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药王山联系方式地址:陕西耀县城东1.5公里处。
邮编:710000药王山投诉电话西安旅游投诉电话:029-87296758
陕西省旅游投诉电话:029—85261437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药王山景区荣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保护区药王山门票价格15元,20元(旺季)药王山节庆活动1.农历“二月二”庙会,祭祀药王孙思邈,弘扬药王医德医风,展现风土民俗,开展各种文娱活动;
2.五月药王牡丹游园活动;
3.九九重阳药王山保健节旅游活动。药王山开放时间08:00~18:00药王山最佳旅游时间西安地处黄河流域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
除了较寒冷的冬季外,其它时间都比较适合旅游。药王山自驾攻略从西安出发,沿西铜一级路行至耀县南出口,沿210国道至耀县城交警队十字或向前200米,向东按路标行驶即到。行驶73公里。经过未央收费站、薪庄收费站。
药王山特别提醒公交车
西安公交车中,以数字1、2、6打头的车是普通公交车,上车1元;以5、7打头的是中巴,前三站5角,以后每四站加5角。市内有610旅游专线车,以火车站为起点,经过北新街、革命公园、钟楼、鼓楼、广济街、朱雀门、小雁塔、南稍门、大兴善寺、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秦王宫等地,票价在1-2元之间,且都在景点正门下车,大大方便了游人。
去兵马俑,华清池一线,可在火车站乘306/307路,价格便宜,速度较快,车次多,最好别上那些一日几游的车,会拉你到一些人造景点和购物点,不仅时间太受限制,而且斩客厉害。去华山可在汽车东站乘中巴,单程20元(依维柯),车程1.5小时。
出租车
西安市出租车车色为绿色,收费低廉。桑塔纳起步价6元,3公里后为1.6元/公里;其他车型起步费均为6元,3公里后1.4元/公里。市区有乘车点标识。药王山美食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品尝西安的风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乐事,无论是一直被西安人钟爱的羊肉泡馍,还是名扬海内外的“西安饺子宴”,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还有梆梆面、柿面糊塌、凉皮、炒粉鱼、锅盔、千层油酥饼等特色小吃。
在西安城内经营羊肉泡馍的餐馆很多,几乎每一条大街上都会有几家专门的羊肉泡馍馆,其中最有名的无疑要算老孙家羊肉泡馍了,此外,同盛祥牛羊肉泡馍馆、陕西太子楼御膳馆有限公司、西关牛羊肉泡馍馆、春发生泡馍馆等也久有盛名。
首创“西安饺子宴”的是西安餐饮行业中唯一的国家二级企业——西安解放路饺子馆,此外,天津饺子馆、德发长饺子馆、永新饺子馆等几家餐馆也各具特色。
在西安品尝小吃除可在南稍门、东新街的夜市外,还可以去鼓楼后的小吃街。鼓楼的街道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各种知名的西安小吃应有尽有,很有特色,但是切记适可而止,不要吃坏肚子。药王山住宿西安是一个国际性的旅游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游览参观,市内有各种不同档次的饭店和宾馆,住宿十分方便。在西安市火车站及汽车站附近,就有不少的宾馆可供普通游客住宿,虽然不是很豪华,但也干净舒适,而且价格不贵,一般都在百元以下。市内还有很多的旅游定点饭店,套间和标准间客房内一般有卫生间、电话、和电视。普通标准间客房价通常100元至200元不等,淡旺季价格有所浮动,大部分饭店可为住店客人代订飞机票、火车票,非常方便。药王山购物铜川苹果
铜川苹果产量显赫、品质优良。据解放以来测定的详实数据计算表明:铜川地区年平均温度在摄氏9.7至12.3度之间,年降雨量在548.2至710.2毫米之间,绝对最低气温在摄氏零下16至21.1度之间,海拔高度在543至1734米之间,昼夜温差为摄氏13至14度,年光照时间平均在2500至2700小时之间。
