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山西 >临汾 >洪洞县 > 苏三监狱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苏三监狱
苏三监狱
苏三监狱
苏三监狱
苏三监狱
苏三监狱
苏三监狱
  苏三监狱联系方式地址:洪洞县政府院内西南。
  邮编:041000苏三监狱投诉电话临汾旅游投诉电话:0357-2015547
  山西省旅游投诉电话:0351-7325012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苏三监狱景区荣誉aa景点苏三监狱门票价格15元苏三监狱节庆活动尧都国际锣鼓艺术节10月11日至20日
  临汾市都会举行大型锣鼓表演,在市中心的露天广场上,来自省内外的锣鼓高手云集于此,各自亮出自己的拿手曲目,一争高下。鼓声节奏感强,雄壮威武,声音可以传到数十里开外。
  山西锣鼓历史悠久,是山西民间文化艺术的精粹,据说,早在尧舜时,山西人就用锣鼓来表达喜庆。这种世代延续的山西锣鼓不仅种类多,而且表演方式也是千姿百态。领鼓者头顶着鼓,脚上架着鼓,两耳挂着鼓,双肩还扛着鼓,仍能上翻下跃,仰打侧击,表现了极高的技巧。
  尧是中国史前传说中的一位帝王,姓伊祁氏,号陶唐,所以又称为唐尧,他曾建都于平阳(今临汾)。相传在尧统治时,天上有九个太阳,还有很多凶猛的野兽也不时出来伤人,尧便派后羿射下8个太阳,消灭害人的野兽。此外,他还亲自带兵去讨伐南方的部族,并启用鲧来治理洪水。他的文治武功一直为天下百姓所传诵,是“三皇”之首。
  苏三监狱最佳旅游时间春、秋两季。苏三监狱特别提醒每年十月是壶口瀑布水量最大的时候,也是去壶口旅游的最好的时候,由于气温较低,须携带后衣服。摄影的最佳时候在5月到7月之间,由于瀑布附近水雾较大注意摄影器材的防潮。苏三监狱美食临汾当地的餐饮仍以面食为主,油炸食物,杂粮细做是当地的特色,在临汾市解放路有不少上档次的饭店,价格也比较合理,饭菜口味兼顾南北。当地特色小吃有烧麦、元宵、羊杂烩、油炸馓子、猪血灌肠等,一般在路边的小吃摊上就可以尝到。
  小吃:烧麦太后御膳泡泡糕油炸馓子元宵
  苏三监狱住宿临汾市拥有众多宾馆饭店,市区中心的解放路是宾馆较集中的地方,这里有十多家设施齐备、环境舒适、服务优良的宾馆,而且这条街道本身十分干净整洁,是你下榻的首选之地。在选择住宿地时,还要考虑到出游的交通是否方便。该区其它各市县如候马、洪洞、翼城等都拥有自已的宾馆、旅馆,条件设施以及服务等各方面也都不错。苏三监狱购物临汾市内购物环境不错,市内商场、大厦、各类市场货源充足,品种较多,游玩过程中若是有余暇的话,不妨去市内的商业街逛一逛,既可以看看当地的民风,又可以买到一些有当地特色的小商品。苏三监狱玩法参观、旅游、
  “苏三监狱”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的惟一一座明代形制的监狱,也是现存最早的监狱。由于明代北京名妓苏三在洪洞蒙冤落难时,就囚禁于此,其后随着苏三故事的思念着心上人王景隆时,王景隆已考中进士,升任了山西巡按。王景隆虽听说苏三被卖到洪洞,但不了解实情,得知苏三一案后,密访洪洞县,探知了案情,下令火速押解此案全部人员到太原,解救了苏三,制裁了真正的罪犯。苏三奇冤得以昭雪,又与心上人终成眷属,这一段传奇曲折动人,脍炙人口,囚禁过苏三的监狱也随之备受瞩目。
  因话本和戏剧而闻名的苏三,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玉堂春落难逢夫的故事,就发生在山西洪洞县,直到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王景隆是苏三的同乡这个情节,就是从苏三的供词里发现的。
