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飲食 > 芭樂
目錄
基本含義:水果
  學名:psidium guajava
  番石榴,俗稱芭樂、那拔仔或拔子。臺灣芭樂為桃金娘科番石榴屬果樹,肉質非常柔軟,肉汁豐富,味道甜美,幾乎無籽,風味接近於梨和臺灣大青棗之間。它的果實橢圓形,顔色乳青至乳白,極其漂亮,平均單果重380剋以上,最大的可達550剋,含糖量為11.45%,含有大量的鉀、鐵、鬍蘿蔔素等,營養極其豐富。芭樂是臺灣的土生水果之一,還是一等一的減肥水果。具有以下特點:
  1、果形有球形、橢圓形、卵圓形及洋梨形,果皮普通為緑色、紅色、黃色,果肉有白色、紅色、黃色等。肉質細嫩、清脆香甜、爽口舒心、常吃不膩,是養顔美容的最佳水果。
  2、營養豐富,可增加食欲,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維他命a、b、c,鈣、磷、鐵。番石榴營養價值高,以維他命c而言,比柑桔多8倍,比香蕉、木瓜、番茄(西紅柿)、西瓜、鳳梨等多數十倍,鐵、鈣、磷含量也豐富,種子中鐵的含量更勝於其它水果,所以最好能一起食下去。
  3、食療藥用價值高,可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對於肥胖癥及腸胃不佳之患者,最為理想之食用水果。芭樂的葉片和幼果切片曬幹泡茶喝,可輔助治療糖尿病。
  4、果實無藥害、病害污染,因講究科學栽植,從小果開始就套裝薄膜袋,直到采果,與藥害蟲害隔絶,是標準的緑色食品。
  5、具有各種大、中、小美觀、精緻的包裝。便於貯藏和運輸,因季節不同,保鮮時間15-30天不等,又可加工製汁,是當前最暢銷的果汁飲料,也是現代人的最佳禮品。
  6、方便生食,鮮果洗淨(免削皮)即可食用,有些人喜歡切塊置於碟上,加上少許酸梅粉或????巴,風味獨特。如使用家庭式果汁機,自製原汁、原味芭樂果汁,享受人生獨特口味。
  臺灣芭樂最早的種下80天即可結果,最遲的種下10個月也能采收,而且一年四季均在生長結果,當年即可采果25公斤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産也是最豐産的果樹之一。臺灣芭樂幾乎沒有什麽病蟲害,衹要氣候條件適宜,隨種隨活,生長極快,一般人都能種植成功。
  芭樂果實不但可以鮮食,還可以加工為果汁、果醬、果脯,同時還可製作成盆景,具有廣阔的市場前景。是目前港澳臺和東南亞地區最暢銷的水果之一。
引申義一:ballad的中文翻譯
  是ballad這個英文單詞在臺灣的翻譯方法。意思是民歌、民謠,後來延伸的意思是指那種節奏緩慢的抒情歌麯,被唱片公司自以為很好聽拿出來猛打,對大衆進行洗腦,造成許多人對芭樂歌留下錯誤的刻板印象,認為是爛的、難聽的、一成不變的,其實芭樂歌也可以很好聽、很創新。現在我們可以聽到的芭樂歌通常擁有一套製式的編麯,一堆文字功力有問題的寫詞人寫出的歌詞,彼此間過於雷同,難脫窠臼,如果旋律性夠也就罷了,有些根本左耳聽,馬上右耳出,或是還沒聽完便不忍卒聽。
  附:一篇相關評論
  「這音樂真芭樂!」
  「唉,那不過是另一首芭樂歌罷了!」
  隨著語言使用情形的靈活巧妙,ballad這個字眼早已以芭樂之名在樂迷界行之有年,並且,常常被拿來當成較為負面的形容詞,特別是在口味較重的樂迷耳裏,舉凡一首麯子老生常談了無新意有氣無力等等,常就會給它一顆芭樂,棄之不食。但是,到底什麽是「ballad」呢?倒是很少聽見有人對它下出個什麽操作型定義,總之,「那樣」就叫芭樂就對了,總之,芭樂,也就沒什麽好聽的了。
  是這樣嗎?