铜川的这种气候与苹果生长要求条件相比,与国外的日本长野、美国罗切斯特、意大利波尔隆诺、法国里昂等地区相比,与国内的山东青岛、辽宁熊岳、甘肃天水、山西太谷等地区相比,也与省内的延安、眉县、洛川等地区相比,堪称苹果最佳适生区。
耀县辣椒
耀县古名耀州,久产辣椒,被称为辣椒之王的秦椒,其上品当属耀县辣椒,耀县辣椒具有身条细长、颜泽艳红、肉厚味美等特点。是铜川市的大宗外贸商品,有近百吨远销东南亚地区,外商指名要秦椒中的耀县辣椒。1984年获国家外贸部出口荣誉证书。
各级政府对耀县辣椒生产给予了大力支持,生产基地由城关镇寺沟乡的老灌区扩大到楼村、下高埝、小丘等乡的新灌区,1989年面积达到13500亩,总产450多万斤。
如今新兴的工业城市铜川也成了陕西的一个旅游点,当中外来宾游览耀州窑遗址、药王山等名胜离去时,总忘不了要捎上耀县辣椒,以飨亲友。
宜君核桃
宜君被人们誉为“核桃县”,核桃是宜君县小有名气的特产之一,它是优质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有两个品种:一个品种是个小,皮硬而坚、难砸,群众称“根根核桃”;另一个品种是“露仁核桃”,人们赞为优质核桃,个大皮薄、仁脆而甜,味香而浓、色亮而有泽,含油量和其成份高而品质好。在60年代省核桃鉴定会上,好多专家评论,宜君的优质核桃不亚于陕南。测定表明10克核仁含脂肪63克、蛋白质15.4克、碳水化合物10克、柞油50-60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药用可增补血液、湿润肺肾、定喘化痰等。
宜君核桃栽植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早在明末清初就有天然和人工栽植的核桃林和零星枝,1985年核桃保存面积为989亩,零树360多株,共计384,206株,人均4.6株,平均每年生产253万斤,以每斤一元计,年产值达二百五十三万元。
龟蛇碑拓片
“龟蛇”二字碑是全国不可多得的碑石珍品。从古止今,其拓片是社会各界人士喜爱的独具特色的书法神品。由著名道士谭真君所书。后因残损,于明正统十三年由耀州知州李芳,同知丘纯重刻,碑高204厘米,宽70厘米,厚25厘米,首龟座。“龟蛇”二字,大如方斗,形意兼备,巧妙的将汉字笔画与动物形态融为一体,笔法遒劲,逶迤流畅,形象传神。明清以来人们争相拓印,贴于物中,以“崇正除邪”、“镇宅辟恶”。按龟蛇和体为北方玄武之神,自古就被人用做抗拒邪恶势力的碑符,收芷以为珍宝。
购买地点:景区服务中心
购买价格:60-500元不等。
另外还有姚伯多的书法拓片、护身符、《孙思邈养生秘笈》等,均可在景区服务中心购买到。药王山交通从西安乘火车或汽车,耀县站下车,乘18路公交车即到。
公交、专线旅游车
车站位置:西安火车站、城北客运站乘发往铜川或耀州区的车辆,到耀州区汽车站下车乘乘18路公交车即到。
药王山玩法观光、游览、
位于陕西耀县城东1.5公里处,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之处,因民间尊奉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药王山本名五台山,由5座山峦组成,山峦顶平如台,形如五指,为纪念医学大师孙思邈,后人在此修庙、建殿、塑像、立碑,药王山成为著名的医宗圣地。远远眺望,绿树丛中,殿宇环山依岩而建,气势壮观迷人。
明隆庆六年(1572年),人们把孙思邈所著的药书,刻于五通碑石,立于山上,“药王山石刻”因此传名。现存有历代碑石100余通,大都与孙思邈有关。山上建有药王殿,殿内塑有孙思邈坐像,像后有一巨大石灰岩溶洞,相传是孙思邈为民治病之处。大殿之东,有隋唐时开凿的石窟,窟内有佛龛7个、北魏至唐造像碑多通。山上有元代建筑的庙宇。现在,该处已辟有造像碑石陈列馆供参观。
古迹名胜有药王大殿、药王坐殿、《千金要方》碑亭、孙真人三方碑、孙思邈医德纪念碑、十大名医殿、洗药池古迹;有耀县魏书碑林:姚文迁造像碑、仇臣生造像碑;有隋唐摩崖石刻:东端观音立像、中部上层观音立像、西边阿弥陀佛巨像、关平牵马浮雕、醉翁石刻字;还有南庵:魁星楼、七间殿、药王手植柏、元殿、碑廊石刻、晒药场及遇仙桥等。
