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语 : 饮食 > 草木
目录
《草木 vegetation》
诗人: 徐寅 Xu Yin

  草木无情亦可嗟,重开明镜照无涯。菊英空折罗含宅,
  榆荚不生原宪家。天命岂凭医药石,世途还要辟虫沙。
  仙翁乞取金盘露,洗却苍苍两鬓华。
《草木 vegetation》
诗人: 梅尧臣 Mei Yaochen

  草木无处所,动摇知风形。
  今日万叶黄,昨日万叶青。
  青既渐衰变,黄亦渐凋零。
  人生恃岁月,种柏满郊垧。
No. 3
  亦作"艹木"。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Herbaceous and woody plants that
  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指荒野 That wilderness
  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No. 6
  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No. 7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 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佛教百科 Buddhist Encyclopedia
  【草木】 (譬喻)以譬受教法雨润之一切众生。(参见:三草二木)
英文解释
  1. :  vegetation
  2. n.:  greenery,  plant
  3. vi.:  ramble
近义词
绿叶, 绿树, 植物
相关词
古生物古生代泥盆纪生物植物自然中药植物学
香精香料生物化学报春花科
包含词
草木灰草木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