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指夏天食量減少,身體消瘦。有的地區叫疰夏(zhùxià)。 |
|
苦夏就是指在進入夏季後由於氣溫升高,出現胃口下降不思飲食進食量較其他季節明顯減少並伴有低熱(體溫在37℃--37.4℃之間波動)身體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和體重減輕的現象。苦夏其實並不是病,不過嚴重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b以利於調整植物神經功能消除苦夏癥狀。
引起“苦夏”的原因大約有兩種:一種是體質因素,平時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較虛弱,如果飲食失節,饑飽失宜,偏嗜生冷,損壞腸胃,以致抵抗力減弱,就很容易患“苦夏”。二是氣候因素,夏季天氣炎熱,空氣中濕度較高,暑濕邪氣乘虛而入,人們白天身處炎日之下,夜晚納涼露宿,或吹風扇,開空調過量,暑因寒發,容易得病。
【關於苦夏的美文】
苦夏
作者:馮驥纔
這一日,終於撂下扇子。來自天上清爽的風,忽吹得我衣袂飛舉,並從袖口和褲管鑽進來,把周身溜溜地撫動。我驚訝地看着陽光下依舊奪目的風景,不明白從前那個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裏去了。
四季是來自於宇宙的最大的拍節。在每一個拍節裏,大地的景觀便全然變換與更新,四季還賦予地球以詩,故而悟性極強的中國人,在絶句中確立的法則是:起,承,轉,合。這四個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質。起始如春,承續似夏,轉變若秋,合攏為鼕。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輪?為此,天地間一切生命都依從這一拍節,無論歲歲枯榮與生死的花草百蟲,還是長命百歲的漫漫人生。然而在這生命的四季裏,最壯美和最熱烈的不是這長長的夏麽?
女人們孩提時的記憶散布在四季;男人們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裏。這是由於我們兒時的伴侶總是各種各樣的昆蟲。蜻蜓、天牛、螞蚱、螳螂、蝴蝶、蟬、螞蟻、蚯蚓,此外還有青蛙和魚兒。它們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種昆蟲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快樂。甚至我對傢人和朋友們記憶最深刻的細節,也都與昆蟲有關。比如妹妹一見到壁虎就發出一種特別恐怖的尖叫,比如鄰傢那個斜眼的男孩子專門殘害蜻蜓,比如同班一個最好看的女生頭上花形的發卡,總招來蝴蝶落在邊上;再比如,父親睡在鋪了涼席的地板上,夜裏翻身居然壓死了一隻蝎子。這不可思議的事使我感到父親的無比強大。再後來父親挨鬥,挨整,寫檢查;我勸慰和寬解他,怕他自殺,替他寫檢查——那時我最初寫作的內容之一。這時候父親那種強大感便不復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發生了變化。
在快樂的童年裏,根本不會感到蒸籠般夏天的難耐與難熬。唯有在此後艱難的人裏,纔體會到苦夏的滋味。快樂把時光縮短,苦難把歲月拉長,一如這長長的仿佛沒有盡頭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歡談自己往日的苦楚與磨礪。相反,我卻從中領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穫都壓在這沉甸甸的苦字下邊。然而一般的苦字下邊有一無所有。你用盡平生的力氣,最終收穫與初始時的願望竟然去之千裏。你該怎麽想?
於是我懂得了這苦夏——它不是無盡頭的暑熱的折磨,而是我們頂着毒日頭默默有堅忍的苦鬥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對手給的,那就是要把對手的壓力吸入自己的骨頭裏。強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衹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纔會感到自己屬於強者,也許為此,我的寫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傢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愜意的秋天裏開花結果?我卻每每進入炎熱的夏季,反而寫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身的苦夏,鍛造出我這個反常的性格習慣。我太熟悉那種寫作久了,汗濕的胳膊粘在書桌的玻璃上的美妙無比的感覺。
在維瓦爾的《四季》中,我常常衹聽“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動,勝過春之蓬發、秋之燦爛、鼕之靜穆。友人說“夏”的一章,極盡華麗之美。我說我從中感受到的,確是夏的苦澀與艱辛,甚至還有一點兒悲壯。友人說,我在這音樂情境裏已經放進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點點頭,並告訴他我的音樂體驗。音樂的最高境界是超越聽覺;不衹是它給你,更是你給它。年年夏日,我都會這樣體驗一次夏的意義,從而激情迸發,心境昂然。一手撐着滾燙的酷暑,一手寫下許多文字來。
今年我還發現,這伏夏不是被秋風吹去的,更不是給我們的扇子轟走的——
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為,夏天的最後一刻,總是它酷熱的極緻。我明白了,它是耗盡自己的一切,纔顯示出夏的無邊的威力。生命的快樂是能量淋漓盡致的揮發。但誰能像它這樣,用一種自焚的形式,創造出這火一樣輝煌的頂點?
