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人: 陆游 Lu You
往日芜菁不到吴,如今幽圃手亲鉏。 凭谁为向曹瞒道,彻底无能合种蔬。 |
|
二年生草本植物,块根肉质,扁球形或长形,可食 |
|
植物名。又名蔓菁。块根肉质,花黄色。块根可做蔬菜。俗称大头菜。《东观汉记·桓帝纪》:“令所伤郡国,皆种芜菁,以助民食。”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 清 曹寅 《戏题西轩草木》诗:“夹路芜菁败素鲜,蔷薇削弱不成妍。” |
|
名称 :芜菁
别称 :蔓菁、诸葛菜、大头菜、圆菜头 、圆根、盘菜
学名 :brassica campestris (命名者:matzgsyn.b.rapa.l.)
分布 :原产欧洲,现欧洲、亚洲和美洲均有栽培。
分类 :十字花科( cruciferae)、芸苔属、芸苔种、芜菁亚种
品种 :金铃芜菁、东京小芜菁、金町芜菁
型态 :外型酷似萝卜,株高约20~50公分,地下有圆形或椭圆形直根,小型品种只有几十公克,大型品种重达10公斤以上。叶有羽状复叶或匙状裂叶,具粗毛,花顶生,花冠黄色,根皮有白、淡绿或紫色。
用途 :为食用蔬菜,肥大肉质根供食用,每100克鲜重含水分87~95克、糖类3.8~6.4克、粗蛋白0.4~2.1克、纤维素0.8~2.0克、维生素c19.2~63.3毫克,以及其他矿物盐。肉质根柔嫩、致密,供炒食、煮食或腌渍。
花期 :冬季12~2月为生产期
管理 :性喜冷凉,不耐暑热,生育适温15~22度
施肥 :以疏松肥沃之砂质土壤栽培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
繁殖 :播种法繁殖,冬至秋季10~11月播种为佳。
中草药
芜菁
(《别录》)
【异名】葑(《诗经》),须、藇芜(《尔雅》),荛、大芥(《方言》),蔓菁(《礼记》郑玄注),葑苁(《尔雅》孙炎注),芥(陆玑《诗疏》),九英菘(《食疗本草》),九英蔓菁(《本草拾遗》),诸葛菜(《嘉话录》),台菜(《埤雅》),鸡毛菜(《本草衍义》),大头菜、狗头芥(《医林纂要》)。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块根及叶。
【植物形态】芜菁
二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块根肉质,球形、扁圆形或有时长椭圆形,须根多生于块根下的直根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绿色,羽状深裂,长而狭,长30~50厘米,其中1/3为柔弱的叶柄而具有少数的小裂片或无柄的小叶,顶端的裂片最大而钝,边缘波浪形或浅裂,其他的裂片越下越小,全叶如琴状,上面有少许散生的白色刺毛,下面较密;下部茎生叶象基生叶,基部抱茎或有叶柄;茎上部的叶通常矩圆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无柄,基部抱茎。总状花序长,花小,鲜黄色,长约7毫米;萼片4,2列,展开;花瓣4,十字形,具长爪;雄蕊6,4强;雌蕊1,子房上位,1室,由1层膜质隔膜隔成假2室。长角果圆柱形,长3.5~6厘米,喙细长。花期春季。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苦辛甘,平。
①《别录》:"味苦温,无毒。"
②《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③《纲目》:"辛甘苦。"
【功用主治】开胃下气,利湿解毒。治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热毒风肿,疔疮,乳痈。
①《千金·食治》:"主消风热毒肿。"
②《食疗本草》:"下气,治黄疸,利小便。根:主消渴,治热毒风肿。""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
③《饮膳正要》:"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
④《本草备要》:"捣敷阴囊肿大如斗,末服解酒毒,和芸薹根捣汁,鸡子清调涂诸热毒。"
⑤《医林纂要》:"利水解热,下气宽中,功用略同萝卜。"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宜忌】①《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气胀。"
②《本草衍义》:"过食动气。"
【选方】①治卒毒肿起,急痛:芜菁根大者,削去上皮,熟捣,苦酒和如泥,煮三沸,急搅之,出,敷肿,帛裹上,日再三易。(《补缺肘后方》)
②治疔肿有根:以蔓菁根、铁生衣等分,捣涂于上,有脓出即易。忌油腻、生冷、五辛、粘滑、陈臭。(《肘后方》)
③治乳痈疼痛寒热:蔓菁根叶,净择去土,不用洗,以盐捣敷乳上,热即换,不过三、五度。冬无叶即用根。切须避风。(《兵部手集方》)