药王孙思邈:孙思邈,今陕西耀县人,自幼聪颖好学,过目成诵,人称“圣童”,18岁立志从医,经长期研究和实践,他博采群经,广辑前代各家方书及民间验方,写成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医学巨著,全面总结了唐代以前中医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叙述了各科疾病的诊断、预防、主治方药、食物营养、针灸等。这两部巨著不仅在中国,在日本、韩国都被奉为经典文献。
隋唐摩崖石刻:由北洞东行半里,再后山一处高6米,长约16米的崖面上,有隋唐时雕造的40余尊佛、菩萨像。摩崖石刻是一种佛教艺术,大都凿造于悬崖绝壁人迹罕至之地,目的是供奉佛徒修炼和礼拜所用,均为佛像和以佛经为题材的雕刻。这批石刻包括浮雕、高浮雕和圆雕,大者高达4米多,小的0.3米,有的凌空起舞,有的稳坐泰山,雕工精致,造型多样。 |
|
药王山投诉电话 拉萨市旅游投诉电话:0891-6650808 0891-6324691
西藏旅游投诉电话:0891-683419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药王山门票价格 10元 药王山玩法 参观需时:1小时
药王山上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度,尤其是半山腰。在旅行季节的清晨,经常会有密密麻麻的摄影师和摄影发烧友汇集在药王山上等待第一缕光线照亮布达拉宫的瞬间。
药王山,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有小路可至峰顶。
药王山与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咫尺相对,两山之间有市内的一条主要干道穿过。过去,两山由一座白塔相接,底层是门洞,是拉萨城的门户。60年代拉萨扩建,拆掉了佛塔,几十米宽的柏油路拉开了两山的距离。有人认为断了神脉,曾想法用经幡将两山连接起来。每年藏历年来临时,虔诚的信徒都要来此将新幡挂上。现已重新以塔相连。
药王山东侧有个洞窟式的小庙宇,是一座造型奇特的石窟寺庙,从落在药王山东麓陡峭的山腰上,叫查拉鲁普。相传,它顶上的山崖是文成公主思念家乡时向东方朝拜的地方。洞窟开凿于松赞干布时代,据说藏王松赞干布的木雅妃如雍在查拉鲁普山崖上雕刻大梵天神像,用当时西藏很紧俏的盐作为工匠的报酬,掘崖粉一升,给盐一升。接着,又在石窟里开凿了转经廊道。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间几经兴衰,这座拉萨地区罕见的石窟寺庙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石窟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27平方米,洞口有一中心柱,中心柱与洞壁之间是狭窄的转经廊道,岩壁上有69尊石刻造像,廊道两边排列石刻神像,北面石壁上有松赞干布布与文成、尺尊两位公主以及重臣吞米桑布扎、禄东赞的造像。洞内光线暗淡,全靠酥油灯照明。如果去看,千万别忘了要带头灯。
药王山后面有拉萨十分著名的万佛墙,附近有很多刻玛尼石的人家。从西藏旅游局东面的一条小路一直往南走就可找到。 |
|
药王山概述
位于陕西 耀县城东1.5公里处,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之处,因民间尊奉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药王山本名五台山,由5座山峦组成,山峦顶平如台,形如五指,为纪念医学大师孙思邈,后人在此修庙、建殿、塑像、立碑,药王山成为著名的医宗圣地。远远眺望,绿树丛中,殿宇环山依岩而建,气势壮观迷人。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耀县孙家源人,早年体弱多病,家境贫寒。少年时开始钻研医道药理,兼读经史百字之说,青年时已造诣颇深。学成后曾辞朝廷征召,长期在家隐居行医济人。晚年根据唐代医药文献,搜集民间治疗经验,结合个人行医体会,编著医书。《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30卷,是他的力著。在印刷不发达的古代,手抄本广为流传,直到宋代才出版了两书的摘缩本,并传入朝鲜和日本。这两本书开创了疾病分类、症候记述、治疗方法和药剂处方,对中国医学发展贡献极大。
