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草药 : 民间偏方 : 动物 : 水产 : 中医药 : 中药材 : 中药饮片 > 荜茇
目录
No. 1
  【其他名称】荜拨、荜拨梨、阿梨诃他、椹圣、蛤蒌、鼠尾。
  【汉语拼音】biba
  【英文名】fructus piperis longi
  【性味】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治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阴疝,头痛,鼻渊,齿痛。温中止痛:主治肠胃痼冷,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此外,外敷也治牙痛。温中散寒:用于胃寒所致之脘腹痛、呕吐、腹泻,常配高良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嗅鼻或纳蛀牙孔中。
  【禁忌】实热郁火、阴虚火旺者均忌服。
  【生长地区】产于云南、广东等地。9~10月间,果实由黄变黑时摘下,晒干。生用。
  【制法】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材及成分〗
  为胡椒科藤本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的未成熟果穗。产于云南、广东等地。9~10月间,果实由黄变黑时摘下,晒干。生用。 含胡椒碱、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丁香烯及芝麻素等。
  〖药性功效〗
  辛,热。归胃、大肠经。 本品辛热,善走胃肠,能温散肠胃痼冷,而具温中止痛之功。 温中止痛:主治肠胃痼冷,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此外,外敷也治牙痛。
  〖临床应用〗
  治疗牙痛:荜茇5g、高良姜3g、川椒25g、生川、草乌各0.5g、洋金花0.2g,上药置瓶中,加入75%酒精100ml,浸泡一周后加入樟脑2g,密封备用。用时可将干棉球蘸取药液适量,抹齿周围、并咬住棉球,吐出口中唾液。(《中原医刊》,1983;(6);22) 另方用荜茇10g、生草乌4g、甘松10g、白芷10g、冰片3g、细辛5g、鹅不食草6g。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0.3g#鼻。(《中级医刊》1983;18(6):29)
  〖使用禁忌〗
  无
  〖药理知识〗
  荜茇挥发油可增强动物耐缺氧能力,并可扩张冠脉,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荜茇酰胺有降血压作用。荜茇油非皂化物有降血脂作用。此外,荜茇挥发油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荜茇制剂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古验方>古籍《独选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太宗李世民得了“气痢病”,控制不住地放屁,经多方治疗均无效,于是下了皇榜征招能治此病的神医。一张姓人士揭榜献方,牛乳煎煮荜茇。太宗照此方食下,果然灵验。献的原方是:牛乳250克、荜茇15克同煎煮。取汁一半空腹喝下,日饮一次。
  唐刘禹锡对这件事也作了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牛乳荜茇治“气痢”有效。他认为“气痢”是由于寒热不调起,牛乳,性微寒,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之功效。荜茇,性温热,有温中散热、下气止痛之效。用牛乳和荜茇一寒一热使阴阳得到调和,所以适用此症。
  【英文名】 fructus piperis longi
  【别名】荜拔、鼠尾
  【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茇 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长1.5~3.5cm,直径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残存或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颗粒状。小浆果球形,直径约0.1cm。有特异香气,味辛辣。
  【鉴别】
  (1) 本品粉末灰褐色。石细胞类圆形、长卵形或多角形,直径25~61μm,长至170μm,壁较厚,有的层纹明显。油细胞类圆形,直径25~66μm。种皮细胞红棕色,长多角形,壁连珠状增厚。淀粉粒细小,常聚集成团块。
  (2) 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硫酸1 滴,显鲜红色,渐变红棕色,后转棕褐色。
  (3) 取本品粉末0.8g,加无水乙醇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胡椒碱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 含4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丙酮(7:2: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褐黄色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77:23)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3nm。理论板数按胡椒碱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内标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二甲氨基苯甲醛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 精密称取胡椒碱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 含1mg的溶液。精密量取该溶液和内标溶液各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吸取4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本品中粉约0.25g,精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约8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至少30分钟,放置至室温后,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0ml与内标溶液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吸取4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胡椒碱(c17h19no3) 不得少于2.5% 。