④治男子阴肿大,核痛:芜菁根捣敷之。(《集疗方》)
⑤治豌豆疮:蔓菁根,捣汁,挑疮破,敷在上。(《肘后方》)
⑥治鼻中衄血:诸葛菜,生捣汁饮。(《十便良方》)
⑦治猘犬咬人重发:服蔓菁汁佳。(《补缺肘后方》)
⑧治小儿头秃疮:不中水芜菁叶,烧作灰,和猪脂敷之。(《千金方》) |
|
芜菁
(《别录》)
【异名】葑(《诗经》),须、薞芜(《尔雅》),荛、大芥(《方言》),蔓菁(《礼记》郑玄注),葑苁(《尔雅》孙炎注),芥(陆玑《诗疏》),九英菘(《食疗本草》),九英蔓菁(《本草拾遗》),诸葛菜(《嘉话录》),台菜(《埤雅》),鸡毛菜(《本草衍义》),大头菜、狗头芥(《医林纂要》)。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块根及叶。
【植物形态】芜菁
二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块根肉质,球形、扁圆形或有时长椭圆形,须根多生于块根下的直根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绿色,羽状深裂,长而狭,长30~50厘米,其中1/3为柔弱的叶柄而具有少数的小裂片或无柄的小叶,顶端的裂片最大而钝,边缘波浪形或浅裂,其他的裂片越下越小,全叶如琴状,上面有少许散生的白色刺毛,下面较密;下部茎生叶象基生叶,基部抱茎或有叶柄;茎上部的叶通常矩圆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无柄,基部抱茎。总状花序长,花小,鲜黄色,长约7毫米;萼片4,2列,展开;花瓣4,十字形,具长爪;雄蕊6,4强;雌蕊1,子房上位,1室,由1层膜质隔膜隔成假2室。长角果圆柱形,长3.5~6厘米,喙细长。花期春季。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芜菁花),种子(芜菁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苦辛甘,平。
①《别录》:"味苦温,无毒。"
②《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③《纲目》:"辛甘苦。"
【功用主治】开胃下气,利湿解毒。治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热毒风肿,疔疮,乳痈。
①《千金·食治》:"主消风热毒肿。"
②《食疗本草》:"下气,治黄疸,利小便。根:主消渴,治热毒风肿。""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
③《饮膳正要》:"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
④《本草备要》:"捣敷阴囊肿大如斗,末服解酒毒,和芸薹根捣汁,鸡子清调涂诸热毒。"
⑤《医林纂要》:"利水解热,下气宽中,功用略同萝卜。"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宜忌】①《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气胀。"
②《本草衍义》:"过食动气。"
【选方】①治卒毒肿起,急痛:芜菁根大者,削去上皮,熟捣,苦酒和如泥,煮三沸,急搅之,出,敷肿,帛裹上,日再三易。(《补缺肘后方》)
②治疔肿有根:以蔓菁根、铁生衣等分,捣涂于上,有脓出即易。忌油腻、生冷、五辛、粘滑、陈臭。(《肘后方》)
③治乳痈疼痛寒热:蔓菁根叶,净择去土,不用洗,以盐捣敷乳上,热即换,不过三、五度。冬无叶即用根。切须避风。(《兵部手集方》)
④治男子阴肿大,核痛:芜菁根捣敷之。(《集疗方》)
⑤治豌豆疮:蔓菁根,捣汁,挑疮破,敷在上。(《肘后方》)
⑥治鼻中衄血:诸葛菜,生捣汁饮。(《十便良方》)
⑦治猘犬咬人重发:服蔓菁汁佳。(《补缺肘后方》)
⑧治小儿头秃疮:不中水芜菁叶,烧作灰,和猪脂敷之。(《千金方》) |
|
名称 : 芜菁
别称 : 蔓菁、诸葛菜、大头菜、圆菜头 、圆根、盘菜
学名 : Brassica campestris (命名者:Matzgsyn.B.rapa.L.)
分布 : 原产欧洲,现欧洲、亚洲和美洲均有栽培。
分类 : 十字花科( Cruciferae)、芸苔属、芸苔种、芜菁亚种
品种 : 金铃芜菁、东京小芜菁、金町芜菁
型态 : 外型酷似萝卜,株高约20~50公分,地下有圆形或椭圆形直根,小型品种只有几十公克,大型品种重达10公斤以上。叶有羽状复叶或匙状裂叶,具粗毛,花顶生,花冠黄色,根皮有白、淡绿或紫色。
用途 : 为食用蔬菜,肥大肉质根供食用,每100克鲜重含水分87~95克、糖类3.8~6.4克、粗蛋白0.4~2.1克、纤维素0.8~2.0克、维生素C19.2~63.3毫克,以及其他矿物盐。肉质根柔嫩、致密,供炒食、煮食或腌渍。
食用方式:将新鲜的芜菁腌好后,入锅加酱油,盐,糖等调味料,和年糕一起翻炒几下后,焖20分钟(加少许水)。最好用高压锅。即可。真是好吃得不得了啊!!