药王山碑林
药王山碑林 药王山碑林位于陕西省耀县药王山(原名碧玉山)。山上建有药王(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庙,庙前五通高大石碑上刻有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内容,山上还有纪念孙思邈碑碣百余通。
药王山石刻
药王山石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耀县城东1.5公里处,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之处,因民间尊奉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
药王山庙会
药王山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建有佛教寺院,唐朝末年以来,宋、元、明、清各朝,陆续为孙思邈修建庙宇,使药王山成为寺庙林立、文物丰富的宝库。药王山海拔812米,药王大殿在北边的山腰上。从山下拾级而上,经过天门,便是雄伟 壮观的大殿。大殿高22米、宽24米、长57米,依山而立,如同空中楼阁。殿门前耸立着一对铁旗杆,上面有一幅赞颂药王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的对联:“铁杆铜条耸碧霄,千年不朽;铜烧汞炼点丹药,一日回春。”大殿中央靠山,有明代孙思邈彩色塑像一尊,高3米,白脸长须,身着便服;相貌温和端庄。塑像上方,有松鹤延年雕画。塑像背后,有一岩洞,俗称药王洞。大殿配殿内,还有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10位古代名医的彩色塑像,他们都是孙思邈当年研究医学时尊崇的先师。 孙思邈塑像前面有献亭,内立30多通石碑,上刻药王山的历史变迁和历代文人学士对药王的颂诗。献亭东侧还有一碑亭,其中《千金宝要》碑由四块相等石碑组成,刻于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碑刻分六卷,有164页,拓印后可装订成书。碑上的900多副常用药方,是宋代人郭思从《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书中选的,可称普及本。另一石碑为《海上方》,上刻卫生常识和常用验方100多副,韵文记述,便于记忆。《千金宝要》四字取自孙思邈原书用语:“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海上方》一名源自民间传说,相传孙思邈救过东海龙王的太 子,老龙王感恩不尽,将宫中珍藏的《海上仙方》赠与孙思邈。大殿东边有一陈列室,展出历代印刷的孙思邈著作的版本,还有1985年日本出版的《千金翼方》。孙思邈被人尊为药圣,药王。旧日,每逢农历二月二日,这里有庙会,前来烧香磕头的男女老少不计其数,他们之中有献祭面塑的,有取神水的,祈望百病脱身,健康长寿。在药王洞内,刻着全国各地药王庙的石谱,凡石谱上刻有名字的药王庙,每年二月二日之前,都要到这里取神水。耀县药王山保留有金、元、明、清诸代建筑近200间,除药王庙,还有静应庙,院中有唐代古柏一株,周长3.9米,相传为孙思邈所植。院东南有一块平地,叫检药场,相传为孙思邈在这里检晒过中药材。药王庙建筑以金、元建筑尤为可观,特别是元殿中尚有大型元代壁画两幅,至今基本完好,为国内少见。药王大殿东约200米左右,有一处“摩崖造像”共有8个大小不同的佛龛,有佛像43尊,据清代重修碑记载,这里的造像是由殿宇改造而成的,其中有一龛观音立像,高1.8米,姿态优美,肌肉丰润,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作风上看,属隋代作品。另有金代和明代坐佛各一龛,其余均系唐代作品。这批 造像有浮雕、有圆雕,大者高达丈余,小者不过1尺,形象生动,雕刻细腻,线条流畅,肌肉感强,表情和悦可亲,是关中渭北有名的古代石刻艺术。