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指期货的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 | 1. 股指期货与其他金融期货、商品期货的共同特征
合约标准化。期货合约的标准化是指除价格外,期货合约的所有条款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具有标准化特点。期货交易通过买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进行。
交易集中化。期货市场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市场,并且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期货交易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完成。
对冲机制。期货交易可以通过反向对冲操作结束履约责任。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根据当日结算价对每一会员的保证金帐户进行调整,以反映该投资者的盈利或损失。如果价格向不利于投资者持有头寸的方向变化,每日结算后,投资者就须追加保证金,如果保证金不足,投资者的头寸就可能被强制平仓。
杠杆效应。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由于需交纳的保证金数量是根据所交易的指数期货的市场价值来确定的,交易所会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决定是否追加保证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额部分。
2. 股指期货自身的独特特征
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特定的股票指数,报价单位以指数点计。
合约的价值以一定的货币乘数与股票指数报价的乘积来表示。
股指期货的交割采用现金交割,不通过交割股票而是通过结算差价用现金来结清头寸。
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交易的区别
标的指数不同。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特定的股价指数,不是真实的标的资产;而商品期货交易的对象是具有实物形态的商品。
交割方式不同。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在交割日通过结算差价用现金来结清头寸;而商品期货则采用实物交割,在交割日通过实物所有权的转让进行清算。
合约到期日的标准化程度不同。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都是标准化的,一般到期日在3月、6月、9月、12月等几种;而商品期货合约的到期日根据商品特性的不同而不同。
持有成本不同。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主要是融资成本,不存在实物贮存费用,有时所持有的股票还有股利,如果股利超过融资成本,还会产生持有收益;而商品期货的持有成本包括贮存成本、运输成本、融资成本。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低于商品期货。
投机性能不同。股指期货对外部因素的反应比商品期货更敏感,价格的波动更为频繁和剧烈,因而股指期货比商品期货具有更强的投机性。
·股票指数期货产生的背景和发展
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构投资者的成长,市场对规避股市单边巨幅涨跌风险的要求日益迫切,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理论工作者,对推出股指期货以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呼声都越来越高,决策层也对这一问题极为关注。那么我国当前推出股指期货时机是否成熟?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证券市场有何影响?如何设计我国的股指期货合约?从本期起,本版特开辟“股指期货研究”专栏,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欢迎对股指期货感兴趣的业内外人士参加讨论,共同为推动我国股指期货的研究开发献计献策。
同其他期货交易品种一样,股指期货也是适应市场规避价格风险的需求而产生的。
二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股票市场取得飞速发展,上市股票数量不断增加,股票市值迅速膨胀。以纽约股票交易所为例:1980年其股票交易量达到3749亿美元,是1970年的3.93倍;日均成交4490万股,是1960年的19.96倍;上市股票337亿股,市值12430亿美元,分别是1960年的5.185倍和4.05倍。股票市场迅速膨胀的过程,同时也是股票市场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二战以后,以信托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取得快速发展,它们在股票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并逐步居于主导地位。机构投资者通过分散的投资组合降低风险,然而进行组合投资的风险管理只能降低和消除股票价格的非系统性风险,而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随着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不断增多,其规避系统性价格风险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股票交易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以美国为例:最初的股票交易是以单种股票为对象的。1976年,为了方便散户的交易,纽约股票交易所推出了指定交易循环系统(简称dot),该系统直接把交易所会员单位的下单房同交易池联系了起来。此后该系统又发展为超级指定交易循环系统(简称sdot)系统,对于低于2099股的小额交易指令,该系统保证在三分钟之内成交并把结果反馈给客户,对于大额交易指令,该系统虽然没有保证在三分钟内完成交易,但毫无疑问,其在交易上是享有一定的优惠和优势的。与指定交易循环系统几乎同时出现的是:股票交易也不再是只能对单个股票进行交易,而是可以对多种股票进行"打包",用一个交易指令同时进行多种股票的买卖即进行程序交易(program trading,亦常被译为程式交易)。对于程序交易的概念,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纽约股票交易所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认为超过15种股票的交易指令就可称为程序交易;而一般公认的说法则是,作为一种交易技巧,程序交易是高度分散化的一篮子股票的买卖,其买卖信号的产生、买卖数量的决定以及交易的完成都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下完成的,它常与衍生品市场上的套利交易活动,组合投资保险、以及改变投资组合中股票投资的比例等相联系。伴随着程序交易的发展,股票管理者很快就开始了"指数化投资组合"交易和管理的尝试,"指数化投资组合"的特点就是股票的组成与比例都与股票指数完全相同,因而其价格的变化与股票指数的变化完全一致,所以其价格风险就是纯粹的系统性风险。在"指数化投资组合"交易的实践基础上,为适应规避股票价格系统性风险的需要而开发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就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看到了市场的需求,堪萨斯城市交易所在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在1977年10月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提交了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报告。但由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管辖权存在争执,另外交易所也未能就使用道.琼斯股票指数达成协议,该报告迟迟未获通过。直到1981年,新任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菲利蒲.m.约翰逊和新任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约翰.夏德达成"约翰逊—夏德协议",明确规定股指期货合约的管辖权属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才为股指期货的上市扫清了障碍。
到1982年2月16日,堪萨斯城市交易所开展股指期货的报告终于获准通过,24日,该交易所推出了道.琼斯综合指数期货合约的交易。交易一开市就很活跃,当天成交近1800张合约。此后,在4月21日,芝家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s&p500股指期货交易,当天交易量就达到3963张。日本,香港、伦敦、新加坡等地也先后开始了股票指数的期货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从此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目前,股指期货已发展成为最活跃的期货品种之一,股指期货交易也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激动人心的金融创新"。
(一)期货市场与金融期货的产生
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可向前推到十六世纪的日本,不过直到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正式成立后,期货交易才算迈入有组织的时代。事实上,当初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并非是一个市场,只是一家为促进芝加哥工、商业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商会组织。直到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才引进远期合同,盖因当时的粮食运输很不可靠,轮船航班也不定期,从美国东部和欧洲传来的供求信息,很长时间才能传到芝加哥,粮食价格波动相当大。在这种情况下,农场主可以利用远期合同保护他们的利益,避免运粮到芝加哥时因价格下跌或需求不足等原因造成损失。同时,加工商和出口商也可以利用远期合同,减少因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加工费用上涨的风险,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由于期货交易所最初和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一个现货价格风险转移的场所,因此,从期货交易的合约中即可看到各个时代经济结构的演变。
在期货市场150余年的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即是1972年5月16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国际货币市场(imm)推出外汇期货合约(foreign gurrency futures),标志着金融期货这一新的期货类别的诞生,从而掀起一个期货市场发展的黄金时代。1975年10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张利率期货合约枣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nma)的抵押凭证期货交易。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交易。短短十年间,利率期货(interest rate futures)和股票指数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相继问世,标志着金融期货三大类别的结构已经形成。期货市场也由于金融期货的加盟而出现结构性变化。1995年,金融期货的成交量已占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的80%左右(见下表),稳居期货市场的主流地位。此外,金融期货的诞生,给了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期货市场的时机。自1980年始,这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成立自己的期货交易所,至1993年,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已超过美国,成长速度极为惊人。
(二)股票指数期货的产生(70年代)
与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其他各种商品期货一样,股票指数期货同样是顺应人们规避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是专门为人们管理股票市场的价格风险而设计的。
根据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股票市场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由宏观性因素决定的,作用时间长,涉及面广,难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加以规避,因此称为不可控风险。非系统风险则是针对特定的个别股票(或发行该股票的上市公司)而发生的风险,与整个市场无关,投资者通常可以采取投资组合的方式规避此类风险,因此,非系统风险又称可控风险。投资组合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非系统风险,但当整个市场环境或某些全局性的因素发生变动时,即发生系统性风险时,各种股票的市场价格会朝着同一方向变动,单凭在股票市场的分散投资,显然无法规避价格整体变动的风险。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所谓不可控风险的影响,人们从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中受到启发,设计出一种新型金融投资工具枣股票指数期货。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实质,是投资者将其对整个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的过程,通过对股票趋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来冲抵股票市场的风险。由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对象是股票指数,以股票指数的变动为标准,以现金结算为唯一结算方式,交易双方都没有现实的股票,买卖的只是股票指数期货合约。
