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科
學名:gymnocypris eckloni herzensten
俗名:大嘴巴魚、大嘴花魚、大嘴魚
體長,側扁。頭錐形。口亞下位,口裂較大。下頜無銳利角質。唇薄,下唇側葉狹窄,唇後溝不連續。無須。大部分裸露,僅有臀鱗和少數肩鱗。背鰭刺強,具發達的鋸齒,起點稍在腹鰭之前。體側具多數環狀、點狀或條狀的斑紋
棲息在高原寬𠔌河道之中。個體較大。分佈於黃河上遊和柴達木盆地的奈齊河水係,四川、甘肅、青海與黃河鄰近水係有分佈,為黃河上源重要經濟魚類。青海湖花斑落鯉主産於青海省瑪多縣內黃河段及札陵、鄂陵等淡水湖泊,柴達木盆地的奈齊河水係亦有發現。許多特徵與青海湖裸鯉相同,基本裸露無鱗,長身、側扁等。不同點是口裂大,上頜稍突於下頜之前,體背暗褐色或青灰色,腹部淺黃色或銀灰色,較小個體體部具有略呈環狀、點狀或條狀的斑紋,背鰭和尾鰭上各有5-6行小黑斑,較大個體一般僅在體側有少數隱約可見的塊狀暗斑。
屬雜食性魚類,食性範圍廣,棲息於水的中層,體重最大2-3公斤,甚至5-6公斤。生長緩慢,肉質較好,是青海有開發前景的一種經濟魚種。其肉質多脂,味道鮮嫩,富有營養,魚子有毒,不能食用。魚肉除鮮食外,還可幹製、鹵製、熏製及製成罐裝食品,便於久藏及遠銷。
據《中國藥用動物志》載:魚體除去內臟,洗淨,烘幹研細末可入藥,別名大嘴湟魚(《中國藥用動物志》),性味甘、鹹,平。入肺、脾二經。有解毒排膿、調經養血之功效,主治皮膚癤腫、潰膿久不收口、婦女月經不調。
【藥 名】:花斑裸鯉
【來 源】:為鯉科動物花斑裸鯉的肉。
【功 效】:解毒排膿、調經養血。
【主 治】:用治皮膚癤腫、潰膿久不收口。用治婦女月經不調。
【性味歸經】:甘、鹹,平。入肺、脾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6一9剋,水衝服。外用:適量敷患處。
【 名】:大嘴湟魚《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佈】:我國黃河上遊、四川、甘肅、青海與黃河鄰近水係有分佈。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全年可捕,捕後除去內臟,洗淨,烘幹研細末。
【拉丁名】:gymnocypris eckloni (herzenstein)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