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花鏡
目錄
huā jìng huā jìng
  用於矯正老花眼的凸透鏡型眼鏡
No. 2
  矯正老年人花眼用的眼鏡。鏡片是凸透鏡。
No. 3
  古籍我國較早的園藝學專著,闡述了花卉栽培及園林動物養殖的知識。成書於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
  作者陳渂子,字扶搖,生平愛好栽花,成書時已77歲。
  全書共六捲:捲一“花歷新栽”中,除占驗和占候外,授時部分共分十項,列舉各種觀賞植物栽培的逐月行事。捲二“課花十八法”,屬栽培總論,包括課花大略,辨花性情法,種植位置法,接換神奇法,扦插易生法,移花轉垛法,澆灌得宜法,培壅可否法,治諸蟲蠹法,變花摧花法,整頓刪科法等等內容。主要記述觀賞植物栽培原理和管理方法,是全書的精華。其中有很多寶貴的經驗與理論,至今不失其光彩。三至五捲是栽培各論,着重敘述花木的名稱、形態、生活習性、産地、用途及栽培。捲六附錄若幹種園林中常見的禽、獸、鱗介、昆蟲等觀賞動物的調養方法。
  《花鏡》與歷代農書以糧食作物、蔬菜為主要內容不同。此書僅限於觀賞植物及果樹栽培。對前人經驗有較多科學的總結和精闢的見解。它是我國較早的一部園藝專著。
  《花鏡》中記載了豐富的遺傳育種知識,“課花大略”中說:“生草木之天地既殊,則草木之性情焉得不異?故北方屬水性冷,産北者自耐嚴寒;南方屬火性燠;産南者不懼炎威,理勢然也”。指出植物種類不同則本性不同,適於生長的地區也有所不同。還進一步指出如能瞭解和掌握植物的特性,順着植物的本性,使植物所要求的生活條件得到滿足,也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栽培人們所需要的植物,即“在花主園丁,能審其燥濕,避其寒暑,使各順其性,雖遐方異域,南北易地,人力亦可以奪天功”。
  在“接換神奇法”中,陳渂子說:“凡木之必須接換,實有至理存焉。花小者可大。瓣單者可重,色紅者可紫,實小者可巨,酸苦者可甜,臭惡者可馥,是人力可以回天。惟在接換之得其傳耳”。這些論述,雖然有些誇大之處,但說明通過嫁接可以改良花木品質;可以定嚮的培育出人類所需要的植物。人定勝天的思想在園藝生産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關於接穗的選擇,王禎在《農書》中記載:“凡接枝條,必擇其美。宜用宿條嚮陽者,氣壯而易茂。”陳渂子對此加以發展而闡述道:“其接枝亦須擇其佳種;已生實一、二年,有旺氣者過脈乃善。”“凡接須取嚮南近下枝,用之則着子多。”明確指出除要選擇佳種外,還要選擇已結過果一二年並且是嚮南近下的豐産枝條。反映出作者不僅認識植物生長發育的階段性,而且認識到選擇豐産強壯枝條在生産上的重要意義。
  對選擇在育種工作中的重要性,作者於談到桃樹育種時說:“取佳種熟桃,連肉埋入土中,尖頭嚮上。”強調實生繁殖必須選擇佳種,播種時尖頭嚮上,纔易發芽。 《花鏡》對我國古代育種的成績,有較具體的記述,如指出牡丹為花中之王,北地最多。共記載了牡丹131個品種、芍藥88個品種、蘭花35個品種、梅花21個品種、蓮花22個品種、菊花152個品種、荔枝75個品種等。此外還描述了金魚的許多品種,表明我國古代選育出的植物和動物品種之多。
  《花鏡》在進一步總結扦插時說: “不外宜陰忌日四字。”其意是扦插要選擇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這樣可使水分不致失去平衡,保證植株成活。這種植期的問題上,陳渂子認為衹要提高管理技術,隨時可以移栽種植,不受季節的限製,並舉例說:“浙南蒔花為業者,則不然,無花不種,無木不移……雖非其時,亦可以植,皆因轉垛得法。”運用優良的栽培技術,可以控製植物的生長和發育,使其合乎人類的需要。
  “變花摧花法”是闡明促成栽培和抑製栽培原理的。如欲使牡丹、梅花早日開放,可在地窖密室作好保溫設備等。“培養可否法”對各種有機肥的收集、施用方法,敘述翔實。反映出不同花木與土壤肥瘠的關係。“整枝刪科法”,介紹整枝修剪的方法;要剪去瀝水條(下垂枝)、刺身條(內嚮枝)、駢枝條(平行枝)、冗雜條(重迭條)、枯朽條(枯枝)。“治諸蟲法”,則是介紹對害蟲的防除法等。以上寶貴經驗,許多至今仍有其實用價值。《花鏡》堪稱我國古代園藝學的一份珍貴遺産。
  《花鏡》的版本有善成堂鎸木刻本,日本花說堂重刻本,文德堂木刻本,錦章圖書局石印本,大美書局鉛印書,瀋鶴記書局石印本,中華書局鉛印本等。
  小說作者: 滄月