药王山的造像碑和历代名碑,也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物。现保留有北魏至唐代各类造像碑石100余通,有被称为北魏造像之始的《魏文朗造像碑》(公元424年);有被誉为“三绝”的《姚伯多兄弟》等造像碑卜还有许多反映宗教音乐、经变,以及其他内容的碑石,为从事宗教研究、民族史研究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史料。历代名碑等150多块,其中见诸各家金石著录的近30块。有著名的《张僧妙法师碑》(碑即《宋徽宗题椿慧龙章云篆诗碑》北宋)。这些碑石存放在药王大殿西侧的五室一廊中,号称耀县碑林。药王山集山川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文物胜迹丰富多彩,是关中渭北有名的游览胜地。1961年药王山石刻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整修的药王山,堪称古代艺术陈列馆和古代医学博物馆。
药王山已经于2008年底免费向公众开放。 |
|
药王山简介
药王山。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图为药王山后面著名的万佛墙,附近有很多刻玛尼石的人家。
与布达拉宫咫尺相对,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度所在地,尤其是半山腰。清晨的药王山,经常可见些许摄影爱好者汇集与此等待第一缕光线照亮布达拉宫的瞬间。
药王山东侧有个洞窟式的小庙宇,是一座造型奇特的石窟寺庙,坐落在药王山东麓陡峭的山腰上,叫查拉鲁普。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间几经兴衰,这座拉萨地区罕见的石窟寺庙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石窟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27平方米,洞口有一中心柱,中心柱与洞壁之间是狭窄的转经廊道,岩壁上有69尊石刻造像,66道两边排列石刻神像,北面石壁上有松赞干布与文成、尺尊两位公主以及重臣吞米桑布扎、禄东赞的造像。洞内光线暗淡,全靠酥油供灯照明。如果去看,千万别忘了要带头灯。
药王山后面有拉萨十分著名的万佛墙,附近有很多刻玛尼石的人家。从西藏旅游局东面的一条小路一直往南走就可找到。
药王山传说
相传,它顶上的山崖是文成公主思念家乡时向东方朝拜的地方。洞窟开凿于松赞干布时代,据说藏王松赞干布的木雅妃如雍在查拉鲁普山崖上雕刻大梵天神像,用当时西藏很紧俏的盐作为工匠的报酬,掘崖粉一升,给盐一升。接着,又在石窟里开凿了转经廊道。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间几经兴衰,这座拉萨地区罕见的石窟寺庙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在药王山有一座千佛崖,巨大的崖壁上刻满了大大小小上千个佛像,十分壮观。时值今日,那叮叮咚咚的凿石声还不断地回荡在人们的耳际。
药王山上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度,尤其是半山腰。在旅行季节的清晨,经常会有密密麻麻的摄影师和摄影发烧友汇集在药王山上等待第一缕光线照亮布达拉宫的瞬间。
药王山,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有小路可至峰顶。
药王山与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咫尺相对,两山之间有市内的一条主要干道穿过。过去,两山由一座白塔相接,底层是门洞,是拉萨城的门户。60年代拉萨扩建,拆掉了佛塔,几十米宽的柏油路拉开了两山的距离。有人认为断了神脉,曾想法用经幡将两山连接起来。每年藏历年来临时,虔诚的信徒都要来此将新幡挂上。现已重新以塔相连。