  苏三,原名周玉姐,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六岁时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遂改姓为苏。她到妓院前已有二妓,故取名三儿,“玉堂春”是她的花名。官宦子弟王景隆冶游相遇苏三,一见钟情,过从甚密。苏三要王景隆发奋上进,誓言不再从人。王景隆离京归里,虽对苏三不能释然,但奋志读书,二次进京应试,考中第八名进土。在王景隆返家之际,苏三被鸨儿以一千二百两银子的身价,卖给山西洪洞马贩子沈燕林为妾。沈燕林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沈燕林带苏三回到洪洞,皮氏顿生歹心,与赵昂合谋毒死沈燕林,诬陷苏三。初审时洪洞县衙将皮氏与苏三收监。赵昂从皮氏家中拿出一千余两银子行贿。知县王氏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苏三受刑不过,只得忍屈画押,被判死刑,监于死牢中,皮氏却消遥法外。正当苏三在洪洞死牢含冤负屈之际,适值王景隆升任山西巡按。王景隆在此前虽风闻苏三被卖到洪洞,但未知真情,故到任伊始先急巡平阳府,得知苏三已犯死罪,便密访洪洞县,探知苏三冤狱案情,即令火速押解苏三案件全部人员至太原。王景隆为避亲审惹嫌,遂托刘推官代为审理。刘氏公正判决,苏三奇冤得以昭雪,真正罪犯伏法,贪官王氏被撤职查办,苏三和王景隆有情人终成眷属。
  苏三有幸,传奇般同王景隆团聚。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热忱地写了《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警世通言》,流传后世。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又编为《苏三起解》、《玉堂春》等,广为演出。
  由于苏三故事曲折动人,当年的“苏三供堂”、“苏三监狱”由此闻名,长时期内被人们保存维修。“苏三供堂”即洪洞县衙大堂,为明洪武二年知县杨茂所建。清康熙三十四年因地震坍塌,后又重建。光绪四年知县艾绍濂又全修大堂。曾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幸毁于1977年。据传,苏三在此供堂,含冤入监,三次受审。
  现在看到的这座长约30米,深20米的古式大厅,就是当年的县衙。它始建于元朝中期,清乾隆时重修,1972年与苏三监狱一同被拆毁,1984年洪洞县政府依原样重建了这所大厅和苏三监狱。当年苏三就是在这里三次受审,屈打成招,因此这座县衙被称作“苏三供堂”。置身其中,不由得会有一种森严威迫的感觉。
  亲自体验一下中国明代的监狱情形。大堂口右角处的这道拱形门,就是监狱的大门。监门与大堂口紧紧相连,提审犯人相当方便。整座监狱设计格外精心,构造十分独特。
  请看,入门处的照壁把大门堵得十分严实,从外边根本看不到里边的情形,只有走到跟前,才发现右侧可以进去。进去后的通道很狭窄,并且要接连转过四个呈直角的拐弯,穿过这一道比一道窄小的门,才能进入更窄更长的通道。这道通道仅1.7米宽,两边分布着对称的12个小房间,这就是监禁普通犯人的牢房。这些牢房房门低矮,窗户很小,上边竖立着几根粗壮结实的木棂,只留下几道小缝,用来透亮通气。牢房中终年不见阳光,潮湿阴森,墙上挂着水珠,小土炕距地不足一尺,囚犯只有蜷起身子,缩作一团,才能躺在炕上。牢房外顶檐之间,通道之上,密布铁丝编织的大网,网上挂着铜铃,犹如天罗地网,囚犯根本逃不出去。通道南端的两间房间为禁房,是看守狱卒的住处。
