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稱: 臍孔白玉蠃
貝類動物、腹足綱、玉蠃科
産地: 東北海域、臺灣海峽、墾丁
棲地: 泥底、沙底
尺寸: 4 cm
深度: 淺
說明: 1999年大裏蝦廠採集 |
|
【物種名稱】臍孔白玉蠃
【拉丁學名】Polinices flemingianus
【命名者】 Recluz, 1844
【科屬分類】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異足目、玉蠃科 |
|
貝殼近球形,蠃層約6層。蠃旋部高起,約占殼高的1/3,體蠃層較膨大,光滑無肋,生長紋細密。殼黃白色,布滿紫褐色斑點。基部白色,殼頂紫色。殼口卵圓形,內青白色。外唇弧形,內唇中部形成一個結節。臍不十分寬大,下半部幾被結節覆蓋。厴角質。殼高約3.7公分,貝殼類似前種,但有臍孔和臍盤,貝殼白色但有時帶黃褐色 |
|
世界分佈 産於臺灣海峽的淺海沙底
臺灣分佈 臺北縣貢寮鄉蚊子坑,臺灣海峽,臺灣北部海域,花蓮海岸,屏東縣東港,澎湖 |
|
棲所環境 淺海沙底,泥底。 |
|
- n.: Polinices flemingianus
- lat.: Polinices flemingianus (Recluz, 1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