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陝西 >鹹陽 >興平市 > 茂陵博物館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茂陵博物館投訴電話鹹陽旅遊投訴電話:0910-3210445
  陝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29—85261437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茂陵博物館位於霍去病墓前,館藏文物豐富,在3730件文物中,有14件被定為國寶。附近還有衛青、李夫人、金日蟬等大小陪葬墓20餘座。館內亭臺樓閣、浮橋臨池、蒼鬆翠柏、緑波蕩漾、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每年都吸引近40萬的中外遊客。
  茂陵博物館位於鹹陽與興平之間的五陵塬上,距西安約40公裏,是以漢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蜚聲海內、外的西漢斷代史博物館。占地面積121486平方米,館藏文物4100餘件,國寶級文物14件。其中石伏虎、鎏金馬、玉鋪首、四神空心磚等文物多次在美國、英國、日本、法國、韓國、加拿大、新加坡、摩納哥、香港等國傢和地區展出,引起轟動。
  此外,茂陵博物館還十分註重開發獨具民族特色的旅遊項目,並投資890萬元興建了一座水上大型文化、娛樂場所茂陵漢宮,其中供遊客垂釣、遊列的浮橋和欣賞漢代樂舞的古樂廳,水上餐廳有多功能娛樂廳、仿漢四合院等已對外開放。
  茂陵和霍去病墓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多年來,在全國勞模、國傢有突出貢獻專傢、館長王志傑(研究員)的帶領下,全館職工發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服務遊客,完善自我”的茂陵臥牛精神,將原來僅有3600平方米面積,20件文物的小小文管所,發展成融文物、古建、園林於一體的著名旅遊觀光勝地。如今館內園林景色宜人,仿漢建築群林立,亭臺樓閣、碧波蕩漾、蒼鬆翠柏、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遊覽內容豐富,“戲觀茂陵一絶、琳池魚追遊人”、千年編鐘展演,聆聽悅耳古麯,夜景流光溢彩,浮橋噴泉迷人;欣賞《漢武帝故事造像藝術展覽》,遐想那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歷史境界,令人身臨其境,嘆為觀止。乘坐羊拉車、馬拉車、騎駱駝、騎毛驢觀光漫遊,獨具趣味,其樂無窮。工作人員服務熱情、耐心細緻、文明規範,給遊客以賓至如歸之感。國傢領導人李瑞環來茂陵視察時,欣喜的說:“茂陵不光有個很好的博物館,還有一個優美的環境,我走到那裏,就把茂陵宣傳到那裏,全國所有的博物館都應建成這樣的博物館。”加拿大國立文化代表團團長、香港美術大學教授時學顔先生參觀後在留言簿上寫道:“從加拿大至中國陝西茂陵博物館,乘飛機、火車、汽車已走了萬裏路,看到茂陵工作的成就,就覺得再跑萬裏也不虛此行,此地不僅文物寶貴、陳列內容豐富、四周環境也充分表現出中國文化悠久歷史以及中國勞動人民的偉大貢獻。”
No. 2
  茂陵博物館
  位於陝西省鹹陽與興平之間的五陵塬上,距西安約40公裏,是一座以漢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蜚聲海內、外的西漢斷代史博物館。
  四十多年來,茂陵博物館從原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擴大到121486平方米,建築面積由原來的200平方米發展到15805平方米,館藏文物由原來的20件增加到4100餘件,國寶級14件。其中石刻伏虎、出土文物鎏金馬、玉雕鋪首、四神空心磚、陶水管等多次到美國、英國、日本、法國、韓國、摩納哥、香港、臺灣等國傢和地區展出,引起轟動。
  茂陵是漢武帝劉徹之陵墓,西漢帝王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由於陵的所在地原屬漢代槐裏縣之茂鄉,武帝建陵於此,故稱茂陵。
  劉徹(公元前157—前87年),是西漢第五位皇帝,在位五十四年,勵精圖治,鞏固並加強了我國多民族的統一,形成了西漢一代的鼎盛局面,是我國歷史上很有作為的封建帝王。
  《漢書·武帝紀》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初置茂陵邑”,茂陵營建,共歷時五十三年,據史書記載,把全國每年賦稅收入的三分之一,花費在陵墓的修建上,因此,陵體高大宏偉,形為方錐,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前117年),是西漢武帝時期傑出的青年將領。他十八歲起領兵作戰,二十四歲病逝,短暫的一生,六次率兵平定西部邊陲,取得了决定性的勝利,為西漢王朝的統一、鞏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武帝為紀念他生前河西大捷的戰功,特在茂陵旁修建了一座象徵祁連山的墓塚,境界逼真,墓上有各種巨型石刻群,手法簡練,氣勢渾厚,達到形神兼備的藝術化境,是我國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素為中外藝術大師所贊仰。
  茂陵博物館是融文物、古建、園林為一體的西漢斷代史博物館,為全國最早的西漢歷史文物與陵墓現場保護管理機構。館藏文物數量多、品位高,展品絢麗多彩,是我 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文化藝術結晶。博物館環境優美,景觀迷人,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茂陵博物館先後榮獲國傢、省(部)、市級奬勵150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