  isbn: 9787208056459 [十位: 7208056455]
  頁數: 84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價: 16.00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5-06
  內容簡介:
  “花鏡”,一傢神秘的小花鋪,冷眼看着世情的主人白蠃有一張永遠不會蒼老的容顔,眼角一滴墜淚痣,令她的微笑有了悲涼的味道。“花鏡”中有奇花異草無數,於是從“花鏡”中走出的女子,捧着買來的花,付出最珍貴的代價,演出了猶如鏡花一般的命運。以花為鏡,七種花,七種武器,七種人生。七個女子都默默盛開在人間,為着誰綻放,又為了誰凋零,七個或美麗或凄婉或悲愴的故事背後,是對於女子所承載的一切苦痛的深思與嘆息。
  作者簡介:
  滄月,這原本是個寂寞的名字。
  讓人想起月夜伏波,那映在海面上、空靈靈的寂寥冷落。隱藏在這樣的名字之後,卻是個說話很直、笑起來很亮,既慧黠又慵懶的女孩,有着貓一般舐毛抿爪的自在與優雅。
  喜歡武俠,喜歡動漫畫,喜歡玩“暗黑破壞神”、“生化危機”……天幸她還喜歡執筆為文,纔有了像《花鏡》這樣靈慧逼人、洞穿世情的文章。
  現實生活裏的滄月是一名在校的建築學碩士生,2001年底開始在網絡發表作品,先以武俠成名,後轉入奇幻領域,受到讀者瘋狂喜愛,開始為《今古傳奇・武俠版》等暢銷雜志寫文;2004年獲《今古傳奇》主辦的“全國大學生武俠小說比賽”第一名,同時獲得溫瑞安設立的首屆“神州奇俠奬”。
古籍 Ancient
  我國較早的園藝學專著,闡述了花卉栽培及園林動物養殖的知識。成書於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
  作者陳淏子,字扶搖,生平愛好栽花,成書時已77歲。
  全書共六捲:捲一“花歷新栽”中,除占驗和占候外,授時部分共分十項,列舉各種觀賞植物栽培的逐月行事。捲二“課花十八法”,屬栽培總論,包括課花大略,辨花性情法,種植位置法,接換神奇法,扦插易生法,移花轉垛法,澆灌得宜法,培壅可否法,治諸蟲蠹法,變花摧花法,整頓刪科法等等內容。主要記述觀賞植物栽培原理和管理方法,是全書的精華。其中有很多寶貴的經驗與理論,至今不失其光彩。三至五捲是栽培各論,着重敘述花木的名稱、形態、生活習性、産地、用途及栽培。捲六附錄若幹種園林中常見的禽、獸、鱗介、昆蟲等觀賞動物的調養方法。
  《花鏡》與歷代農書以糧食作物、蔬菜為主要內容不同。此書僅限於觀賞植物及果樹栽培。對前人經驗有較多科學的總結和精闢的見解。它是我國較早的一部園藝專著。
  《花鏡》中記載了豐富的遺傳育種知識,“課花大略”中說:“生草木之天地既殊,則草木之性情焉得不異?故北方屬水性冷,産北者自耐嚴寒;南方屬火性燠;産南者不懼炎威,理勢然也”。指出植物種類不同則本性不同,適於生長的地區也有所不同。還進一步指出如能瞭解和掌握植物的特性,順着植物的本性,使植物所要求的生活條件得到滿足,也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栽培人們所需要的植物,即“在花主園丁,能審其燥濕,避其寒暑,使各順其性,雖遐方異域,南北易地,人力亦可以奪天功”。
  在“接換神奇法”中,陳淏子說:“凡木之必須接換,實有至理存焉。花小者可大。瓣單者可重,色紅者可紫,實小者可巨,酸苦者可甜,臭惡者可馥,是人力可以回天。惟在接換之得其傳耳”。這些論述,雖然有些誇大之處,但說明通過嫁接可以改良花木品質;可以定嚮的培育出人類所需要的植物。人定勝天的思想在園藝生産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關於接穗的選擇,王禎在《農書》中記載:“凡接枝條,必擇其美。宜用宿條嚮陽者,氣壯而易茂。”陳淏子對此加以發展而闡述道:“其接枝亦須擇其佳種;已生實一、二年,有旺氣者過脈乃善。”“凡接須取嚮南近下枝,用之則着子多。”明確指出除要選擇佳種外,還要選擇已結過果一二年並且是嚮南近下的豐産枝條。反映出作者不僅認識植物生長發育的階段性,而且認識到選擇豐産強壯枝條在生産上的重要意義。
  對選擇在育種工作中的重要性,作者於談到桃樹育種時說:“取佳種熟桃,連肉埋入土中,尖頭嚮上。”強調實生繁殖必須選擇佳種,播種時尖頭嚮上,纔易發芽。 《花鏡》對我國古代育種的成績,有較具體的記述,如指出牡丹為花中之王,北地最多。共記載了牡丹131個品種、芍藥88個品種、蘭花35個品種、梅花21個品種、蓮花22個品種、菊花152個品種、荔枝75個品種等。此外還描述了金魚的許多品種,表明我國古代選育出的植物和動物品種之多。
