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桃青皮
(《開寶本草》)
【異名】青鬍桃皮(《救急方》),青竜衣(《山東中草藥手册》)。
【來源】為鬍桃科植物鬍桃的未成熟果實的外果皮。
【採集】秋季采收未成熟的果實,曬至外皮裂開時,揀取外果皮,再曬幹。
【藥材】乾燥肉質果皮,為皺縮的半球形,或塊片狀,縱面多嚮內捲麯,直徑約3~5釐米,厚約6~10毫米。表面較光滑,黑緑色,有黑色斑點,一端有一果柄斷痕。內表面黃白色,不平坦。氣無,味苦澀。以塊大、肉厚、整齊、黑緑色者為佳。
主産河北、山東、山西。此外,陝西、東北等地亦産。
【化學成分】含α-和β-氧化鬍桃葉醌。
【性味】《山東中草藥手册》:"苦澀,平。"(有毒)
【功用主治】治胃、腹痛,水痢,癰腫瘡毒。
①《山東中草藥手册》:"解毒消腫。"
②《陝西中草藥》:"治牛皮癬、魚鱗癬、荷葉癬及禿瘡等癥。"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服。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選方】①治水痢不止:青鬍桃皮一兩。搗碎,鐵鍋內微妙,再搗細。每早服三錢,白湯下。(《方脈正宗》)
②治癰腫瘡毒:青竜衣適量。水煎,洗患處。(《山東中草藥手册》)
③治癧瘍:青鬍桃皮,搗之,(入)少許醬清和硇砂,令相入。先以泔清洗之,然後敷藥。(《救急方》)
④治白癜風:青鬍桃皮一個,硫黃一皂子大。研勻,日日摻之,取效。(《綱目》)
⑤治嵌甲:鬍桃皮燒灰貼。(《綱目》)
【臨床應用】用於治療胃痛 ,於農歷6月上旬,摘取未成熟的青皮核桃6斤,洗淨打碎裝入瓶內,加入60度燒酒10 斤,密封曝曬20~30日。待酒與核桃均呈黑色時,用紗布過濾去渣,加入單糖漿1350毫升。每次服10毫升,每日1~2次,或疼時服用。亦可將青核桃與燒酒按3:10比例配製,浸泡24~48小時,待酒液變成棕黃色後過濾應用。對胃、十二指腸潰瘍及胃炎之疼痛有明顯的止痛作用,2020人次的觀察,10分鐘以內止痛者達98.2%,其中立即止痛者占93.5%。生核桃之青皮,對皮膚有輕度刺激,但製酒後經動物試驗及臨床應用,均未發現不良反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