本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各国受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十分不稳定,利率波动剧烈,导致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金融工具。于是,股票指数期货应运而生。它的兴起,一方面给拥有股票和将要购买或抛出股票的投资者提供了转移风险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也给了期货投机者以投机的机会,使得股票指数期货迅速得到了不同投资者的青睐。
(三)投资组合替代方式与套利工具(1982年-1985年)
自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之后三年,投资者逐渐改变了以往进出股市的传统方式,即挑选某个股票或某组股票,还诞生出其它投资方式,包括:第一,复合式指数基金(synthetic index fund)诞生,即投资者可以通过同时买进股票指数期货及国债的方式,达到买进成份指数股票投资组合的同样效果;第二,运用指数套利(return enhancement),套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这是由于股票指数期货推出的最初几年,市场效率较低,常常出现现货与期货价格之间基差较大的现象,对交易技术较高的专业投资者,可通过同时交易股票和股票期货的方式获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
(四)动态交易工具(1986年-1989年)
股指期货经过几年的交易后,市场效率逐步提高,运作较为正常,逐渐演变为实施动态交易策略得心应手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动态套期保值(dynamic hedging)技术,实现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 insurance),即利用股票指数期货来保护股票投资组合的跌价风险;第二,进行策略性资产分配(assetallocation)。期货市场具有流动性高、交易成本低、市场效率高的特征,恰好符合全球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客观需求。尤其是过去十年来,受到资讯与资金快速流动、电脑与通讯技术进步的冲击,如何迅速调整资产组合,已成为世界各国新兴企业和投资基金必须面对的课题,股票指数期货和其他创新金融工具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一条途径。
(五)股票指数期货的停滞期(1988年-1990年)
1987年10月1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单日暴跌近25%,从而引发全球股市重挫的金融风暴,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五"。虽然事过十余载,对如何造成恐慌性抛压,至今众说纷纭。股票指数期货一度被认为是"元凶"之一,使股票指数期货的发展在那次股灾之后进入了停滞期。尽管连著名的"布莱迪报告"也无法确定期货交易是唯一引发恐慌性抛盘的原因。事实上,更多的研究报告指出,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并未明显增加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性。
为了防范股票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包括各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均采取了多项限制措施。如纽约证券交易所规定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涨跌50点以上时,即限制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的正式进行。期货交易所则制定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涨跌停盘限制,藉以冷却市场发生异常时恐慌或过热情绪。这些措施在198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价格"小幅崩盘"时,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指数期货自此再无不良记录,也奠定了90年代股票指数期货更为繁荣的基础。
(六)蓬勃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股票指数期货应用的争议逐渐消失,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为理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继推出股票指数期货交易,配合全球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股指期货的运用更为普遍。
股指期货的发展还引起了其他各种非股票的指数期货品种的创新,如以消费者物价指数为标的的商品价格指数期货合约,以空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标的的大气污染期货合约,以及以电力价格为标的的电力期货合约等等。可以预见,随着金融期货的日益深入发展,这些非实物交收方式的指数类期货合约交易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 | 股票指数期货一有价格发现功能。期货市场由于所需的保证金低和交易手续费便宜,因此流动性极好。一旦有信息影响大家对市场的预期,会很快地在期货市场上反映出来。并且可以快速地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使现货市场价格达到均衡。
股票指数期货二有风险转移功能。股指期货的引入,为市场提供了对冲风险的途径,期货的风险转移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如果投资者持有与股票指数有相关关系的股票,为防止未来下跌造成损失,他可以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即股票指数期货空头与股票多头相配合时,投资者就避免了总头寸的风险。
股指期货有利于投资人合理配置资产。如果投资者只想获得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或者看好某一类股票,如科技股,如果在股票现货市场将其全部购买,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购买股指期货,则只需少量的资金,就可跟踪大盘指数或相应的科技股指数,达到分享市场利润的目的。而且股指期货的期限短(一般为三个月),流动性强,这有利于投资人迅速改变其资产结构,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另外,股指期货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和投机品种;股指期货还有套利作用,当股票指数期货的市场价格与其合理定价偏离很大时,就会出现股票指数期货套利活动;股指期货的推出还有助于国企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股指期货可以减缓基金套现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冲击。
股票指数期货为证券投资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它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股票投资的基本模式。一方面,投资者拥有了直接的风险管理手段,通过指数期货可以把投资组合风险控制在浮动范围内。另一方面,指数期货保证了投资者可以把握入市时机,以准确实施其投资策略。以基金为例,当市场出现短暂不景气时,基金可以借助指数期货,把握离场时机,而不必放弃准备长期投资的股票。同样,当市场出现新的投资方向时,基金既可以把握时机,又可以从容选择个别股票。正因为股票指数期货在主动管理风险策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日益被市场所接受,所以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地证券交易所纷纷推出了这一交易品种,供投资者选择。
股票指数期货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四点。1.规避系统风险。2.活跃股票市场。3.分散投资风险。4.可进行套期保值。
与进行股指所包括的股票的交易相比,股票指数期货还有重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供较方便的卖空交易
卖空交易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首先从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数量的股票。国外对于卖空交易的进行没有较严格的条件,这就使得在金融市场上,并非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很方便地完成卖空交易。例如在英国只有证券做市商才有中能借到英国股票;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则10a-1规定,投资者借股票必须通过证券经纪人来进行,还得交纳一定数量的相关费用。因此,卖空交易也并非人人可做。而进行指数期货交易则不然。实际上有半数以上的指数期货交易中都包括拥有卖空的交易头寸。
2、交易成本较低
相对现货交易,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是相当低的。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包括:交易佣金、买卖价差、用于支付保证金的机会成本和可能的税项。如在英国,期货合约是不用支付印花税的,并且购买指数期货只进行一笔交易,而想购买多种(如100种或者500种)股票则需要进行多笔、大量的交易,交易成本很高。而美国一笔期货交易(包括建仓并平仓的完整交易)收取的费用只有30美元左右。有人认为指数期货交易成本仅为股票交易成本的十分之一。
3、较高的杠杆比率
在英国,对于一个初始保证金只有2500英镑的期货交易帐户来说,它可以进行的金融时报100种指数期货的交易量可达70000英镑,杠杆比率为28:1。由于保证金交纳的数量是根据所交易的指数期货的市场价值来确定的,交易所会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情况,决定是否追加保证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额部分。
4、市场的流动性较高
有研究表明,指数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明显高于现货股票市场。如在1991年,ftse-100指数期货交易量就已达850亿英镑。
从国外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情况来看,使用指数期货最多的投资人当属各类基金(如各类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的投资经理。另外其他市场参与者主要有:承销商、做市商、股票发行公司。 | |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定律称为"一价定律"。意思是说两份相同的资产在两个市场中报价必然相同,否则一个市场参与者可以进行所谓无风险套利,即在一个市场中低价买进,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中高价卖出。最终原来定价低的市场中因对该资产需求增加而使其价格上涨,而原来定价高的市场中该资产价格会下跌直至最后两个报价相等。因此供求力量会产生一个公平而有竞争力的价格以使套利者无从获得无风险利润。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远期和期货价格的持仓成本定价模型。该模型有以下假设:
期货和远期合约是相同的;
对应的资产是可分的,也就是说股票可以是零股或分数;
现金股息是确定的;
借入和贷出的资金利率是相同的而且是已知的;
卖空现货没有限制,而且马上可以得到对应货款;
没有税收和交易成本;
现货价格已知;
对应现货资产有足够的流动性。
这个定价模型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期货合约是一个以后对应现货资产交易的临时替代物。期货合约不是真实的资产而是买卖双方之间的协议,双方同意在以后的某个时间进行现货交易,因此该协议开始的时候没有资金的易手。期货合约的卖方要以后才能交付对应现货得到现金,因此必须得到补偿来弥补因持有对应现货而放弃的马上到手资金所带来的收益。相反,期货合约的买方要以后才付出现金交收现货,必须支付使用资金头寸推迟现货支付的费用,因此期货价格必然要高于现货价格以反映这些融资或持仓成本(这个融资成本一般用这段时间的无风险利率表示)。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
如果对应资产是一个支付现金股息的股票组合,那么购买期货合约的一方因没有马上持有这个股票组合而没有收到股息。相反,合约卖方因持有对应股票组合收到了股息,因而减少了其持仓成本。因此期货价格要向下调整相当于股息的幅度。结果期货价格是净持仓成本即融资成本减去对应资产收益的函数。即有: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股息收益
一般地,当融资成本和股息收益用连续复利表示时,指数期货定价公式为:
f=se(r-q)(t-t)
其中:
f=期货合约在时间t时的价值;
s=期货合约标的资产在时间t时的价值;
r=对时刻t到期的一项投资,时刻t是以连续复利计算的无风险利率(%);
q=股息收益率,以连续复利计(%);
t=期货合约到期时间(年)
t=现在的时间(年)
考虑一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3个月期货合约。假设用来计算指数的股票股息收益率换算为连续复利每年3%,标普500指数现值为400,连续复利的无风险利率为每年8%。这里r=0.08,s=400,t-t=0.25,q=0.03,期货价格f为:
f=400e(0.05)(0.25)=405.03