药王山东侧有个洞窟式的小庙宇,是一座造型奇特的石窟寺庙,从落在药王山东麓陡峭的山腰上,叫查拉鲁普。相传,它顶上的山崖是文成公主思念家乡时向东方朝拜的地方。洞窟开凿于松赞干布时代,据说藏王松赞干布的木雅妃如雍在查拉鲁普山崖上雕刻大梵天神像,用当时西藏很紧俏的盐作为工匠的报酬,掘崖粉一升,给盐一升。接着,又在石窟里开凿了转经廊道。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间几经兴衰,这座拉萨地区罕见的石窟寺庙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石窟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27平方米,洞口有一中心柱,中心柱与洞壁之间是狭窄的转经廊道,岩壁上有69尊石刻造像,廊道两边排列石刻神像,北面石壁上有松赞干布布与文成、尺尊两位公主以及重臣吞米桑布扎、禄东赞的造像。洞内光线暗淡,全靠酥油灯照明。如果去看,千万别忘了要带头灯。
药王山后面有拉萨十分著名的万佛墙,附近有很多刻玛尼石的人家。从西藏旅游局东面的一条小路一直往南走就可找到。
提示:
药王山上现在的一片废墟原是座门巴扎仓(藏医学院),因具有宗教的性质,也称药王庙。释迦能医治百病,相传药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化身。从吐蕃王朝时代西藏民间出现藏医算起,这门古老的学问已经流传了1000多年。7世纪,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时候,从大唐带去了汉文化,其中有本中医书叫《医学大全》。此后金城公证再嫁吐蕃,又带去了医书《月王药诊》,使得中医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逐步融汇到藏医之中。8世纪,著名“医圣”宇妥·元丹贡布到印度学医,继承发展了中医和印度医学,著《四部医典》。药王庙逐渐集中了一批学识渊博的藏医,大约在17世纪发展为藏医学府,慕名而来的求学者使这座小庙日见兴盛。17世纪末,第巴·桑结嘉措为发展藏医,在山上修建门巴扎仓(医药院),从各寺选拔部分喇嘛来此学习医药知识。60年代以后,原属于药王庙的藏医合并到门孜康,成为现在的藏医院。它的门诊大楼就在大昭寺西面宇妥桥的附近。为纪念藏医的始祖,那条路命名为宇妥路。
交通提示:上山的小路在布达拉宫右侧对面马路、白塔后面。 |
|
药王山名胜风景区位于浙江省衢州衢州药王山市衢江区南部,距衢州市区34公里,该景区已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其品位之高、资源之丰富、游区面积之大在江南独树一帜,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旅游度假胜地。
衢州药黄山景区中心占地面积8000亩,辐射面积25平方公里。自然景点、人文景观交错有序;相传炎帝在此采药,留有“神农谷”、“神农炼丹”古迹;后有李时珍、扁鹃、华陀等相继在此采药、居住、留有“药王居”遗迹,故得名“药王山”。历史遗迹、民间传说枚不胜举,漫步观光,千峦竞秀、百川争流、竹木青翠、鸟语花香,自然资源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据不完全统计,景区内各类树林500余种,野生名贵中草药560余种,野生动物几十种,包括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药王山体由上侏罗统磨石山群地层构成,形成变化多端、姿态各异的石林景区,如石龟、石鱼、石狮、石熊等。溪流瀑布错落其间,达27处之多,其中马尾瀑布落差108米,其声音大如宏钟,小如飞雨;雨帘长廊引入幽幽洞穴,如入仙境,令人飘飘然也……
药王山景区共分三大景区,117个景点,目前正在抓紧开发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使药王山景区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
|
|
|
药王山石刻 | 药王山南庵 | 药王山庙会 | 拉萨药王山 | 药王山碑林 | 药王山风景区 | 衢州药王山景区 | 药王山二月二庙会 | 药王山名胜风景区 | 耀县药王山太元洞戏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