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人: 陈岩 Chen Yan
风动云开净客颜,三千丈石锦烂斑。 淤泥不是花开处,擢出天河绿水间。 |
|
诗人: 林杞 Lin Qi
天开八叶莲花峰,神龟引子巢其中。 千年皮骨老化石,玉色不与凡工同。 |
|
莲花峰投诉电话黄山市旅游投诉电话:0559-2517464
安徽省旅游投诉电话:0551-282176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莲花峰特别提醒莲花峰和其它名山的顶峰一样,在绝顶四周铁索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锁,多为年轻情侣或夫妻携手扣上的连心锁,以示永结同心。
莲花峰是黄山第一高峰,海拔1873米,为黄山绝顶,也是安徽省的最高峰,处在黄山中部。巍峨峭拔,气势雄伟。这里主峰高耸其中,周围群峰簇拥,形如一朵初绽的莲花仰天怒放,故有此名。
登山道路只有一条,名莲花埂,长1公里余,沿途奇松夹道,怪石林立,杜鹃满坡,山花烂漫,景色十分秀丽。峰顶比较平坦,方圆丈余,四周围以护栏。顶上有不少石刻,如“群峭摩天”、“天海奇瀛”、“突兀撑青穹”、“大巧若拙”等,大都出自名家手笔。还有“石船”(又名“莲花舫”)、香沙井(又名月池)等景观。
每当风和日丽之时,在此可东观天目,西望匡庐,北瞰九华,南视三清,皖南冈峦尽收眼底。置身于此,大有顶天立地之感。清代名画家石涛曾有诗赞之:“壁立不知顶,崔嵬势接天。”
从玉屏楼至莲花峰须沿着玉屏至天海的山路,经送客松、望客松,至蒲团松,这里右有“指路石”,左有“犀牛望月”景观,再向前,过莲花沟,攀上“八百级”莲花岭,在岭上可看到“金龟探海”。
下到岭脚,前有三岔路口,右面一条即莲花埂,可直上莲花峰。沿途要穿过四个山洞,还可看到“真好造化”、“非人间也”等摩崖石刻,以及飞龙松、双龙松等奇松异石。 |
|
莲花峰投诉电话衡阳市旅游投诉电话:0734-8853373
湖南省旅游投诉电话:0731—4717614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莲花峰在岳庙西四十里,状如莲花,方广寺建于“莲花心”中,寺内有慧思、海印和尚的补衲台、洗衲池,寺前有飞来钟悬于白果树上,寺内原有宋徽宗赵佶题“天下名山”匾额,后移至半山亭。 |
|
莲花峰位于黄山中部,玉屏峰西南,东对天都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64米,是黄山最高峰,也是华东地区第三高峰。由于周围群山环绕,颇似莲花,故得此名。连接莲花岭和莲花峰的是一条长达一公里半的蜿蜒小道,在到达峰顶前要过四个洞穴。莲花峰上既有许多或似飞龙或似双龙的松树,也有著名的黄山杜鹃花。在黄山的中心区域耸立着三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和天都峰,其雄伟壮丽尽展眼前。徐霞客在游记中说:莲花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之上”,“即天都亦俯首矣”。他仅凭目测便能得出如此正确的结论,在当时确是了不起的发现。他是指出莲花峰为黄山最高峰的第一人。此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明代吴怅曾有诗赞曰:“一种青莲吐绛霞,亭亭玉立净无瑕。遥看天际浮云卷,露出峰顶十丈花。”清代吴梦印亦有诗云:“莲峰秀拔迥称尊,凡欲高呼达帝阍。举目江山如带砺,低头峦蚰似儿孙。风生绝献应回雁,日落悬岩不度猿。翠影岚光千万状,我虽能到未能言。”峰上有飞龙、倒挂等奇松。绝顶处方圆丈余,名曰“石船”,中有一池一称“香沙池”。登上峰顶,如置身云霄,江河一线,云天一色,俱在远眺之中。在晴朗的日子,可以东望天目,西瞻匡庐,北窥九华与长江。雨后初晴,四面八方的云海尽收眼底,无比壮观。据传,古代峰顶常有“天马”出没。莲花峰顶还有一奇观,就是绝顶四周铁索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锁。它是年轻的情侣或夫妇携手扣上的连心锁,以示永结同心。黄山连心锁不仅扣在高峰绝顶处,而且几乎所有的护栏铁链上随处可见,不仅有两锁相扣、共锁于链的“同心锁”,还有大小不一、相互连结的“全家福锁”和家人专为孩子系的“长命锁”。
宋咸淳四年(1268年),歙县人,国史院编校吴龙翰,歙人、景定进士鲍云龙,歙人、文士宋复一等三人,于秋冬之际,自带干粮,费时三天,始登峰顶。后写下《黄山纪游》一篇,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他们三人也成为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批登上莲花峰的人。他们夜宿莲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里,狂放中吹铁笛,歌游仙招隐之章。龙翰赋诗,有“铁笛一声天未晓,吹开三十六峰云”之句。今有登峰盘道5里,相对高度110米。登峰起步缓坡称“莲梗”,中间穿过四个石洞,古人称“莲孔”。洞穴陡立,游人叠级而上,如在莲孔中穿行,恰似“倾曲作蚁旋出花萼中”。沿途风光奇绝,峰壁间有“真好造化”、“非人间也”、“名不虚传”、“天海奇观”等摩崖题刻。峰下有莲花洞、莲花源。1997年又在莲花沟开辟500米登山新道,由蹬道、栈桥、观景台等组成。在新道观景台眺望玉屏峰和天都使。尤为壮观。