我们将这个均衡期货价格叫理论期货价格,实际中由于模型假设的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因此可能偏离理论价格。但如果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那么实证分析已经证明实际的期货价格和理论期货价格没有显著差异。 | | 股市指数期货投资策略有很多种,但基本上不外乎投机、减低或避免风险三类。
对那些寻求市场风险的人士,股市指数期货提供了很高风险的机会。其中一个简单的投机策略是利用股市指数期货预测市场走势以获取利润。若预期市场价格回升,投资者便购入期货合约并预期期货合约价格将上升,相对于投资股票,其低交易成本及高杠杆比率使股票指数期货更加吸引投资者。他们亦可考虑购入那个交易月份的合约或投资于恒生指数或分类指数期货合约。
另一个较保守的投机方法是利用两个指数间的差价来套戥,若投资者预期地产市道将回升,但同时希望减低市场风险,他们便可以利用地产分类指数及恒生指数来套戥,持有地产好仓而恒生指数淡仓来进行套戥。
类似的方法亦可利用同一指数但不同合约月份来达到。通常远期合约对市场的反应是较短期合约和指数为大的。若投机者相信市场指数将上升但却不愿承受估计错误的后果,他可购入远期合约而同时沽出现月合约;但需留意远期合约可能受交投薄弱的影响而面对低变现机会的风险。
利用不同指数作分散投资,可以减低风险但亦同时减低了回报率。一项保守的投资策略,最后结果可能是在完全避免风险之时得不到任何的回报。
股市指数期货亦可作为对冲股票组合的风险,即是该对冲可将价格风险从对冲者转移到投机者身上。这便是期货市场的一种经济功能。对冲是利用期货来固定投资者的股票组合价值。若在该组合内的股票价格的升跌跟随着价格的变动,投资一方的损失便可由另一方的获利来对冲。若获利和损失相等,该类对冲叫作完全对冲。在股市指数期货市场中,完全对冲会带来无风险的回报率。
事实上,对冲并不是那么简单;若要取得完全对冲,所持有的股票组合回报率需完全等如股市指数期货合约的回报率。
因此,对冲的效用受以下因素决定:
(1)该投资股票组合回报率的波动与股市期货合约回报率之间的关系,这是指股票组合的风险系数(beta)。
(2)指数的现货价格及期货价格的差距,该差距叫作基点。在对冲的期间,该基点可能是很大或是很小,若基点改变(这是常见的情况),便不可能出现完全对冲,越大的基点改变,完全对冲的机会便越小。
现时并没有为任何股票提供期货合约,唯一市场现行提供的是指定股市指数期货。投资者手持的股票组合的价格是否跟随指数与基点差距的变动是会影响对冲的成功率的。
基本上有两类对冲交易:沽出(卖出)对冲和揸入(购入)对冲。
沽出对冲是用来保障未来股票组合价格的下跌。在这类对冲下,对冲者出售期货合约,这便可固定未来现金售价及把价格风险从持有股票组合者转移到期货合约买家身上。
进行沽出对冲的情况之一是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将会下跌,但投资者却不顾出售手上持有的股票;他们便可沽空股市指数期货来补偿持有股票的预期损失。
购入对冲是用来保障未来购买股票组合价格的变动。在这类对冲下,对冲者购入期货合约),例如基金经理预测市场将会上升,于是他希望购入股票;但若用作购入股票的基金未能即时有所供应,他便可以购入期货指数,当有足够基金时便出售该期货并购入股票,期货所得便会抵销以较高价钱购入股票的成本。
以下的例子可帮助读者明白投机、差价、沽出对冲及购入对冲。
(1)投机:投资者甲预期市场将于一个月后上升,而投资者乙则预期市场将下跌。
结果:投资者甲于4,500点购入一个月到期的恒生指数期货合约。投资者乙于4,500点沽出同样合约。若于月底结算点高于4,500点,投资者甲便会获利而乙则亏损。但若结算点低于4,500点,结果则相反。
必须留意的是投资者不必等到结算时才平仓,他们能随时买卖合约以改变持仓或空仓的情况。
(2)差价:现考虑两个连续日的一月及二月恒生指数期货价格。
合组月份
日期 一月 二月 差价
12月10日 4,000 4,020 +20
12月11日 4,010 4,040 +30
因此,投资者于十二月十日购入二月份合约并同时沽出一月份合约及于十二月十一日投资者买入一月份的合约及售出二月份的合约。
他便获得20×=00(从好仓中获得),并损失10×=0(从淡仓中损失),净收益0。
(3)、沽出对冲:假定投资者持有一股票组合,其风险系数(beta)为1.5,而现值一千万。而该投资者忧虑将于下星期举行的贸易谈判的结果,若谈判达不成协议则将会对市场不利,因此,他便希望固定该股票组合的现值。他利用沽出恒生指数期货来保障其投资。需要的合约数量应等于该股票组合的现值乘以其风险系数并除以每张期货合约的价值。举例来说,若期货合约价格为4000点,每张期货合约价值为4000×=0,000,而该股票组合的系数乘以市场价值为1.5×00 万=00万,因此,00 万÷0,000或75张合约便是用作对冲所需。若谈判破裂使市场下跌2%,投资者的股票市值便应下跌1.5×2%=3%或0,000.恒生指数期货亦会跟随股票市值波动而下跌2%×4000=80点或80×=每张合约00。当投资者于此时平仓购回75张合约,便可取得 75×00=0,000,刚好抵销股票组合的损失。留意本例子中假设该股票组合完全如预料中般随着恒生指数下跌,亦即是说该风险系数准确无误,此外,亦假定期货合约及指数间的基点或差额保持不变。
分类指数期货的出现可能使沽出对冲较过去易于管理,因为投资者可控制指定部分市场风险,这对于投资于某项分类指数有着很大相关的股票起着重要的帮助。
(4)、购入对冲;基金经理会定期收到投资基金。在他收到新添的投资基金前,他预料未来数周将出现“牛市”,在这情况下他是可以利用购入对冲来固定股票现价的,若将于四星期后到期的现月份恒生指数期货为4000点,而基金经理预期将于三星期后收到0万的投资基金,他便可以于现时购入,000,000÷(4000× )=5张合约。若他预料正确,市场上升5%至4200点,他于此时平仓的收益为(4200-4000)××5张合约=,000。利用该五张期货合约的收益可作抵偿股价上升的损失,换句话说,他可以以三星期前的股价来购入股票。 | | 股票抛空机制在发达市场如美国历史悠久,投资者如看空某股票, 可通过股票经纪人从他人手中借入此股票在市场抛售,希望稍后股价下跌后再买回并归还,以此赚取差价。显然抛空机制实际上相当于引进了股票期货买卖,风险管理上难度要大很多,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对此都持谨慎态度,相信我国在一段时间内还不会引进抛空机制。有些专家因而担心一旦股指期货在我国开始交易,因为抛空机制的缺乏而造成股指期货与股指价格的持续偏离,出现操纵行为等。
理论上讲,这种担忧不无道理。股指期货的合理价格与股指价格之间应维持在一个套利理论所界定的范围内,两者的价格一旦偏离此范围,套利者即可入市进行无风险(或低风险)套利交易。例如在股指期货高于合理价格时,套利者可以卖出期货,同时按指数构成比例买进相应数量的成份股,在期货到期日结算则可获取套利利润。而当此种套利已无利可图的时候,股指期货的价格已被拉回合理范围之内,市场有效性因而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在股指期货低于合理价格时,套利交易要求买入期货并按比例抛空指数成份股,显然缺乏抛空机制将使这种套利交易无法进行,期货价格因而有可能长时间地偏低。
在实际运作中,笔者以为抛空机制缺乏不会造成股指期货长期偏低,因为开放式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此时将是“天然”的套利者。按照股指期货套利定价理论,以合理价格买入股指期货,同时再买入短期债券(或存入银行)其结果相等于买入指数基金。因此如果股指期货价格低于合理水平,指数基金完全可以按比例卖出指数成份股将资金转入短期债券,同时买入相应量的期货,其综合回报将跑赢指数,而风险则相同,这种无风险套利对指数基金显然是极具吸引力的。开放式基金尽管不是指数基金,但其持有的股票往往是大盘蓝筹股,因此与指数的相关性极高,因而开放式基金也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交易策略进行套利。
近年来指数基金在美国大行其道,一方面是美股指数的回报相当可观,另一方面“进取型”基金的表现不如人意。而那些保证不低于指数的回报并且能够超过一点的基金对投资者则更具吸引力。 这类基金在股指期货价格大幅偏低时往往大量买入期货直至其价格回到合理水平。美国s&p500指数期货在80年代经常出现较长时间价格偏低的情况,90年已不多见,这与指数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套利是有直接关系的。相反,尽管美国抛空机制十分发达,但股票抛空成本高于买入成本(因为包括股票借贷成本),所以不持有指数成份股的纯套利者,在期货价格偏低时的套利交易反而较少。
我国目前的封闭式基金中已有指数基金的方式,过去一年的回报非常可观。而开放式基金也将在股指期货之前出台。因此股指期货推出时市场将不会缺乏套利交易投资者,因此也不可能出现长时间价格扭曲。 | | 股票指数期货可以用来降低或消除系统性风险。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分为卖期保值和买期保值。卖期保值是股票持有者(如投资者、承销商、基金经理等)为避免股价下跌而在期货市场卖出所进行的保值,买期保值是指准备持有股票的个人或机构(如打算通过认股及兼并另一家企业的公司等)为避免股份上升而在期货市场买进所进行的保值。利用股指期货进行保值的步骤如下:
第一, 计算出持有股票的市值总和。
第二, 以到期月份的期货价格为依据算出进行套期保值所需的合约个数。例如,当日持有20种股票,总市值为129000美元,到期日期货合约的价格为130.40,一个期货合约的金额为130.40x500= 65200美元,因此,需要出售两个期货合约。
第三, 在到期日同时实行平仓,并进行结算,实现套期保值。 | | 我们目前的股票市场,是一个单边市场。股市涨的时候大家都赚钱,跌的时候大家都无可奈何地赔钱。股票指数期货的出现,将使股市成为双边市场。无论股市上升或下跌,只要预测准确,就能赚钱。因此,对个人而言,股票指数期货市场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市场。
第一、当个人投资者预测股市将上升时,可买入股票现货增加持仓,也可以买入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这两种方式在预测准确时都可盈利。相比之下,买卖股票指数期货的交易手续费比较便宜。第二、当个人投资者预测股市将下跌时,可卖出已有的股票现货,也可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卖出现货是将以前的账面盈利变成实际盈利,是平仓行为,当股市真的下跌时,不再能盈利。而卖出股指期货合约,是从对将来的正确预测中获利,是开仓行为。由于有了卖空机制,当股市下跌时,即使手中没有股票,也能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获得盈利。第三、对持有股票的长期投资者,或者出于某种原因不能抛出股票的投资者,在对短期市场前景看淡的时候,可通过出售股票指数期货,在现货市场继续持仓的同时,锁定利润、转移风险。
买卖股票指数期货还有许多买卖个股所得不到的好处。个人投资者常常为选股困难而发愁,既没有内幕消息参考,又缺乏充分全面的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与机构投资者相比,在资金上也处于绝对的劣势。因此,能得到与大市同步的平均利润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其具体办法就是证券指数化。买卖股票指数期货相当于证券指数化,与大市同步;另外,买卖股票指数期货还分散了个股风险,真正做到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个人投资者要进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是选择一家信誉好的期货经纪公司开立个人账户,开户手续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阅读并理解《期货交易风险说明书》后,在该说明书上签字;第二是与期货经纪公司签署《期货经纪合同》,取得客户代码;第三是存入开户保证金,开户之后即可下单交易。
与股票现货交易不同,股指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假定股指期货合约的保证金为10%,每点价值100元。若在1500点买入一手股指期货合约,则合约价值为15万元。保证金为15万元乘以10%,等于15000元,这笔保证金是客户作为持仓担保的履约保证金,必须缴存。若第二天期指升至1550点,则客户的履约保证金为15500元,同时获利50点,价值5千元。盈亏当日结清,这5千元在当日结算后就划至客户的资金帐户中,这就是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同样地,如果有亏损,也必须当天结清。
影响个人投资者参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主要因素是合约价值大小和期货市场的规范程度。合约价值越大,能有实力参与的个人投资者越少。市场的规范使得非市场的风险越小,这将提高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积极性。 | | 1.股指期货可以进行卖空交易。股票卖空交易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首先从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数量的股票。国外对于股票卖空交易的进行设有较严格的条件,而进行指数期货交易则不然。实际上有半数以上的指数期货交易中都包括拥有卖空的交易头寸。对投资者而言,做空机制最富有魅力之处是,当预期未来股市的总体趋势将呈下跌态势时,投资人可以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股市见底,使投资人在下跌的行情中也能有所作为。
2.交易成本较低。相对现货交易,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是相当低的,在国外只有股票交易成本的十分之一左右。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包括:交易佣金、买卖价差、用于支付保证金(也叫按金)的机会成本和可能的税项。美国一笔期货交易(包括建仓并平仓的完整交易)收取的费用只有30美元左右。
3.较高的杠杆比率。较高的杠杆比率也即收取保证金的比例较低。在英国,对于一个初始保证金只有2500英镑的期货交易帐户来说,它可以进行的金融时报100种(ftse-100)指数期货的交易量可达70000英镑,杠杆比率为28:1。
4.市场的流动性较高。有研究表明,指数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明显高于股票现货市场。如在1991年,ftse-100指数期货交易量就已达850亿英镑。
5.股指期货实行现金交割方式。期指市场虽然是建立在股票市场基础之上的衍生市场,但期指交割以现金形式进行,即在交割时只计算盈亏而不转移实物,在期指合约的交割期投资者完全不必购买或者抛出相应的股票来履行合约义务,这就避免了在交割期股票市场出现“挤市”的现象。
6.一般说来,股指期货市场是专注于根据宏观经济资料进行的买卖,而现货市场则专注于根据个别公司状况进行的买卖。 | | 标准·普尔 500指数