  禁房两侧大墙半腰上的神龛,就是狱神庙口神龛中有3尊砖刻的神像。请看,中间坐着的是狱神,形象为老者,面色和善,凡是狱中的囚犯都要拜狱神,寻求一点安慰。狱神旁边站着的是小鬼,凶神恶煞,面目狰狞,仿佛在威胁囚犯只能老老实实,不能乱说乱动,不能在狱中有任何不轨。
  狱神庙左下方墙根处的小洞,就是死囚洞,俗称老虎屁股口它直通大街,平时用砖砌着,需要用时才打开。因为犯人一旦死在监狱中,绝不允许从监狱的门抬出去,只能通过这个洞拖出去,因此被称作死囚洞。又因为死囚牢俗称虎头牢,牢门为虎口,人活着被虎口吞进去,死了从死囚洞出来,死囚洞也就被俗称“老虎屁股”了。
  与狱神庙相对的就是死囚牢。请看墙上青面獠牙、怒目圆睁、凶猛无比、很像老虎头的动物,名字叫做“狴犴”。狴犴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凶猛动物,传说龙生九子不成龙,第四子名字叫狴犴,“形似虎,有威力,平生好讼,故立于狱门旁。”明朝常把它的头像画在监狱门上,因此它也作为监狱的代称。由于它像虎,后来的人便误认为是虎头,所以以讹传讹,死囚牢被称作了“虎头牢”。
  当年犯人被判死刑,等候上级批示及行刑之前,都关押在死囚牢中。苏三当时就关在这死囚牢中,“苏三监狱”,指的正是这里。
  死囚牢大门是双门双墙,形成高1米、宽1米、长近3米的通道,两端各有一道门槛和门扇,一道朝右开,一道朝左开,是明代标准的死囚牢门,坚固异常,进门必须弯腰两次。请大家进门时注意安全。
  死囚牢内是一封闭的小四合院。北面的砖砌窑洞被称作“枕头窑”,西边一间关押过苏三,因而叫做“苏三牢房”。
  院心的这眼小井称为“苏三井”,苏三在这里打水,还在旁边的黄沙石凿成的石槽中洗衣服。这眼井深约两米,井口很特别,仅在一块三四十厘米多厚的大青石中间凿碗口大的孔,直径约23厘米,人无法把头伸进洞中,是专门为防止囚犯投井自杀而设计的。井口的周围,留下了一道道被井绳磨出的深深的痕迹,说明了这座死囚牢年代的悠久。
  死囚牢的墙从外表看,并无任何特别之处,实际上这里的墙体厚达1.1米,南围墙更厚至1.7米,墙高6米,外为青砖所砌,内部却是流沙,只要有人在墙上打洞,沙子便会从洞中流出,犯人永远也甭想在墙上挖洞逃走。这是一种多么简单省力又行之有效的防范方法啊。
  这里阴森可怖,又壁垒森严,插翅难逃,一位蒙冤受难的弱女子被监禁在此等待着死神的降临,苏三的内心情感我们怎么想象都不会过分。俱往矣,如今留给我们的只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曲折动人的苏三故事,以及这座建筑风格独特的古代监狱,让我们沉思,使我们感慨,令我们浮想联翩。
  文物专家王冶秋诗云:虎头牢里羁红装,一曲搅乱臭水浆。王三公子今何在,此地空余丈八墙。
No. 2
  位于洪洞县城内,监狱始建于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是国内唯一一处保存完整的明代县衙监狱。曾毁,1984年按原状修复。监狱占地600多平方米。相传,戏剧名作《玉堂春》中的主角原型苏三就曾囚禁于此。 《玉堂春》剧中描写了明朝年间,北京有个名妓叫玉堂春,真名苏三。她天生丽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同贵公子王景隆结识,两情投意合,立下山盟海誓,一个非王景隆不嫁,一个非玉堂春不娶。这王景隆初与苏三结识时,有好几万两银子,经不住老鸨连敲带榨,没有一年时间就都折腾光了。老鸨认钱不认人。一看王景隆已榨不出油水来,就把他赶出妓院,不许他再和玉堂春见面。玉堂春心里只有王公子一个人,景隆一走, 任凭老鸨软硬兼施,誓不接客。老鸨无法,只好偷偷地将玉堂春卖给山西省洪洞县的大商人沈洪为小妾。 沈洪的大老婆皮氏,即刁又泼,水性杨花,暗中和一个叫赵昂的监生勾勾搭搭,两人一心想做长久夫妻。这一日,皮氏得知沈洪买回个小老婆,就和赵昂商量了一条毒计。在沈洪回家的当天晚上,她在给沈洪做的面条里下毒药,将沈洪毒死。然后恶人先告状,嫁祸于苏三。赵昂又花了几千两银子,买通了洪洞县官。所以,这个赃官不问青红皂白,就给苏三定了死罪,关在死囚牢里,只等择日开刀问斩。