於是,我充滿了夏之崇拜!我要一連跨過眼前遼闊的秋,悠長的鼕和遙遠的春,在一次與你相遇,我精神的無上境界——苦夏! |
|
苦夏就是指在進入夏季後由於氣溫升高,出現胃口下降不思飲食進食量較其他季節明顯減少並伴有低熱(體溫在37℃--37.4℃之間波動)身體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和體重減輕的現象。苦夏其實並不是病,不過嚴重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B以利於調整植物神經功能消除苦夏癥狀。所以,多食瓜果可以度苦夏。
引起“苦夏”的原因大約有兩種:一種是體質因素,平時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較虛弱,如果飲食失節,饑飽失宜,偏嗜生冷,損壞腸胃,以致抵抗力減弱,就很容易患“苦夏”。二是氣候因素,夏季天氣炎熱,空氣中濕度較高,暑濕邪氣乘虛而入,人們白天身處炎日之下,夜晚納涼露宿,或吹風扇,開空調過量,暑因寒發,容易得病。 |
|
苦夏
作者:馮驥纔
這一日,終於撂下扇子。來自天上清爽的風,忽吹得我衣袂飛舉,並從袖口和褲管鑽進來,把周身溜溜地撫動。我驚訝地看着陽光下依舊奪目的風景,不明白從前那個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裏去了。
四季是來自於宇宙的最大的拍節。在每一個拍節裏,大地的景觀便全然變換與更新,四季還賦予地球以詩,故而悟性極強的中國人,在絶句中確立的法則是:起,承,轉,合。這四個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質。起始如春,承續似夏,轉變若秋,合攏為鼕。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輪?為此,天地間一切生命都依從這一拍節,無論歲歲枯榮與生死的花草百蟲,還是長命百歲的漫漫人生。然而在這生命的四季裏,最壯美和最熱烈的不是這長長的夏麽?
女人們孩提時的記憶散布在四季;男人們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裏。這是由於我們兒時的伴侶總是各種各樣的昆蟲。蜻蜓、天牛、螞蚱、螳螂、蝴蝶、蟬、螞蟻、蚯蚓,此外還有青蛙和魚兒。它們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種昆蟲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快樂。甚至我對傢人和朋友們記憶最深刻的細節,也都與昆蟲有關。比如妹妹一見到壁虎就發出一種特別恐怖的尖叫,比如鄰傢那個斜眼的男孩子專門殘害蜻蜓,比如同班一個最好看的女生頭上花形的發卡,總招來蝴蝶落在邊上;再比如,父親睡在鋪了涼席的地板上,夜裏翻身居然壓死了一隻蝎子。這不可思議的事使我感到父親的無比強大。再後來父親挨鬥,挨整,寫檢查;我勸慰和寬解他,怕他自殺,替他寫檢查——那時我最初寫作的內容之一。這時候父親那種強大感便不復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發生了變化。
在快樂的童年裏,根本不會感到蒸籠般夏天的難耐與難熬。唯有在此後艱難的人裏,纔體會到苦夏的滋味。快樂把時光縮短,苦難把歲月拉長,一如這長長的仿佛沒有盡頭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歡談自己往日的苦楚與磨礪。相反,我卻從中領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穫都壓在這沉甸甸的苦字下邊。然而一般的苦字下邊有一無所有。你用盡平生的力氣,最終收穫與初始時的願望竟然去之千裏。你該怎麽想?