标准·普尔500指数是由标准·普尔公司1957年开始编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种工业股票、15种铁路股票和60种公用事业股票组成。从1976年7月1日开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种工业股票、20种运输业股票、40种公用事业股票和40种金融业股票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 10,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以股票上市量为权数,按基期进行加权计算。与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具有采样面广、代表性强、精确度高、连续性好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标的。
标准合约
交易单位: 用 500美元 x s&p500股票价格指数
最小变动价位: 0.05个指数点(每张合约25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与证券市场挂牌的相关股票的交易中止相协调。
合约月份: 3,6,9,12
交易时间: 上午8:30一下午3:15(芝加哥时间)
最后交易日: 最终结算价格确定日的前一个工作日
交割方式: 按最终结算价格以现金结算,此最终结算价由合约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五的s&p500股票价格指数的构成股票市场开盘价所决定。
交易场所: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简称道·琼斯平均指数,是目前人们最熟悉、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性的一种股票指数,其基期为1928年10月l日,基期指数为100。道·琼斯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几经调整,现在采用的是除数修正法,即不是直接用基期的股票指数作除数,而是先根据成份股的变动情况计算出一个新除数,然后用该除数除报告期股价总额,得出新的股票指数。目前,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共分四组:第一类是工业平均数,由30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工业公司的股票组成;第二组是运输业20家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指数;第三组是15家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指数;第四组为综合指数,是用前三组的65种股票加总计算得出的指数。人们常说的道·琼斯股票指数通常是指第一组,即道·琼斯工业平均数。
英国金融时报股票指数
金融时报股票指数是由伦敦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在《金融时报》上发布的股票指数。根据样本股票的种数,金融时报股票指数分为30种股票指数、100种股票指数和500种股票指数等三种指数。目前常用的是金融时报工业普通股票指数,其成份股由30种代表性的工业公司的股票构成,最初以1935年7月l日为基期,后来调整为以1962年4月10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而作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标的的金融时报指数则是以市场上交易较频繁的100种股票为样本编制的指数,其基期为1984年1月3日,基期指数为1000。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的编制始于1949年,它是由东京股票交易所第一组挂牌的225种股票的价格所组成.这个由日本经济新闻有限公司(NKS)计算和管理的指数,通过主要国际价格报道媒体加以传播,并且被各国广泛用来作为代表日本股市的参照物。
1986年9月,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推出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成为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发展里程碑。此后,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及期权的交易,也成为了许多日本证券商投资策略的组成部分。
香港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是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开始编制的用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一种股票指数。该指数的成份股由在香港上市的较有代表性的33家公司的股票构成,其中金融业4种、公用事业6种、地产业9种、其他行业14种。恒生指数最初以 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以成份股的发行股数为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后由于技术原因改为以1984年1月1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975.47。恒生指数现已成为反映香港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主要风向标。 | | 境外经验表明,股指期货的流动性明显好于证券市场,高杠杆交易更使得风险被放大,加之与证券市场的联动,交易风险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复杂性。因此,风险控制是各方关注重点。
股指期货风险有哪些
首先,国内证券投资者缺乏期货投资风险意识。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4月份月报统计,我国证券账户总数目前达到7415万多。按照1%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来计算,就达74万人,按照170家期货公司均摊客户计算,每家也要增加4千多个客户。这无疑为股指期货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他们在扩大了期货市场容量的同时也扩大了期货市场的风险规模。而国内投资者却缺乏准备,风险意识不足。他们习惯证券现货交易,缺乏期货交易的常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在模拟股指期货交易中就已经出现很多投资者习惯交易现货月合约、习惯满仓交易,这将带来交割和保证金方面的风险。
其次,股指期货风险与商品期货风险不同。股指期货推出后,期货公司在承受原有风险的同时,还将面对一些股指期货特有的风险:一是管理风险。客户数量特别巨大,通过介绍经纪机构(ib)客户身份真实性确定难度大;证券市场转过来的客户,思路仍未得以转变,习惯性的满仓操作将给期货公司带来巨大风险;证券客户习惯近月交易,为期货公司带来交割违约风险。二是交易风险。市场波动剧烈时,期货公司追加客户保证金难度增大。从国外股指期货运行实践看,股指期货风险具有短期、突发性特征,客户数量增大、中间环节增加及风险紧急性,使得期货公司向客户追加保证金难度增大,此外结算单的送达因环节增加,使客户确认风险增大,在强行平仓时客户数剧增使操作难度较大,加上商品期货法规对强行平仓的规定使具体操作难度大。三是技术风险。股指期货庞大的客户数量增大了系统容量,易引发下单信息堵塞、延时或收不到成交回报的现象,损害客户利益。四是股指期货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政治因素和政策面的变化、交易所和结算所的突发事件、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突发事件所引起的。
期货公司应重点防范风险
首先要培训投资者和初期开户管理。国内期货公司中规模最大的员工不过200人,经营网点仅有10个,而一个招商证券就有56个经营网点,80多万个客户。为了应对可能数量庞大的客户开户问题,除了增加营业网点,进行分类分时开户外,还要严格制定与券商ib业务的权利和义务,强化对ib和客户的培训工作。为此,特别建议中国期货业协会制定统一开户文件,并制作介绍流程、揭示风险的影印材料,统一发放给期货公司。
二要设立电脑强制平仓制度。股指期货客户数量多,风险大,强行平仓制度是防范风险的关键。强化与ib合作追加保证金。在保证金设计上可以对客户资信分类,建立分类保证金制度,对于主动接受高比例的保证金客户考虑予以手续费优惠。
三要充分利用保证金存管系统,确保通知义务和交易结算单确认。将客户通过投资查询系统查询结算单的要求,上升到法律角度。从法规上规定客户通过投资查询系统查询结算单,在规定时间内未提出异议视为确认。现在修改《期货管理条例》正好可以进行相应的完善。
四在软硬件技术上有保证。银行、证券、期货之间的资金划转问题,建议及早协调期货公司与软件商、银行、ib之间的合作。与软件商合作,开发适合大规模大容量的交易、结算、分级开户和分层次风险控制的二级管理子系统,着手软硬件设施升级、扩容的研究论证和准备。
探索新型风险控制模式
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模式可以从结算会员和非结算会员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对于非结算会员的风险控制,除要保持对原有客户审核管理、交易风险控制等方面要考虑股指期货的风险控制外,还要协助结算会员培训投资者、开户、催交保证金、强平、结算通知、处理错单。特别是开户,作外结算会员的ib应该承担所属客户资料真实性的法律责任。
结算会员的风险控制重点是对ib的管理。ib负责介绍投资者给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必须是结算会员)。投资者可通过介绍经纪机构开户和下单,但其行为只是中介行为,投资者开户和下单只是由其送达期货公司,由期货公司进行处理。证券公司可以与具有结算资格的期货公司合作,传输客户的下单指令和结算清单。
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人是期货公司。为此,建议期货业协会与证券业协会协商,制定统一的股指期货交易费用标准和ib分成标准,实行行业自律,避免上市后,期货公司就进行价格的恶性竞争。能够使得市场正常运作一段时间,为期货公司的原始积累打下扎实基础。此外,期货公司也要讲诚信经营,不能过后绕过ib,将其客户直接变成自己客户。
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
一、保证金制度
投资者在进行期货交易时,必须按照其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来缴纳资金,作为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保证,然后才能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这笔资金就是我们常说的保证金。例如:假设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保证金为8%, 合约乘数为300,那么,当沪深300指数为1380点时,投资者交易一张期货合约,需要支付的保证金应该是1380×300×0.08=33120元。
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也称为“逐日盯市”制度,简单说来,就是期货交易所要根据每日市场的价格波动对投资者所持有的合约计算盈亏并划转保证金账户中相应的资金。
期货交易实行分级结算,交易所首先对其结算会员进行结算,结算会员再对非结算会员及其客户进行结算。交易所在每日交易结束后,按当日结算价格结算所有未平仓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同时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
交易所将结算结果通知结算会员后,结算会员再根据交易所的结算结果对非结算会员及客户进行结算,并将结算结果及时通知非结算会员及客户。若经结算,会员的保证金不足,交易所应立即向会员发出追加保证金通知,会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交易所追加保证金。若客户的保证金不足,期货公司应立即向客户发出追加保证金通知,客户应在规定时间内追加保证金。目前,投资者可在每日交易结束后上网查询账户的盈亏,确定是否需要追加保证金或转出盈利。
三、价格限制制度
价格限制制度包括涨跌停板制度和价格熔断制度。
涨跌停板制度主要用来限制期货合约每日价格波动的最大幅度。根据涨跌停板的规定,某个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交易价格波动不得高于或者低于交易所事先规定的涨跌幅度,超过这一幅度的报价将被视为无效,不能成交。
涨跌停板一般是以某一合约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为基准确定的,也就是说,合约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加上允许的最大涨幅构成当日价格上涨的上限,称为涨停板,而该合约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格减去允许的最大跌幅则构成当日价格下跌的下限,称为跌停板。
此外,价格限制制度还包括熔断制度,即在每日开盘之后,当某一合约申报价触及熔断价格并且持续一分钟,则对该合约启动熔断机制。熔断制度是启动涨跌停板制度前的缓冲手段,发挥防护栏的作用。
四、持仓限制制度
交易所为了防范市场操纵和少数投资者风险过度集中的情况,对会员和客户手中持有的合约数量上限进行一定的限制,这就是持仓限制制度。限仓数量是指交易所规定结算会员或投资者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的最大数额。一旦会员或客户的持仓总数超过了这个数额,交易所可按规定强行平仓或者提高保证金比例。
五、强行平仓制度
强行平仓制度是与持仓限制制度和涨跌停板制度等相互配合的风险管理制度。当交易所会员或客户的交易保证金不足并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足,或当会员或客户的持仓量超出规定的限额,或当会员或客户违规时,交易所为了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将对其持有的未平仓合约进行强制性平仓处理,这就是强行平仓制度。
六、大户报告制度
大户报告制度是指当投资者的持仓量达到交易所规定的持仓限额时,应通过结算会员或交易会员向交易所或监管机构报告其资金和持仓情况。
七、结算担保金制度
结算担保金是指由结算会员依交易所的规定缴存的,用于应对结算会员违约风险的共同担保资金。当个别结算会员出现违约时,在动用完该违约结算会员缴纳的结算担保金之后,可要求其他会员的结算担保金要按比例共同承担该会员的履约责任。结算会员联保机制的建立确保了市场在极端行情下的正常运作。
结算担保金分为基础担保金和变动担保金。基础担保金是指结算会员参与交易所结算交割业务必须缴纳的最低担保金数额。变动担保金是指结算会员随着结算业务量的增大,须向交易所增缴的担保金部分。
股指期货是如何交割的?