花期 : 冬季12~2月为生产期
管理 : 性喜冷凉,不耐暑热,生育适温15~22度
施肥 : 以疏松肥沃之砂质土壤栽培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
繁殖 : 播种法繁殖,冬至秋季10~11月播种为佳。 |
|
芜菁与萝卜同属十字花科,并且萝卜部分品种跟芜菁的形状很相似,都是圆球状,所有有些人就会将其混淆。但是两种植物还是有区别的。芜菁为芸薹属,萝卜则是萝卜属,且小颗芜菁的肉质较为硬,水分较少,芜菁成熟后肉质较为松软,所以可作为主食加以食用。萝卜成熟后脆嫩多汁。不过两者在药用价值跟食用价值上都十分接近。 |
|
芜菁的根以及叶子都可食用,现代一般来说小颗的芜菁用来食用,大颗的芜菁则是用来喂养家畜。芜菁富含维生素A ,叶酸,维生素C ,维生素K和钙。食用方法可用盐巴腌制除去其芥辣口感,然后加糖生食,也可加入肉类或是年糕等食物进行烹饪。由于种植方便,食用的价值高。在古代中国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将其作为军粮,而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也将芜菁作为主要的应急粮食解决军粮问题。 |
|
芜菁
(《别录》)
【异名】葑(《诗经》),须、薞芜(《尔雅》),荛、大芥(《方言》),蔓菁(《礼记》郑玄注),葑苁(《尔雅》孙炎注),芥(陆玑《诗疏》),九英菘(《食疗本草》),九英蔓菁(《本草拾遗》),诸葛菜(《嘉话录》),台菜(《埤雅》),鸡毛菜(《本草衍义》),大头菜、狗头芥(《医林纂要》)。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块根及叶。
【植物形态】芜菁
二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块根肉质,球形、扁圆形或有时长椭圆形,须根多生于块根下的直根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绿色,羽状深裂,长而狭,长30~50厘米,其中1/3为柔弱的叶柄而具有少数的小裂片或无柄的小叶,顶端的裂片最大而钝,边缘波浪形或浅裂,其他的裂片越下越小,全叶如琴状,上面有少许散生的白色刺毛,下面较密;下部茎生叶象基生叶,基部抱茎或有叶柄;茎上部的叶通常矩圆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无柄,基部抱茎。总状花序长,花小,鲜黄色,长约7毫米;萼片4,2列,展开;花瓣4,十字形,具长爪;雄蕊6,4强;雌蕊1,子房上位,1室,由1层膜质隔膜隔成假2室。长角果圆柱形,长3.5~6厘米,喙细长。花期春季。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苦辛甘,平。
①《别录》:"味苦温,无毒。"
②《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③《纲目》:"辛甘苦。"
【功用主治】开胃下气,利湿解毒。治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热毒风肿,疔疮,乳痈。
①《千金·食治》:"主消风热毒肿。"
②《食疗本草》:"下气,治黄疸,利小便。根:主消渴,治热毒风肿。""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
③《饮膳正要》:"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