   再说王景隆被赶出妓院后,几经辗转回到家中,发愤读书,后来赴京赶考,一举金榜题名。王景隆心里也一直惦着苏三,他在北京打听到苏三已被卖到洪洞与人为妾,所以想到山西当官。巧得很,皇上委派他为八府巡按,让他前往山西巡视。王景隆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第一站就到了平阳府(今临汾市),他化装来到洪洞,通过四处私访终于掌握了苏三冤案的内情。他来洪洞县衙,询问苏三案情,当那个赃官知道来人是新上任的八府巡按时,只好说出实情。王景隆立即另派官员复审此案,将皮氏和赵昂判了死罪,
  洪洞知县也被撤职查办。王景隆欢欢喜喜和苏三成了亲。
  现存的苏三监狱原建于明代,共有两道门,墙高狱深,分普通牢房和死囚牢房,两组建筑相连为一体。普通牢房12间,禁房2间,狱神龛一座。死囚牢处于后院,门头额有虎头牌,内有瓦房与窟洞房,苏三就曾被关押在窟房内。院内有井一眼,人称其为“苏三井”,水井旁有洗衣石槽。院内围墙高厚坚实。门窗狭小网铁丝,阴森可怖。苏三监狱院外新建了陈列室,苏三有关冤案的丰富实物资料陈列于此。
  苏三监狱-传说
  苏三,原名周玉姐,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六岁时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遂改姓为苏。她到妓院前已有二妓,故取名三儿,“玉堂春”是她的花名。官宦子弟王景隆冶游相遇苏三,一见钟情,过从甚密。苏三要王景隆发奋上进,誓言不再从人。王景隆离京归里,虽对苏三不能释然,但奋志读书,二次进京应试,考中第八名进土。在王景隆返家之际,苏三被鸨儿以一千二百两银子的身价,卖给山西洪洞马贩子沈燕林为妾。沈燕林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沈燕林带苏三回到洪洞,皮氏顿生歹心,与赵昂合谋毒死沈燕林,诬陷苏三。
  初审时洪洞县衙将皮氏与苏三收监。赵昂从皮氏家中拿出一千余两银子行贿。知县王氏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苏三受刑不过,只得忍屈画押,被判死刑,监于死牢中,皮氏却消遥法外。正当苏三在洪洞死牢含冤负屈之际,适值王景隆升任山西巡按。王景隆在此前虽风闻苏三被卖到洪洞,但未知真情,故到任伊始先急巡平阳府,得知苏三已犯死罪,便密访洪洞县,探知苏三冤狱案情,即令火速押解苏三案件全部人员至太原。王景隆为避亲审惹嫌,遂托刘推官代为审理。刘氏公正判决,苏三奇冤得以昭雪,真正罪犯伏法,贪官王氏被撤职查办,苏三和王景隆有情人终成眷属。
  苏三监狱旅游交通 在临汾的尧庙汽车站――临汾汽车站,16路公交车,1元。临汾汽车站――洪洞汽车站,中巴,5元。洪洞汽车站――苏三监狱,出租车从洪洞汽车站到苏三监狱4元,也可以走着去,也有公交车。
  苏三监狱旅游小贴士
   1.临汾的光照较为强烈且持续时间较长,因而一把遮阳伞,是至此旅游的必需品。
  2.山西因地势较高,东南面又有山岭阻挡海洋气流,故较临近的华北平原气温低,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春季的风沙很大,所以到山西旅游最好准备太阳镜、帽子等物以防风沙。
  3.节日:每年10月11日至20日举办尧都国际锣鼓艺术节
  4.最佳旅游时间:苏三监狱为洪洞县县城内景点,一年四季都时宜。晚上也可以游览,在灯光的作用下别有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