股指期货合约到期的时候和其他期货一样,都需要进行交割。不过一般的商品期货和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等采用的是实物交割,而股指期货和短期利率期货等采用的是现金交割。所谓现金交割,就是不需要交割一篮子股票指数成分股,而是用到期日或第二天的现货指数作为最后结算价,通过与该最后结算价进行盈亏结算来了结头寸。
股指期货上市时间
股指期货预计2008年4月上市 | | 标准·普尔500指数
标准·普尔500指数是由标准·普尔公司1957年开始编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种工业股票、15种铁路股票和60种公用事业股票组成。从1976年7月1日开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种工业股票、20种运输业股票、40种公用事业股票和40种金融业股票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 10,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以股票上市量为权数,按基期进行加权计算。与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具有采样面广、代表性强、精确度高、连续性好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标的。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简称道·琼斯平均指数,是目前人们最熟悉、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性的一种股票指数,其基期为1928年10月l日,基期指数为100。道·琼斯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几经调整,现在采用的是除数修正法,即不是直接用基期的股票指数作除数,而是先根据成份股的变动情况计算出一个新除数,然后用该除数除报告期股价总额,得出新的股票指数。目前,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共分四组:第一类是工业平均数,由30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工业公司的股票组成;第二组是运输业20家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指数;第三组是15家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指数;第四组为综合指数,是用前三组的65种股票加总计算得出的指数。人们常说的道·琼斯股票指数通常是指第一组,即道·琼斯工业平均数。
英国金融时报股票指数
金融时报股票指数是由伦敦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在《金融时报》上发布的股票指数。根据样本股票的种数,金融时报股票指数分为30种股票指数、100种股票指数和500种股票指数等三种指数。目前常用的是金融时报工业普通股票指数,其成份股由30种代表性的工业公司的股票构成,最初以1935年7月l日为基期,后来调整为以1962年4月10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而作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标的的金融时报指数则是以市场上交易较频繁的100种股票为样本编制的指数,其基期为1984年1月3日,基期指数为1000。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的编制始于1949年,它是由东京股票交易所第一组挂牌的225种股票的价格所组成.这个由日本经济新闻有限公司(NKS)计算和管理的指数,通过主要国际价格报道媒体加以传播,并且被各国广泛用来作为代表日本股市的参照物。
1986年9月,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推出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成为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发展里程碑。此后,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及期权的交易,也成为了许多日本证券商投资策略的组成部分。
香港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是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开始编制的用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一种股票指数。该指数的成份股由在香港上市的较有代表性的33家公司的股票构成,其中金融业4种、公用事业6种、地产业9种、其他行业14种。恒生指数最初以 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以成份股的发行股数为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后由于技术原因改为以1984年1月1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975.47。恒生指数现已成为反映香港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主要风向标。 | | 1. 股指期货与其他金融期货、商品期货的共同特征
合约标准化。期货合约的标准化是指除价格外,期货合约的所有条款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具有标准化特点。期货交易通过买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进行。
交易集中化。期货市场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市场,并且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期货交易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完成。
对冲机制。期货交易可以通过反向对冲操作结束履约责任。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根据当日结算价对每一会员的保证金帐户进行调整,以反映该投资者的盈利或损失。如果价格向不利于投资者持有头寸的方向变化,每日结算后,投资者就须追加保证金,如果保证金不足,投资者的头寸就可能被强制平仓。
杠杆效应。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由于需交纳的保证金数量是根据所交易的指数期货的市场价值来确定的,交易所会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决定是否追加保证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额部分。
2. 股指期货自身的独特特征
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特定的股票指数,报价单位以指数点计。
合约的价值以一定的货币乘数与股票指数报价的乘积来表示。
股指期货的交割采用现金交割,不通过交割股票而是通过结算差价用现金来结清头寸。
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交易的区别
标的指数不同。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特定的股价指数,不是真实的标的资产;而商品期货交易的对象是具有实物形态的商品。
交割方式不同。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在交割日通过结算差价用现金来结清头寸;而商品期货则采用实物交割,在交割日通过实物所有权的转让进行清算。
合约到期日的标准化程度不同。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都是标准化的,一般到期日在3月、6月、9月、12月等几种;而商品期货合约的到期日根据商品特性的不同而不同。
持有成本不同。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主要是融资成本,不存在实物贮存费用,有时所持有的股票还有股利,如果股利超过融资成本,还会产生持有收益;而商品期货的持有成本包括贮存成本、运输成本、融资成本。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低于商品期货。
投机性能不同。股指期货对外部因素的反应比商品期货更敏感,价格的波动更为频繁和剧烈,因而股指期货比商品期货具有更强的投机性。 | | 股票抛空机制在发达市场如美国历史悠久,投资者如看空某股票,可通过股票经纪人从他人手中借入此股票在市场抛售,希望稍后股价下跌后再买回并归还,以此赚取差价。显然抛空机制实际上相当于引进了股票期货买卖,风险管理上难度要大很多,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对此都持谨慎态度,相信我国在一段时间内还不会引进抛空机制。有些专家因而担心一旦股指期货在我国开始交易,因为抛空机制的缺乏而造成股指期货与股指价格的持续偏离,出现操纵行为等。
理论上讲,这种担忧不无道理。股指期货的合理价格与股指价格之间应维持在一个套利理论所界定的范围内,两者的价格一旦偏离此范围,套利者即可入市进行无风险(或低风险)套利交易。例如在股指期货高于合理价格时,套利者可以卖出期货,同时按指数构成比例买进相应数量的成份股,在期货到期日结算则可获取套利利润。而当此种套利已无利可图的时候,股指期货的价格已被拉回合理范围之内,市场有效性因而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在股指期货低于合理价格时,套利交易要求买入期货并按比例抛空指数成份股,显然缺乏抛空机制将使这种套利交易无法进行,期货价格因而有可能长时间地偏低。
在实际运作中,按照股指期货套利定价理论,以合理价格买入股指期货,同时再买入短期债券(或存入银行)其结果相等于买入指数基金。因此如果股指期货价格低于合理水平,指数基金完全可以按比例卖出指数成份股将资金转入短期债券,同时买入相应量的期货,其综合回报将跑赢指数,而风险则相同,这种无风险套利对指数基金显然是极具吸引力的。开放式基金尽管不是指数基金,但其持有的股票往往是大盘蓝筹股,因此与指数的相关性极高,因而开放式基金也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交易策略进行套利。
我国目前的封闭式基金中已有指数基金的方式,过去一年的回报非常可观。而开放式基金也将在股指期货之前出台。因此股指期货推出时市场将不会缺乏套利交易投资者,因此也不可能出现长时间价格扭曲。 | | 境外经验表明,股指期货的流动性明显好于证券市场,高杠杆交易更使得风险被放大,加之与证券市场的联动,交易风险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复杂性。因此,风险控制是各方关注重点。
股指期货风险有哪些
首先,国内证券投资者缺乏期货投资风险意识。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4月份月报统计,我国证券账户总数目前达到7415万多。按照1%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来计算,就达74万人,按照170家期货公司均摊客户计算,每家也要增加4千多个客户。这无疑为股指期货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他们在扩大了期货市场容量的同时也扩大了期货市场的风险规模。而国内投资者却缺乏准备,风险意识不足。他们习惯证券现货交易,缺乏期货交易的常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在模拟股指期货交易中就已经出现很多投资者习惯交易现货月合约、习惯满仓交易,这将带来交割和保证金方面的风险。
其次,股指期货风险与商品期货风险不同。股指期货推出后,期货公司在承受原有风险的同时,还将面对一些股指期货特有的风险:一是管理风险。客户数量特别巨大,通过介绍经纪机构(IB)客户身份真实性确定难度大;证券市场转过来的客户,思路仍未得以转变,习惯性的满仓操作将给期货公司带来巨大风险;证券客户习惯近月交易,为期货公司带来交割违约风险。二是交易风险。市场波动剧烈时,期货公司追加客户保证金难度增大。从国外股指期货运行实践看,股指期货风险具有短期、突发性特征,客户数量增大、中间环节增加及风险紧急性,使得期货公司向客户追加保证金难度增大,此外结算单的送达因环节增加,使客户确认风险增大,在强行平仓时客户数剧增使操作难度较大,加上商品期货法规对强行平仓的规定使具体操作难度大。三是技术风险。股指期货庞大的客户数量增大了系统容量,易引发下单信息堵塞、延时或收不到成交回报的现象,损害客户利益。四是股指期货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政治因素和政策面的变化、交易所和结算所的突发事件、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突发事件所引起的。
期货公司应重点防范风险
首先要培训投资者和初期开户管理。国内期货公司中规模最大的员工不过200人,经营网点仅有10个,而一个招商证券就有56个经营网点,80多万个客户。为了应对可能数量庞大的客户开户问题,除了增加营业网点,进行分类分时开户外,还要严格制定与券商IB业务的权利和义务,强化对IB和客户的培训工作。为此,特别建议中国期货业协会制定统一开户文件,并制作介绍流程、揭示风险的影印材料,统一发放给期货公司。
二要设立电脑强制平仓制度。股指期货客户数量多,风险大,强行平仓制度是防范风险的关键。强化与IB合作追加保证金。在保证金设计上可以对客户资信分类,建立分类保证金制度,对于主动接受高比例的保证金客户考虑予以手续费优惠。
三要充分利用保证金存管系统,确保通知义务和交易结算单确认。将客户通过投资查询系统查询结算单的要求,上升到法律角度。从法规上规定客户通过投资查询系统查询结算单,在规定时间内未提出异议视为确认。现在修改《期货管理条例》正好可以进行相应的完善。
四在软硬件技术上有保证。银行、证券、期货之间的资金划转问题,建议及早协调期货公司与软件商、银行、IB之间的合作。与软件商合作,开发适合大规模大容量的交易、结算、分级开户和分层次风险控制的二级管理子系统,着手软硬件设施升级、扩容的研究论证和准备。
探索新型风险控制模式
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模式可以从结算会员和非结算会员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对于非结算会员的风险控制,除要保持对原有客户审核管理、交易风险控制等方面要考虑股指期货的风险控制外,还要协助结算会员培训投资者、开户、催交保证金、强平、结算通知、处理错单。特别是开户,作外结算会员的IB应该承担所属客户资料真实性的法律责任。
结算会员的风险控制重点是对IB的管理。IB负责介绍投资者给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必须是结算会员)。投资者可通过介绍经纪机构开户和下单,但其行为只是中介行为,投资者开户和下单只是由其送达期货公司,由期货公司进行处理。证券公司可以与具有结算资格的期货公司合作,传输客户的下单指令和结算清单。
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人是期货公司。为此,建议期货业协会与证券业协会协商,制定统一的股指期货交易费用标准和IB分成标准,实行行业自律,避免上市后,期货公司就进行价格的恶性竞争。能够使得市场正常运作一段时间,为期货公司的原始积累打下扎实基础。此外,期货公司也要讲诚信经营,不能过后绕过IB,将其客户直接变成自己客户。
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
一、保证金制度
投资者在进行期货交易时,必须按照其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来缴纳资金,作为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保证,然后才能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这笔资金就是我们常说的保证金。例如:假设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保证金为8%, 合约乘数为300,那么,当沪深300指数为1380点时,投资者交易一张期货合约,需要支付的保证金应该是1380×300×0.08=33120元。
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也称为“逐日盯市”制度,简单说来,就是期货交易所要根据每日市场的价格波动对投资者所持有的合约计算盈亏并划转保证金账户中相应的资金。
期货交易实行分级结算,交易所首先对其结算会员进行结算,结算会员再对非结算会员及其客户进行结算。交易所在每日交易结束后,按当日结算价格结算所有未平仓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同时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