④《本草备要》:"捣敷阴囊肿大如斗,末服解酒毒,和芸薹根捣汁,鸡子清调涂诸热毒。"
⑤《医林纂要》:"利水解热,下气宽中,功用略同萝卜。"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宜忌】①《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气胀。"
②《本草衍义》:"过食动气。"
【选方】①治卒毒肿起,急痛:芜菁根大者,削去上皮,熟捣,苦酒和如泥,煮三沸,急搅之,出,敷肿,帛裹上,日再三易。(《补缺肘后方》)
②治疔肿有根:以蔓菁根、铁生衣等分,捣涂于上,有脓出即易。忌油腻、生冷、五辛、粘滑、陈臭。(《肘后方》)
③治乳痈疼痛寒热:蔓菁根叶,净择去土,不用洗,以盐捣敷乳上,热即换,不过三、五度。冬无叶即用根。切须避风。(《兵部手集方》)
④治男子阴肿大,核痛:芜菁根捣敷之。(《集疗方》)
⑤治豌豆疮:蔓菁根,捣汁,挑疮破,敷在上。(《肘后方》)
⑥治鼻中衄血:诸葛菜,生捣汁饮。(《十便良方》)
⑦治猘犬咬人重发:服蔓菁汁佳。(《补缺肘后方》)
⑧治小儿头秃疮:不中水芜菁叶,烧作灰,和猪脂敷之。(《千金方》)
常见病害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十字花科蔬菜白斑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十字花科蔬菜镰孢菌黄化病、十字花科蔬菜根朽病、十字花科蔬菜炭疽病、十字花科蔬菜丝核菌病、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
常见虫害 蛴螬、小麦皮蓟马、跳甲类、叶蝉类、甘蓝夜蛾 |
|
芜菁
oil beetle
用烟叶熏杀时,可先在箱底铺以纸板,然后将燃烧的烟
叶放人喷烟器内,向巢门喷烟3一5分钟,熏烟后迅速
将纸板取出,烧毁落卜的芫著幼虫。连续熏治几次可
除净芫莆。芫背成虫以杂草为食,宜在春季铲除蜂场
附近杂草,连同成虫集中烧毁。(冯峰)
芜普(o ilbeetle)以幼虫吸食蜜蜂血淋巴的
一类甲虫。别名地胆。鞘翅目,芫著科。危害蜜蜂的
主要有复色短翅芫昔(Me白。、八亡gatus Donovan)和
曲角短翅芫著(MProscara占aeu,L‘)。分布在北美
洲和欧洲一些国家以及中国安徽、黑龙江和新疆等省
区。
复色短翅芫著成虫铜绿色或紫红色,体长19一33
毫米,幼虫黑色,头呈三角形,体长3一3.3毫米。曲角
短翅芫著成虫蓝黑色,体长16一33毫米,幼虫黄色,头
呈圆形,体长1.3一1.8毫米(见图)。这两种芫著成虫
栖息在草地、田间、小灌木林和果园,以杂草和灌木等
植物为食。不危害蜜蜂。雌成虫常在向阳干松的土壤
里产卵,繁殖力很强,能产卵4000粒以上,卵经过
30一40天孵化为幼虫。幼虫常栖息于十字花科、菊
科、豆科、蝶形花科和唇形花科植物上。当蜜蜂采集花
蜜、花粉时,幼虫便爬到蜂体上吸食血淋巴,使蜜蜂极
度不安,蜂体虚弱,最后痉挛死亡。带回蜂巢的芫普幼
虫,还可使内勤蜂、蜂王和雄蜂受害,被危害的蜂群,一
天中死蜂由数百只到数千只。由芫著幼虫引起的一类
蜜蜂病害,俗称芫著病、地胆病。
一般是收集蜂箱底、巢门前和场地上的死蜂烧毁,
以杀灭芫著幼虫。也可用茶或烟叶熏杀,在傍晚蜜蜂
回巢后,取3一5克禁粉均匀地撤在纸板上,再放人箱
底,次日清晨将纸板取出,收集落下的芫著幼虫烧毁。
幼虫
(。)复色短翅芜井(b)曲角短翅芜势
两种芫普的成虫和幼虫 |
|
牧草名称芜菁
牧草学名 Brassica rapa L.
