮子中的鈣、磷和鉀含量非常豐富,除可以構成骨骼和牙齒的成分外,還有促進凝血、使某些酶活化,維持神經傳導性,鎮靜神經,維持肌肉的伸縮性和心跳的節律作用。豐富的磷還是細胞核蛋白的主要成分,幫助機體進行蛋白質、脂肪、糖類代謝,並維持酸鹼平衡。蓮子有養心安詳的功效。 |
|
- : lotus seedpod, Hindu lotus seedpod
|
|
- n. réceptacle de la graine de lotus
|
|
蓮蓬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