交易所将结算结果通知结算会员后,结算会员再根据交易所的结算结果对非结算会员及客户进行结算,并将结算结果及时通知非结算会员及客户。若经结算,会员的保证金不足,交易所应立即向会员发出追加保证金通知,会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交易所追加保证金。若客户的保证金不足,期货公司应立即向客户发出追加保证金通知,客户应在规定时间内追加保证金。目前,投资者可在每日交易结束后上网查询账户的盈亏,确定是否需要追加保证金或转出盈利。
三、价格限制制度
价格限制制度包括涨跌停板制度和价格熔断制度。
涨跌停板制度主要用来限制期货合约每日价格波动的最大幅度。根据涨跌停板的规定,某个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交易价格波动不得高于或者低于交易所事先规定的涨跌幅度,超过这一幅度的报价将被视为无效,不能成交。
涨跌停板一般是以某一合约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为基准确定的,也就是说,合约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加上允许的最大涨幅构成当日价格上涨的上限,称为涨停板,而该合约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格减去允许的最大跌幅则构成当日价格下跌的下限,称为跌停板。
此外,价格限制制度还包括熔断制度,即在每日开盘之后,当某一合约申报价触及熔断价格并且持续一分钟,则对该合约启动熔断机制。熔断制度是启动涨跌停板制度前的缓冲手段,发挥防护栏的作用。
四、持仓限制制度
交易所为了防范市场操纵和少数投资者风险过度集中的情况,对会员和客户手中持有的合约数量上限进行一定的限制,这就是持仓限制制度。限仓数量是指交易所规定结算会员或投资者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的最大数额。一旦会员或客户的持仓总数超过了这个数额,交易所可按规定强行平仓或者提高保证金比例。
五、强行平仓制度
强行平仓制度是与持仓限制制度和涨跌停板制度等相互配合的风险管理制度。当交易所会员或客户的交易保证金不足并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足,或当会员或客户的持仓量超出规定的限额,或当会员或客户违规时,交易所为了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将对其持有的未平仓合约进行强制性平仓处理,这就是强行平仓制度。
六、大户报告制度
大户报告制度是指当投资者的持仓量达到交易所规定的持仓限额时,应通过结算会员或交易会员向交易所或监管机构报告其资金和持仓情况。
七、结算担保金制度
结算担保金是指由结算会员依交易所的规定缴存的,用于应对结算会员违约风险的共同担保资金。当个别结算会员出现违约时,在动用完该违约结算会员缴纳的结算担保金之后,可要求其他会员的结算担保金要按比例共同承担该会员的履约责任。结算会员联保机制的建立确保了市场在极端行情下的正常运作。
结算担保金分为基础担保金和变动担保金。基础担保金是指结算会员参与交易所结算交割业务必须缴纳的最低担保金数额。变动担保金是指结算会员随着结算业务量的增大,须向交易所增缴的担保金部分。
股指期货是如何交割的?
股指期货合约到期的时候和其他期货一样,都需要进行交割。不过一般的商品期货和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等采用的是实物交割,而股指期货和短期利率期货等采用的是现金交割。所谓现金交割,就是不需要交割一篮子股票指数成分股,而是用到期日或第二天的现货指数作为最后结算价,通过与该最后结算价进行盈亏结算来了结头寸。
股指期货是如何结算的?股指期货的结算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结算所或交易所的结算部门对会员结算,然后是会员对投资者结算。不管那个层次,都需要做三件事情: 1、交易处理和头寸管理,就是每天交易后要登记做了哪几笔交易,头寸是多少。
2、财务管理,就是每天要对头寸进行盈亏结算,盈利部分退回保证金,亏损的部分追缴保证金。
3、风险管理,对结算对象评估风险,计算保证金。
其中第二部分工作中,需要明确结算的基准价,即所谓的结算价,一般是指期货合约当天临收盘附近一段时间的均价(也有直接用收盘价作为结算价的)。持仓合约用其持有成本价与结算价比较来计算盈亏。而平仓合约则用平仓价与持有成本价比较计算盈亏。对于当天开仓的合约,持有成本价等于开仓价,对于当天以前开仓的历史合约,其持有成本价等于前一天的结算价。因为每天把账面盈亏都已经结算给投资者了,因此当天结算后的持仓合约的成本价就变成当天的结算价了,因此和股票的成本价计算不同,股指期货的持仓成本价每天都在变。
有了结算所,从法律关系上说,股指期货不是在买卖双方之间直接进行,而由结算所成为中央对手方,即成为所有买方的唯一卖方,和所有卖方的唯一买方。结算所以自有资产担保交易履约。 | | 1.1 股指期货推出将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结构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股指期货是资产管理业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风险管理工具。一般而言,分散投资可以有效化解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对于系统性风险而言,则需要进行风险对冲,而股指期货就是非常好的对冲工具。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结构。
首先,有利于国内资本市场的深化。目前国内股票现货市场没有做空机制,所以投资者只有在上涨的市场中才能获得盈利。而股指期货具有双向交易机制,投资者不仅可以在上升的市场中获利,也可以在一个下跌的市场中获利。正是由于股指期货具有买空卖空的双向交易机制,因此一旦股指期货推出,市场便增加了通过做空市场获利的交易动力。这就改变了以往投资者只有通过做多市场才能获利的市场结构,从而增加了国内资本市场的深度。
其次,有利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广化。一些国内机构投资者,如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可以利用股指对冲风险,以实现资金在风险和收益上的合理匹配。而一些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会利用股指期货操作的杠杆进行套利、投机活动。对于海外资金来说,有了避险工具,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动力会进一步增加。众多场外资金,场外投资者的入场,大大拓宽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广度。
1.2 股指期货推出将改变市场交易策略
股指期货推出所引起的资本市场结构的这种改变,必将导致投资者交易心理与交易行为的变化。部分投资者试图在股指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之间进行套利交易;部分投资者会试图从股指期货做多或做空交易中获利;部分投资者会试图在股指期货和现货之间进行风险对冲,从而实现投资者自身资产的保值期望。
以香港市场为例,我们看出在上述交易策略中,主要以投机交易为主,以套期保值和套利交易为辅。我们认为,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可能会出现较多的投机行为,但套期保值,套利的比例会逐渐增加。
1.2 股指期货不会改变我国A股市场的长期运行趋势
当前 ,在经过一轮制度变革的市场中,国内股指反复创出新高,市场股票大都处于相当高的估值状态。从国外的经验看,我们认为:
第一,在当前的市场高估值背景下,股指期货如果推出,市场可能会产生较一致的做空力量,市场会面临股指期货投机性做空而带来的大幅波动,这将不是监管层所乐意看到的。所以,在股指期货的推出前期,极有可能通过调整,形成一个相对较小的分岐,只有这样,股指期货才会有一个稳定的市场基础。
第二,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将很可能对A股市场产生比较明显的资金分流效应。事实上,当我们分析当年的权证时,我们发现在权证推出前后,短期内A股市场的成交金额有下降的现象。同样,在股指期货推出后短期内,现货市场可能将面临一定的调整。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前几个月,现货市场短期的波动率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推出后短期内波动率会有所下降。
第三,国外的经验表明:长期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与否,将不影响现货市场的长期运行趋势。我们认为,在公司业绩水平有望维持高增长,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当前格局不会因股指期货的推出而被打破。
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
股票指数是用来反映样本股票整体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而股票价格的确定十分复杂,因为人们对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的判断以及未来盈利前景的看法并不相同。悲观者要卖出,乐观者要买进,当买量大于买量时,股票的价格就上升;当买量小于卖量时,公平的价格就下跌。所以,股票的价格与内在价值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致,但有时也会有背离。投资者往往会寻找那些内在价值大于市场价格的股票,这样一来,就使股票的股票指数的价格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总体来说,影响股票指数波动的主要因素有:
(1)宏观经济及企业运行状况。
一般来说,在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的条件下,股票价格指数会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在宏观经济运行恶化的背景下,股票价格指数往往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股票价格指数也密切相关,当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断提高时,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反之,则会导致股票价格指数的下 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2)利率、汇率水平的高低及趋势。
通常来讲,利率水平越高,股票价格指数会越低。其原因是,在利率高企的条件下,投资者倾向于存款,或购买债券等,从而导致股票市场的资金减少,促使股票价格指数下跌;反之,利率水平越低,股票指数就会越高。因为利率太低使存款和购买债券无利可图,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转而投向股票市场,从 而拉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的通货膨胀、货币汇价以及利率的上下波动,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这对期货市场带来了日益明显的影响。但最近几年,西方国家往往在银行利率上升时,股票市场依然活跌,原因是投资者常常在两者之间选择:银行存款风险小,利率较高,收入稳定,但不灵 活,资金被固定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挪作它用,并且难以抵消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而股票可以买卖,较为灵活,风险虽大,但碰上好运,可获大利。所以,在银行利率提高的过程(原来较低)下,仍然有一些具有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热心于股票交易。有关汇率的讨论基本与利率相仿,即本币的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而有关人民币的升息、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则要综合起来加以分析。
(3)资金供求状况与通胀水平及预期。
当一定时期市场资金比较充裕时,股票市场的购买力比较旺盛,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上升,否则,会促使股票价格指数下跌。比如目前国内大量的外汇储备,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通常会导致股指价格上涨。当然,资金过于充裕,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再如政府支出增加,通常也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 升。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将使国内资金充裕。同样,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对股指也有影响。通常,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一部分闲置资金就会投向证券交易,从而抬高股价;相反,货币供应量减少,社会购买力降低,股价也必然下跌。由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大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在一定限度内对生产有刺激作用,因为它能促进 企业销售收入和股票投资名义收益的增加,所以在银行利率不随物价同比例上升的条件下,人们为了保值,将不再热心于存款,而转向投资股票。但是,如果通货膨胀上升过猛,甚至超过两位数,那么将造成人们实际收入下降和市场需求不足,加剧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最终使股票价格下跌。
为何通货膨胀率水平特别高,可能导致股市下跌呢?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利率可能增加股票卖压。再如原油价格特别高,也可能对股指不利。由于石油为目前工业界最主要的能源,因此油价上升即反映工业界成本提高,企业预期收益降低。一般来说,股市上涨黄金价格下挫。因为投资者普遍对经 济前景看好,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火爆,金价则下降。当然金价的高低更多地与美元汇率有关系。所幸的是中国目前GDP增长率在10%以上,通货膨胀 率控制在2%以内,是名副其实的高增长、低通胀。而最近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将为经济稳步成长提供动力。
(4)突发政治安全事件
股票价格指数的波动,不仅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受许多突发事件,诸如战争、政变、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等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比,突发事件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有两个特点:一是偶然性。即突发事件往往是突如其来的,因此相当多的突发事件是无法预料的。二是非连续性。即突发事件不是每时每 刻发生的,它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不像其他因素那样连续和频繁。国家政局稳定使人民对国内经济发展有信心,并使国家国际形象提升,能够吸引国外资金,国家公债发售信用佳,股指表现好。
(5)经济金融政策
出于对经济市场化改革、行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等,国家往往会出台变动利率、汇率及针对行业、区域的政策等,这些会对整个经济或某些行业板块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沪深300成分股及其指数走势。股份公司常常向银行借款,随着借款额的增多,银行对企业的控制也就逐渐加强并取得了相当的发言权。在企业收益减少的情况下,虽然他们希望能够稳定股息,但银行为了自身的安全,会支持企业少发或停发股息,因而影响了股票的价格。税收对投资者影响也 很大,投资者购买股票是为了增加收益,如果国家对某些行业或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那么就能使这些企业的税后利润相对增加,使其股票升值。会计准则的变化,不会实质性地影响股份公司的内在价值,但是会使得某些企业账面上的盈余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影响投资者的价值判断。
如何运用技巧控制股指期货市场风险?