於是我懂得了這苦夏——它不是無盡頭的暑熱的折磨,而是我們頂着毒日頭默默有堅忍的苦鬥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對手給的,那就是要把對手的壓力吸入自己的骨頭裏。強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衹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纔會感到自己屬於強者,也許為此,我的寫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傢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愜意的秋天裏開花結果?我卻每每進入炎熱的夏季,反而寫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身的苦夏,鍛造出我這個反常的性格習慣。我太熟悉那種寫作久了,汗濕的胳膊粘在書桌的玻璃上的美妙無比的感覺。
在維瓦爾的《四季》中,我常常衹聽“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動,勝過春之蓬發、秋之燦爛、鼕之靜穆。友人說“夏”的一章,極盡華麗之美。我說我從中感受到的,確是夏的苦澀與艱辛,甚至還有一點兒悲壯。友人說,我在這音樂情境裏已經放進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點點頭,並告訴他我的音樂體驗。音樂的最高境界是超越聽覺;不衹是它給你,更是你給它。年年夏日,我都會這樣體驗一次夏的意義,從而激情迸發,心境昂然。一手撐着滾燙的酷暑,一手寫下許多文字來。
今年我還發現,這伏夏不是被秋風吹去的,更不是給我們的扇子轟走的——
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為,夏天的最後一刻,總是它酷熱的極緻。我明白了,它是耗盡自己的一切,纔顯示出夏的無邊的威力。生命的快樂是能量淋漓盡致的揮發。但誰能像它這樣,用一種自焚的形式,創造出這火一樣輝煌的頂點?
於是,我充滿了夏之崇拜!我要一連跨過眼前遼闊的秋,悠長的鼕和遙遠的春,在一次與你相遇,我精神的無上境界——苦夏! |
|
小說《苦夏》圖書信息
版權信息
作 者: 葉雨蒙 著
出 版 社: 作傢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3-1-1
字 數: 290000
頁 數: 358
開 本: 32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6325660
包 裝: 平裝
定價:¥22.00
編輯推薦
繼《黑雪》、《漢江血》等暢銷書之後,作傢葉雨蒙潛心準備八年,推出朝鮮戰爭最新力作《苦夏》。紀念朝鮮停戰五十周年,力現最後一戰悲壯慘烈!
內容簡介
該書講述女文工隊員苦夏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悲情故事。出身於地主家庭的女中學生苦夏,16歲時在營長藺有亮的引薦下,參軍並當了師文工隊員。入朝參戰前夕,在藺有亮及各級組織的動員下,苦夏極不情願地嫁給了作戰英勇的老紅軍團長翟玉祥。後者答應了苦夏的約法三章。在1953年停戰前的最後絞雜中,翟玉祥、藺有亮以及苦夏的文工隊戰友一個個捐軀沙場……該書是作者繼《黑雪》《漢江血》推出的又一戰爭文學力作。
目錄
序幕
這位不久前病故的前志願軍女文工隊員,她的故事並沒有隨她消逝
第一章
那新縫製的例假帶兒和媽媽臨行的囑咐,都是我以後遭遇麻煩的最早預兆
第二章
春紅大姐枕畔的發香陣陣襲來,漸漸抵消着我被頭上的異味兒
第三章
肥壯的黃驃馬不緊不漫地跑過廟臺,馱着一個揮動皮鞭的老團長
第四章
一種本能驅使我騰地站起來,不顧王隊長的勸阻奪門而出!
第五章
在人群的簇擁中,我騎在高高的馬背上,隨着樂麯聲行進
第六章
這一泡尿引起的風波,表示我們將從此告別和平環境
第七章
望着二人那風雨中蹣跚邁步的身影,我忽然兩眼發酸,淚水和着雨水滴滴滾落
第八章
他們難以割捨的絶不是戰爭本身,而是留在異國土地上的青春歲月
第九章
那時我看見星光下指導員剪得青皮似的頭,心中突然升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第十章
面對幾個梳小辮子的中國女兵,那些美軍俘虜也許會離開那個藏身之洞?
第十一章
摘下那塊手錶上交,我倒像摘下一塊心病,一下子輕鬆了許多
第十二章
眼前翟玉祥鐵青的臉和黑乎乎的槍口,令我渾身發抖,魂飛魄散
第十三章
這一聲令人極度恐懼的慘叫在夜空中響起,久久飄蕩
第十四章
張股長嚮北走遠,隱入山林……從此我們再沒有見到他
第十五章
在東方熹微的晨光裏,我仿佛第一次發現,他的面容竟是那樣年輕俊美
第十六章
我跳到坑裏,把自己頭上早已淋濕的軍帽摘下,戴在她的斷頸上
第十七章
人們在生死臨界綫上接受戰爭的考驗——1953年那硝煙彌漫的苦夏令我無法言說
第十八章
忽然一聲轟響,煙塵驟起,那團乳黃色的綢料被氣浪摧得騰空飄飛而起,離我遠去
尾聲
他們和那些陣亡的美軍士兵,都是在同樣的青春年華棄屍於同一塊土地 |
|
- : Ku X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