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科 > 草兔
目录
草兔
  学名:lepus capensis
  分类: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兔属
简介
  草兔又叫野兔,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及欧洲、俄罗斯和蒙古等地。它的体长为38—48厘米,尾长9—10厘米,体重为2—3千克。身体背面为黄褐色至赤褐色,腹面白色,耳尖暗褐色,尾的背面为黑褐色,两侧及下面白色。
草兔的耳朵
  草兔的耳朵可以向着它感兴趣的方向随意地灵活转动。当它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时或者见到一个没有见过的物体时,就会竖起警惕的双耳来仔细探听动静。相反,如果处在它认为是安全的环境中时,却会让耳朵向下垂。此外,它的耳朵还布满着无数的毛细血管,当它体内的热量过大时,它的耳朵还可以作为调节体温的散热器,竖立时可以散热,紧贴在脊背上时则可以保温。
草兔的眼睛
  草兔的眼睛很大,置于头的两侧,为其提供了大范围的视野,可以同时前视、后视、侧视和上视,真可谓眼观六路。但唯一的缺欠是眼睛间的距离太大,要靠左右移动面部才能看清物体,在快速奔跑时,往往来不及转动面部,所以常常撞墙、撞树,“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恐怕就取材于此。
草兔与喝水
  草兔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喝水的。草兔的胃生得很娇嫩,负担不了过多的水分。它体内所需要的水分大都是依靠食物提供的。由于每天取食大量的青草和青菜,里面都含有相当多的水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水分就足够了,如果再喝下一些水,就会造成负担,引起肠胃炎而拉稀,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不过,当草兔体内的水分缺乏时,它也会感到渴,也要喝一点水。
草兔和老鹰
  老鹰抓草兔,从空中先俯冲下来,用一只爪子抓住草兔的屁股,草兔一疼就会转身,身子就横过来了。老鹰的另一只爪子正好得劲,再一把抓住草兔的背部,这样草兔就跑不了了。老鹰抓稳了草兔,就飞上天,再松开爪子,把草兔扔下来摔死,然后才把草兔抓到山顶上去吃掉。可是,年龄大的草兔就不会让老鹰轻易得手。当鹰即将抓住它的一刹那,只见草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两只有力的后腿弹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蹬在了鹰的喙上,有时甚至能使鹰惨叫一声,扑腾了几下毙了命。
  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一般情况下,有经验的草兔都不会站在那儿白白等死,而是在鹰爪快抓到它时猛地打一个滚,使鹰的双爪抓空,巨大的俯冲力会使鹰在地上打个趔趄。草兔则趁机纵身跃起,没命地朝树林里跑去。它左突右窜,时而向西,时而向东,一直在曲线运动,即使被老鹰抓住了屁股,再疼也不回身,豁出命猛跑。但是长腿的毕竟跑不过带翅膀的,往往草兔刚钻进树林,后背就让赶上来的鹰爪抓住了。看来,事情本该结束了,可是草兔好像并不认命,它头也不回地驮着鹰专往林中的酸枣棵子和蒺藜狗子里钻。哪儿枝密它往哪儿跑,哪儿剌多它往哪儿钻,它不停地在荆棘丛中来回奔跑,玩命地把背上的鹰往剌上挂,结果尖利的枣刺和蒺藜刺把鹰挂得毛飞皮破,血肉模糊,疼得它一阵乱叫。眼前的窘境迫使它不得不松开抓兔的利爪,把兔子放走,然后试图从酸枣丛里钻出来。可是由于枣刺和蒺藜刺已大量地扎进它的身体,所以它越挣扎刺就扎得越多,越扑腾翅膀被树枝缠得就越紧,到最后,任凭它怎样努力,也无法从浓密的树棵子丛中脱出来,最后竟挂在荆棘丛里不动了。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草兔和老鹰