对于新进入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特别是从未进行过期货交易的投资者,必须注意学习,从小单量开始交易。
股指期货要获得成功,培养正确的交易观念是关键。必须学会尊重市场、适应市场。做股指期货不是赌大小,不能将盈亏归结为运气,孤注一掷的心态往往会造成亏损。
避免犯一些常见的错误也是管理好价格风险的重要手段,如输得起,赢不起;相反,应当树立“不怕错,只怕拖”,缩仓对交易有害无益。
期市生存之要——有效的资金管理
期市有风险,交易中有输赢乃兵家常事。要想成为一位成功的期货交易者,在初期阶段学会生存比赚钱更重要。而生存之道的关键在于掌握有效的资金管理方法。
优秀的期货高手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年之中,他们做错的交易要比做对的交易多,那么,他们怎么还能赚到钱呢?答案是——有效的资金管理。
资金多少是相对的,有效的资金管理与开户资金多少没有关系。资金管理方法应该以百分比来衡量。
有效的资金管理要求交易者任何时候不要出现弹尽粮绝的局面,任何时候都要确保第二天还能继续交易。
高手建议:每次的交易资金都不能过半,最好控制在1/3以内。绝不能像股票交易一样,满仓交易,因为期货的杠杆性可能不会给您第二次机会。
高手建议:无论何时交易都应严格执行保护性止损措施,亏钱的单子止损要快,赚钱的单子则可以留着跟大势走,最重要的一点是,永远不要在赔钱的单子上加码。
高手建议:在期货交易中,只有当风险与获利的比率在3比1之上时才值得进行,比如,单子赔钱的潜在风险是1000元,那么获利的潜在目标应该达到3000元。
这些建议对于初次参加股指期货交易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如何控制结算风险,应当从资金管理起步。 | | 首先,股指期货投资的分析方式与股票有所不同。我们知道,股票行情判断方法分为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股票技术分析对未来的股指期货仍然是适用的,但是基本面分析就有所局限。股指期货的基本面分析当中,还要考虑国际市场等因素。总的来说,从股票到股指期货,需要转变的不只是投资理念,还有思维方式。
其次,股指期货将更加融入全球化市场。随着2007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QFII等外资机构的深度介入,我国新兴的股指期货市场必将引起国际社会的特别关注。对我国这样一个对外依存度高、开放程度日益增强的国家来说,这种影响将更为明显。因此,分析股指走势,除了国内经济,我们还必须关注世界经济整体形势。
第三,机构博弈将成股指期货市场主流。我们认为,在股指期货推出以后,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等都将会加大介入股市的比例和力度,各种投资基金亦将会出现持续壮大的局面。届时,股指期货参与者的成分比例会进一步发生分化,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所占的比例会进一步降低,机构投资者博弈将会成为市场的主流。
第四,股指期货波动幅度较大,需要专业的风险控制系统。由于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每天结算,其波动风险较股票而言增高了许多。面对高利润与较大波动风险,如何有效进行风险控制?这对投资者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此问题,益川投资经过多年理论与实战研究,研发出了一套极具前瞻性与实战性的交易系统模型,该模型能够从系统交易角度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股指期货交易参考数据,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系统风险的目的。
第五,股指期货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相比股票交易而言,股指期货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将会更高。
第六,股指期货投资中“专家理财”渐成趋势。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使股票二级市场交易格局发生极大的变化,将加剧市场机构博弈的特征。同时,随着市场发展的日趋成熟,必将会诞生一批以能够获取稳定盈利为号召力的机构,委托专家理财将成为投资者理财的首选方式,散户最终将会消散。随着国家对私募基金的逐步认可和政策放开,私募基金账户理财方案也必将成为股指期货市场的主流。
股指期货交易流程
一、开户
股指期货的开户包括寻找合适的期货公司,填写开户材料和资金入账三个阶段。期货公司是投资者和交易所之间的纽带,除交易所自营会员外,所有投资者要从事股指期货交易都必须通过期货公司进行。对投资者来说,寻找期货公司目前有两种渠道,一是通过所在的证券公司,另一种途径是投资者直接找到具有金融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的期货公司。这些期货公司应该有良好的商誉、规范的运作和畅通的交易系统。
二、交易
股指期货的交易在原则上与证券一样,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计算机集中竞价。交易指令也与证券一样,有市价、限价和取消三种指令。与证券不同之处在于,股指期货是期货合约,买卖方向非常重要,买卖方向也是很多股票投资者第一次做期货交易时经常弄错的,期货具有多头和空头两种头寸,交易上可以开仓和平仓,平仓还分为平当日头寸和平往日头寸。
交易中还需要注意合约期限,一般来说,股指期货合约在半年之内有四个合约,即当月现货月合约,后一个月的合约与随后的两个季度月合约。随着每个月的交割以后,进行一次合约的滚动推进。比如在九月份,就具有九月、十月、十二月和次年三月四个合约进行交易,在十月底需要对十月合约进行交割。
三、结算
因为期货交易是按照保证金进行交易的,所以需要对投资者每天的资产进行无负债结算。投资者应该知道怎么计算自己账户的资金状况。期货交易的账户计算比股票交易要复杂。首先,计价基础是当日结算价,它是指某一合约最后一小时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若这个小时出现无量涨跌停,则以涨跌停板价为结算价;若这个小时无成交,则以前一个小时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计。在期货交易账户计算中,盈亏计算、权益计算、保证金计算以及资金余额是四项最基本的内容。在进行差额计算时,注意不是当日权益减去持仓保证金就是资金余额。如果当日权益小于持仓保证金,则意味着资金余额是负数,同时也意味着保证金不足了。按照规定,期货公司会通知投资者在下一交易日开市前将保证金补足,这是追加保证金。如果投资者没有及时将保证金补足,期货公司可以对该账户所有人的持仓实施部分或全部的强制平仓,直至留存的保证金符合规定的要求。买入股票后,只要不卖出,盈亏都是账面的,可以不管。但期货是保证金交易,每天都要结算盈亏,账面盈利可以提走,但账面亏损就要补足保证金。
四、交割
股指期货的交割也与股票不同,一般股票投资者习惯了现货买卖,而容易忽视股指期货合约到期需要以当日的合约交割价进行现金结算,所以想要持有头寸需要持有非现货月合约。
股指期货交易场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交易代码---IF | | 标准·普尔500指数
标准·普尔500指数是由标准·普尔公司1957年开始编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种工业股票、15种铁路股票和60种公用事业股票组成。从1976年7月1日开始,其成份股由400种工业股票、20种运输业股票、40种公用事业股票和40种金融业股票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 10,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以股票上市量为权数,按基期进行加权计算。与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具有采样面广、代表性强、精确度高、连续性好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标的。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简称道·琼斯平均指数,是目前人们最熟悉、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性的一种股票指数,其基期为1928年10月l日,基期指数为100。道·琼斯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几经调整,现在采用的是除数修正法,即不是直接用基期的股票指数作除数,而是先根据成份股的变动情况计算出一个新除数,然后用该除数除报告期股价总额,得出新的股票指数。目前,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共分四组:第一类是工业平均数,由30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工业公司的股票组成;第二组是运输业20家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指数;第三组是15家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指数;第四组为综合指数,是用前三组的65种股票加总计算得出的指数。人们常说的道·琼斯股票指数通常是指第一组,即道·琼斯工业平均数。
英国金融时报股票指数
金融时报股票指数是由伦敦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在《金融时报》上发布的股票指数。根据样本股票的种数,金融时报股票指数分为30种股票指数、100种股票指数和500种股票指数等三种指数。目前常用的是金融时报工业普通股票指数,其成份股由30种代表性的工业公司的股票构成,最初以1935年7月l日为基期,后来调整为以1962年4月10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而作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标的的金融时报指数则是以市场上交易较频繁的100种股票为样本编制的指数,其基期为1984年1月3日,基期指数为1000。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的编制始于1949年,它是由东京股票交易所第一组挂牌的225种股票的价格所组成.这个由日本经济新闻有限公司(NKS)计算和管理的指数,通过主要国际价格报道媒体加以传播,并且被各国广泛用来作为代表日本股市的参照物。
1986年9月,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推出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成为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发展里程碑。此后,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及期权的交易,也成为了许多日本证券商投资策略的组成部分。
香港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是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开始编制的用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一种股票指数。该指数的成份股由在香港上市的较有代表性的33家公司的股票构成,其中金融业4种、公用事业6种、地产业9种、其他行业14种。恒生指数最初以 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以成份股的发行股数为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后由于技术原因改为以1984年1月1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975.47。恒生指数现已成为反映香港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主要风向标。
基本特征
1. 股指期货与其他金融期货、商品期货的共同特征
合约标准化 期货合约的标准化是指除价格外,期货合约的所有条款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具有标准化特点。期货交易通过买卖标准化 的期货合约进行。
交易集中化
期货市场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市场,并且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期货交易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完成。
对冲机制
期货交易可以通过反向对冲操作结束履约责任。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根据当日结算价对每一会员的保证金帐户进行调整,以反映该投资者的盈利或损失。如果价格向不利于投资者持有头寸的方向变化,每日结算后,投资者就须追加保证金,如果保证金不足,投资者的头寸就可能被强制平仓。
杠杆效应
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由于需交纳的保证金数量是根据所交易的指数期货的市场价值来确定的,交易所会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决定是否追加保证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额部分。
2. 股指期货自身的独特特征
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特定的股票指数,报价单位以指数点计。
合约的价值以一定的货币乘数与股票指数报价的乘积来表示。
股指期货的交割采用现金交割,不通过交割股票而是通过结算差价用现金来结清头寸。
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交易的区别
标的指数不同
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特定的股价指数,不是真实的标的资产;而商品期货交易的对象是具有实物形态的商品。
交割方式不同
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在交割日通过结算差价用现金来结清头寸;而商品期货则采用实物交割,在交割日通过实物所有权的转让进行清算。
合约到期日的标准化程度不同
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都是标准化的,一般到期日在3月、6月、9月、12月等几种;而商品期货合约的到期日根据商品特性的不同而不同。
持有成本不同
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主要是融资成本,不存在实物贮存费用,有时所持有的股票还有股利,如果股利超过融资成本,还会产生持有收益;而商品期货的持有成本包括贮存成本、运输成本、融资成本。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低于商品期货。
投机性能不同
股指期货对外部因素的反应比商品期货更敏感,价格的波动更为频繁和剧烈,因而股指期货比商品期货具有更强的投机性。
功能作用