  【性味归经】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
  【用法用量】 1.5~3g。外用适量,研末塞龋齿孔中。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No. 2
  荜茇
  (《开宝本草》)
  【异名】荜拨(《唐本草》),荜拨梨、阿梨诃吔(《酉阳杂俎》),椹圣(侯宁极《药谱》),蛤蒌(《赤雅》),鼠尾(《中药志》)。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未成熟果穗。
  【植物形态】荜茇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下部匍匐,枝横卧,质柔软,有棱角和槽,幼时密被短柔毛。叶互生,纸质,叶柄长2~3.5厘米,密被柔毛;叶片长圆形或卵形,全缘。上面近光滑,下面脉上被短柔毛,掌状叶脉通常5~7条。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雄穗总花梗长2~3.5厘米,被短柔毛,穗长5.5厘米,直径约3毫米;花小,直径约1.5毫米;苞片1,近圆形;无花被;雄蕊2,花药椭圆形,2室,花丝短粗;雌穗总花梗长1.5厘米,密被柔毛,花穗长1.5厘米,花梗短;花的直径不及1毫米;苞片圆形;无花被;子房倒卵形,无花柱,柱头3。浆果卵形,先端尖,部分陷入花序轴与之结合。
  分布我国云南、广东等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亦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荜茇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9~10月间,果实由黄变黑时摘下,晒干。
  【药材】果穗圆柱状,稍弯曲,长2~4.5厘米,直径5~8毫米。总果柄多已脱落。表面黑褐色,由多数细小的瘦果聚集而成,排列紧密整齐,形成交错的小突起。小瘦果略呈圆球形,被苞片,直径约1毫米。质坚硬,断面微红,胚乳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辣。以肥大、质坚实、味浓者为佳。
  主产于云南、广东。国外主产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越南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胡椒碱、棕榈酸、四氢胡椒酸、1-十一碳烯基-3,4-甲撑二氧苯、哌啶、挥发油(不含N、也不含酚性、醛性及酮性物质)。荜茇还含N-异丁基癸二烯(反-2,反-4)酰胺、芝麻素。
  【药理作用】荜拨中提出之精油对白色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胡椒碱对家蝇的神经及肌肉组织均有破坏作用,但不及除虫菊。
  大鼠腹腔注射胡椒碱可明显降低直肠温度(主要由于皮肤血管扩张),但重复注射后即不敏感,该动物并丧失在高温环境下及疼痛刺激时调节体温的能力。此作用系不可逆性,并与其辛辣刺激有关。
  【炮制】拣除杂质,去柄,筛净灰屑,用时捣碎。
  《雷公炮炙论》:"凡使(荜拨),先去挺用头,醋浸一宿,焙干,以刀刮去皮粟子令净方用,免伤人肺,令人上气。"
  【性味】辛,热。
  ①《海药本草》:"味辛,温。"
  ②《开宝本草》:"味辛,大温,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①《纲目》:"入手、足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膀胱四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治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阴疝,头痛,鼻渊,齿痛。
  ①《本草拾遗》:"温中下气,补腰脚,消食,除胃冷,阴疝,痃癖。"
  ②《海药本草》:"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利。"
  ③《日华子本草》:"治霍乱,冷气,心痛血气。"
  ④《本草图经》:"治气痢。"
  ⑤《本草衍义》:"走肠胃中冷气,呕吐,心腹满痛。"
  ⑥《纲目》:"治头痛、鼻渊、牙痛。"
  ⑦《天宝本草》:"治跌打损伤,腰脚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搐鼻或纳蛀牙孔中。
  【宜忌】实热郁火、阴虚火旺者均忌服。
  ①《本草衍义》:"多服走泄真气,令人肠虚下重。"
  ②《纲目》:"辛热耗散,能动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食料尤不宜之。"
  【选方】①治伤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疞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荜拨四斤,高良姜、干姜(炮)各六斤,肉桂(去粗皮)四斤。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饮汤下,食前服之。(《局方》大巳寒丸)
  ②治飧泄气痢,腹胀满,不下食:荜拨半两,肉豆蔻(去壳,半生半煨)一两,干姜(炮)半两,诃黎勒(半生半炮,去核)一两,白术三分,甘草(半生半炙,锉)半两,木香(半生半炒)一两。上七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米饮调下,日晚再服。(《圣济总录》荜拨散)
  ③治气痢:牛乳半斤,荜拨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独异志》)
  ④治脾虚呕逆,心腹痛,面色青黄,腰胯冷疼:荜拨、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脐)、胡椒、桂(去粗皮)、干姜(炮)、诃黎勒皮(焙)各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半。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粥饮下十五丸,日三。(《圣济总录》荜拨丸)
  ⑤治虚劳脾胃宿冷,不思饮食,四肢怠惰,心下胀满,脐下结痛,及痃癖气块等病:荜拨(炒)、诃子(煨,去子核)、干姜(炮裂)、人参各一两,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胡椒各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圣济总录》荜拨丸)