  老鹰抓草兔,从空中先俯冲下来,用一只爪子抓住草兔的屁股,草兔一疼就会转身,身子就横过来了。老鹰的另一只爪子正好得劲,再一把抓住草兔的背部,这样草兔就跑不了了。老鹰抓稳了草兔,就飞上天,再松开爪子,把草兔扔下来摔死,然后才把草兔抓到山顶上去吃掉。可是,年龄大的草兔就不会让老鹰轻易得手。当鹰即将抓住它的一刹那,只见草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两只有力的后腿弹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蹬在了鹰的喙上,有时甚至能使鹰惨叫一声,扑腾了几下毙了命。
  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一般情况下,有经验的草兔都不会站在那儿白白等死,而是在鹰爪快抓到它时猛地打一个滚,使鹰的双爪抓空,巨大的俯冲力会使鹰在地上打个趔趄。草兔则趁机纵身跃起,没命地朝树林里跑去。它左突右窜,时而向西,时而向东,一直在曲线运动,即使被老鹰抓住了屁股,再疼也不回身,豁出命猛跑。但是长腿的毕竟跑不过带翅膀的,往往草兔刚钻进树林,后背就让赶上来的鹰爪抓住了。看来,事情本该结束了,可是草兔好像并不认命,它头也不回地驮着鹰专往林中的酸枣棵子和蒺藜狗子里钻。哪儿枝密它往哪儿跑,哪儿剌多它往哪儿钻,它不停地在荆棘丛中来回奔跑,玩命地把背上的鹰往剌上挂,结果尖利的枣刺和蒺藜刺把鹰挂得毛飞皮破,血肉模糊,疼得它一阵乱叫。眼前的窘境迫使它不得不松开抓兔的利爪,把兔子放走,然后试图从酸枣丛里钻出来。可是由于枣刺和蒺藜刺已大量地扎进它的身体,所以它越挣扎刺就扎得越多,越扑腾翅膀被树枝缠得就越紧,到最后,任凭它怎样努力,也无法从浓密的树棵子丛中脱出来,最后竟挂在荆棘丛里不动了。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生态及经济意义:栖息在森林草原、草原、荒漠、半荒漠及其绿洲 。草兔终生生活于地面,不掘洞,善于奔跑,多在夜里活动。幼兔出生即具毛被,能睁眼,不久就能跑。草食性,以嫩枝、叶、树皮、杂草、农作物的禾苗或蔬菜瓜果等绿色植物为食。初夏开始繁殖。年繁殖2—3窝,每窝2—6仔。主要天敌是狐、狼、艾鼬、鹰、鵟、雕等。皮毛可以利用,但质量一般,肉可食用,由于其分布区狭窄,数量又少,所以经济价值不大,但因其常常危害农作物及苗木,害大于益。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草业百科
  害鼠名草兔
  害鼠学名Lepus capensis Linnaeus
  害鼠别名蒙古兔、野兔、兔子
  害鼠图片
  形态特征体形中等大小。耳甚长,前折时明显地超过鼻端,且耳尖具窄而明显的黑色。尾较长,连端毛略等于后足长。冬毛长而蓬松,背部为沙黄色,并有间断而不甚明显的黑色波纹。背部还有一些白色针毛伸出于毛被之外。腹面白色。鼻与额部的毛黑尖较长,所以这个区域毛色较暗。鼻部两侧各有一个圆形浅色区,并向后方延伸经眼周而至耳基部。耳内侧呈污白色,边缘部分毛长而密,外侧前部的毛色与额部相同,后部毛色与颈背部相同,尖端有一窄的黑棕色斑。颈部背方毛呈浅棕色。臀部为沙灰色。体侧具黑尖的毛渐少,而具浅棕色毛尖的毛增多。腹部和后腿前部均为白色。颈下方和四肢外侧为浅棕黄色。夏毛毛色较深,呈淡棕色。体侧白色针毛较冬毛少得多。因为草兔分布很广泛,毛色也因地而异,且变化极大,通常北方地区毛色淡,白色针毛多。颅全长不超过90mm。鼻骨较长,其最大长度大于额骨中缝之长,后端宽度显然大于前端。两鼻骨中部的宽度大于框后宽,后端宽度大于上齿列长。额部前部微凹,两则边缘略向上伸,后部隆起。眶后突甚发达,呈三角形。顶骨微隆。成体的顶间骨无明显界线,枕骨斜向后倾,上方中部有一略成长方形的上枕骨。门齿孔后部1/3处,有一小段向外扩张,腭骨较短,其长度显然小于翼骨间宽。听泡虽然凸出,但不及中亚兔大,宽度不超过两听泡间距离的70%。颧弓位于眼下侧,其后端斜向上方。下颌关节面较中亚兔大,但并不特别向后伸。上颌两对门齿,前方一对较大,横切面略成长方形,其前面内侧有一沟,齿根甚长,向后伸至上颌骨与前颌骨的骨缝附近;后方一对门齿较小,呈椭圆柱状,第一上前臼齿较小而短,前方具有浅沟。第二至五臼齿的咀嚼面由二条齿嵴组成,齿侧嵴间有沟。最后一枚臼齿呈细椭圆形,下颌门齿1对,第一下前臼齿的前方具有二条前沟,其咀嚼面由3条齿嵴组成。