  大膽如我,試著依靠我的所知以及翻找到的資料,想要幫幫這個水果,就算無法讓它從此獲得好名聲,至少,也想讓大傢知道一下它到底是什麽。小本的英漢字典稱它為民歌,民謠,通俗敘事詩歌;牛津英英字典的解釋是「a song telling a story」,也是指有敘事的歌麯。
  如你所知,坊間的字典其實很難解答各個專業部門的用字,那麽較為專業的工具書又怎麽說?翻查了企鵝出品的爵士樂導覽(jazz, the rough guide)裏對芭樂的說明,大約是說速度較慢的流行麯子,或者是以此風格作麯的爵士樂麯,甚至以此速度演奏的爵士樂麯都可稱為芭樂。全音樂指南(all music guide)的爵士部分,則是寫到:芭樂通常有兩種意義,一是可被吟唱的,擁有旋律的抒情麯,一是任何以慢速演奏的麯子。前者其實是主要的定義而後者則常被拿來形容某些麯子被以「芭樂的速度」演奏。
  先除開這些爵士樂工具書的介紹,在英國文學的詩歌部分,是有一套芭樂的定義的。芭樂是指被傳唱的創作歌麯,歌詞的內容通常說了一個故事或是民間傳說。歌詞的部分並不使用過長的句子,而且講求用詞的韻律,通常是押韻的,並由三個八行的段落以及一個四行的段落(類似現在許多麯子的副歌)組成,其他還有段落內句子間的關係規定等等等。
  舉例來說,很少被稱為芭樂的臺灣經典麯之一「孤女的願望」就比很多被稱為芭樂的麯子還要芭樂得多,說故事、押韻而且可以傳唱。但是這個十九世紀的定義,在進入二十世紀的美國有了改變,芭樂常被拿來形容蓋希文(george gershwin)、波特(cole porter)以及柏林(irving berlin)這些作麯傢的抒情麯作品,不再計較格式與聲韻,甚至爵士樂界衹有演奏而省去歌詞的許多麯子,依然被稱為芭樂
  看來,芭樂的定義已經因為使用方式起了變化,久而久之,遂被簡化成上面提到的那些衹談面貌的定義。而隨著時間的流動,加上有一些個芭樂歌漸漸因為常被演奏而被改稱為標準麯(standard)後,芭樂的定義好像又再度被更加簡化,無論有沒有說故事,衹要是慢慢的,聽起來還算讓人舒服自在的音樂,就有人用芭樂來形容。既然它的定義已經紆糊至此,我原本想要為它正名的企圖看來是失敗了。
  失敗歸失敗,我還是想為芭樂說句話。雖然很多較為深度的樂迷都不喜歡別人單純地用「抒情」這種芭樂眼光來看待爵士樂,甚至因此對芭樂産生了些許的誤解與排斥,但說真的,芭樂還真是好吃,不能怪別人愛吃芭樂!衹是,平平是芭樂,還是有分好壞的!肯尼基的芭樂長得光光亮亮,卻乾澀無味,但柯川的芭樂就汁多味美,又脆又甜,千萬別因為吃過壞掉的芭樂就不再吃這個水果,那衹是無端讓自己失去吸收芭樂養份與益處的機會罷了!衹要挑對了果園或是栽種者,還是有好吃的芭樂可吃。
引申義二:形容固執
  用來形容腦袋固執、不懂求變。
  由來:大傢總認為五年級世代(50年代出生的人),常會表現出“我吃過的????比你吃過的米還多”的態度,總是強硬固執,對他們存有既定的偏見,衹會一昧的限製規範,卻不懂得溝通道理。所以覺得無法接受。因此,當五年級強勢地决定“一定要這樣做!”時,便容易被誤認為固執、不知變通。
引申義三:形容不確定
  芭樂文指的是不確實、或沒有事實根據的文章或小道消息,也就是說是謠言。輕鬆點說,芭樂文也指那種隨便寫寫、騙人、開人玩笑的、不需要太過嚴肅看待的文章,作者耍白癡搞冷笑的那種。簡單說也就是唬爛的意思。跟機車”吹牛、八卦、泛濫之類的意思差不多。
引申義三:形容不確定
  芭樂文指的是不確實、或沒有事實根據的文章或小道消息,也就是說是謠言。輕鬆點說,芭樂文也指那種隨便寫寫、騙人、開人玩笑的、不需要太過嚴肅看待的文章,作者耍白癡搞冷笑的那種。簡單說也就是唬爛的意思。跟機車、吹牛、八卦、泛濫之類的意思差不多。
  引申義四:隱晦駡人
  香蕉你個芭樂,這個用語的典故應該來自於香港1983年開始,洪金寶的「五福星」係列電影。
  這一係列的電影也可說是搞笑片的經典了,在臺灣的電影臺也重播到爛了(但還是很好笑),片中的一個角色叫做犀牛皮(馮粹帆 飾演),脾氣暴躁,愛說粗口。有一次他接受心理醫生的建議,每次想說髒話的時候,就用水果來替代那個不好聽的詞,於是“香蕉你的芭樂”就出現了。後來這句話也常出現在香港的電影,1988年劉德華的「最佳損友」係列,1993年的東成西就,以及許多周星馳的電影之中(在臺灣的配音版中是這麼說的,實際上電語的粵語原音是不是這個意思,那我就不清楚了)。
  其實這句話以搞笑的成份居多,已經沒什麼駡人的意思了(真的氣到駡人時也不用這麼拐彎吧),不過上面的那些解釋也滿有意思的。
  如果真的是以氣憤的語氣說“香蕉你個芭樂”,這衹表示是很想駡人的語氣,但又想不出什麼髒字可駡,或是在試著壓抑自己的情緒。通常來講,這句話其實和廢話差不多,語氣所代表的意義比內容重要得多。
相關詞
番石榴飲料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