  ⑥治痰饮恶心:荜茇,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用清粥饮调下半钱。(《圣惠方》)
  ⑦治妇人血气不和,疼痛不止,及下血无时,月水不调:荜茇(盐炒)、蒲黄(炒)。上等分,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吞下;如不能饮,米汤下。(《普济方》二神丸,一名荜拨丸)
  ⑧治瘴气成块,在腹不散:荜茇一两,大黄一两。并生为末,入麝香少许,炼蜜丸梧子大。每冷酒服三十丸。(《永类钤方》)
  ⑨治牙齿疼痛:荜拨、胡椒。上二味等分,捣罗为末,化蜡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内蛀孔中。(《圣济总录》荜拨丸)
  ⑩治偏头痛:荜拨为末,令患者口中含温水,左边疼令左鼻吸一字,右边疼令右鼻吸一字。(《经验后方》)
  ⑾治鼻塞脑流清涕:荜拨、香附、大蒜。杵作饼,纱衬炙热贴囟门上,用熨斗火熨透,其涕自止。(《医学入门》荜拨饼)
  【名家论述】①《纲目》:"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
  ②《本草正》:"荜茇,其味大辛,须同参、术、归、地诸甘温补剂用之尤效。"
  ③《本草便读》:"荜拨,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④《本草正义》:"荜茇,脾肾虚寒之主药。惟濒湖谓是头痛、鼻渊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而散浮热。按头痛固有真寒一症之宜用大辛大温者,但鼻渊、牙痛,本皆火症,古人偶用辛散之药,盖亦反佐之义,用作向导,濒湖竟以为散浮热,恐是误会,石顽和之,非也。"
No. 3
  荜茇
  【来源】单验方
  【原料】细辛6克,荜茇9克。
  【制法】水煎,每半小时漱口1次。
  【用法】
  【功效】
No. 4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未成熟果穗。
  【其他名称】荜拨、荜拨梨、阿梨诃他、椹圣、蛤蒌、鼠尾。
  【汉语拼音】Biba
  【英文名】FRUCTUS PIPERIS LONGI
  【性味】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治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阴疝,头痛,鼻渊,齿痛。温中止痛:主治肠胃痼冷,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此外,外敷也治牙痛。温中散寒:用于胃寒所致之脘腹痛、呕吐、腹泻,常配高良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嗅鼻或纳蛀牙孔中。
  【禁忌】实热郁火、阴虚火旺者均忌服。
  【生长地区】产于云南、广东等地。9~10月间,果实由黄变黑时摘下,晒干。生用。
  【制法】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考证】出自《开宝本草》。
  1.《唐本草》:荜拨,生波斯。丛生,茎叶似蒟酱,其子紧细。味辛烈于蒟酱,胡人将来入食味用也。
  2.《酉阳杂俎》:荜拨,出摩伽陁,呼为荜拨梨,拂LI呼为阿梨诃咃。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蕺叶,子似桑椹,八月采。
  3.《海药本草》:按徐表《南州记》:荜拨本出南海,长一指,赤褐色为上。复有荜拨)短小黑,味不堪。与阿魏和合良,亦滋食味。得诃子、人参、桂心、干姜,治虚冷肠鸣泄痢。
  4.《本草图经》:荜拨,今岭南有之,多生竹林内,正月发苗作丛,高三四尺,其茎如箸,叶青圆,阔二三寸,如桑,面光而厚。三月开花,白色在表。七月结子,如小指大,长二寸已来,青黑色,类椹子。九月收采,灰杀。暴干,南人爱其辛香,或取叶生茹之。
  5.《纲目》:段成式言青州防风子可乱荜茇,盖亦不然。荜茇气味正如胡椒,其形长一二寸,防风子圆如胡荽子,大不相侔也。
  〖药材及成分〗
  为胡椒科藤本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的未成熟果穗。产于云南、广东等地。9~10月间,果实由黄变黑时摘下,晒干。生用。 含胡椒碱、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丁香烯及芝麻素等。
  〖药性功效〗
  辛,热。归胃、大肠经。 本品辛热,善走胃肠,能温散肠胃痼冷,而具温中止痛之功。 温中止痛:主治肠胃痼冷,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此外,外敷也治牙痛。
  〖临床应用〗
  治疗牙痛:荜茇5g、高良姜3g、川椒25g、生川、草乌各0.5g、洋金花0.2g,上药置瓶中,加入75%酒精100ml,浸泡一周后加入樟脑2g,密封备用。用时可将干棉球蘸取药液适量,抹齿周围、并咬住棉球,吐出口中唾液。(《中原医刊》,1983;(6);22) 另方用荜茇10g、生草乌4g、甘松10g、白芷10g、冰片3g、细辛5g、鹅不食草6g。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0.3g#鼻。(《中级医刊》1983;18(6):29)
  〖使用禁忌〗
  无
  〖药理知识〗
  荜茇挥发油可增强动物耐缺氧能力,并可扩张冠脉,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荜茇酰胺有降血压作用。荜茇油非皂化物有降血脂作用。此外,荜茇挥发油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荜茇制剂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古验方>古籍《独选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太宗李世民得了“气痢病”,控制不住地放屁,经多方治疗均无效,于是下了皇榜征招能治此病的神医。一张姓人士揭榜献方,牛乳煎煮荜茇。太宗照此方食下,果然灵验。献的原方是:牛乳250克、荜茇15克同煎煮。取汁一半空腹喝下,日饮一次。
  唐刘禹锡对这件事也作了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牛乳荜茇治“气痢”有效。他认为“气痢”是由于寒热不调起,牛乳,性微寒,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之功效。荜茇,性温热,有温中散热、下气止痛之效。用牛乳和荜茇一寒一热使阴阳得到调和,所以适用此症。
  【中药化学成分】荜茇果实含胡椒碱(piperine),棕榈酸(palmitic acid),四氢胡椒酸(teTCMLIBahydropiperic acid),十一碳-1-烯-3,4-甲撑二氧苯(l-undecylenyl-3,4-methylene-dioxybenzene),哌啶(piperine),挥发油,N-异丁基癸二烯-反2-反4-酰胺(N-isobutyldeca-TCMLIBans-2-TCMLIBans-4-dienamide),芝麻素(sesamin),荜茇壬二烯哌啶(pipernonaline),荜茇十一碳三烯哌啶(piperun-decalidine),荜茇明宁碱(piperlonguminine),二氢荜茇明宁碱(di-hydropiperlonguminine),胡椒酰胺(pipercide),几内亚胡椒酰胺