  生态特征草兔的栖息环境十分广泛,东北地区栖息于松辽平原的草地和农田中,但以河谷柳丛及苔草丛中最多。在内蒙古自治区,栖息于山坡及灌木丛中。特别喜欢居于柳树和榧树丛生的河谷地带,以及干涸了的泥沼地带。草兔一般没有固定的洞穴,但雌兔在产仔和哺乳期间有较固定的洞穴,而这些洞穴大多数是利用狐、獾等动物的废弃洞。洞口直径30-40厘米,3个洞口,洞道长达10-20米;但草兔自己挖的洞只有一个洞口,长度也只有5米左右。洞口外常常有足迹和粪便。粪便较羊粪小,卵圆形。雌兔外出时常用土及杂草掩盖洞口,雌雄兔不同居。草兔以植物为食。作物种子、地下块茎、青草、树皮和嫩枝等是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偶尔也食树苗和树叶等。喜欢饮水,干旱季节特别是冬季在河边等水源附近常见到它的足迹。平时白昼卧伏休息,日落开始觅食活动,至次日凌晨停止。夏季白昼亦有时外出活动。一般不结群,单独活动。觅食活动次数与食物多少有关。当冬季食物缺乏时,特别是降雪以后,常常可以在雪地上看到密集纵横交错的足迹。而食物充足时仅在面积不大的一块地方取食。草兔的活动常常有固定路线。其活动距离可长达1公里左右。当遇到危险时,两耳紧贴颈背,后足蹬地,可迅速奔跑1-2公里。平时活动速度较慢,两耳竖立,运动时呈跳跃状,其足迹特点是两前足迹前后交错排列,两后足迹平行对称,呈“*”形。草兔常利用保护色(土黄色)逃避危险。往往当人们走到它面前或从其身体跨过而不逃跑。当猛禽追捕时,则时而迅速奔跑,时而突然停止,迂回曲折,直至逃到隐蔽物下为止。每年冬末开始交配,初春时产仔。在较寒冷的东北地区于2月份即可见到幼兔,而在河北省12月份尚捕到过体重仅700克的幼兔。在北方地区大约年产2-3窝,长江流域每年可产5-6窝。哺乳期仍可进行交配。雨季停止繁殖。幼兔出生后1个月左右即可独立生活。哺乳期的母兔,在觅食时常以杂草或土覆盖洞口。有些母兔仅在隐蔽处挖一深约30厘米的坑穴内产仔。除其觅食外,均卧于穴内哺育幼兔。幼兔稍大后,母兔除哺乳时同居外,平时母兔隐蔽在仔兔附近。当遇危险时,母兔明显出现。将目标引向自己,以保护幼仔,将敌害引开后,经3-4小时再回到仔兔附近。草兔没有长距离迁移现象,但可随环境变化进行短距离迁移。靠近山区农田中的草兔,由于春季耕作活动频繁,大多数逃向山区,进入夏季后又返回农田中生活。天敌,猛禽中的苍膺(Accipiter gentilis)、兽类中的狐(Vulpes vulpes )和狼(Canis lupus)以及鼬科动物等善食该兔。
  分布范围草兔分布较为广泛,自北部的黑龙江与内蒙古向南可达长江流域,甚至云南和贵州也发现有草兔的分布。
  防治方法由于草兔属于毛皮动物,是一种宝贵资源,因而防治工作应结合狩猎进行。通常用枪击法。要求猎手枪法准确、动作敏捷。射击时,兔若迎面跑来应瞄准其前足;若侧面跑过,应瞄准其头部;若与猎者同向逃窜,应瞄准其尾端。其次可用活套、踩夹、张网等方法捕捉。活套可用10多根马尾搓成细绳或22号铁丝制成,直径约15厘米左右,置于洞口或经常出没的道路上,套距地面约18厘米左右,当兔的头部进入活套后,便极力挣扎,促使活套收紧而把兔勒死,踩夹也应置于洞口或其通道上,但要进行伪装。在危害严重而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亦可应用10%磷化锌毒饵消灭之。
英文解释
  1. lat.:  lepus capensis
近义词
野兔, 塔里木兔, 莎车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