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花的组成部分之一,由若干萼片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冠。简称萼。 花萼 huā è
花叶的外层,构成花的外部,并由分离或连合的萼片组成,通常绿色和叶状,但常像花冠一样有颜色的 亦作“ 花蕚 ”。 1.花的组成部分之一,由若干萼片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冠。简称萼。有时亦指花。 南朝 宋 鲍照 《采桑》诗:“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 振,文附质也。”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花萼 轻摇,一曲花歌百闷消。”《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十年之间,籜甲渐解,至甲寅而齐。寅属木,为花萼 之象。” 花萼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华,萼和花同生一枝,且有保护花瓣的作用,故后常以“花萼 ”比喻兄弟或兄弟间和睦友爱的情谊。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门传万石,庭列双珠,花萼 争荣,芝兰蔼秀。”《新唐书·李乂传》:“ 乂 事兄 尚一 、 尚贞 ,孝谨甚,又俱以文章自名,兄弟同为一集,号《李氏花萼 集》。” 见“ 花萼楼 ”。
花萼 (calyx)
花萼 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sepal)的总称,包被在花的最外层。萼片多为绿色而相对较厚的叶状体,内含稍分枝的维管组织与丰富的绿色薄壁细胞,但很少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在有的植物中,花萼 可能特化成大而有鲜艳颜色的瓣状萼(类似花瓣),如乌头、白头翁。委陵菜、草莓、棉等的花除花萼 外,外面还有一轮绿色的瓣片,称副萼(calycle或epicalyx),相当于花的苞片。
萼片在多数情况下是各自分离的,称为离生萼(aposepalous),如毛茛、黄连;有时萼片全部或部分联合在一起,则称为合生萼(synsepalous),如黄芪、黄芩,联合的部分称萼筒或萼管,上端分离的部分称萼齿或萼裂片;花凋谢时花萼 不脱落而随同果实继续发育的称宿存萼(persistent),如茄、柿、番茄、芍药等。在菊科植物中,萼片退化形成冠毛(pappus)以帮助果实的传播,例如蒲公英的果实。 花萼的概述 Overview of the calyx 位于花冠外面的绿色被片是花萼 ,它在花朵尚未开放时,起着保护花蕾的作用。
花萼 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sepal)的总称,包被在花的最外层。萼片多为绿色而相对较厚的叶状体,内含稍分枝的维管组织与丰富的绿色薄壁细胞,但很少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在有的植物中,花萼 可能特化成大而有鲜艳颜色的瓣状萼(类似花瓣),如乌头、白头翁。委陵菜、草莓、棉等的花除花萼 外,外面还有一轮绿色的瓣片,称副萼(accessory calyx),相当于花的苞片。 花萼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calyx
(一)、按萼片是否分离,分为:
1、离生萼(aposepalous): 萼片在多数情况下是各自分离的,称为离生萼,如毛茛、黄连;
2、合生萼(synsepalous):有时萼片全部或部分联合在一起,则称为合生萼,如黄芪、黄芩,联合的部分称萼筒或萼管,上端分离的部分称萼齿或萼裂片。
(二)、按萼片的大小相同或不同,分为:
1、整齐萼:萼片大小相同;
2、不整齐萼:萼片大小不同。
(三)按萼片是否脱落,分为:
1、早落萼:萼片比花冠先脱落的称早落萼,如罂粟;
2、落萼:萼片和花冠一起脱落,称为落萼,如油菜、桃;
3、宿萼(persistent):花萼 常留花柄上,随同果实一起发育,称宿萼,如茄、柿、番茄、辣椒等。
(四)其他类型:
1、距(spur):有的在花萼 一边引申成短小的管状突起,称为距,如凤仙花、旱金莲等植物的花萼 ;
2、冠毛(pappus):在菊科植物中,萼片退化形成冠毛以帮助果实的传播,例如蒲公英的果实。
花萼 、花冠、雄蕊和雌蕊是花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都是由叶演变而成的,统称为花叶。具有这四种花叶的花叫做完全花,缺少其中任何一种花叶的花叫做不完全花。花是植物生殖后代的器官。花之所以能够生殖后代,是由于具有花蕊。因此,一般地说,不完全花可以完全缺少花被(花萼 和花冠),而不能完全缺少花蕊(雄蕊和雌蕊)。最简单的花,例如杨树和柳树的花,既无花萼 ,又无花冠,但是生有雌蕊或雄蕊。 花萼 图解植物
中文名称: 花萼 英文翻译: Calyx (pl. calyces,calyxes) 名称解释: 外轮花被;一朵花内所有萼片的总称。 英文解释: The outer perianth whorl; collective term for all of the sepals of a flower. 图示示意图: n.: calyces, calyx 花萼楼 花萼村 花萼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