  (guineensine),N-异丁基十八碳-2,4-二烯酰胺(N-isobutyloc-tadeca-2(E),4(E)-dienamide〕,N-异丁基二十碳-2,4-二烯酰胺[N-isobutyleicosa-2(E),4(E)-dienamide],N-异丁基二十碳-2,4,8-三烯酰胺[N-isobutyleicosa-2(E),4(E),8(Z)-TCMLIBienamide],荜茇壬三烯哌啶(dehydropipernonaline)。茎含荜茇明碱(piplar-tine,piperlongumine)。种子中含长柄胡椒碱(sylvatine),双异桉脂素(diaeudesmin]。
  【英文名】 FRUCTUS PIPERIS LONGI
  【别名】荜拔、鼠尾
  【制法】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长1.5~3.5cm,直径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残存或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颗粒状。小浆果球形,直径约0.1cm。有特异香气,味辛辣。
  【鉴别】
  (1) 本品粉末灰褐色。石细胞类圆形、长卵形或多角形,直径25~61μm,长至170μm,壁较厚,有的层纹明显。油细胞类圆形,直径25~66μm。种皮细胞红棕色,长多角形,壁连珠状增厚。淀粉粒细小,常聚集成团块。
  (2) 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硫酸1 滴,显鲜红色,渐变红棕色,后转棕褐色。
  (3) 取本品粉末0.8g,加无水乙醇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胡椒碱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 含4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丙酮(7:2: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褐黄色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77:23)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3nm。理论板数按胡椒碱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内标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二甲氨基苯甲醛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 精密称取胡椒碱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 含1mg的溶液。精密量取该溶液和内标溶液各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吸取4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本品中粉约0.25g,精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约8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至少30分钟,放置至室温后,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0ml与内标溶液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吸取4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胡椒碱(C17H19NO3) 不得少于2.5% 。
  【性味归经】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
  【用法用量】 1.5~3g。外用适量,研末塞龋齿孔中。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2000版
  荜茇
  拼音名:Bibo
  英文名:FRUCTUSPIPERISLONGI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188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longum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果穗由绿变黑
  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长1.5~3.5cm,直径
  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残存或脱落。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颗粒状。小浆果球形,直径约0.1cm。有特异香气,味
  辛辣。
  【鉴别】(1)本品粉末灰褐色。石细胞类圆形、长卵形或多角形,直径25~61μm,
  长至170μm,壁较厚,有的层纹明显。油细胞类圆形,直径25~66μm。种皮细胞红棕色,
  长多角形,壁连珠状增厚。淀粉粒细小,常聚集成团块。
  (2)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硫酸1滴,显鲜红色,渐变红棕色,后转棕褐色。?
  (3)取本品粉末0.8g,加无水乙醇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
  液。另取胡椒碱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
  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
  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丙酮(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
  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
  荧光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