关于莲花峰,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观音大士奉天帝之命,下凡巡视。当她手持净瓶、柳枝二宝,乘着象征吉祥如意的莲花宝座,驾云来到黄山时,受到山神、水神、花神及仙猿、百鸟的热烈欢迎。观音见山奇水秀,云霞造灿,草木生辉,又有许多好客的朋友,便久久盘桓,不愿离去,早把那森严寂寞的“天宫”忘得一干二净。一日,天帝派来“乌鸦使者”,催观音回宫。观音不愿遵旨,天帝即派天兵天将前来捉拿,要治她“件旨”之罪。观音也不示弱,立即取出随身法宝,用柳枝蘸着净瓶里的法水,向对方挥洒。天兵天将素知法水厉害,一旦沾身,立即皮焦肉烂,因而都不敢近身。加之黄山山神、水神、花神、仙猿、百乌等齐为观音助阵,因此,一场恶战,直打得天兵天将丢盔弃甲而逃。天帝无奈,只得降下“御旨”,将其逐出天宫,责令她永住波涛险恶的南海。所以人们便称她为“南海观世音”。其实,观音压根儿就没将天帝的“御旨”当回事,让她住南海,她偏要住在自己心爱的黄山。观音怕天帝再来骚扰,就索性将自己乘坐的莲花宝座,点化成雄奇秀丽的山峰,这就是后来的莲花峰。 |
|
莲花峰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潮阳市南海边陲,练江入海口处,面积1.14平方公里。属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水陆空交通方便,和深汕高速路海门口毗邻,有公共汽车直达景区。主峰莲花峰是南海岸边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由一大堆瓣状纵裂的花岗石组成。陆上远观,像一朵莲花含苞待放;海上远眺,则如盛开莲花,公元1278年,南宋文天祥举兵勤王,登峰寻望帝舟,遂命名并刻石为“莲花峰”。
莲花峰是潮汕久负盛名的胜迹,具滨海特色。于2001年荣膺广东省第一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峰前一片汪洋,碧水蓝天,飞鸥只只,白帆点点。春夏之夜,天将欲晓,海面上闪烁着银光,环绕莲花峰久久不散,日出方消失,这就是海岸奇观著称的“莲峰海色”,为潮汕八景之一。峰东侧海滩,沙白水洁,是天然的海边浴场。夏日弄潮戏水,沙滩日浴,别有情趣。也可乘坐飞艇,驶出象山外海,体验大海一望无垠的博大,尤其是那大海的日出,一轮新阳从海平面喷薄而上,金光万道,何等壮观。西侧海滩,怪石嶙峋,百态千姿,有酷肖之狮首山,余则若虎若豚,不一而足,风暴袭来,波涛汹涌,白浪排空,似千军万马,动魄惊心。其上悬崖,为景区之侧峰曰巾峰,峰若儒生之巾故得名。峰上有块遥望归航的巨石,是渔家女的“望夫石”,它使人们回忆起渔家过去的苦难史。望夫石北还有明清时期的古炮台遗迹,四个炮眼中的四尊古炮窥视着入港的海面,明清时期曾在靖海抗倭的海防上立过功,历历在志。自宋文天祥登峰望帝之后,历代不少名士文人在此记史刻壁,留下了有名的书法诗文百余处,内容丰富,书体各异,形成莲花峰摩崖石刻群,被称赞为不朽的石头史册,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代名家刘海粟、老舍、赵朴初、关山月、启功等也为莲花峰添色增辉。近几年我们也接待过杨尚昆、乔石、宋平、赛福鼎等二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莲花峰不仅海色山光,秀丽多姿,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明清古建筑“忠贤祠”、“观海楼”、“崇文亭”;纪念性建筑“万人冢”、“文公石雕像”等。“忠贤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拓建为“莲峰书院”,该祠匾联林立,尚有文天祥手书刻石二幅,使瞻仰者流连忘返。至于另一省级文物“万人冢”则是抗战时期日军残杀渔民的历史罪证,现为陵园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莲花峰蕴涵着忠烈正气,启迪后人,把人们引入哲理的海洋,激发着人们爱国爱乡之情,游览一番,终生受益。她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观光团络绎不绝。年游客量接近50万人次。
黄山:莲花峰 |
|
赋莲花峰 | 莲花峰茶 | 莲花峰路 | 莲花峰石刻 | 倒挂莲花峰 | 海门莲花峰 | 华山莲花峰 | 黄山莲花峰 | 监试莲花峰 | 忽觉莲花峰 | 今复莲花峰 | 莲花峰风景区 | 温其球莲花峰图 | 莲花峰次敬夫韵 | 莲花峰下得佳名 | 莲花峰翠湿凝秋 | 莲花峰头饭黄精 | 莲花峰风景名胜区 | 庐山莲花峰祥庵主 | 武林山十咏莲花峰 | 次韵约登里中莲花峰 | 武林山十咏·莲花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