股票指数期货一有价格发现功能。期货市场由于所需的保证金低和交易手续费便宜,因此流动性极好。一旦有信息影响大家对市场的预期,会很快地在期货市场上反映出来。并且可以快速地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使现货市场价格达到均衡。
股票指数期货二有风险转移功能。股指期货的引入,为市场提供了对冲风险的途径,期货的风险转移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如果投资者持有与股票指数有相关关系的股票,为防止未来下跌造成损失,他可以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即股票指数期货空头与股票多头相配合时,投资者就避免了总头寸的风险。
股指期货有利于投资人合理配置资产。如果投资者只想获得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或者看好某一类股票,如科技股,如果在股票现货市场将其全部购买,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购买股指期货,则只需少量的资金,就可跟踪大盘指数或相应的科技股指数,达到分享市场利润的目的。而且股指期货的期限短(一般为三个月),流动性强,这有利于投资人迅速改变其资产结构,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另外,股指期货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和投机品种;股指期货还有套利作用,当股票指数期货的市场价格与其合理定价偏离很大时,就会出现股票指数期货套利活动;股指期货的推出还有助于国企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股指期货可以减缓基金套现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冲击。
股票指数期货为证券投资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它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股票投资的基本模式。一方面,投资者拥有了直接的风险管理手段,通过指数期货可以把投资组合风险控制在浮动范围内。另一方面,指数期货保证了投资者可以把握入市时机,以准确实施其投资策略。以基金为例,当市场出现短暂不景气时,基金可以借助指数期货,把握离场时机,而不必放弃准备长期投资的股票。同样,当市场出现新的投资方向时,基金既可以把握时机,又可以从容选择个别股票。正因为股票指数期货在主动管理风险策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日益被市场所接受,所以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地证券交易所纷纷推出了这一交易品种,供投资者选择。
股票指数期货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四点。1.规避系统风险。2.活跃股票市场。3.分散投资风险。4.可进行套期保值。
与进行股指所包括的股票的交易相比,股票指数期货还有重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供较方便的卖空交易
卖空交易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首先从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数量的股票。国外对于卖空交易的进行有较严格的限制,这就使得在金融市场上,并非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很方便地完成卖空交易。例如在英国只有证券做市商才有资格借到英国股票;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则10A-1规定,投资者借股票必须通过证券经纪人来进行,还得交纳一定数量的相关费用。因此,卖空交易也并非人人可做。而进行指数期货交易则不然。实际上有半数以上的指数期货交易中都包括拥有卖空的交易头寸。
2、交易成本较低
相对现货交易,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是相当低的。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包括:交易佣金、买卖价差、用于支付保证金的机会成本和可能的税项。如在英国,期货合约是不用支付印花税的,并且购买指数期货只进行一笔交易,而想购买多种(如100种或者500种)股票则需要进行多笔、大量的交易,交易成本很高。而美国一笔期货交易(包括建仓并平仓的完整交易)收取的费用只有30美元左右。有人认为指数期货交易成本仅为股票交易成本的十分之一。
3、较高的杠杆比率
在英国,对于一个初始保证金只有2500英镑的期货交易帐户来说,它可以进行的金融时报100种指数期货的交易量可达70000英镑,杠杆比率为28:1。由于保证金交纳的数量是根据所交易的指数期货的市场价值来确定的,交易所会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情况,决定是否追加保证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额部分。
4、市场的流动性较高
有研究表明,指数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明显高于现货股票市场。如在1991年,FTSE-100指数期货交易量就已达850亿英镑。
从国外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情况来看,使用指数期货最多的投资人当属各类基金(如各类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的投资经理。另外其他市场参与者主要有:承销商、做市商、股票发行公司。 | | 对于普通的散户和投资机构,一般不建议进行股指期货投资或者投机行为
对于拥有强大资金实力的风险投资机构,经过专业化培训之后,可以逐步的涉入股指期货交易!
无论任何投资投机者群体,在不了解股指期货的前提下,不可以接受市场传闻误导!
任何投资和投机行为都是建立在对市场运行规律和全球市场深刻把握的基础上的! | | 股指期货的概念
股票指数期货是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在具体交易时,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价值是用指数的点数乘以事先规定的单位金额来加以计算的,如标准·普尔指数规定每点代表500美元,香港恒生指数每点为50港元等。股票指数合约交易一般以3月、6月、9月、12月为循环月份,也有全年各月都进行交易的,通常以最后交易日的收盘指数为准进行结算。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实质是投资者将其对整个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的过程,其风险是通过对股市走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操作来相互抵销的。它与股票期货交易一样都属于期货交易,只是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对象是股票指数,是以股票指数的变动为标准,以现金结算,交易双方都没有现实的股票,买卖的只是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而且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买进卖出。 股指期货发展历程简述
股票指数期货是金融期货中产生最晚的一个类别。本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动荡加剧,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利率波动剧烈,与利率有关的债务凭证纷纷进入期货市场。特别是1981年里根政府以治理通货膨胀作为美国经济的首要目标,实行强硬的紧缩政策,大幅提高利率,导致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股市受到沉重打击,股票的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市风险日益突出。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手段。股票指数期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982年2月,堪萨斯市交易所(KCBT)开创了股指期货交易的先河。同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也都开始了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包括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在内的金融期货交易的增长是惊人的。从1977年至1984年,农产品等一般商品期货增长了1.7倍,而金融期货交易增长了数十倍。从所占比例来看,1977年,农产品等一般商品期货的交易量占77%,但到1984年,则降到了38%,而同期金融期货的交易量从3%上升到49%,其中,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发展尤为迅猛,1984年合约数高达1844万份,占全部交易的12%。
股票指数期货的创新,不仅在美国得到推广,同时也备受各国金融界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1983年,悉尼期货交易所以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普通股票指数为基础,推出自己的股票指数期货交易;1984年5月,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办了金融时报100种股票指数期货交易;1986年5月,香港期货交易所开办恒生指数期货交易;1986年9月,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开办日经225种股票指数期货交易;1988年9月,东京证券交易所和大皈证券交易所分别开办了东证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和日经225种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此外,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推出了各自的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著名的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合约有:S&P500股票指数、NYSE综合股票指数、KCBT价值线综合平均股票指数、CBOT主要市场指数等。 股指期货交易与股票交易的不同
1.股指期货可以进行卖空交易。
股票卖空交易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首先从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数量的股票。国外对于股票卖空交易的进行设有较严格的条件, 而进行指数期货交易则不然。实际上有半数以上的指数期货交易中都包括拥有卖空的交易头寸。对投资者而言,做空机制最富有魅力之处是,当预期未来股市的总体趋势将呈下跌态势时,投资人可以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股市见底,使投资人在下跌的行情中也能有所作为。
2.交易成本较低。
相对现货交易,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是相当低的,在国外只有股票交易成本的十分之一左右。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包括:交易佣金、买卖价差、用于支付保证金(也叫按金)的机会成本和可能的税项。美国一笔期货交易(包括建仓并平仓的完整交易)收取的费用只有 | | 国际金融 | 经济学 | 人文科学 | 百科辞典 | 外汇衍生产品市场 | 期货 | 证券 | 熔断机制 | 熔断制度 | 股票 | 金融 | 证券投资 | 概念股 | 新华富时 | A50 | 指数套利 | 套利交易 | 期货保证金 | 银期 | 更多结果... |
| | 股指期货123 | 股指期货合约 | 股指期货138问 | 股指期货配资 | 股指期货100问 | 股指期货软件 | 股指期货风险 | 股指期货卖空 | 股指期货会员 | 股指期货开户 | 股指期货教程 | 深圳股指期货 | 国际股指期货 | 股指期货交易 | 股指期货套利 | 股指期货概念 | 美国股指期货 | 股指期货这样炒 | 股指期货一点通 | 股指期货操作学 | 沪深300股指期货 | 股指期货概念股 | 股指期货新能源 | 股指期货模拟大赛 | 股指期货获利诀窍 | 股指期货投资必读 | 谁在暗算股指期货 | 股指期货热点问答 | 股指期货必备全书 | 股指期货操作精解 | 股指期货投资指引 | 股指期货实盘操作 | 股指期货实战必读 | 股指期货实战策略 | 股指期货现金交割 | 股指期货理论价格 | 股指期货交易流程 | 股指期货投资指南 | 股指期货股东回购 | 股指期货资产注入 | 股指期货数字电视 | 创投概念股指期货 | 股指期货生物医药 | 股票·股指期货实战基本功 | 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手册 | 股指期货新手宝典100问 | 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投资策略 | 股指期货理论实践全攻略 | 股指期货投资指引(第二版) | 中国股指期货操作指南 | 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 股指期货入门与技巧 | 股指期货国际双中心 | 股指期货大股东回购 | 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 期货公司执行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管理规则(试行) | 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 | 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 | 《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操作指引(试行)》 | 关于建立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规定(试行) |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业务规则 | 股指期货投资高手是这样炼成的 | 四大财门-股票、权证、基金、股指期货 | 股指期货实战指南:三年获利翻三倍的台指期货实战经验 | 炒黄金、外汇、股指期货就这几招 | 股指期货应用策略与风险控制 | 炒黄金外汇股指期货就这几招 | 四大财门-股票权证基金股指期货 | 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操作指引(试行) | 黄金十年中国投资焦点:谁在暗算股指期货 | 黄金十年中国投资焦点谁在暗算股指期货 | |
|
|
|