  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褐黄色斑点。
  【检查】杂质不得过3%(附录ⅨA)。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第二法)测定,不得过11.0%。
  总灰分不得过5.0%(附录ⅨK)。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77:23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3nm。理论板数按胡椒碱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内标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二甲氨基苯甲醛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
  每1ml含1mg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精密称取胡椒碱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
  的溶液。精密量取该溶液和内标溶液各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
  匀,吸取4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本品中粉约0.25g,精密称定,置100ml
  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约8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至少30分钟,放置
  至室温后,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0ml与内标溶液2ml,置25ml
  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吸取4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
  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胡椒碱(C17H19NO3)不得少于2.5%。
  【炮制】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
  治牙痛。
  【用法与用量】1.5~3g。外用适量,研末塞龋齿孔中。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中国药典2005版
  名称:
  荜茇
  汉语拼音:
  Bibo
  英文名:
  FRUCTUS PIPERIS LONGI
  基原: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长1.5-3.5cm,直径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基都有果穗梗残存或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颗粒状。小浆果球形,直径约0.1cm。有特异香气,味辛辣。
  鉴别:
  (1)本品粉末灰褐色。石细胞类圆形、长卵形或多角形,直径25-61μm,长至170μm。,壁较厚,有的层纹明显。油细胞类圆形,直径25-66μm。种皮细胞红棕色,长多角形,壁连珠状增厚。淀粉粒细小,常聚集成团块。
  (2)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硫酸1滴,显鲜红色,渐变红棕色,后转棕褐色。
  (3)取本品粉末0.8g,加无水乙醇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胡椒碱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丙酮(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褐黄色斑点。
  检查:
  杂质 不得过3%(附录Ⅸ A)。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第二法)测定,木得过11.0%。
  总灰分 不得过5.0%(附录Ⅸ K)。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3nm。理论板数按胡椒碱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内标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二甲氨基苯甲醛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 精密称取胡椒碱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溶液。精密量取该溶液和内标溶液各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吸取4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本品中粉约0.25g,精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约8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至少30分钟,放置至室温后,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0ml与内标溶液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吸取4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胡椒碱(C17H19NO3)不得少于2.5%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味:
  辛,热。
  归经:
  归胃、大肠经。
  功效: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主治:
  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
  用法用量:
  1.5-3g。外用适量.研求塞龋齿孔中: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中西药分类:
  中药(药材及饮片)
中草药
    FRUCTUS PIPERIS LONGI
英文解释
  1. :  Long Pepper,  Fructus Piperis Lon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