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舌下囊腫 |
|
口腔科 |
|
蛤蟆腫 |
|
主要是由於舌下腺或頜下腺的導管被阻塞,或者在導管破裂後分泌物外滲形成的囊腫。原因有損傷,涎腺結石、口底部的炎癥刺激等。囊腫位於口底,顔色淡藍,常見為1cm直徑的囊腫,但也有腫大明顯的囊腫。
舌下囊腫治療可選用co2激光及nd:yag激光。治療的關鍵在於徹底處理囊壁,如與涎腺相關一並摘除。手術的復雜性視囊腫大小各異,1cm直徑以下,在局部麻醉後,用激光刀切開最薄弱處囊壁,排盡腔內物後再用激光照射內壁。如腔徑較大,直接縫合1~2針。註意,在排出腔內物照射囊壁時要徹底、均勻,但無黑色炭化組織。照射以內壁組織凝固而無再分泌功能即止。
較大的囊腫直徑>2cm2以上影響患者伸舌運動及攪拌食物等功能,必須在切除囊腫的同時做好口底整形,即恢復舌的正常位置功能。
由於舌下囊腫常見不同程度的炎癥細胞浸潤可見伴有炎性反應存在。因而在激光手術後不論囊腫大小都應給予抗生素治療2周。 |
|
舌下囊腫大多數為舌下腺的外滲性囊腫,多由於舌下腺腺體或導管的破損、粘液外漏入組織間隙所引起;常見於青年人。由於其外形類似蛙鳴時蚊起的咽囊,故又名”蛤蟆腫”。 |
|
舌下囊腫位於口腔底部,在舌係帶的一側,透明,略呈藍色。囊壁甚薄,覆蓋的口腔粘膜可以推動。內容物為無色的粘性液體。舌下囊腫有時很大,可經舌係帶下擴展至對側,亦可嚮口腔底部擴展,突出到頜下。 |
|
舌下囊腫大多數為舌下腺的外滲性囊腫,多由於舌下腺腺體或導管的破損、粘液外漏入組織間隙所引起。 |
|
舌下囊腫大多數為舌下腺的外滲性囊腫,多由於舌下腺腺體或導管的破損、粘液外漏入組織間隙所引起。舌下囊腫位於口腔底部,在舌係帶的一側,透明,略呈藍色。囊壁甚薄,覆蓋的口腔粘膜可以推動。內容物為無色的粘性液體。舌下囊腫有時很大,可經舌係帶下擴展至對側,亦可嚮口腔底部擴展,突出到頜下。 |
|
要根治舌下囊腫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而不需摘除囊壁。年幼或體質虛弱而不能耐受舌下腺切除術的患者,可切除囊腫前壁,並將其邊緣與口腔粘膜縫合(袋形縫合)。 |
|
舌下囊腫
【辨證】脾運失健,痰濕凝結。
【治法】燥濕化痰,消腫散結。
【方名】加味二陳湯。
【組成】法半夏10剋,當歸10剋,昆布10剋,海藻10剋,白僵蠶10剋,木通10剋,陳皮12剋,白术12剋,白茯苓15剋,苦參6剋,黃連3剋,甘草3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易玉泉方。 |
|
- n.: hypoglottis, ranul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