  《花鏡》在進一步總結扦插時說: “不外宜陰忌日四字。”其意是扦插要選擇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這樣可使水分不致失去平衡,保證植株成活。這種植期的問題上,陳淏子認為衹要提高管理技術,隨時可以移栽種植,不受季節的限製,並舉例說:“浙南蒔花為業者,則不然,無花不種,無木不移……雖非其時,亦可以植,皆因轉垛得法。”運用優良的栽培技術,可以控製植物的生長和發育,使其合乎人類的需要。
  “變花摧花法”是闡明促成栽培和抑製栽培原理的。如欲使牡丹、梅花早日開放,可在地窖密室作好保溫設備等。“培養可否法”對各種有機肥的收集、施用方法,敘述翔實。反映出不同花木與土壤肥瘠的關係。“整枝刪科法”,介紹整枝修剪的方法;要剪去瀝水條(下垂枝)、刺身條(內嚮枝)、駢枝條(平行枝)、冗雜條(重迭條)、枯朽條(枯枝)。“治諸蟲法”,則是介紹對害蟲的防除法等。以上寶貴經驗,許多至今仍有其實用價值。《花鏡》堪稱我國古代園藝學的一份珍貴遺産。
  《花鏡》的版本有善成堂鎸木刻本,日本花說堂重刻本,文德堂木刻本,錦章圖書局石印本,大美書局鉛印書,瀋鶴記書局石印本,中華書局鉛印本等。
小說 Fiction
  作者: 滄月
  ISBN: 9787208056459 [十位: 7208056455]
  頁數: 84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價: 16.00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5-06
  內容簡介:
  臨安城。天水巷。“花鏡”,一傢神秘的小花鋪,冷眼看着世情的主人白蠃是一個永遠不見蒼老的女子。漆黑如墨的長發,蒼白清瘦的臉龐,深不見底的黑瞳。左眼角邊的那顆朱紅色的美人痣,宛如傷心的淚滴,令她的微笑有了悲涼的味道。“花鏡”中有奇花異草無數,於是從“花鏡”中走出的女子,捧着買來的花,付出最珍貴的代價,演出了猶如鏡花一般的命運。以花為鏡,七種花,七種武器,七種人生。七個女子都默默盛開在人間,為着誰綻放,又為了誰凋零,七個或美麗或凄婉或悲愴的故事背後,是對於女子所承載的一切苦痛的深思與嘆息。
  章節:
  引子
  第一篇 藍罌粟
  第二篇 寶珠茉莉
  第三篇 七明芝
  第四篇 六月雪
  第五篇 金合歡
  第六篇 碧臺蓮
  第七篇 紫竹
  第八篇 牡丹·禦衣黃(出版書中沒有,尚未寫完)
  作者簡介:
  滄月,女,原名王洋,79年生,浙江人。小學一年級偶爾在地攤上看見一套《七劍下天山》的連環畫,開始了對武俠十幾年的迷戀。於是在成長中有選擇的看書和積纍,為了將來能寫出自己的武俠。後來,由於父母的勸告和學業的壓力,而一度放棄了武俠寫作。
  就讀於浙江大學後,在98年,為了歡迎金大俠就任本校人文學院院長,學校舉行了“寶麗杯”武俠徵文競賽。被寢室裏的姐妹慫恿,忍不住拿了一篇高中的舊稿《雪滿天山》參賽,出乎意料,獲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績。從此,對於武俠寫作的熱情再次被激發出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2001年開始混跡於榕樹下、清韻書院等各大武俠BBS,灌水,發文章,一年多來漸漸有了不少的網絡讀者。2001年,在《大俠與名探》雜志舉辦的網絡新武俠徵文中,以《血薇》一篇獲得優勝奬,並陸續在《今古傳奇》、《大俠與名探》、《熱風武俠故事》等雜志上發表武俠中短篇。
  2002年末,連續在臺灣和大陸出版武俠作品《幻世》《滄海》《雪滿天山》《聽雪樓係列》等等,同時順利通過了入學考試,在浙大開始建築設計專業的研究生深造。
  個人資料
  籍貫:浙江
  生日:保密
  星座:金牛座
  最喜歡的顔色:黑、紫
  最喜歡聽的歌:很多
  最喜歡的電影:我最好朋友的婚禮
  最喜歡看的書:很多
  最喜歡的武俠小說作傢:金庸、古竜、溫瑞安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發呆、睡覺、碼字
  平時最不喜歡做的事情:早起、運動
  對朋友的要求:忠誠
  人生格言: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英文解釋
  1. n.:  presbyopic gla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