牧草图片
来源与分布芜菁是古老的饲料、蔬菜兼用的块根类作物,芜菁宜于高寒地区栽种,根叶产量均高,营养丰富,用于冷季饲喂家畜,具有特殊意义,深受农牧民的喜爱。
牧草形态芜菁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二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当年只长根叶,块根窖储越冬,通过春化阶段,翌年栽植后,抽茎、开花、结实。白莞根,根膨大形成扁圆形肉质根,直径14~20厘米,一半生长在地上,一半生长在土内。肉质根呈短圆锥形,主根明显,下部生出二列须根,分布于土壤表层。肉质根表皮颜色以紫色和白色为主,兼有淡绿与上紫下白或半绿半白等杂色。不管表皮是什么颜色,其内部组织则皆呈白色。生长第一年块根部生长基生叶23~27片,簇生,长55~66厘米,宽16~20厘米,色绿,有柄;叶片羽状深裂,顶生裂片最大,侧生裂片4~6对。生长第二年抽茎,茎叶无柄,互生,阔披针形,基部呈耳形,具半抱茎之叶耳,叶面多被白粉层。茎直立,高1.8~2.2米,自叶腋生有侧枝。总状花序,花呈淡黄色,由四个花瓣组成花冠,具六个雄蕊与雌蕊。长角果;含种子13~18粒。种子小球形,色暗紫或深褐。千粒重2.1~2.5克。黄莞根肉质根圆锥形表皮以黄色为主,或地下部分为黄色,地上部分为紫色。不管表皮呈何颜色肉质根内部组织均为黄色。块根直径8~15厘米,叶浅裂,花金黄色。余均同自莞根。
牧草特性芜菁生活第一年从播种到块根收获为150天左右。第二年从种根栽植到种子成熟一般为100天左右。芜菁喜冷凉湿润气候,抗寒性强。地温在2~3℃时种子发芽;幼苗能忍受零下2~3℃的霜冻;生长最适温度15~18℃。种株在成长中遇零下4~5℃低温不受冻害。开花期则不抗寒,花朵遇1℃的气温即受冻死亡。成熟期的最低温度为6~8℃。芜菁抗旱性较差。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求土壤经常保持湿润,块根膨大时需水更多。此时注意适量灌水有利于稳产高产和保证块根品质良好,种株缺水时,种子产量下降。开花期遇干旱,花朵会丧失受粉能力。芜菁栽种地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以壤土和砂壤土为最适。耐酸性强,在pH5.0~5.5时能良好生长。但不宜在粘重而沼泽化的酸性土壤上栽种。对肥料反应敏感,在生长前期多施氮肥,中期增施磷钾肥,可大幅度地提高根叶产量。
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芜菁属高产作物,管理粗放时根叶产量每亩2000~2500千克;管理得当时根叶产量每亩4500~6000千克;水肥充足、科学管理时每亩根叶产量可达7500~10000千克。一般块根重占根叶总重量的56.88~63.78%;叶干重占鲜重的13.76~16.20%;根干重占鲜重的11.67~15.40%。种子亩产量65~200千克。芜菁根叶都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味美多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鲜贮、干贮或与其他牧草混合青贮都为马、牛、羊、猪、兔所喜食。冷季用于饲喂母畜、幼畜和弱畜能满足其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有增进食欲,促长增重,提高奶量的良好效应。
栽培技术(一)整地与施肥 芜菁块根入土较深,需肥量大,种植地应深翻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有机肥3000~5000千克,然后耙耱、整平地面,实施播种。种株栽植地宜穴施底肥。(二) 种子与播种 不管是自产或是购入的种子,均应在播前检验品质,判定级别,确定实际播种量。种子田必须播种国家规定标准的Ⅰ级种子,生产田播种国家规定标准的Ⅲ级以上种子均可。撒播每亩0.4~0.5千克,条播每亩0.3~0.4千克,点播每亩0.25~0.3千克。覆土深2~3厘米。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宜在5月中旬播种,农区宜在6月上旬播种。撒播、条播、点播均可,以条播为宜。条播行距30~40厘米,株距20~25厘米。种根必须是头年按种用标准留并窖贮,越冬良好者才能入选。宜在4月下旬、5月上旬栽植。按行穴栽,隔行对称,行距、株距均为50~60厘米。(三) 田间管理 芜菁苗期易受跳岬危害,应及时在清晨撒草木灰2~3次,或喷撒适宜的胃毒杀虫剂1~2次进行防治。苗后除草一次,3~4片真叶时间苗中耕,6~7片叶时定苗并追施氮肥,块根膨胀期追施磷钾肥。有条件时应适量灌水。种根栽培后要适时除草、灌溉、追肥。株高1米时应采取防倒状的措施。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为1.5:1:2。(四) 收获与利用 块根收贮可在当地气温出现零下3~4℃时收获,过冷收获的块根不耐贮藏。一般是选择晴天,挖出块根,削顶去叶;晾干外部水分,去掉附土,入窖贮藏。窖温以0~1℃为宜。叶子编成辫子,挂起风干。整株干贮时,带叶挖出块根,晾干表皮水分,清除附土,切成四瓣,与叶一起扎成2~3千克的小捆,挂置木架风干。选留种根要求根体完整,无病虫害或创伤,表皮光洁,并具品种特征者都能入选。单独窖贮,经常检查,防冻伤,防霉烂,防过早发芽。
常见牧草病害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十字花科蔬菜白斑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十字花科蔬菜镰孢菌黄化病、十字花科蔬菜根朽病、十字花科蔬菜炭疽病、十字花科蔬菜丝核菌病、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
常见牧草虫害蛴螬、小麦皮蓟马、跳甲类、叶蝉类、甘蓝夜蛾 |
|
- n.: turnip, Swede or Turnip, Swedish turnip, Swede, plant with a round white, or white and purple, root, plant with a brownish purple root
|
|
- n. nav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